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的创新观

2022-06-17 06:32姜泽一方
名家名作 2022年5期
关键词:制度文化

姜泽一方

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记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若是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更新,进一步更新,从勤于自省的角度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强调了革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诗经·大雅·文王》云:“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即想要赋予邦国强大的生命力就要不断革新。《易传·系辞上》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全唐书》说:“改弦易调,革故鼎新”。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文化创新的典型记载,可见我国历代对创新思想的推崇。再看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社会制度的创新和发展,代表着中国文化在现阶段创新发展的至高境界,为全世界社会制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更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标志着创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中国社会的重要元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和实践者,文化的创新发展将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而我国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则代表着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因此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不仅是我国成为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更是对全世界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

一、社会制度的创新发展

谈到文化创新,首先要强调的是“社会制度创新”,这是一切文化创新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制度,如组织结构、组织运行规范等。宏观制度如整个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微观制度如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等,一般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创新、营销创新等。宏观社会制度创新,在我国历代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选人用人制度的创新,即“选官制度”,这是古代选人用人的制度和评判标准,对于我国历代的行政运行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历史的变迁中,各朝代对于官员的选拔有不同的方法和观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先秦时期采用的世袭制,君王去世后将皇位传给子孙后代等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爵位财产也均按照血缘关系世代传承。因此以“世卿世禄”为核心的世袭制是我国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的核心选人用人制度,尤其在夏、商、周三朝时期,上至天子,下至公卿、大夫,都是子承父业,由此建立了血缘家庭的社会概念。这项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有利于保证国家统一,又因地主阶级对于农民阶级的专制统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后世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个用人制度大大限制了接班人的选择范围,仅凭借血缘关系进行选择,无法保证皇帝的素质与道德,若是选中之人为昏庸者,则无法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行和有序发展,许多真正有智慧、善于治国理政的人才因非皇族贵胄之后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因此世袭制并不是合理的选官制度,在战国时期遭到各诸侯国的抵制,在汉代被“察举制”所取代。察举制确立于汉武帝时期,不同于世袭制,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称为“选举”,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上报给中央。之后通过考试等审查,最后才给予官职。审查的科目主要有以“德”为主的举孝廉、以“才能”为主的兵法等。在汉代的察举科目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许多名人都以孝廉出名而得到官职,这些人大多是孝敬父母、廉洁勤政的儒学学者或高官。察举制作为两汉选官制度延续了近三百年,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相较于简单的父子传承,首先察举制没有了血缘的限制,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举贤才,将真正有才能的人发掘出来;其次察举科目多,覆盖面积广,提供更多机会;再次,察举的流程较为严格,减少了“走后门、滥竽充数”的情况;最后是通过考察的形式进行考试,选官形式也比较公平。但由于举人的权力集中在皇帝和各地方官员之手,人为因素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许多平民儒士还是被拒之门外,这是察举制的根本缺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上承接两汉察举制,下开启隋唐的科举制度,郡县的中正官通过对人士品行的综合考察,按照九品依次授予官职,但和“察举制”一样仍然存在人为因素影响的弊端。发展到隋唐时期选人用人的“科举制度”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唐代科举考试每年在春天举行,分科考试以取士,礼部负责掌管设贡院,考试、阅卷和放榜,科举考试的科目大致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定期举行的称为常科,主要设有明经科和进士科。制科是根据皇帝的特殊需要而临时设置的科目。科举考试作为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其影响已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它的公平考试、公平竞争,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年龄、门第、家庭背景等局限,使更多平民能够入朝为官。明朝还将科举考试级别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清代的科举制更加完善,甚至被誉为“至公之制”,但由于明确将科目定为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文人的思想,使考试变得僵化,于1905年被废除。单从科举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考察,与当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类似,但在后期发展中其考试内容及形式日益僵化,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但“科举制度”无疑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也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中国历代在选官用人制度上的变革,客观上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二、文学作品的创新性发展

