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实践与发展

2022-06-23 05:36蔡秀金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公共图书馆;文化大数据

摘 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非常明显。文章调查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科技融合实践,分别对图书馆空间设施、图书馆馆藏资源、图书馆馆藏和图书馆技术研究四个方面的科技融合进行了总结,认为图书馆未来需要从空间、馆藏、对外合作和人力资源方面深化文化和科技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5-0034-04

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贯穿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纸张的发明使文化的传播更快捷,为图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活字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图书生产成为一个产业。以色列成为举世瞩目的科技强国,被认为与其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犹太文化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支撑作用体现在:科技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共性技术和专项技术;文化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依赖科技;文化传播的渠道、方式和手段对科技也有很直接的依赖;开发、存储文化资源以及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也需要采用高新技术。文化则为科学技术发展注入精神动力,使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2019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将文化与科技融合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理应响应意见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本研究旨在分析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要点,调研分析图书馆目前的发展实践,探寻图书馆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下一步举措。

1 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要义

所谓文化科技融合,有专家从理论层面进行了定义和内涵解析。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姜念云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就是通过将各类文化元素、内容、形式和服务,与科学技术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机结合,提升有关产品的价值与品质,形成新的内容、形式、功能与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创新过程[1]。尹宏等认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本质上是科技对文化施加影响,文化对科技進行选择,二者相互作用并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2]。于泽在总结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指在遵循文化和科技各自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将文化和科技可以融合的各个层面的元素进行最大限度的互补、渗透,形成新的文化业态[3]。

笔者调研了全国主要省市,近期出台文化科技融合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的不在少数,见下页表1。从政策的重要任务和举措看,在实践层面,政府对文化科技融合的关注侧重于发挥科技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支撑作用,最终目的是推动高新技术对文化领域的快速渗透。

2 图书馆的文化科技融合实践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传统的图书收集、整理和借阅功能,并围绕馆藏提供阅读推广、科普展览、教育活动等服务。在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应推进科技元素渗透到业务流程各环节,许多图书馆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概况起来包括科技+图书馆设施和空间、科技+图书馆馆藏、科技+图书馆服务以及图书馆科学技术研究。

2.1 科技+图书馆设施和空间

图书馆设施和空间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重要方面。全国新建的高等级公共图书馆都注重吸收和利用现代建筑、能源、环境、灯光、IT等技术,使图书馆不仅成为读者的阅览园地,也成为整个城市的建筑地标、综合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以及新技术集中应用和展示的场所。目前,我国图书馆还处在智能化向智慧化发展的进程中,尚未成熟,但已经涌现出许多先进范例。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为例,该馆以智慧科技融入场馆建设和服务的各方面,通过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搭建大数据指挥平台,形成“智慧中枢”,先后引入8大类40个智能机器人,在人工智能、5G、生物识别等技术支撑下,推出智能咨询、导航找书、刷脸借书、移动售卖等创新应用。2020年,该馆智能分拣还书系统正式启用,优化了图书的实时分拣和搬运,据统计工作效率是传统人工分拣的10倍以上。夜间闭馆期间,3台智能盘点机器人照常运作,一台机器人一晚的工作量往往相当于1名馆员半个月的工作量[4]。

除了新建图书馆,已有图书馆在空间改造时应用新技术也相当普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纸本图书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图书馆空间改造正朝着减少书库面积、增加非传统学习空间的方向高速发展。相当多的公共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将大量空间改造为学习交流场所,配备智能板、Wi-Fi、投影仪的小型会议室供学生免费预约和使用。创客空间也被引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及长沙图书馆的“新三角创客空间”最具代表性。创客空间通常配备3D打印机、激光切割、数控机床等新型生产设备以及各种生产工具,为公众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条件。

2.2 科技+图书馆馆藏

图书馆馆藏资源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图书馆参与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的目的是汇集文化产业的供给端、生产端、需求端和云端。生产端是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类文化服务机构。文化大数据建设在生产端主要是把公共文化机构的各类藏品进行高精度采集和标注,形成的数据分别归入标本库、基因库和素材库,对已建成的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构化存储到供给端,以及基于供给端3个库的数据,解构形成素材、重构形成文化产品[5]。换句话说,对图书馆而言,其重要任务在于将特色馆藏,如古籍、地方文化相关文献转化进入标本库、基因库、素材库并使其被深度开发和利用。

据最新消息,中华古籍资源库、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自2016年正式上线以来,国家图书馆已陆续发布古籍资源3.3万部(件),超过2/3的馆藏善本古籍实现了在线阅览。国家图书馆先后联合36家古籍收藏单位组织了4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活动,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累计已超过7.2万部(件)。在地方文化传承上,各省市图书馆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资源的再生性保护和传播,如: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推出了“闽南方言在线词典”[6],梅州梅江区图书馆建设了梅江区客家文献数据库[7],河北沧州推出武术数据库等[8]。

在馆藏深度利用方面,2017年9月国家图书馆牵头发起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截至2020年5月,该联盟成员已增至116家[9]。联盟官方开设的网上店铺推出了418个产品,内容十分丰富有趣。各级公共图书馆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仅2017年國家文化部批准的公共图书馆文创开发试点单位就有29家,推出的产品主要为收藏品、文化用品、生活用品和娱乐用品等4大类[10]。

2.3 科技+图书馆服务

读者活动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形式。在新科技、新技术环境下,读者活动的组织模式、呈现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共图书馆创建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账号、短视频平台账号已经变得非常普遍。江西省图书馆官方抖音号就曾因为一条“机器人拌嘴”视频爆红网络,获得社会广泛关注[11]。公共图书馆运用新媒体,可以低成本扩大图书馆影响范围,增加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更便利地追踪、监测读者活动的成效。在读者活动的内容上,新科技也带来了变革。宁波图书馆自2017年至今已开展了数十场VR阅读推广活动,涉及文学、艺术、年俗、科普及电影等主题[12]。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引进先进科技设备开辟了科普阅读体验区,这些设备包括无人机、3D打印机和打印笔、小型机床、沙画展台、实验器材等[13]。体验式科普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简单便捷的操作和丰富有趣的活动过程传递给未成年人读者,效果优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

