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珠 聂超 刘鹏 赵倩 王芝颜 侯卫丽
摘要:有机稻田养鱼是获得稻鱼互利双增收的一项生产技术,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经过改造,使其既种植水稻又可以养殖鱼类,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以及其他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养殖的水生生物所利用,并通过所养殖的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为稻田除草、除虫、疏土和增肥,本文将相关种植养殖技术规程总结如下,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洋县;有机稻鱼综合种养;操作
1 养鱼稻田的选择
1.1 土质好
首先保水力强,无污染,无浸水、不漏水;其次要求稻田土壤比较肥沃,呈弱碱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稻田底栖生物群落丰富,能给所养殖的鱼类提供丰富多样的饵料生物(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2 水源好
水源水质要保证良好无污染,水量充足,并设有独立的排灌渠道,排灌方便,能做到旱不干、涝不淹,确保稻田水量可以及时得到控制(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1.3 光照条件好
光照充足,同时又有一定的遮阴条件。稻谷的生长要良好的光照条件进行光合作用,鱼类生长也要良好的光照,因此养鱼的稻田一定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但在夏季应防止水温过高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可在鱼溜上方设置一定的遮阴设施。
2 田间工程建设
稻田田间工程改造9月份水稻收割完开始实施,第二年2月前完成为宜(也适宜稻鳅、稻虾(小龙虾)、稻蟹、稻鳖综合种养和稻鸭生态种养)。新建的养鱼稻田,插秧之前开挖好鱼沟、鱼凼,并加固田埂。旧养鱼稻田对沟凼进行整修,鱼沟、鱼凼及田埂夯实不漏水。开挖鱼沟、鱼凼,面积不超过种养稻田总面积10%(稻鱼图1)。
2.1 鱼沟(边沟)
面积0.67~1.33hm2稻田,距田坎0.5~1m处,沿田坎内侧挖一条宽1~2m环沟;面积1.33~2hm2稻田,距田坎1m处,沿田坎内侧挖一条宽2~3m环沟;面积2~3.33hm2稻田,距田坎1~2m处,沿田坎内侧挖一条宽3~4m环沟,深度1~1.5m,环沟上宽下窄,坡比1︰1;面积在0.67hm2以下稻田,在稻田的一侧或两侧开挖边沟,沟宽1~2m,深1~1.5m,坡比1︰1。所挖泥土用于加高加固四周田埂,高0.6~1m,外田埂底宽2m,顶面宽1m,加固田埂时每层土都要拍打结实,做到不裂、不漏、不垮,在满水时不崩塌。2hm2以上的稻田在稻田中设置“十”字形或“#”字形中央沟,与环沟相连,宽0.5~1m、深0.5~0.6m(图2稻鱼平面图、图3剖面图)
2.2 鱼凼(暂养池)
为便于鱼的捕捞和投饵,每块稻田可设置1~2处鱼凼,将鱼凼设置在进水口或排水口的一角,与环沟(边沟)相通,暂养池长4~6m,宽3~5m,较环沟(边沟)深0.3~0.5m,形状以长方形为宜。
如有条件,可设置一个临时性苗种培育区,即选择水源条件好的田块筑埂蓄水,主要用于稻田养鱼所需鱼种培育和未达上市规格田鱼暂养,按每0.67~1.33hm2稻田配套667m2暂养池。苗种培育区的改造,主要有鱼沟、鱼凼的加深,田埂的加高加固,调整进排水管的高度,以确保蓄水量。
2.3 农机通道
农机通道的设置应保证农用机械可以顺利通行,且不影响鱼沟水体循环流动。在交通便利的一侧,每块田设置农机通道1处,宽度4m以上,使用1~2根直径0.6~1m加筋水泥涵管并列埋于鱼沟中并用田土填平,为防止水泥涵管被淤积,水泥涵管底部高于环沟底部20cm設置。
2.4 进排水口
新建养鱼稻田,进排水口设置在稻田对角,进排水设施常用砖砌、水泥预制或塑料管道。旧养鱼稻田应进行检查,夯实进排水口,防止漏水。
2.5 拦鱼栅(防逃设施)
拦鱼栅的主要作用是防逃,其材料可用竹栅、铁筛网、尼龙网片和网衣等,拦鱼栅的孔隙或网眼大小,根据所放养鱼种规格来确定,以不逃鱼、确保水流通畅为标准,将拦鱼栅安装在进排水口和溢洪口处,安装时,使其呈弧形,凸面逆水安装,宽度为进排水口的1.5倍,上端高出水面20~30cm,下端埋入土中20cm以上,两侧嵌入田埂15~20cm,扎实牢固,为保险起见拦鱼栅(防逃设施)设置2层。
3 清田消毒工作
