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标准和程序标准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矛盾破解之道

2022-06-21 06:29彭安臣王正明李志峰
江苏高教 2022年6期
关键词:程序学术规则

彭安臣,王正明,李志峰

(1.国防科技大学a.教学考评中心;b.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长沙 410073;2.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武汉 430070)

一、问题提出:活力与效率的矛盾

高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种有效监控质量、维护质量、促进质量进步的质量保障机制[1]。《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要“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价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完善校内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近年来,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高等教育质量问责、高校内涵式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Educ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EQAS)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初步形成了涵盖目标、标准、内容、方法等要素的框架体系,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正在“有”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2]。

我国高校EQAS的建设过程之中面临一个突出现象:一方面,为避免教学工作的放任自流、无序和水准下降,通过评估、检查、监控方式加强管理,造成教师工作负担加重、教研时间被挤占、职业倦怠加剧、教学活力不足、心理压力增大等问题;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教学活动受到过多干预,体现教学自主性,又出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章法和基本规范”[3],教学工作不精细、不严格、“精力投入不足”[4]等问题。上述现象可表述为教学上充满活力与管理上富有效率的矛盾。这对矛盾如不能找到合适方法加以解决,就很可能导致以下三种趋向:要么一味强调外部管控,意味着大学越来越失去自主办学的活力;要么一味强调教学自主性,意味着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基本保证;要么重复“放则活,活必乱,乱则收,收则死”的怪圈,意味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震荡。如何理解并采取策略走出这一困境,是EQAS建设中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基本问题。

质量与标准永远结伴而行,离开标准谈质量,必然空而不实,因此,EQAS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建构科学、合适的教学质量保障标准。英国教育质量管理专家艾莉斯(Ellis R)分析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后指出,成熟的体系普遍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各项工作都确立了合理的标准,二是识别和界定了实现标准的职责与程序,三是对标准以及达成标准的职责、程序有明显的文件表述,四是对完成标准的程序进行严密的控制,五是组织服务对象指导、监督质量标准的落实,六是强调全员参与和奉献精神[5]。因此,质量保障标准既是EQAS成熟度的重要判断“尺度”,又是完善其建设方案的重要视角。为此,本文在分析冲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实质标准与程序标准两分法的构想,以寻找解决上述矛盾的可行方案。

二、原因探析:自主性与约束性的冲突

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活动是学术事务与非学术事务的复合体,需要两者之间的紧密配合。首先,人才培养活动的技术核心是学术事务。高校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改革、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学习评价”[6],核心职能发生在学院、系、所、专业等场所当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设计、实施、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之中。一项完整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完成备课、授课、答疑辅导、批改作业、评价反馈等日常教学工作,还需要开展教学研究、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凝练、教学论文发表、同行交流评价等启发性、探索性工作。其次,人才培养活动的有效完成需要相关的管理与服务保障,保障“技术性工作”的完成,这类事务就是非学术事务。比如,教室、研讨室、实验室、教学设备等教学条件的提供,课程、实验、实践、实习、社会活动等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专业认证、院校评估等监控活动的开展。就两者关系而言,学术事务是大学的核心活动,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非学术事务是一种辅助性活动,是为了保障学术事务的正常有序开展。当然,这并不否认非学术事务的重要性,而是说它通过促进学术事务发展体现自身价值。

人才培养中这两类事务性活动,由于其价值取向的不同,实质上构成了一个对子。管理服务工作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倾向于遵循和约束,重在对现有框架的维护和遵循;教学活动过程具有一定可控制性,但更多是不可控制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创新性教学活动具有飞跃的品格,鼓励自由和原创,突破现有的理智框架,这就要求为教师的能动性发挥留下自由自主的空间,为其创造活力的焕发提供必要条件。没有自由,教学创新就没有了动力;没有纪律和约束,教学活动必将失范和混乱。可见,自由性与约束性之间的这种内在紧张,既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对矛盾,又是一种必要的张力。实践证明,只强调自主性会造成学术活动的保守、封闭和低效率,而只强调约束性,又会造成教学缺乏活力,阻碍学术进步。“我们可以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大学中找出很多的例子,一些大学过于分权,造成学校领导层或其他管理层缺少主动和有效采取行动的能力。我们也可以找到相反的例子,管理过于集权和科层化,教师和其他人的创造性和领导才能被窒息了。”[7]只有坚持两者的平衡,才有利于学术事业的发展。

