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构式 “ 你可以永远相信× ” 的语用研究

2022-06-22 00:42许新雅
今古文创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语义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酵,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其从主要叙述概念功能演化为主要表达话语功能,语义逐渐泛化和功能不断扩展,主观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下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新兴构式。本文分析了“你可以永远相信×”构式的构成成分,提炼了它的构式义,并指出该句式具有肯定赞美、推广营销、调侃揶揄等话语功能。其形成和流行与语言的类推机制、网络传播因素和语言的主观性有关。最后本文将其与传统“你相信×”句式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你可以永远相信×”;语义;语用

【中图分类號】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0-01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

一、引言

网络用语是一种特殊的、为大众所接受的语言形式,在网络环境中高频出现的各种新兴表达格式反映出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一普遍规律。“你可以永远相信×”是当下新兴网络流行句式,它源自英雄联盟游戏里的辅助英雄布隆的经典台词“你可以永远相信布隆”,其得以流行是因为电竞选手宋义进在2018年英雄联盟总决赛的赛场上稳定发挥,帮助队友一起取得了该场比赛的总冠军。赛后,粉丝用“你可以永远相信宋义进”夸赞宋义进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让大家失望,迅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模仿,“宋义进”被替换成不同的成分,形成各种各样的“你可以永远相信×”语句,随着网络的发酵,“你可以永远相信”广泛传播开来。目前尚未有学者对“你可以永远相信×”这类语言现象进行相关分析,因此非常值得研究,笔者试从结构描写、构式义归纳、语用功能和该构式的生成机制及流行动因四个方面对该构式进行探析。

二、构式的界定和构成分析

根据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构式是形式-意义的对应体,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她认为,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且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1]2006 年,Goldberg将构式定义重新修改,指出任何语言结构,只要在形式或功能的某个方面不能从其组成成分或其他已知构式中严格预测出来,就可视为构式。即使是能够被完全预测出来的语言结构,只要有足够的出现频率,也可视为构式。[2]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的“相信”和“×”是动宾关系,可以理解为相信某人某事或某物,但是该构式所表示的意义并不是组成成分义的简单相加,它所隐含的赞美、肯定、鼓励、调侃等语用信息无法从“你可以永远相信×”的构成成分中完全预测,也不能从先前已有的构式中推导出来,而且出现频率较高。因此,“你可以永远相信×”是一个典型的构式,它由常项“你可以永远相信”和变项“×”构成,下文分别进行说明。

(一)构式的常项

构式常项“你可以永远相信”是主谓结构,由人称代词“你”、能愿动词“可以”、副词“永远”和动词“相信”组合而成。其中第二人称代词“你”本用来指称实际的听话人,进入该构式后它发生了虚化,不仅可以移指包括说话人在内的群体,也就是“我们”,还可以泛指任何人或所有人,相当于“人们”“大家”。例如:

(1)你可以永远相信人民子弟兵!(中国青年网2021-07-21)

(2)你可以永远相信消防员。洪水不退,我们不退!河南,加油!(搜狐网2021-7-24)

例(1)的“你”在字面上指第二人称,但句子的深层意义是指“我们”,句子不用第一人称口吻,而用“你”移指“我们”,形成双方面对面说话的情境,委婉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看法,更容易使听话者接受该观点;例(2)中“你”表示泛指,相当于“大家”,指听话人和说话人以外的第三人。这里把第二人称当作第三人称来用,拉近了说话者与涉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能使语句显得更加亲切,更有助于表达情感。能愿动词“可以”表示能够、建议、许可,意味着说话人的主观意志参与其中,表明说话人发出的话语在该语句中有推动、限制的作用。时间副词“永远”描述时间悠久或状态持续,动词“相信”是谓语中心,“永远相信”组合在一起形成状中短语,支配紧跟其后的变项“×”。

(二)构式的变项

由于变项“×”在整个构式中充当宾语,因此“×”多为体词性成分,按照出现频率“×”有表示人称指示和非人称指示两种情况。

1.变项“×”为人称指示时,多是人名或代表某一领域或某一群体的人,少数是人称代词,如:

(3)你可以永远相信管泽元。(腾讯网2021-09-04)

(4)不敢动却很感动!你可以永远相信长沙人。(百度网2021-08-08)

(5)你可以永远相信奥运老将。(百度网2021-08-03)

(6)风雨无阻,你可以永远相信他们。(百度网2021-08-01)

2.变项“×”为非人称指示时,可以是表示事物或时间、地点的名称,还可以是名词性偏正短语,如:

(7)你可以永远相信英伟达?(搜狐网2021-08-21)

