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方案在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22-06-20 06:02周梓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尿管导尿管循证

周梓琴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广东惠州 516002

医院感染是临床工作中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感染对于患者的康复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感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4],留置导尿管是十分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将其应用于患者的治疗辅助中,能够使患者的康复质量得到改善,导尿管的留置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操作,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导致患者的感染概率,相较于其他普通患者来说明显更高[5-7]。 故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医务人员需要将各种现代化的新型护理理念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通过这种方式保障患者的康复治疗,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8-10]。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100 例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感染因素,分析将循证护理方案应用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 例接受导尿管留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与试验组(n=50)。 试验组中,男46 例,女4 例;年龄63~82 岁,平均(68.8±2.4)岁;病程1~6 个月,平均(3.25±1.16)个月。 对照组中,男48 例,女2 例;年龄60~83岁,平均(69.2±2.8)岁;病程1~5 个月,平均(2.94±1.09)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尿管留置;②患者认知功能正常,可接受后续的随访调查。 排除标准:①患者入院时存在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②患者基本资料不满足本次实验要求;③患者由于主观因素可能无法进行后续的实验调查或参加后续随访。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案。

1.2.1 对照组 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相应的常规护理,主要做好患者的导尿管清洁以及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操作。

1.2.1 试验组 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循证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在开展护理工作前,需要在医院内建立相应的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普通护理人员和护士长等。 在建立了护理小组后,需要在接到患者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在获得了患者的基本资料后,将患者基本资料与实验结果以及相关文献中患者的资料进行对照,确认患者的资料与相关护理工作相吻合,在确认其基本护理方案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护理方案进行适当的变动,以及个性化的调整,保障循证护理工作的开展基础。

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留置尿管部位护理,需要尽量保持患者留置尿管部位的清洁与干燥,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一定要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强化营养,使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得到提升,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感染的发生。 护理人员全方位的保障留置管室的消毒状况,并尽可能减少留置管部位接触细菌的可能性,在留置管完成后给予患者良好的康复信心,并针对患者的留置尿管部位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单向活瓣集尿袋需要每周进行更换,而普通的集尿袋,在应用过程中每周需要进行至少两次更换, 医务人员在更换集尿袋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尿管和尿袋的接头分离,使系统的密封性得到保护。

患者在接受护理是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简单宣教,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多饮水,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尿量,进而起到冲洗膀胱的效果。 尿管留置的时间越长,则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越大,故而临床上需要相关护理人员掌握留置尿管的临床特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插管发生,若患者病情允许,则应当及早将尿管拔除,以降低患者的感染事件发生率。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为期1 周的护理,在完成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在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表进行调查,分为健康宣教满意度、生活护理满意度以及尿管护理满意度三个维度,三个维度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该维度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78,信度良好可进行参考。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尿量及首次排尿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试验组的健康宣教、生活护理、尿管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分,±s)

组别 健康宣教 生活护理 尿管护理试验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98.86±1.65 88.13±3.42 8.9544<0.0001 95.63±1.54 84.25±4.52 9.3365<0.0001 91.25±2.63 79.63±4.26 8.1784<0.0001

2.3 两组患者首次排尿量、首次排尿时间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首次排尿量、首次排尿时间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首次排尿量、首次排尿时间的比较(±s)

组别 首次排尿量(ml) 首次排尿时间(min)试验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54.68±1.52 33.58±1.52 9.1285<0.0001 351.94±61.58 274.96±35.58 8.9298<0.0001

3 讨论

留置尿管导致感染是临床上较常见[11],但也十分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这种病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联,例如护理技术和医疗器械等。 留置尿管的护理,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现代化的新型护理方式,并将其合理应用于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工作中[12]。

循证护理方案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理念[13-14],其关键在于寻找证据并确定患者护理方案的设置,护理人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文献收集,同时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护理意愿[15],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保障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特征,在循证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以批判性思维对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状况为患者设置合适的护理方式。 在开展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把握留置尿管的适应症,尽量早期将患者的尿管拔除,通过这种方式保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事件控制质量[16-17]。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护理人员需要详细掌握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需求,本次研究中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是护理人员与患者积极交流,了解患者对于生活护理和健康宣教以及尿管护理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患者的护理工作,大大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并降低了患者在接受护理时出现的感染事件。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22.00%,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患者所选择的护理方案更优。在传统的护理方案中,大部分护理人员凭借自身经验开展护理,并没有根据患者的诉求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调整,直接导致最终的护理方案,虽然实施完整,但并不能很好地缓解患者的不适感,也无法有效降低感染世界的发生率,所以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时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使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尽可能保障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护理中存有病理以及疾病因素等感染问题,因此在留置管前后务必实行严格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为患者带来高效、安全的护理工作,同时提升护理品质,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尿管导尿管循证
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护理对策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集束化护理方案对脑梗死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影响的研究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护士主导的尿管拔除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早期拔除尿管在骨科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小小尿管学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