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誉琼 蒋紫艳 阳桂平 张志诚
摘要:从种子育苗、扦插育苗,园地建设、豆腐柴特色产品“神仙豆腐”制作技术等方面阐述了豆腐柴特色的相关技术,为新形势下豆腐柴特色产业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豆腐柴;培育;苗木
豆腐柴( Premna microphylla Turcz)为马鞭草科豆腐柴属植物,又名观音柴、臭黄荆、土黄芪( 浙江)、满山香、止血草等,多生于山坡或林下等地,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区域,如亚洲、澳大利亚、非洲等地,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1]。其叶中的果胶成分,营养丰富,其中果胶、粗蛋白和维生素 C 含量较高,分别为 17.33g/100g、14.85mg/100g、8.14 mg/100g,氨基酸总量达 14.24 g/100g,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 41.36 %,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为 70.53 %,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均衡[2]。民间采摘豆腐柴叶片用于制作“神仙豆腐”,这一食品成为乡村旅游的美食颇受欢迎。因此豆腐柴特色产业成为许多农家乐、生态山庄的“招牌”产业。如何做好豆腐柴特色产业培育是当前技术之急,笔者以试验为基础,对该项技术做了研究,做如下报道:
1 豆腐柴苗木培育
豆腐柴作为灌木,种子为核果,成熟期为8-10月,分批成熟,但发芽率较低,目前尚未见种子发芽的报道。经试验,采用赤霉素药液处后,可提高发芽率,也可以用茎扦插进行无性繁殖育苗,现分别介绍如下。
1.1 豆腐柴种子苗培育
种子成熟后,从生长健壮的植株中进行采种。要求外观由紫色变为深黑色,一碰就掉落时进行采集。采收后置于室内放3~5d左右,洗去种皮,凉干后放置于5℃的低温环境中贮藏,在第2年发3月左右,进行浸种处理。此次采集的种子为资源县中峰镇枫木村进行采摘。
1.1.1 种子处理
将低温储藏的种子取出,用温水浸泡3~5h,去除上浮的种子。将下沉的好种子取出凉干。然后分别用100mg/kg、200mg/kg、300mg/kg、400mg/kg、500mg/kg、0mg/kg的赤霉素药液进行浸泡3h。按每个处理50粒的,4次重复,然后均匀放置于铺有双层湿滤纸(蒸馏水浸透)的培养皿内。将培养皿放置于20℃的恒温箱中,当种子露白时视为发芽,从第7天开始进行记录,一直到发芽停止。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F=126.28,P=0.000<0.01,说明不同浓度对发芽存在极显著差异。
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Duncan分析法对不同浓度对发芽的影响进行多重比较,如表2所示,各种浓度的发芽率境均数不在同一列,说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准下,5个浓度对发芽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发芽率大小顺序为:200mg/kg>300mg/kg>100mg/kg>0mg/kg>400mg/kg>500mg/kg。以200mg/kg的赤霉素药液进行浸泡3h效果最佳,从中可以看出,从0mg/kg开始,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增加,但200mg/kg到达最大后,又开始下降,甚至浓度达到400mg/kg以上比对照还低,说明浓度过大,反而对种子发芽不利,在生产上要选择合适的浓度,以提高发芽率。
1.1.2 种子播种
选择地势平坦,近水源且交通方便的场所建设苗圃地。将林地上的杂草等进行砍伐后炼山,然后全面耕地,捡净杂物,按苗畦为1m,步道為0.4m的规格沿水平方向制作苗床。使用杀虫剂,杀菌剂进行消毒10d天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先开浅沟,撒入种子后培土,以刚好盖过种子为宜,过多种子不易出土,过浅又容易引起干旱。
1.1.3 播种后的管理
种子出土后,要及时除草。在每次除草后进行药剂处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从长出4片新叶后开始,要用0.1%的尿素肥淋苗,每次施肥后用清水洗净,以防止烧苗。到“立秋”时停止淋肥,以防苗木生长过旺,冬季引发冻害。
1.2 豆腐柴扦插苗培育
豆腐柴种子苗难以采集,且种子发芽率低,在生产上常采用扦插育苗进行繁殖。为探索扦插育苗的技术,进行了下列试验:
1.2.1 豆腐柴扦插苗生根剂的浓度试验
选择生根剂为萘乙酸,分别设置800mg/kg、400mg/kg、200mg/kg、100mg/kg、100mg/kg、50mg/kg、0mg/kg6个浓度,并以清水为对照。枝条为半木质化枝条,上下各一个节,长约10㎝。将插穗浸在药液中2h后进行扦插,插床为珍珠岩与河沙各50%的混合基质,扦插后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各浓度的生根率见表3,经方差分析(略)表明,各浓度对豆腐柴生根有显著差异。
