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在膀胱侧壁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2022-06-21 02:52陈星禧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侧壁出血量电极

陈星禧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医院外一科,广西玉林 537000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生于50~70 岁人群,对于男性膀胱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1]。该病主要发生在膀胱侧壁、后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多采取常规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结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具有比较高的复发率和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极大地降低了治疗的效果[2-3]。因此,临床应以提高手术效果作为提高疗效的关键。在电切手术中,医生为了避免引起膀胱穿孔,在膀胱壁显露出正常的肌肉组织后即停止电切,切除不彻底的风险较高,而且被灼烧碳化的组织可能影响医生对肿瘤分期的判断,手术效果不尽如人意[4]。等离子针状电极是目前进行切除手术的新技术,应用于膀胱肿瘤中能完整、精确地切除肿瘤组织,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操作与常规电切手术相似,医生比较容易掌握,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5]。玉林市中医医院应用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膀胱侧壁肿瘤,并评估了该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为该治疗方案的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玉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 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 例。对照组中,男14 例,女12 例;年龄41~71 岁,平均(54.54±4.64)岁;肿瘤直径1.09~2.57 cm,平均(1.86±0.21)cm。观察组中,男15 例,女11 例;年龄40~70 岁,平均(56.37±7.59)岁;肿瘤直径1.12~2.60 cm,平均(1.88±0.23)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膀胱镜组织活检诊断确诊为膀胱侧壁肿瘤;②具有手术适应证;③生命体征稳定,预计生存时间>6 个月。排除标准:①合并未经控制的重度感染;②凝血功能异常。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的内容,并同意参与。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并于入院次日行手术切除。

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将患者全身麻醉后,采用电切镜辅助,环装切割膀胱肿瘤至基底部2 cm 左右,以达到彻底清除病灶的目的。如果患者膀胱肿瘤体积较大,则需要在肿瘤的侧壁作一个切口,彻底暴露蒂部组织后,仔细切割蒂纤维,然后切除病灶。

观察组应用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硬脊膜外麻醉后,首先以针状电极在肿瘤基底周边1 cm 处电灼作为标记,然后将针尖插入变性的黏膜或者膀胱肌层,向远离膀胱壁的方向牵拉肌纤维。手术过程中,如果发现肿瘤的基底部有肌纤维相连,则需切断,直到全部的肿瘤及基底全部切除,若果发现有树枝状血管供应肿瘤,需要使用电凝灼烧,完全切断肿瘤供血。对于较小的肿瘤科通过电切镜鞘直接冲出;对于较大的肿瘤,则需在分离肿瘤的基底部时,将肿瘤的供血切断,仅保留少部分肌纤维与肿瘤相连,再使用环状电极,切除瘤冠,之后再将肿瘤的基底部完整切除。手术结束后留置F18 号两孔气囊导尿管,并根据患者尿色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膀胱冲洗。留置尿管时间根据患者的创面大小和深度决定。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记录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膀胱冲洗、导尿管留置、血尿和住院时间等。②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标准参考《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 版)》[6]:术后膀胱侧壁肿瘤患者的疾病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为显效;膀胱侧壁肿瘤的患者的疾病症状明显缓解为有效;膀胱侧背肿瘤患者的疾病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或者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膀胱穿孔、肿瘤复发、闭孔神经反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血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s)

组别手术时间(min)手术中出血量(ml)膀胱冲洗时间(h)导尿管留置时间(d)血尿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n=26)对照组(n=26)t 值P 值27.62±1.51 36.74±2.12 17.867<0.001 32.76±1.39 46.22±1.83 29.866<0.001 21.44±1.25 26.61±1.09 15.895<0.001 5.47±0.29 8.66±0.33 37.025<0.001 2.07±0.23 20.20±0.19 309.877<0.001 5.72±0.35 8.05±0.41 22.039<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我国膀胱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传统的TURBT 容易导致患者膀胱穿孔、出血,甚至损伤内脏[7-8]。在手术进行时,由于出血量大会造成视野不清晰;手术过程中将肿瘤组织切碎,增加了膀胱内浸润风险;创面受到广泛电灼,影响了对深度的判断[9]。而且TURBT 也容易发生闭孔神经反射,进而导致膀胱穿孔、肠道损伤、盆腔血管损伤等并发症[10]。

等离子针状电极切除膀胱侧壁肿瘤的大部分手术操作均可以在无出血环境中完成,大大减少了出血量;针状电极的针尖精细,易于精确掌握切割深度;利用针状电极在患者手术时可以获取完整的肿瘤标本;手术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闭孔神经损伤的发生[11]。此外,针状电极可以360°旋转,配合镜鞘,可以通过调控针尖位置及方向对膀胱内任意部分肿瘤进行切除,消除了电切的死角[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血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膀胱穿孔发生率、肿瘤复发率、闭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是针状电极属于“T”形构造,在与膀胱壁接触时是点接触面[13],手术视野更为清晰,切除时更加精准,术中的出血量比较小,出血量的减少能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故手术效果更好,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与此同时,使用等离子针状电极进行操作时,可先在肿瘤的周围的膀胱壁表面进行电凝,不仅可以减少出血量,还可以防止肿瘤细胞沿着血管、淋巴扩散,对延缓疾病的进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复发率得到有效控制[14]。在切除到接近瘤体底端时,可以用电极的尖端将其挑起,远离膀胱壁进行切除,这一操作既可以避免膀胱穿孔的发生,也可以减少闭孔神经反射的出现,对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作用[15]。

综上所述,应用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膀胱侧壁肿瘤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但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延缓患者的生命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侧壁出血量电极
微小型光开关侧壁反射镜光路传输效率优化方法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全陶瓷电极可用于锂离子电池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技巧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核电CV厚板窄间隙摆动自动焊接工艺参数研究
巧妙解决燃料电池电极式书写问题
一种可排水的外开窗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