(8)你可以永远相信山东!(搜狐网2021-07-23)

(9)你可以永远相信法国电影的浪漫:人生太短,得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百度网2021-07-29)

三、构式的构式义分析

流行语如果被视为一种构式,那么它被一定社会文化临时赋予的、不可从构成成分和构成规则推导出来的构式义就是它得以走向流行的动力所在。分析流行语,不能不分析它的构式义。[3]“你可以永远相信×”作为一种新兴构式契合大多数人的表达诉求,表义丰富。

其一,表示“×”的实力突出,业务能力强,对其进行肯定,提醒受话人放下心来,不用怀疑。如:

(10)你可以永远相信国乒!中国女乒3比0横扫日本夺冠。(网易新闻2021-08-05)

(11)生在华夏,你可以永远相信国家。(搜狐网2020-04-28)

(12)仍在巅峰,你可以永远相信库里。(百度网2019-10-16)

其二,表示“×”一如既往的水平高、质量好,没有令受话者失望。如:

(13)播一集节目送一集热泪,你可以永远相信《典籍里的中国》。(北青网2021-08-11)

(14)糕点红黑榜,你可以永远相信泸溪河。(百度网2021-08-25)

(15)李荣浩全新浪漫单曲现已上线!你可以永远相信李老师的情歌。(百度网2021-08-24)

其三,表示对“×”的一种夸赞、感叹,相当于“太棒了”“太好了”“太美了”等积极评价性话语。如:

(16)上岸语文教师编,你可以永远相信任何时候的你自己。(网易新闻2021-09-09)

(17)你可以永远相信初秋的承德!来把绝美打在“公屏”上。(百度网2021-08-26)

在结合上述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我们试图将“你可以永远相信×”的构式义概括为:说话者将×作为表述对象,对其进行评价表达,宣扬自己的情感态度,并达到引起受话者注意的目的。

四、构式的语用分析

经过检索,我们发现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和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均没有“你可以相信×”的相关例句,但是在网络新闻标题和微博个人话语表达中有诸多用例,可见该构式目前还仅仅活跃在网络用语的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网络化特点,是一个有极强能产性的新兴构式。Du Bois(2007)曾指出,我们使用语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表达一定立场。他将立场表达定义为:由社会行为者以对话的方式、通过外在的交际手段发出的公开行为,这种公开行为在社会文化领域中的任意显著维度上同时对客体进行评价,对主体进行定位,并与其他主体建立离合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立场三角理论”。经考察,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在使用过程中动态浮现出不同的立场表达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肯定赞美功能

根据利奇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语言交际中应做到尽量少贬低、多赞誉别人。[4]“你可以永远相信×”可以用来表示对事物积极正面的评价,凸出“永远”“相信”的语义来彰显说话人肯定、赞扬和鼓励之情。如:

(18)C罗逆天绝杀!你可以永远相信C罗。是否会想到NBA那些经典绝杀?(百度网2021-09-02)

(19)披荆斩棘的哥哥大湾区舞台YYDS!你可以永远相信大湾区!(百度网2021-09-09)

(20)14岁小将全红婵摘金!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运动健儿!(搜狐网2021-08-05)

(二)推广营销功能

“你可以永远相信×”在表達肯定和赞美的基础上,逐渐用于广告宣传中,具有营销推广功能。因为该构式的结构简洁明了,意义多元化,语言表达经济又省力,而且与其他带有诱导意向的产品推广语相比,“你可以永远相信×”拉近产品和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凸显其主体性,更易于让消费者接受。通过搜索“你可以永远相信”新闻关键词,我们发现能够进入该构式变项的营销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产品、节目、地方、技能和游戏等。如:

(21)你可以永远相信360!上线安全卫士极速版:永久免费、无弹窗广告。(百度网2019-08-19)

(22)你可以永远相信三星堆!土味宣传,继续走起。(搜狐网2021-09-09)

(23)关于好看这件事,你可以永远相信杭州!(上海热线网2021-08-30)

(24)你可以永远相信你的笔记,这几种记笔记方法,超级有用。(百度网2021-07-23)

(25)你可以永远相信鲁班!(腾讯网2021-09-06)

(三)调侃揶揄功能

“你可以永远相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变式“你可以不相信Y,但(是)你可以永远相信×”,用于调侃揶揄。如:

(26)你可以不相信命运,但你可以永远相信胡阳光律师。(百度网2020-10-28)

(27)你可以不相信天气预报,但是你可以永远相信萧敬腾。(百度网2021-07-07)

