高校中国画艺术硕士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6-23 02:50杜许灿
中国美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杜许灿

[摘要] 高校中国画艺术硕士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即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与机械性。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教学时应融入线性素描内容、开设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研读与临摹、现当代水墨实验艺术类课程,同时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改变之前的单一式示范教学法,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以此助力中国画创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艺术硕士 中国画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2020年,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院校及专家修订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方案》)[1],对美术专业艺术硕士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方案》指出培养过程中应突出专业特点,具体表现为:以实践为主并兼顾理论,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采用集体授课和单独技能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积极营造艺术实践环境,建立多种类型的实践基地;合理安排实践类课程的学时数目和学分比例,保证专业教学的质量;实行导师负责制,适当聘请校外高水平的艺术家参与指导艺术实践。艺术硕士专业培养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艺术硕士的培养质量。中国画教学当然也要符合《方案》的相关要求。当下中国画专业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如此才能更好地按照《方案》来提升中国画的教学质量。

中国画艺术专业承载着培养我国中国画研究与创作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与任务,而科学精准的专业教学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途径。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笔者深入思考了中国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主要从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内容未体现专业特征且存在局限性

中国画专业在教学中虽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但不能只注重具体技法的培养,而应基础性、专业性、研究性兼具。[2]然而目前的教学内容还无法适应这一要求,具体体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缺少与中国画专业相适应的素描教学内容。中国画教学中应该安排素描课程,只是这种素描训练不应等同于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方向的全因素素描,而应更强调“以线立骨”以及对物体本质属性的深入挖掘与延伸。审视当今中国画艺术硕士的专业素描教学,会发现大多数高校是以西方全因素素描作为授课内容,缺乏规范科学、适合中国画艺术硕士培养的素描教学内容体系。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依然画着单纯的明暗写生素描,这使得素描教学内容与中国画的造型语言脱节。

第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所占比重较小。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教学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紧密依托文脉、联系时代,对传统经典进行深度挖掘,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学生在攻读艺术硕士期间如果能够深入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对提升自身的笔墨涵养、开阔自身的文艺襟怀会有较大裨益。当前关于这方面教学内容的严重缺失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3]一方面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息息相关,包括“四书五经”及《战国策》《吕氏春秋》《楚辞》等文学作品在内的中国经典文化典籍常常被误认为与中国画教学没有直接关系,因而遭到忽视。另一方面是对古代经典画论与画品著作的研读不够,如许多中国画专业的学生甚至完全不了解《历代名画记》《古画品录》《画筌》等画学经典。长期以来,重“技”轻“文”的理念一直存在于中国画艺术硕士的培养过程中,这导致当前中国画专业教学过于重视绘画技艺与技法的传授,而忽视了文化修养的提高。

第三,缺乏与现当代水墨艺术相关的教学内容。现当代水墨艺术是中国画专业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具有特殊属性,故而与传统水墨画的差别较大。现当代水墨艺术更强调即兴状态下的直抒胸臆和水墨画与材质融合状态下的肌理表现,拓宽了中国画的本体语言与视觉表现范畴。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现当代水墨艺术的相关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同时唤醒学生的审美联想,加深学生的审美理解。

第四,缺乏与西方经典美术相关的教学內容。西方美术在历史发展与沿革中涌现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如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达 · 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与凡 · 高的《向日葵》等。这些西方经典美术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中国画教学来说也具有一定价值。学生通过欣赏与临摹西方经典美术作品可以丰富自身的美术知识,扩展自身的艺术眼界,提升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然而从目前来看,与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相关的教学内容多出现在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西方绘画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中,在中国画教学中体现不足。

(二)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与机械性

教学方法聚焦于教学的微观层面。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教育的效果。科学而适宜的中国画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深度学习具有重要价值。纵观当今中国画艺术硕士专业的教学方法,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下述两点。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

现今高校在培养中国画艺术硕士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还是以示范为主,即教师通过示范创作,向学生展示作画的方法与步骤。运用示范教学法固然可以让学生观看到教师作画的整个过程,但若单一运用也会存在弊端。一方面,教师是在主观艺术经验的驱使下进行示范的,因此对为何与如何表现画面缺乏规范与必要的讲解。另一方面,教师运用单一的示范教学法很容易限制学生的艺术个性,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完全模仿教师的作画风格与程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2.忽视个性与情感的塑造

