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斌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发出轰鸣,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广袤无垠的太空。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开启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已经50年,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许多天文爱好者还能拍摄到东方红一号卫星经过中国上空的照片,这些照片所承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而又历久弥新的故事。
1958年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这个号召宣告了中华民族有信心、有勇气登上空间活动的舞台。”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潘厚任回忆道。
1967年,我国将第一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将第一枚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东方红一号卫星属于科学探测性质的试验卫星,外形为近似球体的72面体,直径为1米,重150千克,计划在1970年左右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任务,是为中国今后发展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预报等各类应用卫星奠定技术和实践的基础。
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钱学森兼任院长,东方红一号卫星便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
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研制、生产、发射、测控在内的众多领域。“现在看简单,但那个年代的工业水平、科技水平都有差距。”受命领衔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孙家栋这样形容。
随着设计方案的不断修改,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重量从起初的150千克增加到173千克,远超世界前4颗卫星的总和。要把这么重的卫星送入太空,难度可想而知。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说,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必须达到国家提出的4项技术要求,即“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人员开始了追逐梦想的艰难探索。
“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寥寥12字概括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和目标,也概括了技术的难度。
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上得去”。按照计划,东方红一号卫星要在近地点400多千米、远地点2300多千米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想把东方红一号卫星准确送入轨道,负责搭载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运载火箭必须拥有强大的推进能力。
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两结合”方案:用中远程导弹作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利用探空火箭技术研制第三级。通过这三级的连续传递,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时任火箭技术负责人任新民的带领下,运载火箭正式进入研制阶段,最终实现了导弹技术和探空火箭技术的完美结合,解决了“上得去”的难题,也让“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广为流传。
想在地面上“抓得住”,就要时刻掌握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这需要计算出东方红一号卫星与地面的距离。对比几种方案后,科研人员决定利用多普勒原理,根据无线电波频率的变化测出速度,进而测出距离。而这个解决方案却需要一个特殊的方程式,这对当时的中国科研人员来说是一道难题。
对此,东方红一号卫星科研人员转变设计思路,重建东方红一号卫星测轨方程式,破解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测轨方程式的谜题,最终可以随时监测到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
接下来,科研人员将目光集中在了“听得着”。要让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这在当时具有很高难度。科研人员以高稳定度的6个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卫星奏出了《东方红》。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提及,要让普通收音机接收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乐曲,科研人员提出了“接力”的办法。“我们在地面上直接听不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乐曲,需要通过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天线发送、地面站的接收,再由电台转播。”戚发轫回忆。
最后一道难关就是“看得见”。要想用肉眼就能看到太空中运行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其亮度必须要从七等星上升到四等星。不仅如此,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仅有1米,也让“看得见”更加困难。最终,科研人员从折叠伞收缩打开的特点中找到灵感,决定在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上安装一个由高反光亮度的材料制成的、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体”。由于这个“观测体”体积巨大,反光亮度极高,人们就可以直接观察到。
還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必须经受住太空极端温度变化的考验。
在太空中,东方红一号卫星向阳一面温度可高达100多摄氏度,背阳一面的温度则能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如何让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太空中保持正常“体温”,是世界公认的难题。
科研人员研制出一套完整的温控系统,来平衡东方红一号卫星内部的温度,但系统正常运转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而东方红一号卫星携带的电量很有限。最后,科研人员想出了一个温控系统零耗电方案:利用其他仪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帮助东方红一号卫星控制温度,巧妙解决了耗电大的难题。
克服种种困难,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顺利完成。
经过4天4夜的旅程,1970年2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被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70年4月24日,发射进入负8小时倒计时,“测控信号不稳定”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又让现场的科研人员紧张起来。
干扰信号究竟来自哪里?科研人员将问题源头锁定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连接处。为了达到温控的要求,东方红一号卫星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连接处,有一个镀铝的薄膜包着仪器,由于没有固定好而产生了晃动,导致测控信号不稳定。经过重新固定,问题得以解决,发射时刻终于到来。
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经过24天的在轨运行测试,不仅顺利通过了太空极端环境的考验,也圆满实现了“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要求。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重量超过了此前4个国家首颗卫星重量的总和,也创造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纪录。
“通过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攻克了一个个不可能,终于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送上太空。”戚发轫说。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20世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也宣告一个东方航天大国的崛起。东方红一号卫星也与原子弹、氢弹一起,被誉为“两弹一星”,成为中华民族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