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友良
我是一个从教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师。我在任教数学的过程中,发现数学总是来源于生活,因此,我想谈一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创设问题情境
有一个幼儿园家长问我一个问题:有12颗糖,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颗?家长不知道要怎么讲解。我告诉他:小朋友们平时是怎么分糖的?每人先分一颗,分完一轮要4颗,那你一次圈4颗表示分完一轮,12颗糖分完的时候,一共圈了三次,也就是每人分了3颗。他按照我说的方法去跟女儿说,女儿马上懂了。因此,当学生不能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将生活中的情境带入到问题当中,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在教一年级的学生“100以内的数”这一课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10进制就是满十进一的意思。于是我就对学生说:“你们看过爸爸妈妈数钱吗?当一元一元地数,数到10,你们的爸爸妈妈就把它们堆在一起表示10,也就是一个10。又数10张堆在一起,就是两个10,然后是三个10……九个10,满了10才能堆一起,少一张也不行。那我们数学书上用的是数小棒,当数到了10就扎在一起,扎1捆就是一个10,扎2捆就是两个10,也就是20……9捆就是九個10,也就是90。”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难发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这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数学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生活实际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清楚概念,还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如在学习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这个公式时,书上例题是将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分为1000份,学生一看要分成1000份,觉得太复杂,就不愿意思考。我问:“老师给你一堆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你们怎样去摆成一个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呢?”有学生回答:“先用10个小正方体摆成一排,再一排一排地摆,10排摆在一起就是一层,一层有10×10=100个。”我问他:“这样可以了吗?”学生说不可以。我问:“那怎样才算摆好了?”学生回答:“还要往上摆,一共摆10层。”
我总结:在摆的过程中,摆一排只是把长摆好了,并排摆10排只是把宽摆好了。但只是一层,高还没有摆好,因此还要往上面摆,一共摆10层。我们可以计算出:10×10×10=1000个。从而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结论。学生恍然大悟。
三、从数学实践活动入手,重视生活体验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动手实践,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我在教学生学习千米、米、分米、厘米时,先让学生亲自体验这些长度单位到底有多长。首先,我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和1分米,用食指和大拇指张开大约1厘米和1分米的长度,反复做上几次。然后拿出米尺,让一位学生上讲台,用两只手伸开1米的长度,其他学生照着样子比画,反复做几次。1厘米的长度是大拇指和食指分开一点点,1分米的长度是大拇指和食指全部伸直张开的宽度,1米是两个手臂全部伸直张开的宽度。而1千米没办法用肢体来演示,因此,我带学生到操场上走了一圈,告诉他们这是200米,我们还要走上四圈,加起来才是1千米。这些活动学生都非常喜欢,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增强数学意识,数学学习也因此充满乐趣。
四、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思考
在课堂的讲解中,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切、求知欲强等特点,我从浅显到深入,设置了各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较快地融入课堂环境,对知识点的学习也更积极主动。
师:我准备将这个长方形纸片剪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应该怎样剪呢?剪掉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
有学生认为,必须要在四个角分别剪掉一个正方形,这样折起来之后长才能重合。于是我根据他的观点在长方形的每个角上剪去四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然后将每条边折起来,就变成了一个无盖的长方体。
师:再观察一下现在的无盖长方体与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联系?
生:长方形的长和宽会变小。
师:剪掉正方形后长方体的长与宽和长方形的长与宽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高是怎么来的?
生:剪了之后长方体的长=原长方形的长-剪去的正方形边长×2,长方体的宽=原长方形的宽-剪去的正方形边长×2,高等于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
师: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要将一个长方形的纸剪成无盖的长方体,长方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3厘米,你们能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吗?
学生很快得出了答案:长=10-3-3=4(厘米),宽=8-3-3=2(厘米),高=3(厘米),体积=长×宽×高=4×2×3=24(立方厘米)。
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在努力地思考,这道题目本身的难度较大,为了解惑,学生们一直跟随着教师的思路来思考问题,最后豁然开朗,发现原来数学问题也不过如此。
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在平时也要注意积累身边的素材,为学生在应用中提取和运用理论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让学生们学好数学,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