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亮
摘要:“红缨子”、“红珍珠”等通过提纯复壮的高粱品种。该品种属中熟酒用品种,具有种皮厚,玻璃质高、支链淀粉多,单宁含量适中、酿酒不易糊化的特点。为了这些品种大面积在木瓜镇有机种植,增加农民收入,从育苗技术、移栽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对有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高粱栽培;高产实用栽培技术;技术要点
1 育苗技术要点
1.1 种子处理
晒种2~3d后,用55℃的温水或1%~2%的石灰水进行浸种1~2h。不得使用GB/T19630-2011有机标准中的禁用物质进行浸种。
1.2 育苗技术要点
1.2.1 撒播育苗
苗床主要选择水源方便,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的沙质土壤。在播种前半个月左右,根据大田面积,按1:30的苗床大田比,计算所需苗床面积,将土翻犁后整细,除去杂草和石块,苗床地用厩肥3~5kgm2施于苗床地内再整细整平,让其自然腐熟,培肥土壤。
春播高粱宜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大田用种量0.5kg/667m2。将培肥的苗床得切细,开沟作厢,厢宽133.32cm,沟宽33.33cm,按22m长播0.5kg种子,将种子均匀撒于厢面上,浇上适量的清粪水。撒上先预备好的细土盖种,厚约0.5cm,再平铺上农膜以保水。
1.2.2 营养球(块)育苗
制作营养球时,用适量清粪水将沤制好的营养土拌湿(标准:农家肥和细土各一半,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用手轻捏成直径5~6.66cm的营养球整齐排放在苗床内。
在制作营养块时,先在床底铺一层废纸或细沙等隔离物,然后将沤制好的营养土加足水分后,在苗床上平铺5~6cm厚营养土,刮平压实,用木板和刀划切成5~6.66cm见方营养块,每个营养块(球)播种2~3粒。
春播高粱在苗床上需加盖塑料薄膜,防止倒春寒(冻桐花时)。高粱出苗后要注意匀苗,移栽前根据气候适时揭膜炼苗。
1.3 苗床管理
一是注意控温保湿。早春晴天白天温度过高,超过40℃会造成烧苗,晚上温度太低,容易受到冷害或生长不良,因此,白天注意揭膜或揭膜的两端,晚上盖膜保温。保持棚内温度在15~30℃。同时根据厢面失水情况进行补水,注意在下午厢面温度降低至20℃左右或早上时浇水较好,不要在中午高温时浇水。二是拔除杂草。杂草生长过多,影响高粱的正常生长,人工拔除即可,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
2 高粱直播技术
传统手工直播高粱技术,存在茬口矛盾突出,出苗、成熟不齐,产量低等弱点,已越来越多地被育苗移栽取代。
春播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用种1.5~2kg/667m2。直播高粱要求3~4叶时及时间苗匀苗,5~6叶时进行定苗,种植规格和管理措施与育苗移栽相同。
3 移栽技术要点
3.1 施足底肥
前作收割后施充分腐熟的农家粪肥2000kg/667m2或者琨恩生物有机肥60~80kg/667m2,也可混合施入。前作是绿肥的,在高粱移栽前半月左右将绿肥收割集中堆腐或翻压土中腐熟。
3.2 适时移栽
撒播高粱当苗长至6~8叶时方可起苗移栽,苗太小移栽容易受干旱致死和虫害的危害。起苗时应注意防止伤根,要除去病苗、弱苗、杂苗、带护根土。营养体育苗长至3~4叶时即可起苗移栽,苗太大,根须发达,移栽时易伤根造成缓苗。
3.3 选择合理的种植模式
可以净作,也可间、套作,增加地块作物种类,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较好的生态环境。
3.4 移栽规格
净作高粱窝距26.66~33.33cm,行距50~66.66cm,打窝移栽,每窝2~3株,保证8000~10000株/667m2。注意土壤肥力良好的栽植密度小一些,肥力弱的土壤栽植密度大一些。
166.65cm开厢分带轮作,前茬作物用66.66cm分带种植绿肥、小麦、大蒜、蔬菜、洋芋等,在1m空行内移栽2行高粱,行距50~66.66cm,窝距19.98~26.64cm,打窝移栽,每窝2~3株,保证6000~8000株/667m2,前茬作物收获后可种植短期蔬菜、红薯、黄豆或芸豆等)。
