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生态农业的历史思考

2022-06-20 15:27刘彦妤罗运胜
今古文创 2022年21期
关键词:明清时期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刘彦妤 罗运胜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生态农业实践及其思想成果对当今中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丰富启示。本文以明清生态农业为例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它的产生原因和发展以及具体的运作模式与相关影响作用来对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更加深刻的历史认识。本文还初步探讨农业在社会变化中的适应性,对当今发展生态农业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明清时期;生态农业;农业历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1-0044-06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1.014

基金项目:湖南文理学院2020年大学生创新性试验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B2020);湖南文理学院2021年教研项目(项目编号:JGYB2159)。

中华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农业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一直的发生改变,从“火耕水耨”发展到“铁犁牛耕”一直到明清两朝实现生态农业与农村多种经营的高度融合發展。明清历史时代,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催生出了许多高效益的生态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太湖区域的稻田猪互种共养、羊桑互种共养、水稻种猪畜禽养鱼、稻米种鸡畜禽养鸭等多生态类型的经营农业模式的局面,在当时已非常常见。据《沈氏农书》的记述,当时湖州地方普遍以农副特产方式养猪效益显著,其家畜粪便和化肥田平均年能够达到最大的亩产量为三百五十公斤。可见在明清时代,该地方就已经出现了较为完善的传统生态农业管理模式。

一、明清时期生态农业产生与发展条件

(一)自然地理的变化

长江三角洲上的地区通常认为是在泛指当时围绕太湖的苏、松、常、镇、杭、嘉、湖诸府县的所属地区(明清时代的行政区域区划)。该高原地区的大部分地势较为低平,以高山丘陵地带的平原及中等海拔的山区丘陵地带较多。苏南平原与杭嘉湖平原的平均海拔仅2-5m ;耕地降水量充沛耕地内水源储备丰富,太湖全年集水灌溉面积,耕地土壤的条件好,有机质元素含量高,熟地后的土层厚,保肥性、通透性良好:耕地土壤对热量的吸收条件好。杭嘉湖地区景区是长江珠江三角洲旅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乃至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部分。全区地势低平,海拔一般为2-4m,钱塘江沿岸3.5-5.5m,平原内水网交错,荡漾密布。从历史和地理学的方面来看待环境变化,太湖流域杭嘉平原上的积水生态环境自宋朝以来就在我国中部地区就有了长达数千年的延续。北宋初年以来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太湖东部水环境发生变化。根据陆游在《入蜀记》的描述,可以得知乾道年间的整个杭嘉湖平原南部,积水高至数尺。其中在《沈氏农书》中曾经有过相关记载“自水利不讲,湖州低乡,稔不胜淹。数十年来,于田不甚尽力,虽至害稼,情不迫切者,利在畜鱼也。故水发之日,男妇昼夜守池口若池塘崩溃,则众口号呼天矣。”

(二)土地制度的变化

《常昭合志稿》中提到当地谭晓峰的生态农业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晓与照薄其值,买佣乡民百余人,给之食,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围以高塍,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梁为茇舍,畜鸡豕其中,鱼食其粪又易肥……悉罗取而售之。”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原因,弃田者,使得一个人可以拥有一大片连着的土地来使用,扩大了整个农业生产规模。“一条鞭法”的赋税制度是改革明代清朝嘉靖统治时期重新确立的农田赋税及其他徭役杂征制度,新法明确规定:把各行政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赋税杂征总为二十一条,合并规定征收赋税银两,按亩赋的折算差额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土地税制,方便政府征收相关税款。农民当然可以“出钱代役”,将以米麦实物折纳征收白银为主的田赋改变成为除农民需要米麦外,其余任何实物都应该用于白银折纳。赋税制度的改变无疑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力和生产力。也为后期的雇佣提供了相当的便利。