中国文化一向以历史悠久、内容广博、包容同化、贡献突出而影响深远。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书籍著作中,更是有不少中国文化创新的不朽的传世之作。《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其中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记》,该著作前后经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从内容到形式都无疑是划时代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首先,《史记》在编撰的体例上有所创新,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书的编撰体例通常有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断代体等,在《史记》之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来记述,而《史记》突破常规,使用纪传体编撰。纪传体主要是通过记叙人物的活动来反映当时的历史事件,其突出特点是通过对大量人物传记的描写,记录人物的言行举止,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志士,下至妇女平民或农民领袖,从人物性格和事件来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所以从体裁上看它是编年体、列传、史论等的结合。当时为了完成这部巨著,司马迁耗时二十余年,问询南来北往的旅客,反复考察各地民俗与古迹,最终才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书,之后的二十四史均采用纪传体编撰完成。其次,《史记》首创经济史传,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史观。司马迁之前也有学者对经济问题有所探究,但《史记》则是系统地记载了不同时代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及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从衣、食、住、行多方面肯定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举措,承认追求财富是人合理的本性,认为正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才能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此外,还指出财富占有率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阶级就是这样产生的,而阶级地位高的人就掌控了绝对的话语权。最后,《史记》还首创叙述了国外史传,在《大宛列传》中司马迁记载了中国最早得到的关于西方的文化知识,全书中还记载了关于苏联、朝鲜、越南和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历史。与以往的史传不同,《史记》除了记述西汉政府管辖区域的历史外更是放眼世界,具有独到的世界眼光和广阔的胸怀。

三、艺术作品的革新

除了文学上的创新,在艺术领域也不乏许多新颖的作品。在各个朝代的变迁中,人类文明也不断进步,产生了戏剧、国画、书法等佳作,艺术的革新需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学习与借鉴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有所成就。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其早年师从卫夫人,卫夫人传授他钟繇之法以及多年来自己琢磨的卫氏书写风骨,之后王羲之还借鉴李斯、蔡邕等书法家的佳作,最终变章草为今草,变真书为楷书,还发明了一种真草之间的字体——行书,王羲之的字体端秀清新,其所著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对于书法而言,魏晋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如果只一味地模仿前人的书写特点,中国书法是得不到延续和创新的,王羲之引领后人去创造独具自身风韵的字体,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一改魏晋以来王羲之秀雅的写法,创造了独具阳刚之气的颜体书法,宋代书法家米芾也从一味地摹仿转变成了自己狂放不羁的风格。艺术的革新既是同一风格的革新,又是不同风格的转变,艺术也只有不断创造革新,才能呈现欣欣向荣之景。

四、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很难让人们有时间沉淀下来学习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在传承和学习方法上进行创新,采用大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承。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卷帙浩繁,生僻的文言文和长篇累牍让许多读者望而生畏,这就导致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化无法得到传承,因此要想继续传承中国文化,就要适时地创新传承方式。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和擂台竞技的方式将中国诗词以健康的娱乐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带动全民诵读和学习古诗词。新颖的出题方式、选手们紧张的场上对峙、美轮美奂的灯光舞台效果都能使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典故及诗歌创作背景,领悟中国诗词的意境之美、艺术之美。通过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新媒体的创新性结合能够更好地通古今之变,在浮躁的生活中领略古人的人生感悟和家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以新颖的形式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献上一份完美的答卷,起到示范性的带头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在各地区地标建筑上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比如位于北京市五四大街与王府井大街交叉口西南角的“北京嘉德艺术中心”项目,其外立面设计就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作品,而在众多竞标的设计公司中胜出。该项目位于北京市区的繁华地段,建筑高度有限高要求,对面是美术馆,旁边是一块历史胡同区,它前面正对着的就是银河SOHO和CCTV央视大楼总部,这座坐落于北京故宫附近的“嘉德艺术中心”将成为中国最早艺术品拍卖行的新总部。同时考虑到该项目的实际使用功能,无论是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还是外立面设计,其都将面临诸多困难和高难度的挑战。该建筑嵌进北京中心的历史文脉中,其下部像素化的体量,从纹理、颜色和繁杂的规模与建筑周边的城市胡同肌理相融合,建筑上部则通过大尺度玻璃砖与北京现代城市相呼应,其建筑肌理与邻近的胡同及四合院产生共鸣。与皇家的紫禁城相比,砖显得更具普适性,更能代表民间社会及其价值观念,即中国文化中谦卑的、非精英主义观念。

五、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素材内容上,而且体现在各行各业、各种表现形式上,比如戏曲、电影、电视题材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创新尝试。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以独有的艺术魅力被译为十几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而中国在当代及现代又以多次创新使这个艺术瑰宝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身份象征,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应该通过合理运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来改善和丰富我们的生活,同时,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更要肩负使命,不忘初心,努力继承和不断创新中国文化,使其既能适应国际潮流,又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丰富国人的精神世界,如此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制度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夏朝
谁远谁近?
某些单位的制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