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待在“平静的绝望”之中

2022-06-20 09:53刘静怡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22年6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语言

刘静怡

Part1. 文本简介

“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文学家、哲学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一个人的自在生活的记录,文中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凭借极高的审美价值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

1845年,梭罗拿了一把斧头,一个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旁边的山林中,开始了独居生活,这并不是逃避现实,反而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探索。梭罗是在工业文明和喧嚣社会挤压人类的背景下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一人独自追求孤独与深刻。他认为人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够真正享受到内心的轻松与欢愉。正如他所说:“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他难以忍受所谓“平静的绝望”,于是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Part2. 名家介绍

亨利·戴维·梭罗出生于1817年7月12日,是美国作家、哲学家和超验主义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

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一生写过许多政论,一生提倡废奴运动。他曾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隶法。他的作品一向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他在距离市区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同时也以此为素材写就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成为了超驗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文笔超群,一生共创作了20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梭罗代表作品还有《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游记《马萨诸塞自然史》《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畔一周》《缅因森林》等。

张爱玲在“梭罗的生平和著作”一文中这样说道:“就好像我们中国古时的文人画家一样,梭罗并不是一个以工笔见胜的画匠,可是他胸中自有山水,寥寥几笔,随手画来,便有一种扫清俗气的风度。技术上虽未必完美,可是格调却是高的。”

Part3. 名著技巧解读

1.“褐色语法”聆听自然

梭罗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褐色语法”这一概念,指的大致意思是聆听自然的声音,享受自然的语言。诚然,这也是他最突出的写作风格之一。

梭罗向来认同且提倡的是“自然有声”这一概念,他认为自然和人类一样,拥有自己的语言和声音,这同时也成就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语言观,浪漫主义文学作者们深信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关系,而这一亲近关系主要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来维系。

比如:“瓦尔登湖的冰块跟湖水一样,近看泛出绿意,远看则是美丽的蓝色,在四分之一英里远的地方望去,一眼就能将它跟白色的河冰区别开来,也能看出它跟其他湖冰单纯的绿色不同。偶有冰块会从采冰者的雪橇滑落在镇子的街巷,会在那里撂上一个星期,像一块巨大的翡翠,让路人流连驻足。”

他通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视角去观察瓦尔登湖的冰块,来大致将冬天的瓦尔登湖画面框架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再加以与其他河冰的对比,体现出了瓦尔登湖的独特风光与与众不同的形象。他将滑落的冰块比作是“翡翠”,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共同点一下就体现在读者的画面感里,让读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巧用修辞,彰显文章文采和独特审美艺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2.哲理性语言

《瓦尔登湖》给大众读者的印象是梭罗一人独居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其内容和情感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诚然,《瓦尔登湖》一书中的语言文字优美,灵动婉约又形象生动,与同时期的其他作品相比,其字里行间体现出的诗意、人生哲理、文字加工等等,都散发着不可言说的独特艺术魅力和色彩。

“应该说,我们的天地足够广阔:地平线并非触手可及,密林和湖泊亦非近在咫尺,中间总有空地。这是我个人的一方天地,这里有属于我自己的太阳、月亮和群星。从未有人夜间途经小屋,更不会有人深夜敲门,我遗世独立,好似太古之初,世界之末仅有的人类。”

梭罗想要表达给读者,传达给世人的思想是既深奥又抽象的,但是他却摒弃了世人一贯性的说教式语言,没有大篇幅的说理明志,而是通过自己独居在瓦尔登湖旁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清新的大自然和醉人的闲适安逸环境传达给读者,带给读者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之旅与心灵之旅。无论是描述周围的冬季湖泊的景象,还是哲理性的人生语言,他都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加工,将最好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梭罗的语言文字使人陶醉,在书中显得游刃有余,生动形象。

3.素材整合与运用

那么,既然已经大致对《瓦尔登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又该如何在作文中将其进行素材整合利用呢?

梭罗关于《瓦尔登湖》的素材可以用在孤独、思考、倔强、追求生命本质等主题中。比如:

随着快节奏的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不得已被“即刻性”所裹挟。在当下这个物质至上,拜金主义严重泛滥的社会里,多少人随波逐流,迷失了自己。可梭罗一生不舍爱与自由,下定决心一人独自前往瓦尔登湖追求生命本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则是神灵。”他正是用自身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伟大之处,他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他在大自然中深入思考反观人类社会,追求救世之道,以作品《瓦尔登湖》为这个浮华的世界带来一缕精神的清风。在深刻思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从不曾凋谢。

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虽然我做不到像梭罗一样,但他的湖水始终在我的心头荡漾。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在阅读之后结合作文要求和自身文字风格去进行二次创作。

Part4. 语录和感想

“独行的人今天就可以上路,而有同伴的旅客则必须等别人准备好,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出发。”

“我们总是想要学会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有时候更加应该学学如何满足于我们现有的更少的东西。”

“我发现大多时候孤身独处有益身心,与朋友在一起,即便最要好的朋友,很快就会让人感到乏味倦怠而身心散逸。我喜欢离群独处,从未觉得有什么伙伴比独处更能让我享受美悦的友情。很大程度上,我们觉得置身人群比独处室内更加孤独。”

“不管生活有多鄙陋,直面而生,切勿逃避,不必名之艰辛,它还不至糟到你之为人的那种地步。人在豪富之日便是赤贫之时,挑剔的人身在天堂也会吹毛求疵。纵然生活窘迫,应该满怀热情,即使处身寒舍,或许也能享受欢乐、兴奋和荣耀。”

“冬夜漫漫,风啸林间,大雪狂飞,有位老者会偶尔来访,他是这里古老的居民和最初的主人,据说是他开掘了瓦尔登湖,并替它砌好石岸还围上了松林。他为我讲述远古的传闻和全新的永生,尽管没有苹果也没有果酒,伴着欢笑和对万物的欣赏,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用来赚钱,以便能够在人生最没价值的阶段享受一点值得怀疑的自由。”

……

每次读到这些文字都会让我对生活有不一样的理解,梭罗也让我想起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海子,他在卧轨而去的时候,书包里就有这本《瓦尔登湖》,而海子未必是不爱生活,他们是现实中的理想主义者,不愿为世俗所屈服,不停地在与生活作斗争,因为“所谓的听天由命,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绝望”。

读完《瓦尔登湖》我就联想到黑塞说的一句话:“我们要真正懂得年轻人的彷徨,人不应该为了不喜欢的东西而活着,人应该为了追求心底的那串微光而活着。即使生活会遭遇很多坎坷,但好在他一直在挣脱他不喜欢的东西。”

是的,我们都是生活的雕塑家,所用的原材料就是我们的血肉和骨头。一生中都在不断摆脱和断舍离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努力朝着向往的方向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语言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卷土重来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200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