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在给青少年讲爱国主义和航天精神时说:“爱国是很高尚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把你的精力、学问、时间献给国家和事业,就是爱国。”
在中国航天史上,有一个人名是与许多个“第一”一起出现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
近日,戚发轫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年轻人“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爱国、奉献都是自发的”
1933年,戚发轫出生于日据时期的辽宁大连。他回忆:“我的童年是在奴役下度过的,每天上学要向东京三鞠躬。日本孩子可以无缘无故地打中国孩子,我连姓都差点儿被改。”这段屈辱的经历让他更加热爱祖国,“我们经历过中国落后挨打的时期,爱国、奉献都是自发的”。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正读高中的戚发轫亲眼目睹了美军飞机轰炸给志愿军战士造成的巨大傷害,他下定决心要学与航空相关的专业,最终考入了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这是新中国为研制导弹和火箭成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
在戚发轫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年轻时的一次失败让他铭记至今。
1962年3月,在酒泉发射中心,东风二号点火后1分钟左右就爆炸了。当时,作为工程组长的戚发轫心里特别难受,感觉对不起国家。
失败带来了深刻教训:没有做充分的地面试验就不能上天。遵循这一原则,戚发轫作为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和团队一起对东方红一号卫星进行了充足的地面试验。他回忆:“当时,中国没有低温试验室,我们就在海军冷库里做试验。夏天穿着大棉袄、塑料鞋,出来以后塑料鞋都冻裂了。”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第5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中国的飞船真棒”是他心中的“最高奖励”
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中第一步就是发射载人飞船。戚发轫被任命为飞船的首任总设计师,此时他已经59岁,距离退休只有一年。
戚发轫犹豫了很久,最终接下了任务。他回忆:“当时社会上有一句话:‘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虽然待遇很低,但我能够干,这是一种精神。”
经过7年的努力,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比预定的落点只差10公里,是世界上落点最准的。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凡是能被预想出来的“万一”,戚发轫都要求设计人员千方百计去发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当时,是戚发轫在发射任务书上确认签字的。
戚发轫表示,他一生受到过很多奖励,但在他心中最高的奖励,是杨利伟一句“中国的飞船真棒”。
“把你的精力、学问、时间献给国家和事业,就是爱国”
戚发轫曾不止一次说过,中国是一个航天大国,但还不是航天强国。他说:“从宏观上来讲,航天有三个领域:一是航天技术,比如我们搞卫星和火箭发射;二是航天科学,就是探索浩瀚的宇宙;三是航天应用,卫星用了才有效益。目前,这三大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平衡。我们技术上领先,但科学上晚了一点儿,是一个短板。同时,中国现在在天上的卫星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使用并不充分,没有形成大的社会产业效益。”
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引发世界关注。堪称“最忙太空三人组”的神舟十四号机组,肩负着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道组装建造的重要使命。
对此,戚发轫表示,空间站的建成是一步,运行应用又是一步。中国不仅要把自己的专家送上空间站,也欢迎外国的航天员来访问或者工作。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纳尔逊说:“我们希望与中国合作,但中国没有主动提出。”戚发轫直接回怼:“美国在国会上立法宣布航天空间站不和中国交流,我也曾因为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参加者而拿不到签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自力更生,要发展、要强大只能靠自己。”
近年来,戚发轫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航天科普的工作中。他曾在香港给青少年讲爱国主义和航天精神:“爱国是很高尚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把你的精力、学问、时间献给国家和事业,就是爱国。”
(央视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