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凤
语文综合实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技能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一直是教师较为关注的重要部分,但是多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较为肤浅。一些教师对语文综合实践的真正意义缺乏认识,导致许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效率低下。本文主要介绍语文实践活动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提高实践活动的影响力。
一、活化語文课内学习,创设开放的语文实践情境课堂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完成语文教学目标需要结合课本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开放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建立情境课堂,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世纪宝鼎》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鼎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鼎的历史文化背景、生产过程等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小组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课文内容等绘制出一幅关于鼎的绘画作品,然后对绘画内容进行写作,以此来让学生提高对鼎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如在讲完《少年闰土》的课文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课文中的看瓜、刺猹等内容,学生要把握好角色特征,处理故事细节,并设计舞台道具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情绪达到了顶峰,并完全融入了剧情,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认知,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拓展语文学习渠道,开展专题型语文实践活动
首先,拓展课外阅读。由于教科书只提供了几个需要学习的典型例子,只涉及基本的知识。而课外学习空间广阔,充满无限可能。课后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桥梁,组织学生开展全面的阅读活动。例如课文《林海》的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祖国的风景名胜了解多少的活动,鼓励小学生搜集我国的风景名胜的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也可以将其写出来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搜集的内容进行评比,以此提高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指导编辑手抄报,培养学生动手抄报的能力。例如在“我是一个小编辑”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内容丰富、图文丰富的各种手抄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估,并将优秀作品张贴在公告栏上,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协作精神等,全面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小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实践基础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小学语文开放性的特征开展活动
首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程逐渐具有开放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开放管理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管理的内涵。开放式操作一般强调学生的操作、探索等社会体验活动,这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模式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可以将开放课程的设计、实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思、实施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了关于植物的课文后,教师可以分配一些活动任务,如观察、研究和理解书中描述的植物。学生要观察、学习、理解自然,必须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补充、整理、探索大自然中的奥秘,加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其次,组织开放式阅读和写作练习。社会是一所大学,教师应该利用这一资源,将在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扩展到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阅读相似的参考书目、文章,比较其中的差异,深化自己的认知。培养学生观察和书写具有真实情感的文章的能力,是小学写作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可以设计开放式的作业,如“我今天的变化”“学校的某某活动”等,让学生写一系列的观察日志,这些写作题材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