2.4 推进图书馆技术研究

图书馆是图书馆技术的应用场所,图书馆也可以参与技术研究与开发,成为文化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自2014年以来,文化部已经先后认定了三批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大力发展文化科技。2017年,文化部发布《“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具备条件的图书馆设立高水平文献保护重点实验室。

图书馆开展技术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但部分图书馆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科技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是文化部批准建设的首批重点实验室,包括化学实验室、纸张物理性能实验室、纸张耐久性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精密仪器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配置各种先进科学仪器设备50余台。天津图书馆建有一间保护实验室,主要研究对象是修复中的古籍和修复用材料[14]。此外,不少高校图书馆,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等已开始致力于古籍修复技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成为学校古籍修复人才的实训基地。

3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发展展望

2021年6月,文化与旅游部发布《“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以人为本”是理念原则,在实践层面,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响应“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和技术变革,找到发展着力点。

3.1 加强新技术应用,盘活图书馆空间

随着数字化信息存储及检索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传统图书馆越来越多的纸质图书资源将会被复制为数字化资源。另外,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应用,使数字图书资源的存储、管理与利用变得更加高效、便捷。纸质图书所占用的空间有必要逐步释放出来,图书馆可开展新形式的服务,实现资源盘活,如扩大学习交流共享空间和创客空间。

全国公共图书馆开设的创客空间绝大多数仍然偏“虚”,多数是科普阅读活动的变种,有条件配备设施设备的创客空间数量偏少[15]。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改造已经较为普遍,但公共图书馆对外开放的会议室数量偏少,不符合“双创”的社会需求。未来,图书馆一是要注重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在空间再造中充分调研、审慎实施,抓住革新的契机。二是要有战略性的保障经费投入,通过资源的合理规划,保障图书馆新空间建设。三是要加强新空间的对外宣传和使用。

3.2 重视特色馆藏资源挖掘,盘活图书馆资源

从成功图书馆的经验看,能够焕发新活力的文化元素往往都是有特色的,如:开封市图书馆从开封地方文化中提取创意元素,推出宋四家书法书签、宋词抱枕、绢本宋画精品复刻系列等[16]。各级公共图书馆应从古籍善本、地方传统文献资源中筛选出素材,开发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符合群众实际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在新资源的建设上,图书馆应瞄准具有独特性、新颖性、传承性的内容,如地方传统文献典籍的整理推广和开发利用、地方口述历史的整理与研究、特色文化元素数字资源建设等。

3.3 以公共文化为引领,加强多方协同合作

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均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分散保存了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被认为都具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护历史、传播知识和教育大众的社会职能,图书馆、科技馆等也是科普教育中的重要设施,对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服务机构的潜在合作空间巨大,积极打破馆际壁垒有助于文化资源的共享利用,有利于文化科技的技术扩散,有利于提升文化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3.4 强化馆员对新技术的认识,促使馆员知识换代

人们的思考、学习等方式正在被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阅读模式已经逐渐减少。图书馆的许多功能被网络、媒体及其他一些组织所取代,在竞争环境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图书馆需要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与时俱进,进行业务变革,以彰显图书馆的价值。

此外,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等科技元素的引入,使传统图书馆员的工作有可能被机器取代,这也要求图书馆员加快知识更新换代,谋求职业发展。国家正在大力构建文化创新体系,具备较高数据素养、研究素养的图书馆员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意义与目标[EB/OL].[2021-10-15].http://cn.cccweb.org/pubinfo/2020/04/28/200001004001/8c65dff84dbe4f709ddad88acf924a32.html.

[2]尹宏.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4):50-55.

[3]于泽.文化科技融合的內涵、目标、互动关系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1):66-68,87.

[4]新华网.滨海新区四大图书馆智慧化建设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EB/OL].[2021-10-15].http://www.tj.xinhuanet.com/bhpd/2021-03/22/c_1127240081.htm.

[5]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架构&最新进展[EB/OL].[2021-10-15].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74251.

[6]通拉嘎.面向地方文化的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以闽南方言在线词典的建设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3):93-96.

[7]曾珣曲,古云辉.公共图书馆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以“梅江区客家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为例[J].中文信息,2016(3):70-71.

[8]周斌斌.地域文化资源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讨:以少林武术特色数据库为例[J].创新科技,2017(9):89-92.

[9]图书馆做文创,路子要走对[EB/OL].[2021-10-15].http://culture.workercn.cn/32873/202001/03/200103153543282.shtml.

[10]黄露.公共图书馆古籍文创产品开发研究:基于我国29家文创试点单位古籍文创产品的调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5):10.

[11]江西省图书馆:机器人会“吵架” “萌翻天”成“网红”[EB/OL].[2021-10-15].http://www.elecfans.com/d/1459856.html.

[12]徐岚.公共图书馆开展VR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宁波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1(3):83-87.

[13]何润楠.少儿图书馆体验式科普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思考:以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福建图书馆学刊,2021(2):49-54.

[14]张艳霞,吕淑贤.国内图书馆古籍保护实验室的现状与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97-101.

[15]周永红,李玲,江子涵.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创客空间服务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9(5):17-21.

[16]葛智星.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探析:以开封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1(4):31-35.

(编校:崔萌)

收稿日期:2022-04-11

作者简介:蔡秀金(1973— ),珠海市图书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