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杰
等電梯时你会做什么?
这是日本心理学家浅野八郎设计的小测验,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
题目:在你准备进电梯时,它刚好升了上去,你只差那么一小步。没办法,只好等下一趟了。在等待的过程中,你通常会做什么呢?
A.一直盯着电梯的按钮,并且按了好几次。
B.双脚踏来踏去,不停地发出声响。
C.朝上看,或是看周围的告示板。
D.向下看。
E.一直盯着显示层数的灯,心想:“只要一开门,就立刻冲进去。”
A.属于一想到什么就去做的行动派。这样的人比较有幽默感,而且人缘很好。如果从事的是与人接触的工作,则更容易发挥潜力。
B.这样的人感觉敏锐,甚至有些神经质,能够凭直觉来判断事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适合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
C.是知识丰富、内心优雅的人。由于不喜欢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总会在别人和自己之间筑一道墙,看上去会比较冷淡。这类人比较适合在理工科方面施展能力。
D.有点儿消极,内心所想的事没办法坦率地表达出来。但是,这类人也非常老实,容易上当受骗。
E.非常谨慎,很少会从事冒险工作。这类人比较理性,因此深受别人的信赖。
为什么我觉得星座描述性格这么准?
英国科幻小说家亚瑟·查尔斯·克拉克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不相信星座,我是射手座,天生多疑。”
大家为什么这么相信星座描述,大概是和巴纳姆效应有关系。
巴纳姆效应说的是人们倾向于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符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人们仍然会认为其反映了自己的人格相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这个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得出来的一种现象。他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份“个人分析”结果,试后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
最终,全班平均评分为4.26分,也就是说这39名学生都认为结果描述与自己很符合。
但实际上,每个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是相同的,都是福勒在一本星座与人格关系的书中搜集整合出来的。
现在你再去想一下自己曾经看过的通过星座对性格的描述,是不是都符合这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特征?
比如我去搜索了一下“双鱼座女的性格”,跳出来的答案如下:
1. 纠结
2. 容易孤独
3. 有的会有洁癖,包括精神洁癖
4. 容易紧张
5. 喜欢猜疑
6. 多具有艺术天赋和想象力
7. 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和影响
8. 喜欢追求完美
9. 容易记仇,极其敏感,但是比较善良
除了大和空之外,你会发现这些描述,很多时候是偏于积极的,即使前半句是消极的,后半句也会是一个积极的特征,而人们也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这些模棱两可的描述。
其实光凭性格测试本来就无法完全了解自己,因为性格测试的作用根本就有限。至于为什么有限,这得从测试的设计特性谈起。
一、题项描述是统一的、固定的,而非个性化的,针对性难以保证。
为了满足快速批量测试的要求,但凡心理测试,不管是网站上的,还是纸质的,都必须先设计好固定的题目和固定的选项。这也就意味着,在做测试的时候,即使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或者哪个选项都不想选,都没有机会把出题的人找来问问,请他换一种问法,或者告诉TA说:“我这几个都不想选,还有别的选项吗?”只能自己默默地做下去。但问题是,测试结果是根据测试者选择的选项而得出的。不合适的选项,如何确保得出适合的答案呢?当这种情况发生在你的身上,那么最终结果不能说明你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题项描述的不可更改性,这一点几乎是所有测试的硬伤。就连专业的心理量表都无法幸免,更不要说毫无专业性的娱乐测试了。
二、市面上的心理测试通常只能测量心理的外显部分,也就是自己已经知道的那部分,而对内隐的那一部分(用精神分析的话说叫做潜意识)无可奈何。
为什么只能测查外显的那部分?因为测试的问题通常是问“你觉得自己……(如何、怎么样)”,因为是测试玩家自己意识到的自己,所以每个人只能根据对自己有限的了解来回答。
著名的周哈里之窗(Johari Window)提出,自我可以分为四块:
我知道,别人也知道的我自己,也叫开放我(open self);
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我自己,也叫隐藏我(hidden self);
我不知道,别人知道的我自己,也叫盲目我(blind self);
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我自己,也叫未知我(unknow self)。
因为在回答测试的问题时,每个人只能根据“我觉得的自己”来回答,因此测试只能问出开放我和隐藏我,没法问出盲目我和未知我。
三、心理测试只能测量可量化的部分,但问题是人心的幽深微妙之处恰恰最难被量化。
想要了解人,却不能凭空就了解,所以,要凭借一些方法去了解。因此,我们得通过数据去量化。但没有一样事物能够完全被量化,因此我们只能测量它能被定量的部分。那些无法被定量的部分,很难将它按进一个数量的框架内,硬塞给它一个标定,然后读出数据。
心理测试也是一种测量工具,它是为了解人的心理而生,因为测量工具的限制,所以它只能测量心理中可量化的部分。心理测试的刻度就在每一道具体的题目中,娱乐测试多半是内藏的,专业量表多半是外露的。
所以心理测试既不精确,也不全面,它能做到的,比起我们想要的那种全然的了解,是远远不及的。
编辑/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