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视角下课程思政融入中职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2022-06-19 14:23曾瑞玲
民族文汇 2022年31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曾瑞玲

摘 要:在文化自觉的视角下,中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对中职学生积极高效的思想教育指导,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明确文化育人理念以及文化教育的基本方向,结合中职学校的办学特征、办学需求,革新现有的文化教育机制以及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的概念进行简要分析,明确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明确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的路径,提高中职学校的思想教学效率。

关键词:文化自觉;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引言

在当今文化自觉的视角下,中职学校应当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培训力度,实现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同时在办学过程中,职业学校也需要更新现有的教学机制、教学方法,结合精益化、精细化的教学策略,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文化指引、精神指引,以此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

文化自觉是指,在基础文化框架下,处于文化中的人能够构建文化认同,能够对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以及发展方向特征有一个较为清晰、直观的认知和见解。在文化自觉以及文化建设工作中,我国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需要采取层次化、阶段化、全过程的教育机制,促使学生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在当今新经济发展态势下,各国文化搭乘贸易便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广为流传,在此期间,学生存在文化迷茫,缺失文化方向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促进学生做到文化自觉,明确文化角度,同时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为学生树立起积极正确的文化学习观念,纠正学习方向,实现对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发扬,找准自身的文化定位,以此才能够实现文化觉醒、文化自信,最终才能够担负起文化发展的历史职责。因此文化建设在当前职业教育中至关重要,学校应当做到有的放矢,革新现有的教育机制、教育方法。

二、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文化建设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均具备统一共性,即三者均是从学生思想意识深处出发,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精神引领、文化引领。文化建设包含德育建设以及教育学科建设,在思想道德建设环节包含爱国教育、理想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美育、德育、自律、法治、科学、三观、心理等多样化的元素,因此课程思政的教學元素相对较为丰富多样,而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中职学校也需要深度挖掘出各门学科所具备的思政教育内涵、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采取对课程思政更加科学、有效地设计,帮助学生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树立起积极正确的政治理想、政治发展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发展。

其次,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实现文化育人,而课程思政主要是用文化来武装学生的思想,两者具备共同的目标,其均是建立在立德树人的框架下,因此学校在专业教学、职业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有效结合,以文化为引领,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以及对问题的解决、发现、总结意识

三、课程思政和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并不冲突也不矛盾,在当今人才培养过程中,中职学校需要奉行一项根本性的原则,即在立德树人的框架上实现人才的教育培养,做到“树人先立德”基本教育形式,因此课程思政和人才培养并不冲突、并不矛盾,两者具备先后关系。中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将德育、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做到同频共振,实现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更加深入细致地挖掘,确保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能够与思政教育实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但是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也需要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进行细致高效地融合,实现多方面的有效整合,实现全员教育、全过程教育、全时段教育,促进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因此在当今课程思政以及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中职学校需要找到相关工作开展的落脚点,提高专项人才的综合素养,实现文化育人、思想育人。

四、文化视角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在文化视角下,中职学校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当明确相应的工作重心和方向,学校需要采取顶层设计,完成对课程教学资料、教学材料更加科学高效地设置,同时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和打造,革新现有的教育机制,完成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专业层面提高办学效率,并且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入模式设计,确保每一门学科、每一门课程均具备显著的文化属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实现对学生有效的精神文化引领。在该环节,中职学校还需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教育指导,增强教师的政治素养,使得专业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有效的精神引领、文化引领、思想引领。