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Duncan分析法对不同浓度对生根的影响进行多重比较,如表4所示:6个浓度对生根存在显著差异:平均生根率大小顺序分别为:100mg/kg>200mg/kg>50mg/kg>400mg/kg>对照>800mg/kg。100mg/kg、200mg/kg在同一列,说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准下两者对生根无显著差异,但与其它浓度有显著差异;50mg/kg、400mg/kg在同一列,说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准下两者对生根无显著差异,但与其它浓度有显著差异。从中可以看出,100mg/kg的生根率最大,随着浓度的增加,生根率降低,说明浓度过大,反而对插穗生根不利,到800mg/kg后,甚至比对照还低,可能是生根剂浓度过高,对插穗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在生产上以选择合适浓度为100mg/kg为好。
1.2.2 豆腐柴扦插苗插穗长度试验
扦插繁殖按插穗的年龄不同分嫩枝扦插与硬枝扦插,此次试验从节约插穗材料的角度出发,将嫩枝扦插与硬枝扦插的材料按保留1对叶与2对叶分为嫩枝1节扦插、嫩枝2节扦插与硬枝1节扦插、 硬枝2节扦插等4个处理。生根剂的浓度采用试验的最佳浓度为100mg/kg。各种插穗的生根率见表5,经方差分析(略)表明,各浓度对豆腐柴生根有显著差异。
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Duncan分析法对不同浓度对生根的影响进行多重比较,如表6所示:4个插穗长度对生根存在显著差异:平均生根率大小顺序分别为:嫩枝2节>嫩枝1节>老枝2节>老枝1节>。嫩枝2节、嫩枝1节在同一列,说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准下两者对生根无显著差异,但与其它长度有显著差异;生产上可以选择嫩枝1节的方法进行扦插,以节约材料。使用老枝进行扦插育苗时宜选择2个节,有利于促进硬枝的生根。
2 豆腐柴的栽培
2.1 整地
为保持水土,方便抚育及施肥等生产管理,豆腐柴栽培建园整地时最好修筑成梯地。同时为了便于精耕细作,为防止采叶时踩踏土壤板结,按宽为1m左右的规格作种植畦,并制成中间高,两边低的种植畦面,以防止节水。深挖土地,捡净石块、草根等。施基肥时,在定植穴处挖掘一小坑,每株10㎏左右,并与土壤充分混合过20d左右后方可使用。
2.2 造林
一般按40×40㎝的规格设计株行距。造林时,左手提苗,将苗木放于种植穴内,整理好苗根,让根系自然舒展;右手把表土回填,然后轻轻向上提苗,使得苗木的根系舒展,再踩紧;再将新土填回,并踩紧;最后在根盘上盖一层松土,以利保水。即“三埋、二踩、一提苗”。苗木造林深度以超过移植前痕迹为宜。
2.3 造林后的管理
造林后及时检查成活率,成活率在85%以下的及时补苗。加强除草抚育和病虫害管理,在每年的5月、8月各施一次速效肥。施肥时在两行的中间开一小沟,按每株50g的标准进行施肥。连续管理2~3年即可采摘。
3 豆腐柴的食品加工
3.1 叶子采集
采摘的神仙树叶片应无虫咬食,无其它病斑。为保持树势生长健壮,应只采摘上部50%的叶片,下部的保留,以促进树体的光合作用。采回后把叶子摘下洗干净,放在干净的盆中。
3.2 豆腐柴食品“神仙豆腐”的制作
3.2.1 凝固试验
首先用手使劲的把叶子搓成糊状,待盆中的水呈叶绿色浆汁。分别加入不同类型的碱性水用纱布滤出浆汁,分别加入不同的灰水,用手搅匀,盛入盆中放在阴凉入10~20min,即形成神仙豆腐,豆腐色如翡翠、晶莹剔透。
以50g的叶子、加入1㎏水为主要原料,制作“神仙豆腐”,分别添加草灰、竹屑灰、石灰、木柴灰(各添加剂的pH值见表7)进行豆腐制作试验发现:豆腐的凝固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草灰>竹屑灰>木柴灰>石灰;石灰水添加剂的豆腐无法凝固。4种灰水当中,木灰豆腐结构最好,硬度最大,口感最好,其次是竹屑灰水的豆腐,硬度稍软,口感适中;最差是草灰豆腐,结构最差,口感差。
3.2.2 神仙豆腐的凝固稳定性试验
在恒温箱中,模仿常溫进行试验,以22℃为试验温度,结果表明:平均凝固时间从大到小顺序分别为:草灰>竹屑灰>木柴灰>石灰。草灰的豆腐第3d才开始融化;木柴灰豆腐和竹屑灰豆腐第2天的时开始脱离盆边1/4;木灰的豆腐到了第8d全部融化,竹屑灰水的豆腐在7天的时全部融化,而草豆腐第5d全部融化。
4 小结
豆腐柴建园,就近采集种子育苗或就近采枝条进行扦插繁殖苗,提高种植后的适应能力。种子育苗要经药剂处理,方可提高出芽率;扦插育苗,可选取一对芽的嫩枝进行扦插,节约材料,提高成活率。
新建的豆腐柴园地,要做好规划,做成梯地,方便生产,防止水土流失,也起到美化田园景观的效果。
豆腐的制作,采用木灰,硬度好,口感好,且凝固时间长,宜优先使用。
参考文献
[1] AYINAMPUDI S,DOMALA R,MERUGU R,et al.New ice-texane diterpenes with intestinal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nd free-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isolated from Premna tomentosa roots[J].Fitoterapia,2012,83(1):88-92.
[2] 李刚凤,罗家兴,李洪艳,等.豆腐柴叶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11):62-65.
作者简介:张誉琼(1980—),女,汉族,广西桂林,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桂林市资源县资源林场,研究方向:林业技术推广。
阳桂平(1979—),男,苗族,广西桂林人,本科,高级工程师,桂林市资源县资源林场,研究方向:基层林业科研及林业科技成果推广。
张志诚(1976—),男,汉族,广西桂林人,高中,高工,桂林市资源县资源林场,研究方向:林业技术推广。
通讯作者:蒋紫艳(1981—),女,汉族,广西桂林,大专学历,工程师,桂林市资源县资源林场,研究方向:林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