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坚
(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46)
跨境动物疫病主要指对国际间大多数国家的经贸或者食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动物疫病统称,也包括省级间能够产生贸易影响的动物疫病[1-2]。这些动物疫病可以通过动物及其产品进行远距离传播,主要包括口蹄疫、禽流感、非洲猪瘟、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等。预防和控制这类疫病需要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只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就可以控制此类动物疫病[3-5]。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于2020年7—10月组织开展了跨境动物疫病传播路径及潜在风险调研工作。
通过实地视察、查阅资料、走访交流、座谈讨论等方式对甘肃省内的相关兽医管理机构、动物防疫机构、动物检疫监督机构进行了调研。
甘肃省和全国其他具有边境线的省份相比,具有边境线最短、口岸最少、流通最小(没有贸易)的特点。甘肃省边境位于酒泉市肃北县马鬃山镇,边境全长65 km,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接壤,有一个公路口岸——马鬃山口岸(中蒙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经国务院批准,马鬃山口岸于1992年10月19日作为甘肃省的边境贸易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省、市、县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1993年8月1日,蒙古国以保护国内自然保护区为由,提出关闭口岸,至今只保留继续开关的权利,但并未开放。甘肃省边境处于戈壁荒漠,居民区距离边境线近百公里,不适宜畜牧养殖,也不适宜野生动物大量生存繁衍,畜牧业几近空白。甘肃省边境地区(境内和境外)动物疫病比较稳定,没有发生过传入、传出案例,主要是由于口岸长期关闭,边境线有围栏和山脉隔挡,境内与境外流通不便;加之地处戈壁和滩地,野生动物生存困难,数量较少,传入动物疫病风险相对较低。
甘肃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6个,分别为陕西省、青海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西北端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与邻省交界地形、地貌复杂,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特点,有野生动物迁徙的可能性,且未在省界间形成有效的隔离地带,存在野生动物跨境传播疫病的潜在风险。
甘肃省跨境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存在的风险点主要是动物和动物产品跨区域流通。近年来,甘肃省将养殖业作为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不少地区将发展畜牧业养殖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产业,政策性投资养殖动物较多,需要从全国各地调运,部分地区由于流通监管难度大,加上存在监管方面的漏洞,动物疫病输入风险大大提高。根据调查分析,甘肃省主要面临的潜在境内跨省输入主要动物疫病有非洲猪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牛结节性皮肤病等(表1)。
表1 甘肃省面临的潜在境内动物疫病跨省输入风险
甘肃省构建了五级兽医服务体系(省级、市州级、县区级、乡镇级、村级),省、市、县三级均设有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检疫监督机构,乡、村两级设有专门机构,并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
甘肃省各级兽医机构充分认识到跨境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省畜牧兽医局每年都召开全省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专门负责全省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政策制定、采样监测计划下达和督促落实、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指导应急处置各项工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负责采样监测、临床巡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各级动物检疫监督机构负责调运监管、检疫监督等工作;各级兽医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每年开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演练。
农业农村部在甘肃省共布设了10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1个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以下简称“两站”)。其中,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分别布设在甘肃省敦煌市、玉门市、甘州区、凉州区、古浪县、碌曲县、麦积区、崆峒区、徽县、庆城县;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设在甘肃省瓜州县。“两站”自建设以来,各站不断加强和规范日常管理工作,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能够按照各项制度开展工作;在省级层面上,制定了甘肃省“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监测)站”考核办法;在地方层面上,“两站”均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较为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实验室监测工作逐步规范,样品采集和监测数量逐年增加,监测结果的准确率不断提升。
按照各年度《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甘肃省“两站”在布设的流行病学调查点持续监视动物养殖、免疫、流通、屠宰等诸环节的风险因素变化情况和外来动物疫病临床工作,结合重点动物疫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开展辖区跨境动物疫情分析与预警工作,评估动物疫病免疫与疫病防控效果,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两站”坚持每月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城疫、猪瘟、猪水泡病、伪狂犬病、痒病、羊痘、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蓝舌病、疯牛病、炭疽、牛肺疫、小反刍兽疫、马传贫、马鼻疽、狂犬病等多种动物疫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甘肃省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制定防控策略和疫病防控计划规划起到了保障作用。甘肃省有省级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31个(表2),大部分都能开展正常的动物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工作。
表2 甘肃省省际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名单
甘肃省边界线长,相邻省份多,无天然屏障,出入境通道多,市场交易频繁,外省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量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经费保障不足,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甘肃省部分地区有野生动物分布,如野骆驼、岩羊、黄羊、羚牛、野猪、鹿等。虽然目前没有发现因其相关活动引起动物疫病的传播,但由于出入境通道多,并且缺少天然屏障,一些省界隔离设施未覆盖到的地方野生动物可以自由穿越,存在传播动物疫病的可能。此外,甘肃省境内的黄河、黑河、疏勒河、洮河、白龙江以及水库、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区域有斑头雁、赤麻鸭、喜鹊、黄鸭、乌鸦、大雁、大白鹭、大天鹅、鸽子、麻雀、灰鸭等野鸟分布。甘肃处于候鸟迁徙路线上,这些鸟类在迁徙途中可携带病毒感染其他禽类;或通过其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传播动物疫病;也可通过蜱虫、螨虫等媒介生物传播动物疫病,存在远距离大范围扩散动物疫病的可能[6-8]。
近年来,随着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类动物及其动物产品间的调运也日益增多。甘肃已在进口的牛、羊、猪、鸡等动物及其产品中检测出了口蹄疫、布鲁氏菌病、非洲猪瘟、新城疫等动物病毒。由于防疫经费不足、防疫人员力量缺乏、检测技术手段落后等因素,存在动物及其产品的跨境输入风险。
部分省际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地点存在设置不合理、人员编制缺少、工作经费没有保障、缺乏必要的检查手段、动物调运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部分省际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地点,保障人员、工作经费,加强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和调运监管。活畜出入境调运频繁,实行落地监管和检疫监督难度大,造成动物疫病输入风险增加。出入境动物检疫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应保障工作经费、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检测处置能力。
各相关部门虽然能够各负其责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但是存在信息交流共享不及时、不畅通,特别是执法部门间配合联动不够紧密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有效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的能力,防范跨境动物疫病的传播,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