清朝时期,政治经济上整体的做法主要是“法明”。清朝华南地区普遍存在着“一田二主”制。“一田二主”制度就是同一块人的土地就是允许人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土地所有权。征租权和耕作权可以继承和转让,掌握着土地使用者的人需要向土地的征租人缴纳地租,而土地的征租人负责向朝廷缴纳供税。这种制属于一种没有土地二元制的所有制。这种复杂的农村土地使用占有管理制度在清代华南地区时期是一种非常普遍现象。谭晓模式能取得成果,由于明中叶田地兼并严重、赋税过重造成大量农户弃田不种,在赋税改革后又出现了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可以使用,这种生态模式具有某些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但是清朝“一田两主”的土地制度也让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成为可能。①永佃权的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民对自己土地投资的积极性。地力的培育更加重视起来,也推动了肥料的改良和生态农业的建设。

(三)人口增长的需求

“影响人口的增长的有天灾、战乱、政策和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无疑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 ②高产美洲农作物的引入和多熟制及作物复种的发展,清朝朝廷对人头税的取消刺激了人口的大量增多,加重了土地负担。而人地矛盾不断尖锐,还有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的分布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在人口过剩的情况下,引起了多地区的农具倒退劳动生产效率降低,这无疑使粮食变得缺乏。

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也直接收到了当时关于清代人口赋税制度的重大影响,康熙晚年雍正实行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户口政策,促成雍正“摊丁入亩”的政策实现,废除了户口人头税。这无疑鼓励了生育刺激了人口增长。清朝前期政府为了奖励人口增殖采取了很多生育政策,例如每年奖励一产不育多子的优生妇女。从清朝顺治十七年正月开始,清朝人口经历了从缓慢快速增长发展到急剧快速增加的一个过程。到了清乾隆年间,人口更是再次呈现出了爆发式快速增长。在康乾这段时期内又实现了一次爆发式的高速增长,并且一直持续到嘉庆、咸丰几十年间仍旧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平均人口数量增长趋势。

同时不能忽略的是人口的增产对粮食产量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是由于人口的增长,棉花种植的推广被朝廷逐渐重视起来。明代时棉花种植甚至挤占了桑树的种植。在此历史时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农业的模式有所改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且以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有部分人们讲目光转移向肥料,试图用提高和保持地力的方式来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生存。

(四)商品经济创造更多可能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此时期商品经济始终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动力。封建社会内明朝商品经济的萌芽从手工业开始,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这一点在纺织业上尤为明显。专业市镇的形成兴起,推动了贸易的发展,商品买卖,商品货币经济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清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的丝织品大量出口对丝和丝织品的需求量很大。这同时也体现在了种植业结构的变化上。

1.果树的种植

明初至明中期在珠三角地区果基鱼塘更为盛行,据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广州望县人多务贾时逐,以香、糖、果箱、铁器……诸货”,在海上贸易的发展基础上这些东西销往长沙、日本、澳门等,获得大量利润。果基鱼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

2.桑树的种植

明末清初的时候,由于阿卡普尔科——马尼拉——澳门的三角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国际生丝需求的上涨。显然植桑养蚕的利润大于种植水果的利益,植桑养蠶成为大多数农民的选择,该地区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逐渐发展起来。

常听闻“苏湖熟,天下足”,自唐朝中期起太湖地区一直是农业发达,粮量产丰富的地方。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今天下育人者,稻居什七,而古以来牟、黍稷居什三。”可以看到此时粮产量依旧丰富是大多数耕地仍旧是种植水稻。各地方志献《杭州府志》卷五、《南汇县志》《太仓州志》《六合县志》《嘉兴府志》《石门县志》均有所记载。

由于生产粮食的土地经济收入有限,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地区逐步加大商品性作物的种植,农产品交易兴旺,于是导致了市镇的进一步兴盛繁荣。《货殖列传》中也有提道:“于是天下熙熙皆为益益利去之来;于是天下攮巧,皆为益去利来之往。”市场中总是存在竞争的,而相同成本下人们无疑会选择利润更加高的一方。在当时存在米贱丝贵的情况,农民大多数自然地产都选择了更加赚钱的经济作物,因此太湖地区的稻田容易收到经济作物的严重排挤。据徐光启资料估计,明末至清初沿海地区官民军事农灶共就地垦殖棉田大约200万亩,其中大半土地用于造田种棉。并且桑树也被广泛种植。太湖地区在此种条件下发展出桑基鱼塘,桑、蚕、鱼结合也不足为奇。