五、构式的形成机制和流行动因

(一)类推机制

语言是文化模因发展的重要载体,新兴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的流行是一个复制、模仿的过程,它的出现显然受到了类推机制的影响。张谊生指出,任何格式经过一定时间的类推,都可能逐渐形成程序化、习语化的准虚化用法。[5]“你可以永远相信×”由“你可以永远相信布隆”“你可以永远相信宋义进”等构式原形提炼出来,经过仿拟类推和高频使用最终凝固定型,形成更多同类句子,从而使“你可以永远相信×”广泛流行起来。

(二)网络传播

网络媒介的跨时空互动性和高自由度的使用环境共同加速了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的扩散。通过观察与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频繁出现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这些平台不仅能普遍快速地发布信息,而且能打破时空限制,使用“你可以永远相信×”作为新闻标题既凝练又独特,能够瞬间抓住读者眼球,并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自然而然地将自己代入该话语语境中与说话人进行互动。

(三)语言的主观性

语言除了可以表达客观命题外,还蕴含说话人的主观性。沈家煊指出,主观性是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6]我们认为新兴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是说话者想对“×”的重要地位进行主观强调,获得他人对自己主观认知的认可。如“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乒乓球”出现在运动员张继科近期所做的一个演讲中,对于张继科而言,乒乓球是他没有办法割舍的东西,因此在他心里乒乓球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张继科使用该种表达格式是对乒乓球的重要地位进行主观强调,同时也希望得到听众的认可,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现代社会,自由的言论环境造就了各种观念的输出,人们渴望在交际对话中获得他人的共鸣,传播自己的价值观,该构式具有相应的语言主观性,人们利用其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进行价值输出,因此得以流行。

六、构式跟传统句式“你相信×”比较分析

新兴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有别于传统“你相信×”句式,具有鲜明个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出现的句类不同,句法功能不同,语义表达不同。

首先,新兴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和“你相信×”在使用时用于不同的句类,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经常以陈述句和感叹句的形式出现,祈使句和疑问句暂无一例,如上述例(1)是感叹句,例(2)是陈述句用法。而“你相信×”既可以用在陈述句中对事实进行叙述说明,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表达疑惑、不确定性和反问,少数几例用在祈使句中,暂未发现用在感叹句中的现象。如:“你相信舅舅是比较开明的。”“你相信有飞碟吗?”“求你相信我。”通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以感叹句为主,陈述句次之;“你相信×”在疑问句中出现次数较多。

其次,二者出现的位置不同。“你可以永远相信×”多出现在话轮起始位置,表明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引出自己的认识立场。例如:

(28)你可以永远相信伞兵!NV伞兵极限反杀,扛起NV崛起大旗!(网易新闻2021-09-12)

也可以放在小句之后,对上文话题内容加以可定。例如:

(29)百人手臂舞惊艳世界!论极致浪漫,你可以永远相信巴黎!(搜狐网2021-09-08)

传统“你相信×”句式不能单独成句,多出现在主谓谓语句中充当谓语。例如:

(30)我希望你相信这个世界总有人为你而来,千山万水只为你。(腾讯网2021-9-12)

最后,传统“你相信×”句式用在疑问句中多表示对一种观点的讨论,含有询问及不确定性,可以表达不可思议之情;用在陈述句中多是在叙述一种现有概念。而“你可以永遠相信×”不仅将×作为表述对象,而且宣扬自己对×肯定、赞扬、鼓励、推荐等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

七、结语

本文主要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新兴构式“你可以永远相信×”进行了结构、语义、语用分析。得出“你可以永远相信×”从主要叙述概念功能演化为主要表达话语功能,语义逐渐泛化和功能不断扩展,主观化程度不断加深,具有肯定赞美、推广营销、调侃揶揄的话语功能。“你可以永远相信×”是一个新兴的能产构式,具有丰富的内涵,今后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Adele E.Goldberg.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United Kingdo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Adele E.Goldberg.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United Kingdo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3]邓小琴.“蒜你狠”系列流行语的构式研究——从流行语的语言层面到社会层面[J].当代修辞学,2012,(04):61-70.

[4]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6-117.

[5]张谊生.当代流行构式“×也Y”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1,(06):28-39.

[6]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4):268-275.

作者简介:

许新雅,女,汉族,安徽凤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I.2022.20.033

猜你喜欢
语义
道路场景下级联语义通道的精细化分割方法
创造性思维中语义搜索过程:基于答案累积时间函数和语义相似性的量化分析*
基于街景图像视觉影像语义分割的街区绿视率研究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结果的车道线检测拟合方法
浅析俄语动词前缀语义的意义
浅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法形式
语义搭配的辨识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