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 · E · 梅耶曾提出过关于课堂学习的三种隐喻,即增强反应、获得知识、建构知识。[4]当前许多中国画教师在教学时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画领域事实性与概念性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引导学生完成反思性、建构性知识的生成和情境的运用。故而中国画教学大部分还停留在“获得知识”这一步。中国画教学若过于注重艺术知识的单向传输,便会使学生被动成为承载知识的容器,从而抑制了学生个性的抒发和情感、情绪的表达。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1.增加与中国画教学相对应的线性素描教学内容

高校应结合中国画艺术硕士研究生的认知特征与创作兴趣,建立更加符合学生素养养成与中国画学科特质的素描教学体系。中国画的本体艺术语言与西方全因素素描并不完全适配,而线性素描则与中国画的联系更为紧密。“线性素描”的概念最早由唐勇力提出。他认为,传统全因素素描在中国画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考虑到这一点,他在吸收全因素素描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既遵循中国画本体艺术语言,又涵盖西方全因素素描烙印的素描样式。在他看来,“线性素描”这一概念是建构在结构素描基础之上的,其基本内涵是把中国画中的线和西方素描的体、面相结合,以线性的浮雕式造型形式表现物象,彰显线条的表现力,同时借助极少量的色调来更充分、更深入、更细微地刻画物象。两种手段相融互补,有助于体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5]总结起来,围绕中国画艺术硕士展开的线性素描教学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强调以线为主要的表现手法,二是尽力排除光影的一系列影响。线性素描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新的观察方法和造型理念,帮助学生完成对中国画传统白描形式的创造性改造。

因此,高校应聘请兼具西画造型表现能力与中国画线描功底的教师任教,在中国画教学内容中吸纳线性素描的内容,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线性素描语言和中国画创作相贯通,扩展素描表现方式,提升艺术创造力。

2.开设西方经典美术作品研读与临摹课程

对中国画艺术硕士的培养不仅要使其多进行绘画创作实践,还要注重艺术理论的学习和积淀。对西方经典艺术作品的深层解读是可纳入的教学环节,中国画专业亦可以开设关于西方经典作品研读与临摹的课程。此类教学内容的价值是便于学生运用宏观艺术学视角去解读经典作品、学习经典图式。

学生研读西方经典艺术作品的范畴主要包括研读创作背景、构图、明暗关系、色彩表现与运用等方面。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法国浪漫主义先驱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时,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先行查阅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人物故事,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画面的构图与明暗关系,如此画为何采用三角式构图、画面视觉中心处的人物为何这样塑造等。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色彩分析,探讨人物衣着的色彩有何特殊含义、如何做到色调的和谐统一赋予其象征色彩。

解读完作品之后,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临摹,从而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进行触类旁通式的思考,从而积累新奇的创作经验来指导自己今后的中国画创作。临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意临,另一种是对临。意临不求形式,只追求对画面意境和感觉的表现。对临则是真实再现原作风貌,强调对原作的逼真还原。两种临摹方法对学生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临摹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将意临和对临相结合。

3.开设现当代水墨实验艺术课程

现当代水墨实验艺术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笔墨灵感与笔墨想象力,从而推动学生艺术创新力的形成与提升。这类课程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研究水墨艺术的形式美和构成性。这种水墨实验课程常和综合材料融合,追求材质和肌理形式的构成与对比。另一种类型为研究传统水墨在当代的转换,不过这种转换不是传统笔墨加上现代题材,而是要塑造一种比较强烈并富有时代感的当代水墨语言。这种语言要具有創造性,要使作品有时代分量感。

高校要把现当代水墨实验艺术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定期邀请具有相关学习背景的教师来教授相关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水墨感知能力与表现能力。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要能够加深对抽象笔墨语言的理解与运用。除此之外,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利用第一种水墨艺术样式来直接表现具象中国画作品中的一些构成和装饰元素。比如,可以运用现当代抽象水墨语言技法来表现写意人物画中衣服的肌理质感。

