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佳 宁晓军 王 蓉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2.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老年病科,广东 东莞 52371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临床多见的炎症性、风湿免疫性疾病,疾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1]。AS主要影响脊柱及骶髂关节,还可逐渐累及手指、膝关节等外周关节及眼、心、肺等器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S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中老年人则由于其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器官功能退化及体质下降等因素,容易出现关节畸形,甚至出现较高的致残率[2]。我国的AS患病率约为0.3%,按我国最新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我国患者体量已超过400万,且本病起病隐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需要长期的治疗,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其生活质量,也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了较大影响[3]。在临床治疗中,消炎镇痛、抗风湿、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构成了西医药物治疗AS的常规治疗方案[1]。上述方法虽能短期取效,但其远期效果较差,且长期应用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我们基于临床心得,使用艾灸、中药等中医药技术结合现代手法治疗AS,取效迅速,且疗效稳定,不易反弹。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我们采用火龙灸联合右归丸及麦肯基疗法治疗AS肾阳亏虚证患者30例,并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及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30例对照,观察2组疗效及对患者症状、关节活动、躯体功能等的影响,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中医科门诊(20例)、住院(40例)治疗的AS肾阳亏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1~52岁,平均(41.6±7.5)岁;病程1~75个月,平均(4.52±2.48)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48岁,平均(39.8±8.2)岁;病程1~72个月,平均(4.62±2.38)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4]诊断标准。要点总结如下:①腰痛症状和晨僵出现时间≥3个月;②腰椎前屈、侧弯及伸直等功能受到限制;③呼吸胸围差低于正常人;④影像学显示骶髂关节炎。具备第④项,且具备①~③项中的任何1项,即可诊断本病。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辨证为肾阳亏虚证。主症:腰背骶部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局部冷痛,畏寒喜暖,手足不温,足跟痛;次症:精神不振,面色不华,腰膝痠软,阳痿,遗精。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一般要求主症必须具备,次症具备2项以上,而舌、脉象应结合症状作为参考。
1.2.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相关诊断标准者;②患者自愿参与,签署入选研究知情同意书;③完成所有治疗及检查;④年龄18~60岁;⑤病情均处于活动期;⑥本研究经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4 排除标准 ①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②精神疾病者;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近1个月来曾服用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者;④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⑤已出现严重关节畸形、骨质损害者;⑥合并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先天脊柱畸形等。
1.2.5 剔除标准 无法完成所有疗程的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执行下述治疗操作均需为已取得执业资格证的医护人员。
1.3.1 治疗组 采用任脉、督脉火龙灸联合右归丸及麦肯基手法治疗。
1.3.1.1 火龙灸 予督脉及任脉火龙灸治疗。督脉选取大椎穴至腰俞穴之间为治疗范围,任脉选取华盖穴至曲骨穴为治疗范围。先行督脉灸,按俯卧定位定点→铺生姜末→铺1层干毛巾及1层湿毛巾→铺艾绒→喷洒酒精点火温和灸→熄火→铺一层新艾绒再喷洒酒精点火温和灸顺序操作,燃烧完一层艾绒记为1次,督脉灸5次后移除灸余物质改为任脉继续火龙灸5次,每次灸疗时间约为1 h,灸毕嘱患者注意补充温水及添衣保暖,避免吹风及接触冷水,避免生冷饮食。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
1.3.1.2 麦肯基疗法治疗 麦肯基疗法分颈椎、腰椎及髋膝关节三大手法治疗,颈椎、腰椎及髋膝关节手法治疗顺序可随机进行。①颈椎手法治疗。先行颈椎后缩运动:患者取正端坐位,双肩平行,嘱患者缓慢匀速将头颈部向后水平运动,术者在患者头颈部向后回缩到最大限度后适度加压侧屈及旋转各15 s,反复9次。再行屈曲运动:先让患者脊柱屈曲坐位,头向前用力屈伸,让下颌尽最大程度贴近胸骨,保持15 s,然后返回中立位,反复完成9次[6]。②腰椎手法治疗。嘱患者俯卧,伸直双臂将上半身撑起,如患者无力支撑上半身,可在患者上半身下方垫上数件床单或薄被子辅助,患者下半身应紧贴床面不离床位,腰椎应尽最大限度往后背伸,在上半身上扬的同时均匀调整呼吸,在上半身到达最高限度后缓缓深呼气,使腰椎有下坠感,保持上述姿势3 min后缓缓转为俯卧,休息2 min后可继续运动[7]。每5组运动计为1次,每日5次。③髋膝关节手法治疗。先嘱患者仰卧位,患侧先屈髋屈膝45°,双足平放在治疗床上,之后术者抱住患者患侧膝关节,术者用上半身的压力对患者患侧下肢进行适度加压,将其缓慢推往患者的对侧肩关节,应让患侧髋、膝关节达到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屈曲,到达最大限度后停止30 s,然后放松患者膝关节,让患者下肢回到原位休息10 s,如此反复屈曲及放松约10次,最开始的屈曲的力度可以适度较小,但是当患者适应力度之后,每次屈髋屈膝时应给予更大的压力,最后3次用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力度加压。手法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