(五)生态观念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变化出了生产力和农业技术的提升,也离不开生态环境和生态观念的影响。根据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生态观念的发展无疑会推动生态农业的建设,而生态农业的不断创新自然驱动了生态观念的前进。明初时期思想家谢应芳就针对伐树毁林这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劣行径,提出了“严加禁约”的主张。③刘基在《郁离子·天地之盗》中写到:“人,天地之盗也。天地善生,盗之者无禁……而各以其所欲取之,则物尽而藏竭,天地亦无如之何矣。是故天地之盗息而人之盗起,不极不止也。然则,何以制之?曰遏其人盗,而通其为天地之盗,斯可矣。”这其中核心思想无疑要求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与改造自然和顺应自然相相辅相成。王夫之在生态环境上有独特的见解,王夫之受到《周易大传》的影响“载成辅向天地”来发表自己的相天观点。强调了作为人的自我主观能动性,正确的自我认识和找到自我意识与人和物质、人与自然、规律的密切关系。同时在明代家具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生态观念的体现,“在明代家具中,儒、释、道三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始终贯彻于内。”天人和谐的儒家生态思想和道法自然的道家生态思想及尊重生命的佛家生态思想的传承而这种思想不可避免的也会体现在农业生产当中。

明代的生态思想的发展,是由于明代的生态环境恶化,而这些思想也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积极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人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自然逐渐趋于和谐发挥重要作用。这种思想的延伸就体现在生态防治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上。

二、 明清时期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

根据闵宗殿、朱冠楠、李群、等多位著名学者的调查研究明清鼎盛时期,由于中国南部山地水上区的部分山地低洼地带往往会被大中型水库所冲淹,农民无法休耕种植,人们因此就把这种洼地水塘改为小水塘,并利用积土的高建筑地基,建立了一种水池上田养鱼、地下田种植谷物的农耕经营生活格局。与此同时,人们又把各种农用垃圾的回收使用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如既把其他农作物的动物饲料糠秕、糟粕、稿秆等用以作为饲畜,又把其他家畜的动物粪便等作为肥田,籍而降低了其在农用上的成本,进而又使之同种植业、畜养业、副业等各类的农业生产经营部门有机地联系了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有机的农村生产力整体。探用了这种新型的生产管理方式,使得的水、陆动植物和水资源都可以得到了充分的综合利用,生产因而也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从自然生态学的一个观点角度来进行考察,这其实是一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节约利用,也可以视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人工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分为有以下几个基本模式,由于不同农业地域的地理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历史渊源各不同地区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农业模式。

(一)田猪互养

由于地势低洼和长期积水难排,太湖南部土壤类型大部分为地下水水位过高的潴育型水稻土,《补农书》中有提到了这类“下乡”低田,“无春花,故利迟” ④。为增加粮食作物单位面积生产,在该期特别注意施肥。生猪作为一类独特的牲畜品种,既能够舍饲,也可以食用一般人所无法使用的农副特产和残羹剩饭,所以,在当时养猪者不但能够得到猪肉,更关键的是还可以供给稻田所必需的化肥。这样,以农副产品养猪、以猪粪肥田的良性农耕循环结构在当时已被大力提倡,而养猪技术对农村栽培土壤作物来说已十分关键了。在中国古代的科技文章中,也曾经对这种土地状况,进行过详尽的科学阐述,明代《沈氏农书》说:“种田地,以肥壅最为要紧”,“猪专吃糟麦,则烧酒又获赢息。有盈无亏,白落肥壅,又省载取人工,何不为也!” ⑤《浦泖农咨》中说:“古老云:‘棚中猪多,囷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也。岂不以猪践壅田肥美获利无穷。’” ⑥张履祥在《补农书》中还对我国太湖下游地区“农副产品-猪-大田”的农业良性循环以及生态农业养殖管理系统建设进行了深入总结:“古时人畜之所以粪与泥土灶灰足合为泥,无用也,一旦粪进入到大田地,便将其污泥化为芝麻布、帛、寂、粟。即细而多的桑、果树钉、稻稳,非为无家必用之品;残羹、余饭,以至于米汁、酒足,上以饮用人,下以吃养畜,莫不各得其所。”从上面的文献列举中我们能够知道“田猪互养”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已经比较普遍。