但是,由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决定其更为认同和擅长自主的学术管理。他们倾向认为,“当种种控制力量软弱分散时,大学知识之花才能开得绚丽多姿”[8]。然而,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规范化和约束性是其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是平稳运行、提高效率的保证。从此,自主性与约束性就成为高校的一对普遍矛盾,这对矛盾具体到EQAS建设中,具体表现就是教学活力与组织效率的矛盾。

三、破解之道:不同规则的应用

任何活动的完成,都需要一定规则的保证,但是不同性质的活动,其规则有所不同。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思想家波兰尼认为,科学活动中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规则:一类是关于日常的、常规的工作,如实验、测量、计算、制作图表等活动的工作手册,属于严格规则的范畴,它们有助于我们又快又精确地完成上述操作活动;而具有原创性的科学发现以及对发现的证实或证伪活动,不存在规定科学研究活动的工作手册,不能像常规的操作活动那样编码化,不能化约为一套明确的规则,其规则属于模糊规则的范畴[9]。波兰尼同时指出,关于科学活动的两类规则的论断,适用于大学所有的工作[10]。

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也存在两类规则,非学术事务主要受严格规则影响,学术事务主要受模糊规则约束。前者大多是重复的、可“复盘”的,遵循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程、教学组织程序等严格规则,有助于又快又精确地完成上述操作活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对初任教师来说,遵循严格规则对其教学实践水平的提升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还可以弥补其经验不足的状况,较快地进入正常的教学轨道[11]。但是,仅仅遵循已有的教学程序和现存的规则,只能从事教学的日常工作,促进教学的常规性进步。而创新性教学活动是创生性的,是增加新知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保护和激发才是关键,教学也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理智的激情的过程,本质上是师生的创造性互动过程,这时模糊规则就显得更具价值,它是一种内化于心的技艺,能够促使教学活动处于充分开放的状态之中,促进师生的思考。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根本上取决于教师个体的判断,以及想象力、直觉、理智的激情、信念、良知、承诺等等。如果只有严格规则,学术事业将会调零,教学活力将被束缚。模糊规则却带有启发性的意味,可激发教学的活力。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严格规则就像足球比赛的规则,而模糊规则更像球员踢足球的技法。

上述分析得到的基本认识是,EQAS建设矛盾的关键是要解决好“规则”问题,也就是质量保障标准问题。因此,根据严格规则与模糊规则的思想,借鉴现代管理理论对标准的分类方法,可将质量保障标准划分为实质标准与程序标准两类,前者对应于学术活动的质量要求,后者对应非学术性活动的质量要求。实质标准是学术事务的技术要求,体现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是人才培养质量观的体现,旨在保证学术活动在此基础上的自由自主,引导鼓励教学创新,追求教学卓越,体现自主性和创造性。程序标准是非学术事务的工作协调,体现的是人才培养管理的目标和规格要求,是管理理念的体现,旨在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秩序,通过规范统一的管理方法、程序、形式,规范工作程序、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体现约束性和规范性。两者的内涵可以通过表1得到进一步理解。

表1 实质标准与程序标准的比较

以学习成果与学习效果为例:学习成果是教师、学术人员所关注的,是实质标准,如学生的写作能力、工程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指标;学习效果是管理人员所关注的,是程序标准,如学生的毕业率、保持率、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起点工资等[12]。

事实上,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两类标准的思想已出现在相关的中外文文献当中[13][14][15][16],只是还未明确提出与界定,“学术标准”“学业质量标准”“质量准则”“自律性标准”“水准”等提法,大致相当于本文提出的实质标准;而“‘行政上’的标准”“服务标准”“质量保障标准”“工作流程”“程序措施”“它律性标准”等表述,大致相当于本文提出的程序标准。另一方面,教育与工商管理分属不同领域,但管理思想有其共通性。从泰勒以来的百余年工商管理研究,不仅形成了许多先进管理思想和理论,而且其研究对象已不再局限于“企业”,而是扩宽到所有现代社会机构[17]。因此,EQAS的建设不能固步自封,应积极从相对成熟的管理学理论中汲取营养。根据标准化对象的基本属性,管理学领域通常将标准划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类,前者是对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后者是对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四、实质标准和程序标准的制订方法