(一)顶层规划,顶层设计,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

在当今立德树人的框架下,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来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教学指导,中职学校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需要实现多方面的论证探究,不仅需要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学习课程文化、课程思想,形成积极正确的三观认知。而是校园文化具备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中职学校打造校园文化能够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是学校完善思政教育以及立德树人的关键举措。建设校园文化能够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学风气,同时也能够提升学校的形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而校园制度化的建设打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通过校园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并且在对校园文化内在机制进行丰富完善的过程,学校也需要紧紧围绕着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以及现行规章制度,实现对学生更加有效的思想引导、行为引导、责任引导,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得职业教育能够提质增效。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也需要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和打造,重点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在该环节,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外界文化环境,比如在校园的各个区域、各个位置营造良好的文化学术氛围,使得学校的一草一木均能够彰显出特有的文化属性,实现文化育人。而在对学校精神文明进行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结合理实一体化元素,引导学生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收获全新的心得和体验。除此之外,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完善层次化、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比如丰富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加强文化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开设文化课程,借助新媒介、新媒体,实现文化宣传、文化引导,构建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高效管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对校园文化的认同。

(二)从专业层面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打造专业文化

中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当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需求,中职学校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应当具备较强的职业属性,结合独特的专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在实现文化育人、思政育人的环境下,中职学校需要充分挖掘专业文化所具备的实际价值和作用,创新专业文化精神,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文化引导,为学生树立起积极正确的职业观以及职业发展意识。中职学校需要紧紧围绕着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规格以及培养目标,考量学生当前思想思维的发展状况,革新现有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实现对专业文化多维度、多层次地建设和打造,帮助中职学生形成积极科学的价值观,比如在办学过程中,中职学校需要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等基本要素在专业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完成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打造,同时在对专业文化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完善情感渗透、情感引导、道德引导,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开设多种多样化的文化课程,并且也需要创建专业文化墙,将专业发展史向学生进行有效渗透讲解,并且引入业内精英开展座谈会议,实现对学生更加深层次的文化引导。而在办学过程中,中职学校也需要开设线上课堂,实现文化深层次的传递,将专业历史、文化、精神与思政教育进行充分高效地融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营造良好的专业学术氛围,提升专业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与精神文明深度融合,从而真正意义地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从课程层面融入模式设计

在专业办学过程中,每一门学科、每一门课程均具備特有的文化属性、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分析每一门课程所具备的思政元素,完成教材编写、课程排配,把握好课程思政的教育尺度,完成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的制定,同时中职学校的二级学院也需要完成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引入积极正向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能够完成对课程思政资源地开发引用,实现对学生良好的思想教育指导。在课程思政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围绕着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以及教学指导思想,参照职业发展元素,将其中的社会核心价值、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社会职责等元素融入到课程思政中,紧扣课程知识点,真正意义地做到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对课堂更加科学高效地设计,完善课堂文化,打造全新的课堂新业态。因此专业教师需要紧紧抓住课程思政教学的重点和要点,完成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并且实现对课程思政的考核管理,规范教师的态度,增强教师思政教育的能力,使得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能够实现有机融合,打造艺术性、文化性的职业课堂。

(四)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要想将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中职学校需要进一步实现对专业教师更加科学化、高效化的文化引导,夯实专业教师的文化基础。相关专业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且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教学过程中坚守好自身的文化育人职责,积极正确地对待课程思政,同时相关专职教师也需要具备较高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能够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实现对学生更加体系化、高效化的教学指导,实现精神传递、文化传递、思想传递,将专业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将思政整合到专业知识领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三观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观。为此,中职学校需要开展常态化的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并且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也需要实现深度的交流互动,将思政课堂与专业课堂进行深度整合,做到理实互补,进一步夯实专业课程教学基础。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当今新经济发展态势下,实现文化育人、思想育人尤为重要,学校需要对有的课程思政体系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地构建和打造,提高思想育人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君奇, 冯荣珍, 贾俊花. 文化自觉视角下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23(1):4.

[2]黄燕丽.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英美文学课为例[J]. 知识经济, 2021.

项目基金:本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编号:GXZZJG2021B303)》,《广西民族技艺(瑶族歌舞)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增瑞玲,女,1975年7月——,高级教师,广西中职“瑶印及”瑶族文化名师工作坊主持人。研究方向:公共基础课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民族文化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