(二)羊桑互养

“羊桑互养”该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出现在太湖流域地区。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养蚕中心,因此把养殖湖羊与种植桑树养蚕组合起来的“蚕桑-湖羊-桑田”系统,对增加太湖地区蚕桑生产和养羊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都是有益处的。《沈氏農书》中有“羊奎宜于地,猪奎宜于田”之说。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如以豆饼、大麦、酒糟等养猪,以桑叶养羊再以猪粪、羊粪为饲料肥田、肥地。张履祥在《策邬氏生业》的一篇中,为其亡友邬行素遗嘱所拟定的生产规划时,也写道:“家畜羊五、六头,为桑树之本。”《沈氏农书》中称:“计羊一岁所食,取足于羊毛、小羊,而所费不过垫草,宴然多得肥壅”,“羊一头可肥田三亩,故有田可耕者,无不畜羊,其数量以田亩之多寡而定”。

(三)稻田养鸭鱼

《宝前两溪志略》载池鱼中,青鱼饲之以螺蛆,草鱼饲之以草,维独受肥兼饲之以粪。盖一池中,畜青、草七分,鲍二分,蝙、鲤一分。明代成化《湖州府志》:“鲫鱼出田间最肥美,冬月味尤美。”康熙《吴江县志》“物产,鲤鱼”条下注明“出水田者佳”;乾隆《震泽县志》称:“岁既获,水田多遗穗,又产鱼虾在昔绍兴人多来养鸭,收其卵以为利。”说明至迟在清初,苏南地区就已出现了稻田养鱼的现象。

李约瑟就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高度赞扬以鸭治虫的方法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中国发明的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明代时粤地用鸭治蟛蜞,“广州濒海之田,多产蟛蜞,岁食谷芽为农害,惟鸭能食之。鸭在田间,春夏食蟛蜞,秋食遗稻,易以肥大。故乡落间多畜鸭”。⑦由于家鸭不仅能够在田间除害,还会因为食蟛蜞而变得肥大,一举两得,民间畜鸭之风盛行。清代乾隆时陈经纶后人陈九振在安徽芜湖为官时,遇捕蝗事,谕民畜鸭治蝗,见奇效,这才得到推广运用。《治蝗传习录》将这种生物防治的方法记录,是古代最早的畜鸭治蝗记载。在这之后,养鸭治蝗的方法成为江南捕蝻重要的方法之一。

稻田养鱼模式利用了鱼本身的生活特性达到了鱼在水田里的活动,能够起到疏松土质的功效,其排泄物还可以用作化肥增加土地的肥力。同时,鱼还能够把水稻害虫、丛杂草籽等当作吃食,从而对水田达到了除虫、去除杂草的功效。传统的稻田养鸭技术,不仅具有单纯除虫目的变而且也是发展有机农产品的重要技术。家鸭与稻米共生同成长,水田也给家鸭创造了食物、劳作、生长的环境,而家鸭就在稻田中捕虫、除草、施肥等,鸭与稻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优良的小型生态系统,是实践生态农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四)基塘生产