1.3.1.3 右归丸汤剂口服 药物组成:熟地黄30 g,山药20 g,山茱萸20 g,枸杞子20 g,鹿角胶(烊化)9 g,菟丝子10 g,杜仲10 g,当归10 g,桂枝10 g,白芍10 g,制附子9 g,干姜10 g,大枣10 g,独活10 g,葛根30 g,狗脊10 g,炙甘草15 g。日1剂,上药除鹿角胶外,水煎2次取汁450 mL,分早、中、晚3次兑入鹿角胶温服。连续服用5 d停药2 d。
1.3.2 对照组 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874),第1周每次500 mg,每日2次口服;第2周开始每次1 g,每日2次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106)200 mg,每日1次,饭后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同服。连续服用5 d后停药2 d。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1个月。患者治疗期间均行起居及饮食教育,避免居住阴冷潮湿地,避免生冷饮食,避免受凉和劳累等[8]。
1.4 观察指标
1.4.1 关节活动性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关节活动性指标变化。①枕-墙距:患者背部靠墙直立,双足跟、臀部和背部紧贴墙壁,双下肢伸直,双膝不弯曲,挺胸,收下巴,双眼平视,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水平距离。②指-地距:患者直立,两足并拢,两膝伸直,做弯腰动作,两臂下垂伸直,两手尽量下伸,测指尖与地面距离。③腰椎活动度(Schober试验):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做一标记,向下5 cm做一标记,向上10 cm再做一标记,然后令患者弯腰,双足并拢,双膝直立,测量2个标记间的距离,测得数据-15 cm即为腰椎活动度。④胸廓活动度:患者直立,用带刻度的软尺测其第4肋间隙水平(女性测乳房下缘)处深呼气与深吸气的胸围差。以上4个指标来评价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情况。
1.4.2 关节疼痛、躯体功能及疾病活动度 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9](评价全身关节疼痛程度,疼痛程度从0~10分逐渐递增)、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9](评价患者的躯体功能状况,采用VAS评分法,分值0~10分,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重)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9](评价内容包括疲乏、中轴及外周关节疼痛、晨僵和触痛或压痛,主要用来评价病情的活动情况[10],采用VAS评分法,分值0~10分,分值越低代表症状越轻)。
1.4.3 实验室指标 2组治疗前后均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试剂盒购自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ESR-3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仪(上海迅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
1.4.4 中医证候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AS肾阳亏虚证五大代表性证候腰背骶部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畏寒喜暖、局部冷痛分别进行量化评分[5]。各项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评分0、2、4、6分,评分越低表示症状越轻,对比治疗前后证候评分变化。
1.4.5 复发情况 比较2组治疗结束后1年复发情况,以此评价远期疗效。复发率=(复发例数/有效例数)×100%。
1.4.6 不良反应 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安全性。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临床缓解: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70%,<95%;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30%,<7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0/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性指标比较 2组治疗后枕-墙距、指-地距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腰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枕-墙距、指-地距均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性指标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BASFI及BASDAI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疼痛VAS、BASFI、BASDA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BASFI及BASDAI评分比较 分,
2.4 2组治疗前后CRP、ESR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CRP、ES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CRP、ESR水平比较
2.5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2.6 2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3.7%(1/27)]低于对照组[35.0%(7/20)](P<0.05)。见表6。
表6 2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比较 例(%)
