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风
在菜肴制作过程中,厨师对于工艺技巧的掌握程度与经验度都会影响菜肴制作的口感。尤其在采用挂霜与拔丝工艺制作菜肴时,由于制作难度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制作标准,想要顺利制成风味菜肴,就要按照规范的制作步骤,不断积攒菜肴制作经验。本文简要分析了炒糖过程中的常见烹调方法,具体围绕挂霜和拔丝菜肴的成菜要点、成菜机理展开阐述,通过优选菜肴主料、科学处理原料、合理熬煮糖浆、有效控制油温、把握外观及口感等,优化菜肴制作品质。
一、炒糖过程中的常见烹调方法
厨师在制作挂霜与拔丝菜肴时,要合理把控好炒糖的状态。炒糖通常包括以下六种不同的烹调状态:
一是糖水。此种炒糖方法基本上保留白糖的初始状态,将白糖原料与清水混合后,在加热条件下,白糖逐渐融化在清水中,需要随时根据含水量调节白糖浓度。
二是挂霜。挂霜是白糖持续加热翻炒后形成的霜类结晶物,此时加入菜品,即可在菜品表面形成“白霜”,借此增加菜肴的甜味。
三是拔丝。这是白糖在加热中重新生成的新状态,即“白霜”结晶物再度出现相融,从而形成丝状物,最富盛名的拔丝菜肴是“拔丝番薯”。
四是琉璃。此时锅里的糖液颜色已发生改变,可以对菜品进行包裹,在琉璃状态下制成的菜肴更加脆甜。
五是嫩汁。厨师如果在已经形成糖液以及琉璃物的锅内继续添加清水,白糖就可以形成不同层次的凝结状态。
六是糖色。在此状态下,白糖通常已形成焦糖,且味道更加甜香,伴有一阵焦味。
二、挂霜和拔丝菜肴的成菜要点
1.挂霜菜肴。挂霜菜肴中比较有名的是挂霜花生,常作为饭桌上的菜品或饭后甜品,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厨师应当把握好挂霜菜肴的制作要点,尤其在炒糖色期间,更要合理控制每一个细节步骤,只有炒糖色状态控制到位,才能确保挂霜菜肴顺利出菜。第一,始终保持小火熬煮,火苗在锅底进行集中供应,放入菜品后注重糖色均匀分布。第二,为了避免挂霜菜肴制作时糖霜出现焦灼的情况,要在包裹糖霜时熄火。第三,如果使用的菜品,如花生、排骨等在预处理环节需要过油煎炸,则应当避免菜品上残留过多的油分。
2.拔丝菜肴。拔丝菜肴的制作难度略大于挂霜菜肴,为了使糖浆顺利成丝,厨师需要巧妙地使用多种制作方法,最常用的拔丝制作方法是水拔法、水油混合拔法以及油拔法。水拔法是利用洁净的水源与白糖进行混合,借助糖液制成菜肴;水油混合拔法是在清水之上联合少量油分,促进糖液快速形成丝状物;油拔法是使用食用油与白糖进行混合,但不宜使用过多油分,仅需简单翻炒,观察糖色变化情况即可。
三、挂霜和拔丝菜肴的成菜机理
1.优选菜肴主料。要想保证在挂霜与拔丝状态下的菜品顺利成菜,应当选取适合的主料。所谓的主料是指在制作拔丝与挂霜菜肴时选择的原材料,比如拔丝苹果中的苹果、拔丝番薯中的番薯、挂霜花生中的花生、挂霜排骨中的排骨等,正确选取主料往往能够直接影响成菜的成功率。
从日常食用的菜品中可以发现,并非所有可食用材料均能以挂霜、拔丝制作方式制成菜品。这里有两个判断标准:一要考虑此种食村制成甜口食物后能否被消费者接受,比如荷兰豆、西蓝花、芸豆等,此类食物就多以咸口为主;二要分析在添加糖分制作拔丝与挂霜菜品时是否会形成怪味,务必以大众接受度较高的菜肴为主。
据不完全统计,挂霜菜品的数量明显多于拔丝菜品,适用于挂霜工艺的主料包括根茎(土豆、番薯、山药)、硬质果仁(核桃仁、花生仁、莲子)、排骨、水果(山楂)等。
厨师在制作挂霜以及拔丝菜品时务必选取口味协调性较强的主料,也可以对某些相同性质的原料进行創新,从而获取更多的美味菜肴。挂霜与拔丝菜肴的制作需要厨师投入更多精力,最终选定适宜的原料后进入预处理工序。为了防止在菜肴制作环节出现干瘪的口感,还应当在过油阶段进行裹面油炸,锁住原料原有成分,降低菜肴制作的失败率。
2.科学处理原料。在选好适合制作拔丝与挂霜菜肴的原料后,还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以进一步增强菜肴的口感,而预处理通常包括刀切与油炸两个部分。
在确定刀切形状时,由于拔丝菜肴需要充分借助原料的表面积使之形成拉力,因此厨师要尽量选取块状或者以斜切方式扩大糖浆可接触面积,以免原料过小而不利于糖浆丝状物的有效形成。挂霜菜肴一般需要对原料实施过油操作,使其表面产生均匀包裹糖霜的条件,在形状上基本没有特定的要求,但要尽量减小原料面积,避免内部因缺乏糖霜而出现甜味下降的情况,不利于消费者深刻感知糖霜的美味。另外,厨师要始终根据原料的成分来决定具体的形状。比如,在制作挂霜排骨时需要将排骨切成条状,而挂霜山药则以滚刀块为主。不过由于山药等原料可以同时制成挂霜与拔丝两种类型的菜肴,为了促使菜肴成菜,还应当根据菜肴制作目的确认适合的菜肴形状。