基塘农田系统灌溉是古代我国太湖上游流域和珠江三角洲下游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同历史发展条件下共同创造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复合性的农业灌溉系统,古今中外影响巨大。十四世纪,明朝初年出现的基塘就是这种果基鱼塘。史料记载,九江地区则“往时虽龙眼遍野,亦生业所藉”。九江村在十六、七世纪以前,全村已满栽龙眼,一直是农村生产的重点项目。而果基鱼塘的产生则是在明中叶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水果产品交易、供应量迅速增加。为了适合农业需要,人们改变了原有不适宜果木生长的低洼地区,用积土筑墩或挖土方筑基,用来填高地形,并相应地压低了地下水位栽培水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凹陷处的积水池养鱼。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塌陷的积水池养鱼。

后来康乾盛世时期,我国蚕丝工业品外销出口,成为一种获利颇丰的外贸产品。与广州十三行的开设以及广州地理位置的关系,广州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地,这样就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珠三角区域的养蚕生产和“桑基鱼塘”布局,也可以很好地将养鱼业与蚕桑业的产品组合起来,从而建立更合理的连环性生产系统。基塘生产亦开始从果基鱼塘转为桑基鱼塘,基、塘的比例也开始规范化。清《高明县志》卷二记载说:“将洼地挖深,以泥覆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沈氏农书》《补农书》《广东新语》《粤中蚕桑刍言》等部分富有代表性的古籍文章,对其状况做出了比较详述的资料描述与个案剖析。基塘生产则有的分为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菜基鱼塘”和“花基鱼塘”,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

三、 明清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对社会的影响

人们生活习俗因为土地生产而发生了改变。清代吴江平望镇妇女十有八九都从事棉纺及织绸刺绣,即使是家道般实的也不废弃。康熙《陈墓镇志·风俗》说:“本镇居民稠密,务农者恒少,除坐拥胶及操嵌贸易之家,余俱谋衣谋食。以故女人纺棉织布,日得以资生,男子作佣工半藉窑业以糊口。” ⑧清代陈维中《甫里志》说:“桑四栅之民工商佃田之外,大多织席”。这表现出手工业中的纺织行业有了较大发展。而地方志记中当时地方市镇出现奢靡之风与此也分不开关系。

土地生产的变化带来了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上微妙的变化。明末清初时期江浙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时期农业雇佣现象在地域上遍布全国;农业雇佣契约文书格式的规范化和普及;农业雇工被进一步细分为长工、短工、忙工等充分表明明清时期农业雇佣行为的普遍化。弘治《吴江县志》,正德《松江府志》《华亭县志》,嘉靖《吴江县志》中皆有对农业雇佣中长工、短工、忙工的划分。嘉靖、万历之际,扬州府“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嘉兴府“富者倩雇耕作”。万历年间,秀水县“四月至七月望曰,谓之忙月,富农倩佣耕”。乾隆《江南通志·人物志》记载天启初,颖州人张远度买田于颖南,“有田畏徭役,尽委之族,为人佣耕”。长洲人杜遵“家贫佣力,养亲父母”。郴州人黄佐“事母尽孝,佣耕以养”。万历至明末,福建古田农民多流至外地佣工,万历《福州府志》记载“壮者多佣之四方”。劳动力市场的存在能够解决蚕桑业生产的农忙时节对剩余劳动力的需要,没有剩余劳动力的农户能够利用剩余劳动力的交易来补充修筑基塘剩余劳动力的不足。从清代前期开始,各地陆续出现以“人市”“佣市”为名的农业雇工专门市场。康熙初年,山东青州贫民,“每当日出,皆荷锄立于集场”等待有田雇主前来雇佣。康熙九年山西运城薛盛方等“上市”雇工,表明当地已有专门的雇工市场。嘉庆十九年左右,安徽《凤台县志》记载当地在农村耘田之时便有“佣者方集,荷锄入市”。《番禺县志》亦记载清末广东番禺县的南村沙市每年正月初二日晨“打耕种工者,群集以待雇……欲雇工人者,须按时往商,迟则不及矣。以工为市,此则尤为特别者也”。并且清代陶煦在《租核》中提到了清代苏州佃农以田面为恒产,此书中记载到的田底与田面的分离现象,实际上表现出了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正是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减轻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租佃关系”的良性发展。