2.7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治疗组并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16.67%)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占10%,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2例,占6.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AS主要影响脊柱及骶髂关节,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腰背部及髋膝关节疼痛及局部僵硬,活动受限,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目前,A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认为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11]。现阶段西医暂无特效药物,常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关键在于缓解及消除软组织炎症,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关节畸形。常用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但此类药物常出现胃肠道反应。近年来西医趋向认为生物制剂为治疗AS最佳选择,但因价格较为昂贵,性价比不高,且并不适用所有患者。本研究中,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可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炎性反应递质的合成,发挥抗风湿效果[12]。塞来昔布胶囊具有消炎镇痛之效,可缓解患者关节疼痛和炎性反应。但根据本研究的数据,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反应,并有患者出现了ALT升高。因为西药的诸种弊端,使得越来越多AS患者寻求中医药治疗。
中医古籍中并无AS这一病名,究其症状特点及病情演变过程,应属中医学“大偻”“骨痹”“腰背痛”及“肾痹”范畴[13]。AS病位在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主人体一身阳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素问·痹论》载:“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我们认为AS病机为患者腰背感受寒湿之邪,影响督脉阳气温煦全身,不通则痛,不荣亦痛。肾阳亏虚证为AS常见的中医证型之一,其根本病机为“虚”,因肾主一身元阳,筋脉赖之以温煦,肾阳气亏虚,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筋脉,此为本病内因,而机体不慎外感寒湿之邪,致筋脉拘紧挛缩,故见腰脊背部疼痛,活动不利,此为本病外因。综上所述,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补肾阳,强筋壮骨。
艾灸疗法在匡扶正气、补益阳气方面有着较大优势。火龙灸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房繄恭教授受督脉灸启发,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创制而成的新型灸法[14]。火龙灸治疗面积较大,温阳通脉作用强大。本研究火龙灸施灸部位覆盖任、督两脉。火龙灸利用其雄浑的热能刺激督脉、膀胱经以温补元阳,艾灸任脉固本培元,从而激发机体经络正气,调动机体潜能,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15],此为扶正,为治病基础。目前火龙灸已经被公认治疗AS疗效确切[16]。右归丸出自张景岳《景岳全书》,其功效在于温补肾阳,强筋壮骨。方中制附子、独活、桂枝温通经络,剔经络寒湿之气;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大补精血,扶虚补损,填精益髓;当归善活血补血;山药有补中益气之功;白芍有缓急止痛之能;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调补肾阴,意为从阴引阳;杜仲、菟丝子合用益肝肾,强筋骨;葛根、狗脊引药入督脉,一升一降,柔筋缓急;炙甘草、干姜、大枣调和诸药。诸药合用,配合火龙灸,最终达到温补督脉、固本祛邪、温补肾阳、补肾强筋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多种补肾类药物可诱导成骨细胞分化,促进骨质钙化,增加骨代谢,修复重建受损骨结构[17-18]。火龙灸联合右归丸,以“病在骨,焠针药熨”(《素问·调经论》)为基础,融艾灸及药物作用于一体[19],通过右归丸汤剂内服及火龙灸外用作用局部,内外合用共奏补肾助阳、温通督脉之功,切中本证肾阳亏虚、正虚邪恋的病机,且火龙灸又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引经药作用,能引内服药物直达病灶,相得益彰。
麦肯基疗法属于运动疗法范畴,目前已逐渐应用于颈椎病、腰椎病及膝关节疾患等患者的治疗中,其疗效肯定。麦肯基疗法主要在于鼓励患者自我拉伸,医者辅助纠正姿势,以纠正患者不良姿势,改善患者肌肉功能的不平衡[20]。因AS发病范围涉及到整个脊柱及以膝关节为首的外周关节,所以本研究采用麦肯基颈椎、腰椎及髋膝关节三大手法,通过手法加强患者颈椎、腰椎及髋膝关节的软组织力量,降低局部软组织张力。且麦肯基疗法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对场地及器械无特殊要求[2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活动性指标枕-墙距、指-地距、腰椎活动度和胸廓活动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疼痛VAS、BASFI评分、BASDAI评分及CRP、ESR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此外,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火龙灸联合右归丸及麦肯基疗法治疗AS肾阳亏虚证能够有效提升疗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和躯体功能,且疗效持久稳定,不易复发。究其原因在于,其治疗总以扶阳祛邪为基本治疗思路,以火龙灸联合右归丸扶正治本,以麦肯基疗法降低局部软组织张力,缓解局部痉挛治标,两者共同作用,标本兼治,能较好改善AS肾阳亏虚证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综上所述,火龙灸联合右归丸及麦肯基疗法治疗AS肾阳亏虚证疗效确切。但目前本研究的治疗跨度较长,病例数较少,病例的入选标准不够严格,且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多为患者的主观指标,这些不足有待后续的研究继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