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临界点”培养数学结构化思维

2022-06-21 01:54林平芬福建省龙岩市莲东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合数钝角临界点

林平芬(福建省龙岩市莲东小学)

“临界点”是物理学名词,指物体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前,应具备的条件。例如:水→冰→水蒸气,因为能量不同而出现了相的改变,相的改变代表界的不同,这时,我们称它为临界了,而临界时的值则称为临界点,后来人们用以形容事态发展的待变状态。那么,我常想:在数学中,是否存在待变状态,也就是“临界点”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思维培养》课题开展研究后,我发现“临界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不仅无处不在,还蕴含着丰富内涵,具有特殊性,只不过在教学中往往被忽略而已。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临界点”出发,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寻找它,理解它,运用它,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走向结构化思维的探索之路。

一、认识“界”,感受“界”之特殊

何为数学知识领域里的“临界点”呢?我以下列说明:

张奠宙先生说:“首先要给出0,再谈正负数。”把这句话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正数→0→负数,以“0”为界,就形成了一个数域的结构,如果放到数轴上,结构就一目了然了。(如图一)

图一

以“0”为界,形成数域结构后,我们再来解读教材就更能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这单元,共有3个例题,例1以温度引入课题,0°C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这是自然意义规定的相反量;还有一种人为规定的分界,如教材中的例2、例3:例2从存折分析,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例3以大树为界,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除此以外,如,以海平面为界(记作0),比海平面高记为正数,比海平面低记为负数;以商场为例,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产品质量标准如薯片200克为界(记作0),超出部分为正,不足部分为负,以北京时间为界(记作0),比它早为正,比它迟记为负……但无论是自然规定还是人为规定,正负数的分界点为0是无可厚非的。自然意义规定的“0”(如气温),学生是有体验的,固定的、比较容易理解;而人为规定的“0”是变化的,学生的体验不足,难度就增加了。但如果明确了“0”这个分界点的重要性,确定了0,再来谈正负数,难度就降低了。

这样,学生就能较好地认识“界”的真正内涵,并感受其特殊必性,从而形成数域结构,促进结构化思维的形成。

二、寻找“界”,发现“界”之所在

学生认识了“界”之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寻找更多的“临界点”,并自主建构各种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努力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形成。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引领学生寻找“临界点”的:

(一)从特殊点入手寻找

“特殊点”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的与众不同。如“0”。我们知道,以“0”为界,可以区分正负,以“0”为界,点上“小数点”,还能把一个小数分成了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0就是一个特殊点;还有“1”,以“1”为界,可以区分真假分数,比1大的分数,即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数,比1大或等于1的分数,即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叫作假分数。以“1”为界,一个数,乘1,就得原数;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就比原数大;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就比原数小。同理,以“1”为界,一个数除以1,除以比1大的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也有一定的规律。以90°为界,可以对角进行分类:小于90°的是锐角、等于90°的是直角,大于90°小于180°的是钝角,等于180度的是平角,等于360°的是周角,大于180°而小于360°的是优角……像这样,数学知识领域里的特殊点比比皆是,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随时关注各种“临界点”,并迅速建立起各种知识结构,便能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能力。

(二)从对比入手寻找

“临界点”的核心特征是“相变”,那么,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相变”的过程,并对变化前后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进行对比,便可寻找到“临界点”之所在。“十进制”计数法是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1,2,3,4,5,6,7,8,9,当数到9时,再添上1就是10,数的表征从一位数变成了两位数,即数由一个数字转变为两个数字组合而成。“10”就是一位数变为两位数的分界点,这个特殊性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感知呢?教材里用数小棒的活动,1根、2根、…9根,当数到9根时,再添上一根是10根,把它们捆成一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捆成一捆呢?”“这一捆小棒可以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学生操作时,10根“捆”成一捆的操作就赋予了“1个十”和“10个一”的含义,数出10根,捆成一捆,再拆开来,数一数,再捆成一捆,这样反复操作,引导学生充分感知10个一等于1个十,1个十等于10个一,建构了“十进制”计数法的模型,为后续十位上的满十进一、百位上的满十进一、千位上的满十进一……提供了有力的经验,学生自然就能迁移应用。从“10”这个特殊的数字出发,感受十进制的进位“临界点”的特殊性,是对后续学习“数与代数”领域知识具有深远影响的关键生长点。

(三)从运动入手寻找

在《三角形》单元教学中,我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并学会了分类后,设计了运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在方格图中通过运动,感受三角形顶点平移引起角的大小变化、引起三角形分类的变化、引起三角形高的位置的改变的探究。以直角形为界,我先固定了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再让钝角三角形随着顶点D运动起来,截图如下(图二):

图二

当钝角三角形的顶点D平移运动起来后,我提出了三个问题:

钝角三角形的顶点D平移运动时,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什么时候会变成直角三角形呢?以直角三角形为界,当点D走到哪儿时,变成锐角三角形?走到哪儿时又变成了钝角三角形呢?

