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数学如何开展深度教学

2022-06-18 20:45王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预习初中数学

王英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认识数学规律的本质,有效引领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很难得到培养,也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使学生产生深度思考的前提与关键,是教师要重视深度教学.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探索体现数学本质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进入学习的更深层次,。

关键词:初中数学;深度教学;预习

引言:有效参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与重要保障,可以说,没有有效参与就没有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种“身体在场,而心灵离场”的学习现象,即所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从而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

一、重视预习,促进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预习环节效果的提升,要认识到预习是学生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学生在预习中一定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形成深度思考的习惯。教师要设计富有梯度的数学预习作业,使学生由旧知过渡到新知,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了解教材主要在讲什么,有哪些关键性的公式定理性质等,使学生通过计算、操作等历经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明确的预习任务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数学教材,而且學生还可以在任务单的引导下,由浅入深,促进学生对知识之间联系的理解,使学生由低层次思维向高层次思维过渡,促进学生逐步进入深度学习。

二、引导学生进行感知上的深度参与

感知是数学学习的第一道门户,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道门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地看、听、触、做等,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数学学习。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初中学生的思维是抽象性的逻辑思维,因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实际上,有感知参与的活动就是一种深度参与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感知上的深度参与,要求教师要善于唤醒、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与外在化、物质化的活动亲密接触。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时,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让学生进行形式化的计算,学生在机械化、重复的操练过程中,或许能掌握计算技能,但却难以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笔者曾经对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学生会计算,但却说不出计算背后的意义和算理,这样的教学不能不引发教师的深度反思。事实上,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感官深度参与学习,多给学生呈现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比如,电梯的上下楼问题、校门的进出人数问题、银行的借款存款问题、家庭的收支问题、生活垃圾的再生量与转化量等。借助这些问题,学生能将抽象的公式具象化,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

三、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上的深度参与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交流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封闭的“小我”走向开放的“大我”。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信息能得到相互补充,知识能得到相应的拓展与延伸,智慧能得到相互碰撞。交流不仅是学生彼此之间言语的互动,更是感知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想象的互动。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交流互动的热情,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信息、知识、智慧的分享和共享。深度交流是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常态。相比于小学生,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将自我的意见、建议呈现出来,从而通过交流让数学学习形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状态。例如,在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教材直接从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快速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但却不能让学生有效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区别,也不能让学生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的意义。通过小学阶段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猜想“分式的基本性质”。例如,在教学中,笔者提出实际问题:“两张同样规格的长方形纸张拼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长方形。如果一张长方形纸张的长是b个单位,而面积是S个平方单位,那么宽是多少个单位?新的长方形的长是多少个单位?面积是多少个平方单位?宽是多少个平方单位?”通过联系实际问题,学生能认识到“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内涵、意义和价值,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交流。有的学生用语言表达分式的基本性质;有的学生用符号表达分式的基本性质;还有的学生画出直观的长方形示意图来表达分式的基本性质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的阈值进行交流,形成了二者都不能为0的共识。深度交流是学生深度参与数学学习的标志。在学生深度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其中,让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见解、观点和主张,让学生群策群力、众筹众谋,形成数学互动交流的“群言堂”。通过学生深度交流的结果,教师也能触到学生思维的脉搏,了解学生认知的现状,从而更好地开展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活动。

结论:通过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与巩固,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去分析与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要通过具体训练,逐步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的更深层次。同时,教师要注重精心设计课后作业,把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要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数学作业,反思自身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与数学规律,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霖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70):91-93.

[2]贺玉亮.初中数学深度教学重在触及本质、引领思维[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2):35-37.

[3]孙雅琴.问题导向: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通报,2020,59(11):35-39+44.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预习初中数学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