明清粮食商帮在粮食商品化程度的加深和粮食市场的发育的情况下渐成规模。明清时期,逐步形成了以商人籍贯和经营地域相区分的晋陕、广东、洞庭、徽州四大粮食商帮。明清时期粮食商帮在各大粮食运销线路和区域间的活动,促进了粮食在余粮区和缺粮区之间的流通,推動了粮食的大数量、长距离、跨区域的买卖。明清时期粮食商帮的活跃对商品粮数量的大幅增长和粮食市场的发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对经济的影响

清代以后又产生了专门的圩市,这也是后来圩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顺德、南海、番禺、新会等地桑基鱼塘市尤多。主要专业圩市有蚕市、丝市、塘鱼市,桑市、蚕市、丝市、鱼种市等。专业圩市,是为了适应专业制造某一商品的小生产者对销售其商品的需求而设置。这些专业圩市的设置,都直接推动了其传统商品经济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产品的快速流通和市场畅销还直接促进了其他传统农产品的大量生产,集镇发展要求其他农产品不仅具备良好的工艺加工和生产质量,而且对于这些产品的优质加工又必然地要离不开传统农业和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以及传统手工业。因此,实现了现代农业综合生产、乡村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开发农业聚居的新型农业集镇,就是一条合理的农业生产线。由于广泛植桑,蚕桑业迅速发展,蚕、桑、丝均成为商品,使得杭嘉湖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还有些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专门的雇工,自然经济慢慢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大量粮食在塘栖集散,使之成为著名粮食中私;从长江中游,东北等地输入的粮食和豆类,也维持着石口镇棺油中如的地位;蚕桑业的经营需要养蚕的竹器和桑剪、桑细等铁器,这必然推动制竹和制铁业的发展;植桑与鱼塘结合成为桑基鱼塘生态农业,这也必然推动渔业的发展;为了肥桑地和获取肉食,人们养猪养羊,与植桑结合,这又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这使得明清时期杭嘉湖的经济逐渐从稻作农业作为主的经济转向以蚕桑业为主导,渔牧副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

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对生产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稻—鱼或鸭”种养模式是稻和鱼互利 共生的系统,稻田养鱼大大减少了稻飞虱,稻鞘枯萎病和各种杂草;鱼还可以破坏或食用致病性真菌,从而抑制稻瘟病 的发生;此外,鱼能够通过进食稻田里的杂草,从而减少稻田的杂草。“稻—鱼或鸭” 种养可以使鱼、鸭在田间活动时能提高稻田间的通透性,让稻田根部吸收到更多的光照和空气,有效剔除水稻底部的腐叶和老叶,提高稻谷生长速度,加强农作物经济收益。⑨鸭子在稻田间排泄的粪便,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营养物质,这不仅能为水稻生长提供肥力支持,还能节约肥料成本。相比起普通的稻种模式,“稻—鸭”“稻—鱼”等小型生态模式的稻种,增加了养殖鱼和养殖鸭的收益,促进农民增收。

(三)对生态的影响

生态农业可以因势利导,整体规划,适应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走出适合该地区的农业模式在地势最低下的地方凿池蓄水,可以用于养鱼、农田灌溉,还可以接收雨水的排放;水池周围作垅耕作,可以更方便地利用水池。对水池的利用尤其体现了立体布局的原则,其中以在池上架梁为笼,养鸡养猪最具有创造力。古代鸡、猪一般都是散养,最多不过安置一个圈舍以利其栖息睡眠,属于粗放型的养殖方式。用笼养可以节省人力,免得经常清理笼舍,又能为鱼提供肥料,还可以改善环境,可谓一举数得,比起粗放式的散养显然要进步多了。