3.5 移栽方式
有常规移栽和地膜覆盖移栽两种方式。
(1)常规移栽一般是打窝移栽,窝要尽量打大一点,深一点,以便底肥的集中深施。移栽時一定要用土隔肥,否则会烧苗。
(2)撒播苗移栽:要选基本大小的2~3株,根部对齐,用小泥团轻压根须至苗正直,然后再掩上少许泥土。
(3)营养体育苗:将营养体轻放在隔好肥的土上,苗扶正,掩上少许泥土即可。栽移后施清粪水1000kg/667m2左右作为定根水,易成活。
4 田间管理要点
(1)移栽返青成活后,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基本苗。
(2)移栽成活后,结合查苗补苗,用清粪水1000~1500kg/667m2追施一次活棵肥,移栽后40d左右,结合中耕除草再追施清粪水1000~1500kg/667m2。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除草剂。
5 有机高粱病虫害防治措施
高粱上的病虫害种类很多,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要通过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5.1 农业防治
充分考虑农业生态承载能力,合理的种植规划,保持农业生态多样性;合理间、套、轮作制度;选用抗病虫的良种品种与合理布局;严格种子处理(晒种、风选、水选等);选用无病无虫壮苗移栽;及时除草清洁田园;加强其他作物病虫害防治指导,培养天敌等等。
5.2 人工防治措施6080846C-0F51-4AA3-86E1-62FC372FFD5A
如苗期发生地老虎危害,可在傍晚时分人工捕捉,带出田间集中杀死;如后期发生黑穗病,可人工拔除病株,带出田间集中深埋或焚烧等。发生炭疽病、紫斑病,早期。
5.3 物理机械防治措施
利用害虫成虫趋光性,田间安装杀虫灯可对部分成虫害虫进行诱杀;利用害虫趋黄性,诱芯加色板可对蚜虫、蓟马、虻蝇等进行诱杀;利用害虫趋化性,可配制糖醋液,即糖、醋、酒、水按3:4:1:2的比例配制,在田间摆放5~10盘/667m2诱杀螟虫成虫等。可人工摘除老叶、病叶,带出田间深埋或焚烧。
5.4 生物防治
就是培养天敌,对抗田间害虫的原理。可人工饲养捕食螨释放田间防治红蜘蛛、叶螨等螨类害虫;可人工饲养赤眼蜂适时释放田间防治粘虫;可人工培养球孢白僵菌防治粘虫和螟虫;可人工饲养瓢虫释放田间防治蚜虫等。
5.5 生物农药防治
当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不能控制病虫害时,可采用生物制剂防治。目前应用的主要生物农药制剂有: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卫保水剂、绿僵菌。苦参碱、除虫菊素、藜芦碱、印楝素、鱼藤酮、蛇床子素、烟碱水剂、茶皂素、绿晶、清保源等。
5.6 病害及其防控
主要发生的病害有黑穗病、大小斑病、紫斑病、靶斑病、炭疽病等等。
5.6.1 黑穗病
真菌性病害。病源来源: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发病规律:病菌在高粱幼苗出土前侵染,土壤冷凉,干燥有利于发生。危害症状:病穗头部苞紧实,成熟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病穗不结实。可用多粘芽孢杆菌浸根、灌根。抽穗期防治无效果。
5.6.2 大小斑病
真菌性病害。发生时期:苗期-灌浆期,重点在灌浆期。病源:高粱病残体和病斑生产生分孢子。发病规律:高温高湿和夜间多露有利于发病。危害症状:染病产生梭形病斑,严重时叶片从上到下提前枯死。
5.6.3 紫斑病
真菌性病害。发生时期:苗期-灌浆期,重点在灌浆期。病源:高粱病残体和病斑生产生分孢子。发病规律:温暖潮湿有利于发病。
5.6.4 靶斑病
真菌性病害。危害特点:高粱的叶片、叶鞘受害,产生叶斑或叶枯,严重时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发病枯死,造成减产。
对大小斑病、紫斑病、靶斑病用枯草芽孢杆菌400倍液喷防。
5.6.5 炭疽病
真菌性病害。发生特点: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染病,严重地造成叶片局部或大部枯死。发病规律:低洼高湿田块容易发生,用0.5%卫保水剂500倍液防治。
5.6.6 红条病