清田消毒工作应在投放鱼苗种之前进行,清除田间的野杂鱼及敌害生物,消灭病菌。可选用生石灰、漂白粉或专用消毒药物等。生石灰干法消毒时,可用水溶化成糊状,然后进行全田泼洒,也可直接将灰粉撒入稻田,用生石灰50~75kg/667m2;湿法消毒时,每1m水深用生石灰100~150kg/667m2,消毒后10~15d后可放鱼。漂白粉干法清塘,用漂白粉5~10kg/667m2,先将漂白粉在木桶(不能使用金属容器)内加水溶解,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带水清塘,水深1m用量10~20kg/667m2;二氧化氯每1m水深用量1~1.5kg/667m2,漂白粉、二氧化氯消毒后5~7d可放鱼。专用消毒药物按说明书使用。
4 鱼苗种放养
4.1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放养种类,一般以经济价值较高的杂食性或吃食性鱼类为主,套养少量滤食性鱼类。主要品种有鲤鱼、草鱼、鲫鱼等。从正规苗种场购买优质苗种,保证其活力好、体表完整无损伤、健康、规格整齐。
4.2 投放密度
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方式、养殖时间、品种、管理水平、鱼种规格、田间工程状况而定。鱼种培育一般3cm夏花投放1500~2000尾/667m2;商品鱼养殖,在投饲料情况下,养殖鲤鱼一般投放规格150~200g/尾的鲤鱼种200~300尾/667m2,养殖鲫鱼一般投放规格50~100g/尾的鲫鱼种300~400尾/667m2,搭配250~500g草鱼10尾/667m2。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对苗种浸洗5~10min。鱼种培育可在插秧前放养,商品鱼养殖,鲤、鲫鱼在栽秧10~15d秧苗返青后投放,草鱼在插秧1月后水稻有效分蘖后至拔节期投放。在田间工程标准高,水源及配套设施好,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投放量。
在投放鱼苗种时,应严格注意运输用水与田水的温差,若两者温差较大,待水温接近时,再投放苗种入稻田中。苗种放养操作时要熟练、轻快,避免鱼体受伤。尽量选择鱼坑和鱼沟中投放,让其自行分散。
4.3 投喂管理
投喂应配合颗粒饲料。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2%~3%,遵循“三看”原则,即看鱼、看水、看天,并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适当调整,如遇天气闷热或者天气骤变、气温过低时,应减少或暂停投饵。在鱼沟或鱼凼固定位置,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上午8~9时,下午3~4时,每次投喂至七、八成饱即可,即投喂饲料时集群吃食的鱼70%~80%已游走,停止投饲。
4.4 田水管理
稻田水位管理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与田鱼对水的要求保持基本一致,稻田水位由浅到深。除晒田阶段外,水稻生长初期保持田面水深3~5cm,随着水稻的生长,高温时保持稻田最大水位,田面水深至10~20cm,平时以鱼沟坑有微流水更佳,水流以早晚鱼不浮头为准。处理好晒田与养鱼关系,晒田时要慢慢放水,使鱼有充足的时间游进鱼沟、鱼坑,期间要注意观察鱼情,发现情况,要及时向鱼沟、鱼坑加注新水,晒田后及时复水,最好每天将鱼沟坑水更换一部分。
5 日常管理
“三分养、七分管”,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水源水质管理方面,要保证用水安全,不能让田中流入有毒水体,高温季节为了防止田水温度过高,要注意勤换、排水,避免水质恶化,缺氧浮头。既要注意干旱季节的保水问题,又要做好雨季排涝工作,确保旱涝保收。巡田时务必做到认真仔细,注意鱼类的活动情况以及吃食情况,掌握鱼类的生长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下雨天应尽可能增加巡田次数,防止溢水逃鱼。
(1)坚持每天早晚巡查,主要观察水色、水位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换水、加注新水。
(2)经常检查拦鱼栅(防逃设施)、检查田埂有无漏洞,恶劣天气加强巡察,及时排洪、捞渣,补修拦鱼设施和漏洞。对稻田中老鼠、蛇等敌害生物要及时清除、驱除。
(3)春季雨水较多,夏季气温炎热,运输和保存饲料等渔需物资注意防止霉变。
(4)做好水质管理,养殖期间要定期换水,及时加注新水,保持水色以青绿色或油绿色,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根据天气情况每隔3~5d换水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3,保持水质良好。若水质较差,选用水质改良剂和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在沟坑泼洒,调节水质。