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依赖性极强,而自然灾害是困扰农民生产的重大问题。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仅有机肥提高了土地地力,是农民增收。更为重要的是稻田养鱼和稻田养鸭解决了蝗灾与水稻病虫害的问题。鸭子能主动捕食害虫幼虫,减少稻飞虱、螟虫等虫害,尤其针对稻飞虱害虫防治极为有效。稻田通过鸭子的踩踏改善土壤透气性,释放土壤有害物质,降低有害物质对水稻的影响,有效减轻僵苗问题,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鸭子为作物和附近土壤提供保障。徐光启说:“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陂,水旱为灾,尚有幸免,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灾。” ⑩可见蝗虫灾害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生态农业中包括的生态防治就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生态农业系统中种植的植物和动物自身特性,对于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起着独特的作用。以桑基鱼塘中的桑树为例,桑树发达的根部可以吸取土壤的营养物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单质被吸附。在种植中植物的生长高度依赖于土壤中的磷,由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许多土壤中磷的缺乏,水稻的生产受到很大的限制。引入青蛙和鱼类有助于增加土壤中活性磷的供应并满足水稻养分需求,也满足了可持续性耕种模式的需求。

四、对现代农业建设的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总结和学习经验应用到现代建设需要中。由于它已经证明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调和了人与人以及自然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可以很好地调和了用于发展国民经济与用来保护环境的这一矛盾。生态农业的各种技术类型大都不仅具备很大的社会经济使用价值,并且大都具有很强的文化历史性和延续性,是世界传统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与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科技完美结合的新型典范。

现代经济中社会生产经营过程中与自然生态互相联系、互相交织的生态经济有机体。在这种复合体系中,生态和经济社会如何均衡发展?怎样才能和谐发展?这是人类社会日益关注并高度重视的课题。而生态农业恰恰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实现对于物质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均衡地利用,以便于节约资源、增加效益和保护环境。本文中列述大量关于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的实例发生在明清时期。我们应当从明清时期的生态农业实践及其思想成果吸取经验。我们要着重认识循环式农业运作,广泛地吸收明清时期我国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宝贵成功经验,把我国现代农业的经济活动和其他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融为一体。

注释:

①冷棚:《生存需求、政策引导、经济转型与技术革新:明清苏南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因探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②王思明:《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农业》,《中国农史》2014年1期。

③姜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④钟功甫等:《基塘系统的水陆互相作用》,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⑤(清)沈氏著、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点:《沈氏农书》,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3-14页。

⑥(清)姜皋撰:《浦泖农咨》,《续修四库全书》卷 976《子部·农家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⑦(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0《禽语》,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4页。

⑧(清)彭方周纂修:《陈墓镇志》卷3《风俗》,《吴郡甫里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88页。

⑨蔡维杰:《浅谈“稻-鱼”种养模式的优势》,《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年第7期。

⑩(明)徐光启撰、李天纲编:《徐光启全集》,《徐光启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参考文献:

[1]冷鹏.生存需求,政策引导,经济转型与技术革新:明清苏南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因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6):10.

[2]王思明.如何看待明清時期的中国农业[J].中国农史,2014,33(1):10.

[3]姜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5-8.

[4]钟功甫,王增骐,吴厚水.基塘系统的水陆相互作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5]张履祥.沈氏农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

[6]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屈大均.广东新语(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闵宗殿.明清时期的人工生态农业——中国古代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范例[J].古今农业,2000,(1):6.

[9]邓芬.桑基鱼塘——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农业特色[J].农业考古,2003,(3).

[10]黄世瑞.《粤中蚕桑刍言》与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J].中国科技史杂志,1990,(2):5.

[11]蔡维杰.浅谈“稻—鱼”种养模式的优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7):2.

[12]乐锐锋.桑史——经济,生态与文化(1368-1911)[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3]徐宁,俞燕芳,毛平生等.桑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5,5(1):4.

[14]任浩.明代家具中的生态文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7.

[15]赖作莲.论明清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发展[J].农业考古,2003,(1):99-104.

[16]徐光启,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

刘彦妤,女,汉族,湖南湘潭人,湖南文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农业历史。

罗运胜,男,汉族,湖南溆浦人,湖南文理学院文史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社会经济史。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扬州明清人文聚落分布概况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