病毒病害。主要依靠蚜虫传播。发生时间: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受害症状:叶受害后形成红条状病斑,最后病部全部变成紫红色并干枯。及时防治蚜虫(前面已经讲),适期播种,增施有机肥,及时中耕除草,培土保墒。
5.7 虫害及其防控
目前主要发生的虫害有地老虎、高粱条螟、玉米螟、粘虫、蚜虫、穗螟、虻蝇、蛞蝓等。
5.7.1 地老虎
地下害虫,危害特点,在高粱移栽后,以幼虫啃食根系、地上茎,易造成缺断行。发生规律:适温低湿时有利于发生。用绿僵菌400倍液+除虫菊素1000倍液喷淋或灌根。
5.7.2 高粱条螟
钻蛀害虫,危害特点,多以幼虫十余头群集危害蛀害高粱茎秆,受害茎秆遇风易折倒影响产量和品质。发生规律:雨多湿度大时有利于发生。
5.7.3 玉米螟
钻蛀害虫,与高粱条螟比较相似,危害特点,玉米螟多在茎节附近蛀入(高粱条螟蛀茎部位多在节间的中部)取食茎秆和心叶,心叶受害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发生规律:高温高湿有利发生。
5.7.4 粘虫
食叶害虫。发生时期:以幼虫越冬,从苗期到灌浆期都有发生,重点在拔节前。危害特点:该虫食性杂,有迁徙性、群集性、暴食性,在温暖高湿的情况下有暴发的可能。
5.7.5 穗螟
籽粒害虫。发生特点:以幼虫在高粱穗上吐丝结网蛀食籽粒,受害穗籽粒空瘪,附有破碎籽粒和粪粒。发生规律:冬季气候温暖,夏季雨水较多可能发生较重。
以上害虫均可利用它们的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均可用绿僵菌400倍液+除虫菊素1000倍液或0.3%印楝素600倍液喷防。
5.7.6 虻蝇
钻芯害虫。发生特点:以苗期危害为主,植株在5叶期前被害造成枯心苗,或丛生分蘖、主茎生长停滞,5叶期后至孕穗期被害,除造成枯心外还影响穗部的发育和抽穗。可采用黄板诱杀虻蝇成虫,也可用清源保、绿晶等生物农药进行喷防。
5.7.7 蚜虫
吸食性害虫。发生特点:苗期~灌浆期均可发生,主发生在要孕穗,以越冬虫源迁移到高粱,群集在叶背危害,重者叶片枯萎严重影响产量。可采用黄板诱杀蚜虫,也可用除虫菊素或10%的烟碱水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控,或用尿洗合剂喷洒(50g洗衣粉(中性),200g尿素,20kg水,100g白酒)。
6 适时收割:专收专贮,确保有机高粱不受污染。
6.1 适时收获
本地高粱品种在蜡熟末期收获最为适宜,因为此时期营养物质停止积累,千粒重最高。其特征是穗基部茎秆变黄,植株下部的4~6片叶片枯死,穗上下两端小穗外颖呈棕色,此时收获的高粱籽粒经晾晒后呈棕黄色,经济性状较好。
6.2 分期采摘
高粱成熟度一般都不很一致,因此要分期分批采摘,成熟一批,采摘一批,才能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采摘时,用镰刀从高粱顶叶下一寸处砍下即可。第一次一般可采摘到80%~85%,成熟度好一点的,第二次可采摘完,成熟度差一些的,还将有5%左右的高粱要第三次才能采摘完。
6.3 及时脱粒晾晒
高粱采摘回去后最好及时脱粒,以免高粱穗螟和桃蛀螟的危害,造成籽粒残缺影响高粱品质。
6.4 风净装袋,单独贮存
高粱籽粒晾晒到含水量在13%以下,用风车或精选机除尘去杂后,采用专用麻袋或一次性编织袋单独装贮,贴上标签。严禁混装或使用化肥袋等不卫生器具装贮和装运,保证有机高粱不受污染。
7 结语
有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提高有机高粱产量,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加强对有机高粱高产实用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对提高有机高粱产量与品质,从而增加种粱人的收入。为有机高粱种植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英秋,徐茂财.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黑龍江农业科学,2016(8):164-166.
[2] 张宏大,郑大军.高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6080846C-0F51-4AA3-86E1-62FC372FFD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