制订方法是落实两类标准思想的关键。两类标准建立在不同的逻辑基础上,因此,其制订方法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指导思想。实质标准以学术自由为基本价值取向,在规范学术活动当中,反对过多的约束,一般不认可严格程序化的工作计划。程序标准则强调组织效率价值取向,认为理性化、技术化和操作化是组织实现目标、平稳运行的保证。因此,前者主要继承大学质量保障的传统做法,尊重学术活动的专门化和自主性,体现引导性和激励性而非管控、惩罚等。后者则借鉴现代管理理论,引进并改进ISO9000标准,梳理人才培养的工作及管理流程并使之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体现为效率导向下的一致、约束和问责。

2.标准化对象。学术标准的监控点主要集中在以院系为载体的教学部门,在纵向上把计划-学科-专业-课程-项目整个人才培养流程衔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保证各分系统之间建立技术统一性,促进人才培养达到预期“产品”规格。而管理标准主要针对教学业务管理部门,在横向上把招生-培养-评估-毕业等管理与服务工作协调在一起,确保管理效率。

3.实现方式。实质标准主要考虑以下三种实现方式。一是道德规范和价值引领。对学术人员的管理,不是贴身地管控他们,而应通过设定清晰的目标、自主管理学术事务、授予终身教职、充分授权、充分沟通、职业发展支持等方式,促使其努力工作、激发潜能[18]。二是设置进入壁垒。通过试用期考核、严格的同行评议等方式将那些真正有学术偏好、立志从事学术研究并且有很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的人才挑选出来,使得他们能够在自我偏好的支配下自我监督和约束。三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系化和操作化。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缺乏科学界定、表述过于泛化,难以落实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的问题,应构建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规格及要求的质量标准体系。

程序标准主要考虑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借鉴管理理念规范管理流程。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维的、可塑的人,人才培养活动难以界定和量化,照搬企业的指标体系难以体现教育以人为本、开放自由的特点[19],因此,应根据高校的特性借鉴管理理论并更新教育管理理念,部分采用ISO9000标准或经改造后使用,指标体系不能过于刚性,也不必受到认证的约束。二是把规章制度转化为质量保障标准。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大多都是公文性、原则性表述,程序性、操作性不强,要真正发挥作用,最为关键的是要有操作性,可供使用者直接查阅使用。因此,要把规章制度细化成可操作的技术路线、方法和管理流程,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和操作性强的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形成程序标准。程序标准与实质标准在制订方法上的差异可见表2。

表2 两类标准的制订方法

从实质标准与程序标准在EQAS 体系中的作用与关系来看,前者是后者的向导和内生动力,后者是前者的保障和外部推力。实质标准是“油门踏板”,重在建立激发的基准,通过模糊规则激发活力、潜能和创新;程序标准是“刹车踏板”,重在建立约束的基准,通过严格规则规范流程,让过程可控。实质标准和程序标准的互动效应达到最佳时,高校EQAS 才能以最小成本获得最佳效益,也就实现了组织效率与质量提高的统一。

五、结语

高校EQAS的建设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任何先进的思想都代替不了实际的行动。针对当前的突出矛盾,找到合适的出路是当前需要考虑的迫切问题,标准建设就是过河需要的船和桥。本文提出的两类标准划分,对于中国高校EQAS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一是深化对“质量保障标准”的理解。以前,对标准的理解,或者是基于教育的,或者基于管理的,缺乏一种综合的视角。本文赋予“质量保障标准”全新内涵。在层次上,它是传统上的教育质量标准、管理标准的上位概念;在内涵上,是高校为了让高等教育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人才培养质量有信心而对人才活动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二是明晰质量保障标准建设的着力点。把质量保障标准区分为实质标准和程序标准,从而知道不同类型的活动应采取何种方式予以激励或者约束,而不是“一锅煮”式地强化约束或者放松管制,从而消除学术人员对标准是“官僚的和远离实际”的感觉,也让管理人员有章可循。三是为EQAS的完善找到一条现实路径。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是学术,高校若能把越来越多的事务性活动分离出来并能高效地完成,那么就会有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学术活动。标准的分类及其差别运用,区别了学术自治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的作用领域,既使学术事务不受外界过多干扰,又使管理服务工作专业化,最终把成果目标和效益目标设计进同一个工作流程当中,构建一个“外紧内松”、组织有序、协调一致的质量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程序学术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让规则不规则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