(5)做好生产日志。
6 水稻种植管理
(1)水稻品种选择。在水稻选择上,选择当地主推的优质、抗病虫害、耐肥、秸秆坚硬、抗倒伏力强的中晚熟品种。
(2)栽秧。采用浅水栽插,常规栽培方法,以手工或机插秧为宜,栽植密度30cm×15cm,根据水稻品种、稻田肥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以确保鱼类生活环境通风透气性能好为宜。
(3)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商品有机肥、农家肥、生物为主,少量多次。基肥一次性施足,后期看苗补肥。整田时施基肥,农家肥经发酵熟化后,插秧前的10~15d,施200~300kg/667m2,均匀撒在田面并翻耕耙匀,商品有机肥的使用按常规用量。追肥使用根据水稻生长情况确定,稻田养鱼后,因鱼类排泄物的增肥作用,每次追肥用量要相应减少,在晴天时,适当加深水位施,闷热天不要施肥,以免鱼缺氧,高温期施肥,采取量少次多,大田分半施肥,施追肥前最好先把鱼赶至鱼沟、鱼坑中,施有机肥要充分腐熟,避免对稻田鱼类伤害。施肥时不要将肥料撒入鱼沟、鱼凼中。
(4)晒田。晒田要轻晒或短期晒,时间要尽量短,做到晒田不晒鱼,不伤鱼,晒田程度以田块中间不陷腳,田边表土不裂纹和发白为宜。晒田时,将水缓缓流出,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为宜,使鱼全部游到沟坑内,保持沟坑水位80cm以上,并加强水质管理,注意水质过浓或温度过高造成鱼浮头等病害,有条件保持够坑微流水,最好每天将鱼沟坑水更换一部分。晒好后,应及时恢复原水位,且为了避免导致沟坑内的鱼长时间密度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尽可能不要晒得太久。
(5)水稻病害防治。①采用物理方法与生物防控相结合防治水稻病虫害,利用和保护害虫天敌,使用性诱剂杀虫,有条件地建议每2hm2配一盏诱虫灯。
②稻田需用药时,选择生物性或植物制剂的农药,禁用化学合成的农药。注意严格把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和养殖鱼品种禁忌,不用对鱼类毒性比较大的农药,禁用高毒农药,农药剂型方面,多选用水剂或油剂,少用或不用粉剂。③喷洒农药方法:一种是先适当加深稻田水位,以稀释落入水中农药的浓度,喷洒农药后及时进行田间换水,另一种是先放掉部分田水,使鱼进入沟坑,等农药毒性过后,再注入新水。喷药时,喷嘴斜向稻叶或朝上,药物尽量洒在稻叶上,以利提高防治病虫效力,同时,又可减少农药落入水中对鱼类造成危害。还可以采用分批分片方法施药,即将稻田分几个小区,交替轮换用药,一般分成2个小区,每天只对其中一个小区用药,在对稻田的一个小区用药时,鱼类可自行进入另一个小区,避免其受到伤害。
7 病害防治
稻田养殖过程中田鱼病害不多,但有时也会出现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等病症,因此应重视鱼病防治,将此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鱼沟鱼凼特别是旧稻田的消毒工作,沟凼晾晒后,用生石灰按60~70kg/667m2对鱼沟鱼凼消毒处理。苗种投放前,用3%~5%的食盐水5~10min,或10~20ml/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15min进行消毒,投放鱼种时操作要注意,防止创伤。
(2)科学合理用药。在苗种发生病害,或水中有害生物大量生长时,严禁使用禁用药物。应科学合理使用药物,及时对田水消毒,并且投喂药饵进行治疗。
8 收获
成鱼收获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收获前先放水,慢慢把鱼集中到鱼沟、鱼坑中,待暂养池水位降到一定深度,用小网起捕。若捕捞在水稻收割前进行,为了将鱼捕捞干净,又不影响水稻生长,可进行排水捕捞,也可结合休闲旅游活动进行垂钓捕获。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田塘结合,将起捕的成鱼集中到池塘中,待价销售。
参考文献
[1] 杨传萍.稻渔综合种养养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1(30):169.
[2] 张云勇.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技术[J].云南农业,202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