4.适当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中国画教学不能偏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向和要旨,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宝贵思想。高校应该针对中国画专业艺术硕士开设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如“四书五经”选读、诸子百家经典作品解读、中国美术典籍解读等。这些教学内容虽然不能直接促进中国画艺术硕士创作水平的提升,但可以让学生从古人身上和古代典籍中汲取智慧,从而扩充胸襟、学识并滋养笔墨涵养,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人文情怀,提升思想境界。

(二)强调教学方法的变革与融合

1.改变单一的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为美术教学的常用方法。通过示范,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教师的绘画技法、创作理念、主旨思想。然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进行示范性教学,则会使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创作灵动性。笔者认为,除了示范教学法,中国画艺术硕士教学还可结合下述四种方法。

一是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和比较客观物象或理性概念,去认识和表现事物的一种美术教学方法。具体体现为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不同水平、风格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品评优劣,再结合作品的艺术语言与元素进行适当的对比分析。

二是激疑教学法。在教学时,教师应适当提出疑问,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有针对性地借助绘画作品来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细细拆解。例如,教师可借助经典画作来展示名家的用笔、用墨及其对绘画风格和程式的探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辅以技法演示,学生要深入思考、研究和讨论。

三是临摹教学法。对杰出作品进行临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夯实专业基础的基本方式。只有地基牢固,才能铸就伟大建筑。中国画创作亦是如此。在临摹过程中,教师对画家的讲解也是不可或缺的。科学而适宜的临摹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其领会如何进行画面意境的营造。

四是展览教学法。只进行课堂教学很容易使学生陷入闭门造车的境地。展览教学法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学生在展览中观摩、学习经典作品,将领会到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笔墨修养与造型能力;另一层是展出学生自己的作品,使其有机会得到业内专家以及同道的批评和指正,从而持续提高创作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发挥示范教学法的作用,又不能因循守旧地只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示范不是目的,教师的教学初衷绝非让学生完全“复制”自己。示范在于艺术引领与点拨,在于细微之处的启发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对示范教学法进行灵活转化,不要为了示范而示范,而是通过示范来展示艺术创作的规律。与此同时,教师要把示范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做到教学虽有法但教学无定法。

2.兼顾学生的艺术个性,做到博采众长

目前,高校为了满足中国画艺术硕士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开设有不同风格的导师工作室。筆者认为,这种教学形式还须辩证看待。若导师单独指导学生,学生更容易开展深度学习,即系统学习一个导师的艺术思想及创作技法。只是这种教学方法也会抹杀一个人的个性,不利于独立艺术风格的形成。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留意学生的独特性,并鼓励发展学生的独特之处,不会扼杀学生的创作激情。教师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借鉴导师的创作思想而不是完全承袭导师的绘画面貌。

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的展现。个性是一个艺术家独立于其他人的根本所在。研究生期间的中国画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个性与创新品格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依托“我见”“我法”来教学,而应采取灵活开放的个性化方式,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推动各种艺术风格的长足发展。教师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创作风格,使学生产生深入了解艺术本质的兴趣后将相关体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丰富自身的创作理念。

如今的中国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中。笔者围绕中国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高校中国画艺术硕士培养中专业属性不突出、教学特色不明显等弊端的解除。

中国画艺术硕士的培养应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理念的构建上,应该随着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而融入更多新思想,更加注重中西艺术文化的融合、传统与现当代艺术思想的交汇、美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设置灵活的评价方式,如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等,以此体现教学评价的针对性、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对上述问题进行优化与改善,将有效提升高校中国画艺术硕士整体的培养质量。

(本文系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高阶思维导向的美术学科项目化课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LA200223。)

注释

[1]参见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0年修订版)》。

[2]王丹.艺术硕士教学与评价体系创新——以中国画方向为研究个案[J].文艺争鸣,2011(12):167-168.

[3]段斐斐.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画教育中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18):23-25.

[4][美]理查德·E.梅耶.应用学习科学——心理学大师给教师的建议[M].盛群力,丁旭,钟丽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22.

[5]唐勇力.中国画基础素描教学研究——线描、线性素描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美术,2010(7):94-101.

猜你喜欢
中国画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书画名人汇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