在油炸过程中,厨师要结合日常制作经验选取适量的原料,再将其加入干净的油中,经过油炸后捞出控油。要保证原料的洁净,且表面不能含有过多残留水分与油分,由此保证制作的菜肴足够健康。对于需要过油的挂霜菜肴原料而言,应当先以挂糊处理方式防止内部水分流失,但挂糊处理步骤并非适用所有挂霜菜肴,需要根据实际烹饪情况而定,比如土豆、番薯等原料不进行挂糊处理也能成菜。厨师在烹饪菜肴的过程中还应当把握好主料与糖浆的关系,依照适宜成菜的添加比例,促使菜肴及早成菜。
3.合理熬煮糖浆。糖浆熬煮是判定拔丝与挂霜菜肴出菜成功率的关键步骤。烹饪前,厨师要先准备能够均匀受热的炒锅,且能够随时调节烹饪火候。在熬煮糖浆期间,厨师要把握好下述多个关键步骤:
第一,向锅内加入白糖与清水时要不断翻炒,尤其是在制作挂霜菜肴时,因其是在降温条件下形成的糖色状态,所以添加原材料后应当闭火。根据专业厨师的烹饪经验,在菜肴制作中添加适量白醋,有利于增添菜品的明度。在熬煮糖浆时应当有效控制翻炒频率,以免糖分高速结晶而未均匀包裹原料,比如在制作挂霜排骨时,务必保证糖霜完全包裹在排骨表面,避免出现局部口感不佳等不良情况。
第二,制作挂霜菜肴时常需要借助热胀冷缩原理,且温度低于拔丝状态,所以厨师在具体制作菜肴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的制作流程出菜。比如制作拔丝菜肴时,要求在熬煮糖浆阶段使用少量油分或者清水,将其熬煮至浅红色,且白糖已经全部溶在水中或油中,此时与原料进行混合即可成功拔丝。挂霜则要求厨师以快速翻炒的方式促使糖霜逐渐生成,并在关火后持续翻炒,如果观察到锅内已经泛起“白霜”,则表示可以加入原料。挂霜菜肴在制作阶段通常将熬煮温度保持在100℃以下,而拔丝菜肴在制作时温度要高一些,因此,不可设定统一的糖浆熬煮衡量标准。在熬煮拔丝所用糖浆时,应当确定好原材料掺入比例,通常加入18g清水与50g白糖,且清水量不宜较多,以免无法形成菜肴所需的糖液,并且以110℃的温度持续加热。
第三,由于拔丝菜肴所需的糖浆形成时间有限,应当通过观察,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拉丝,促使此类菜肴快速成菜。厨师要具备“眼疾手快”的技能,自原料入锅到原料表面形成均匀糖霜或者已有“丝状糖浆”,就要立即装盘盛出,杜绝因未能及早装盘而引起菜肴口感不佳,或是出现味道发苦等后果。
4.有效控制油温。在拔丝菜肴与挂霜菜肴成菜时,往往需要厨师控制好油温。虽然并非所有的原料都要完成油炸步骤,但为了确保每一种菜肴都能达到香甜可口的标准,厨师就需要深度学习油温技巧。第一,在油锅内加入番薯等原料时,应当在油温达到七成热时进行添加,而后判断原料表面是否显现金黄色,如果确定颜色已变,则需要立即用漏勺捞起。在油炸好相关原料后,一般不宜直接将油炸原料剩下的食用油用于炒糖色,防止因杂质较多而导致糖浆出现口感变化。第二,为了节省时间,要先行准备好两个性能良好的炒锅,特别是在拔丝菜肴成菜中,一旦油炸后的原料过凉极易造成拔丝失败,因此应采用两个炒锅,一边炒糖色,一边油炸主料。第三,炒糖色时要以小火为主。根据菜肴成菜的失败经验,急火下的糖浆易出现焦灼,且多有苦味。因此,作为拔丝菜肴与挂霜菜肴制作中需要格外关注的细节步骤,要控制好油温,并在恰當的时机(油温七成)时加入主料,以便在标准制作步骤指引下增加菜肴成菜的可能性。
5.把握外观及口感。拔丝菜肴与挂霜菜肴在成菜后,应当对其外观形态、口感味道进行对比观察,从中汲取经验,为下一次成功出菜提供依据。在口感方面,拔丝菜肴出菜后,客人要及时进食,因为随着温度的降低,菜肴会出现发硬、粘牙的现象,口感会变差。而挂霜菜肴既可以放凉食用也可以趁热进食,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决定。在外观形态方面,一要避免出现摆盘不均匀的现象,以免影响美观度;二要防止出现紧凑装盘的情况,尤其是拔丝菜肴在拔丝时本身会形成较长的丝状结晶物,如果过于集中,会使菜肴出现粘连问题,使得客人在进食中多有不便。
作为菜肴成菜的辅助元素,外观、口感多会影响菜品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回购率,口感好且外观佳的菜肴更能吸引回头客。因此,厨师在制作拔丝菜肴与挂霜菜肴这两种甜菜时,应当以亲自品尝、反复演练的方式促进成菜。
综上所述,挂霜与拔丝菜肴作为口感佳、风味好的一种甜菜,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在实际制作环节,厨师面临的挑战十分多。为了促使此类菜品顺利成菜,需要从菜肴主料、原料处理、熬煮糖浆、油温控制、外观及口感控制等方面着手增加挂霜与拔丝菜肴制作的成功率,为客人提供优质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