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及疗效的影响

2022-06-21 02:59王春梅
中外医疗 2022年15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心率

王春梅

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急诊科,福建厦门 361001

急性呼吸衰竭通常发生于严重创伤、 肺病终末期、急性起气道梗阻后,患者无法自主完成气体交换致使机体代偿受到严重影响, 若不及时抢救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并发组织器官衰竭最终危及患者生命。 现阶段, 临床针对急性呼吸衰竭多采用氧疗手段,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及经鼻低流量持续吸氧等[1-2]。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大多合并低氧血症, 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往往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 存在一定的治疗局限性[3-4]。 无创正压不需要气管内插管而是通过面罩和鼻面罩对患者实施正压通气, 其可有效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改善血氧指标,是现阶段临床针对急性呼吸衰竭的首选方法[5]。 该研究随机选取自2019 年 6 月—2020 年 6 月收治的 100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急诊科收治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50 例,男 27 例,女 23 例;年龄 43~77岁,平均(54.76±3.07)岁;病程 1~5 h,平均(2.71±0.42)h;原发病:急性心力衰竭14 例、食物或气体中毒21 例、突发创伤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15 例。研究组 50 例,男 29 例,女 21 例;年龄 42~75 岁,平均(53.26±4.11)岁;病程 1~8 h,平均(2.90±0.62)h;急性心力衰竭17 例、食物或气体中毒19 例、突发创伤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1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动脉血氧分压 (PaO2)>100 mmHg、血氧饱和度(SpO2)<90%、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均符合临床对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基础资料填写有误,隐瞒疾病史者;②意识障碍、呼吸微弱、无自主排痰能力者;③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包括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④严重腹胀患者;⑤气道或颌面部损伤、不配合正压通气者;⑥肺部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临床症状及疾病类型给予对症治疗,常规补液、洗胃、解毒、化痰、抗感染、营养支持、气管扩张治疗等,同时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避免阻塞气道。

对照组患者接受持续经鼻导管低流量、 低浓度吸氧治疗,氧流量2.5 L/min,氧浓度50%。

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呼吸机, 采取口鼻面罩方式对患者进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将呼吸机设置成S/T 模式,参数设置:呼吸频率15 次/min,初始吸气压力(IPAP)、呼气压力(EPAP)、氧流量、氧浓度分别为分别 2 kPa、0.6 kPa、10 L/min、80%,待患者病呼吸情况有所好转,逐一将IPAP、EPAP、氧流量、氧浓度参数降至 1.2 kPa、0.4 kPa、6 L/min、50%,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撤机,采取初始氧流浓度设置80%,待患者呼吸情况有所好转,可调节至50%,病情稳定后,撤机,给予鼻导管吸氧。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PaCO2、PaO2、SpO2、SaO2等各项血气指标。

1.4 各项血气指标正常参考值

心率:50~90 次/min[6];呼吸:12~20 次/min;Pa-CO2:35~45 mmHg;PaO2:95 ~100 mmHg;SpO2:95% ~100%;SaO2:98%~95%[7]。

1.5 判定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8]的疗效评估标准。显效:经治疗,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恢复正常、 血氧指标(PaCO2、PaO2、SpO2、SaO2)明显改善;有效:较治疗前相比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有所改观,各血氧指标略有改善;无效: 上述指标均未达标。 总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情况对比

经不同通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情况对比[(),次/min]Table 1 Comparison of heart rate and respi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imes/min]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情况对比[(),次/min]Table 1 Comparison of heart rate and respi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imes/min]

组别 治疗前心率 呼吸频率治疗后心率 呼吸频率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126.8±10.9 127.3±11.2 0.226>0.05 33.14±2.81 34.01±2.43 1.656>0.05 91.72±5.12 98.9±6.35 6.224<0.05 21.24±1.63 27.61±1.84 18.324<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氧指标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oxygen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组别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治疗前SpO2(%) SaO2(%) PaCO2(mmHg) PaO2(mmHg)治疗后SpO2(%) SaO2(%) PaCO2(mmHg) PaO2(mmHg)79.6±10.9 79.4±11.2 0.090>0.05 85.4±3.7 84.9±4.5 0.607>0.05 79.7±5.3 79.6±6.1 0.088>0.05 141.7±11.5 143.9±12.6 0.912>0.05 97.1±2.8 90.3±3.3 11.110<0.05 96.8±3.1 89.2±4.6 9.688<0.05 47.9±4.7 64.8±4.2 18.959<0.05 96.7±6.5 119.2±8.7 14.650<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是重症患者的常见病症, 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肺通气、换气功能严重损伤,致使患者丧失自主呼吸能力的一种疾病表现[9]。 该病起病突然,进展迅速, 可在短时间内并发机体酸中毒、 肺性脑病、心衰、肾功能不全及消化道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致死风险[10]。 该症病因常见于于意外创伤、急性心源性疾病、 终末期肺病、 急性中毒事件的临床治疗中。 急性呼吸衰竭发生后患者肺部及气道无法自主完成血气置换, 机体各组织器官不能进行有机代偿就会迅速发生损伤甚至坏死,最终衰竭,加速患者死亡[11-12]。目前临床上针对急性呼吸衰竭常规操作手法为氧气支持治疗。

传统治疗通常以紧急持续低流量导管吸氧、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主。 但低流量导管吸氧通常对急性呼吸衰竭引发的低氧血症的改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器官插管作为一种侵入式操作又会给患者带来机体和心理的双重损害,因此,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治疗缺陷[13]。 随着体外呼吸技术的不断完善,无创正压通气装置应运而生,为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其通过面罩、鼻面罩给予患者高流量、高浓度的吸氧治疗,能提高患者呼吸能力, 进而改善血氧指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应用,其在我国临床中的应用技术应趋于成熟,并获得了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青睐[14-15]。该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变化,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率、 呼吸频率、PaCO2、PaO2、SpO2及 SaO2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可以更好改善其心脏和肺脏呼吸功能。 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姚绍枢等[16]的 93.4%基本吻合,说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式可以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率。

安全性一直以来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抢救的重点, 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经济压力,还会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 发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发生口干、腹胀、头晕的病例较多,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0%~20%之间,其主要原因多是由于在高流量的给氧环境下, 经口腔及鼻腔吸入大量高浓度的氧分子导致[17-18]。该研究未追踪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希望在之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并且增加对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式安全性的评估。

综上所述,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由于不良反应风险略高,需要加强患者的照护。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