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

2022-06-19 15:48:14杨青臻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教学研究小学数学

杨青臻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数学文化的发展状态决定着数学教育的目标、价值和评价体系,其广泛渗透性和应用性赋予数学教育在各门学科中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从文化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数学,从而更好的应用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教学研究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是数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成为数学的“学困生”。在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作为重要要求被提出,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作为重要精神财富,教师应重点分析数学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合到数学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改善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固有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使用十分普遍而又没有公认定义的概念。我们在此把“文化”界定为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历史沉淀,其中的核心是观念、信仰、价值和思维方式等隐性的成份。“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言语以及它们的形成与发展;广义上,除了这些之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所谓渗透数学文化,就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数学,从而真正学习数学。以此为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数学课程标准》构建的新课程充满着清新扑面的文化气息。“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不仅要看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应看到内隐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观念、价值观,凡此种种,让数学教育过程成为学习者文化素养的养成过程,从而提升数学教育的价值。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选题意义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教育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充分肯定了数学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在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课程实施建议”的“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研究价值

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学、语言、美学等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本身即是一种数学文化,纵观人类文化史,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主要的文化力量,人类的文化发展也影响着数学的发展与进步。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文化名人,较为著名的有柏拉图,达芬奇本身也是数学家,而爱因斯坦、罗素等文化名人也是二十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因而数学教育就是文化教育。数学文化不再处于教育的边缘地带,而是以一种理念走入中小学课堂,渗透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理论界的研究结果,还是实践者的成功经验,都显示出数学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数学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课题前期调查阶段,调查学校教师近年来教科研的实际情况,调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调查学校教师资源共享情况,学校资源库及教科研信息平台的利用情况。

2.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

3.行动研究法。通过学习、研讨、观摩、考察等形式来研究学校教科研制度构建的问题。在课题研究实施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科学认识理论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方法来展开具体的研究。

4.比较研究法。对比原有的教科研管理机制和融入知识管理的教科研管理机制的不同,以及教师对教科研态度的转变。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组织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不断交流,总结经验,把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规律,及时地总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并加以交流和推广,促进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改进设想

(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些學生对数学文化不够重视,潜意识认为学数学只要能做题就行,哪有时间关注什么数学文化;有些学生对数学文化蛮感兴趣,但鉴于时间有限只是稍有了解;有些学生过分依赖老师,老师上课讲过的就知道没讲过的就不愿意去了解,导致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微乎甚微。

2.有些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这些他们认为的“不出成绩”的内容,功利主义思想较为严重。

3.有些学生认为以后如果要学习数学专业的话,对于数学文化可以多加了解和研究,否则的话没必要可以去花费时间学习数学文化。

4.调查问卷的题型和模式的设计还不够丰富、不够全面,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潜心钻研、开阔思路,使实验后测试卷更加丰富且尽可能的全面。

5.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课题方面缺乏经验,在制作调查问卷时知识点覆盖不一定全面,在分析调查结果时可能考虑不周,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二)今后的改进设想

1.进一步整理课本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故事、数学史资料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拓展,收集常熟地方的数学文化材料,进行整合,作为备课资料的同时,并自觉内化,必要时随时插入数学文化的学习内容。

2.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有针对性的深挖数学文化内涵,激励学生深入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学习数学家们的精神。

3.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将教材中涉及到的,或者是学生应该了解的数学文化知识编制成册,作为校本研修的有利资源。

4.继续学习课题有关资料,并积极向专家学习请教,同时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及实践结果。

5.虽然平时学习报刊、书籍的时间有限,教研能力水平不足,但是,我们要挤时间,虚心学习、认真实践,力争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地提升自我,更好地完成课题研究。

6.加强数学文化教育与学生素养提升的整合力度,推进学生的发展、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结语

数学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思维的深层次文化,对数学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数学文化的发展状态决定着数学教育的目标、价值和评价体系,其广泛渗透性和应用性赋予数学教育在各门学科中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从文化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数学,从而真正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朱丽霞.浅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

[2]郝倩.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田洪权.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新课程导学,2019(11).

[4]夏玲玲.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大众科学·中旬,2020(07).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教学研究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26:36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