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在讨论第1个问题时,有的学生认为钝角三角形的顶点D平移运动时,三角形的底边不变,顶点D的位置变了,另外两条边的位置与大小随之改变,所以三角形的角度、形状都变了,有时是钝角三角形,有时是直角三角形,有时是锐角三角形。

在讨论第2个问题时,有的学生直观指出,当三角形的高DB与边DC重合时,就是直角三角形,只有这两种情况。

当点D在底边BC的正上方之间时,也就是高在三角形内,是锐角三角形;当D点移到线段BC的上方外时,这个三角形就变成了钝角三角形。

在讨论第3个问题“你还有什么发现?”时,学生说,在方格图里,我可以清楚看见三角形的底不变,高的长度也不变,形状不断变化。

运用几何画板让图形运动起来,或旋转,或平移,以问题驱动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让学生能直观地看明白,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界,顶点处在不同的位置,三角形的类型就不同,特别是钝角三角形,顶点离底边越远,高就离底边越远,钝角就越大,形状变化就越大,同时,学生经历了“三角形等积变形”的形成过程,明确了直角三角形是形变的“临界点”之所在,从而便自主地建构起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像这样在运动中寻找“临界点”的方法,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常常适用。如: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垂直,运用几何画板,在运动中可以使学生深度理解,在同一平面内,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以它为界,其余的相交都不会成直角,只能称为相交;角的分类也可以,在运动中,以直角为“临界点”,可以迅速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类别知识结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运动国寻找“临界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理解界,明晰界之关联

建立了界以后,理解界之关联是需要老师下大功夫的。如何理解界之关联呢?数形结合与问题驱动乃是良策。

(一)以表助解,界中晰联

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无论是“数与代数”领域,还是“图形与几何”领域,均可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用画图、列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临界点”,明确界之关联。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质数与合数”为例:质数的概念是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就叫作质数;合数的概念是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那么根据这两个概念,一个数所含的因数数量是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要点,它们的分界点就在2个因数上。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做成下面的表格(如图三):

图三

通过上面的列表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整数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它的因数数量最特别,只有1个。而质数是两个,合数的因数数量是2个以上,即3个、4个、5个……通过列表,可以使学生更为清晰地理解质数与合数的界在何处,是怎样建立的,这样的方式形成的数的分类结构是有框架的,有源可溯,有据可依的,用这样的方式建立的概念模型是关联的,牢不可破的。

(二)以形助解,融中建联

除了列表之外,数形结合的强大力量是人尽皆知的,我们要想尽办法,将它融入课堂教学中。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为例,我画出这样一条线段(如图四):

图四

你认为上图中的( )点可能是( )角,大约是( )°,理由是:( )。

这样的设计,把角的分类知识放到线段上,在0o~360o之间,设置不同的点,将数与形结合,引导学生说理,培养学生的数感与量感,渗透了数形结合、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其中B点表示的约是90°,是直角,它是一个“分界点”,具有参照作用。

理解界,以列表、数形结合等方式分析“界”与“界”之间的关联,明确“界”形成的原因,有助于结构的形成,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培养。

四、运用“界”,实施“界”之本质

学生建立起“临界点”的概念后,就需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运用这一知识本质特征去解决问题。如在《三角形》单元教学中,学生运用几何画板建立了“三角形的等积变形”模型后,明确了三角形分类的“临界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如右图(图五),平行四边形内有一个三角形ABC,已知它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图五

此题只给了一个信息: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要求的是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而阴影部分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它们的底和高的大小均未知,所以感觉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我执教的《三角形面积的再认识》一课中,因为学生在图形的“运动”中建立了关于“临界点”的知识结构,有近60%的学生马上给出了答案为C。他们的想法如图六所示,将三角形ABC的顶点A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上边平移,移至对角的位置,这时三角形ABC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也与原来的面积相等(同底等高),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三角形ABC的面积。

图六

又如,在五年级上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课中,我出了这样一道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式中,( )的和大于1。

由此可见,一旦学生认识了“临界点”,形成了寻找“临界点”的习惯,知识结构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能自主探索,自觉实践,形成运用“临界点”来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日积夜累,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渐从“临界点”走向了结构化思维。

猜你喜欢
合数钝角临界点
基于临界点的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多年变化研究
合金钢钢轨组合式钝角辙叉
数学能力月月赛(6)
质数找朋友
在“拼”中解决问题
超越生命的临界点
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嫌疑犯
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
对素数(质数)一些特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