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苏穗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国家的教育领域内展开了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教学改革核心理念——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教育领域内产生了重大的变革。教育工作者愈发关注学生的美术、音乐等艺术类学科的教学,愈发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学习能力的有机培育。在此教育背景下,我国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迎来了发展的大环境。本文以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教学策略
在我国全面构建素质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呼吁培养初中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培养初中生的审美价值是在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为了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展开了积极的创新突破,其希望寻求高效率的美术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审美价值的培育,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健康成长。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所以,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把素质理念树立起来,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提升上来。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一)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质量相对较低
由于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采取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照本宣科,过于依赖美术教材,虽然进行了美术作品赏析,但缺乏对其深入地分析,也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表达赏析感悟。而且,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承上启下发展的重要阶段,导致家长和院校过于重视主科教学,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其教学缺乏针对性,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难以顺利开展高质量的美术教学,导致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对较低。这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致使该能力发展滞缓,阻碍艺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教学课时不足,连续性较差
由于院校过于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在教学体系的规划中,美术课程的教学课时较少,教师无法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初三阶段,美术课会被中考科目挤占,其教学时长减少,进而难以开展连续的教学内容。在该情况下,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美术知识体系,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缺乏提升渠道,不仅没有满足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还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造成影响。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拓宽学生知识面
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師要丰富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文化背景铺垫,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创作者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讲解艺术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涉及的科学,提高学生对美学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鉴赏《最后的晚餐》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美术作品,从美术创作的角度,教师让学生自主发言,从作品内可以看出什么信息,说出自己了解的美术创作手法等。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创作背景,由学生讲解作品中的故事。教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适当地科普耶稣和犹大的故事,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开展情境教学
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抱有极大探索的热情,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多变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到作品创作的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中,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上网搜索自然景观中相似的图片,并将图片导入到多媒体内。其次,在课上教师播放山水画作品,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再次,在学生发言过后,教师将现实中的景色与作品中的景色对应,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意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文学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特征,代表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最后,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使用山水画的创作方式描绘一幅自己所见的作品。这种方式可以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全面投入,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三)审美教学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感。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带到操场内,感受自然的美感,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下放松自己精神,发现身边存在的美感,并且通过语言、画笔等形式将这种美记录下来。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培养花草,了解生命在生长过程中的美感,并且用图画的方式将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记录,感受生命在生长过程中的美感。教师引导学生周末到景色优美的位置,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创作内容,用画笔描绘出自己感兴趣的生活,并且在作品下方标注作品创作的灵感,为什么会觉得这种场景是美的。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尊重学生的审美
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感兴趣的领域各不相同,所以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各有千秋,针对同一件事,不同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审美能力,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从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例如,在《中国民间艺术》的教学中,不同学生喜欢的领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风筝、有的学生喜欢剪纸、有的喜欢泥塑等,这些作品都是宝贵的中国文化。在教学时教师将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小组内讨论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艺术作品,在学生讲述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作品简单制作出来,在制作的过程中表现自己的个性。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思路与方式,让学生了解美术的本质和内在,从而增强学生发现美、认识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艳.初中美术通感审美教学模式的构建[J].东西南北:教育, 2021(10):1.
[2]刘晖.浅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提高初中美术审美教学水平[J]. 2021.
[3]郑艳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审美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