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州评弹之现状

2022-06-17 02:34杨柳
剧影月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书场听众方言

■杨柳

(作者单位:苏州市评弹团)

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苏州评弹,起源于苏州,流行于江浙沪一带,是用苏州方言说唱表演的地方曲种,与昆曲、苏剧并称为“苏州三朵花”。从1957 年出土的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的东汉陶塑说书佣来断定,说书讲史艺人最早出现于汉代,而后流传于各地,并配合当地的方言以及人文特色,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说书艺术。

自清乾隆以后,苏州评弹说噱弹唱,自成体系。表演艺术,日臻丰满。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胜友如云,知音满堂。它以其雅俗共赏、文野并存的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的新老书迷和中外朋友,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评弹就像家庭成员一样,融入了苏城万千百姓的日常生活。“苏州人是听着评弹长大的”。比起昆曲和苏剧,苏州评弹似乎更贴近生活,更易传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外来流行艺术充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评弹,走过了昌盛和繁荣,而今也正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瓶颈。文革后,文化艺术得到了再一次复兴,大批演员重新走上舞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是苏州评弹的一个鼎盛时期,当时的听众“饿煞听书”,可谓是万人空巷,乡乡村村皆有书,三里传闻琵琶声。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80 年代初江浙沪有书场500 多家,其中仅苏州市的书场就数以百计的书场,上海、无锡、江阴、常州皆是评弹书场的重阵。如今书场萎缩极为严重,即使仅剩的那些书场,有些也正面临倒闭或歇业的境地。近年来,大量的社区开设了免费的社区书场,可以让老年人免费听书得到消遣做到“老有所乐”。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这样的听众往往对演员是没有任何要求的,随便你怎么说,他们就是来消遣的,失去了竞争力。不像过去听众是买票听书的,而且有些地方是200 米以内就有多家书场,竞争激烈,他对你演员有很高要求,很多老听众会找你的错,用我们的行话形容就是“板错头”,你说的不好明天就不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演员就必须要动脑筋了,怎样去说好书,说精彩些。苏州评弹的受众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然而大部分苏州本地市民其实对苏州评弹并不太了解。因为老年人有限的消费能力及消费观念,往往不会选择门票价格较高的娱乐方式,因此评弹书场就成为了老年人的首选。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增加,刚步入退休年龄的人群,从没真正的接触过苏州评弹,然而年轻人又失去了苏州方言的基础,从而导致老听众逝去,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听众出现了断层。

“苏州评弹之所以优美动听,有着如此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本身吴侬软语的细腻。可以说,吴侬软语的苏州话造就了苏州评弹,它也是这门的艺术本体,是不可分割的”在普通话大规模普及的背景下,越来越少的人讲方言,甚至很多苏州本地人也渐渐的淡忘了苏州话,本地方言的保有量越来越低。据调查报告听得懂且会说苏州话的年轻人,从1984 年的94.77%到如今的2.2%。不仅如此,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新苏州人成为了苏州的主力军,挤压了本地方言的生存空间。苏州评弹失去了方言环境,使得欣赏苏州评弹的年轻观众也日益减少。另外,琵琶、三弦等都属于南方流行的乐器,它与北方大不相同,使苏州评弹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相对的困难。长期以来,苏州评弹依靠传统的书场进行演出,传播媒介的单一化使其发展受阻,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苏州评弹具有强大的社会宣教功能,而在如今全媒体短视频的时代下,以往的传播渠道,使苏州评弹束之高阁,难以获得更多的年轻观众。更其新兴文化娱乐的增多,抖音等网络快餐文化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时尚潮流。更何况由于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的影响,更多线上直播演出被广大年轻人所接受,对传统的演出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虽然如此,苏州评弹还是吸引了很多的外地游客,近年来苏州茶楼、园林、酒店等一系列旅游性书场日益增多,在某种程度上对评弹的推广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宣传作用。苏州评弹的书目大多为历朝历代的民间故事。例如,《三国》《水浒》《白蛇传》《珍珠塔》等等。到了近现代,书目题材略有更新,《老杨与小杨》《林则徐》《焦裕禄》《雷锋》等,其更新速度仍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能与书目内容产生共鸣的群体十分有限。因此,书目所含文化底蕴固然丰厚,却难以融入现代社会的主题,并且因故事太为人们所熟知,在新颖性上难以吸引听众,更与现代年轻人的快节奏生活出现了“代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创新的前提是要在继承的前提下,由专业的人士来创新,但是首先要明白具体什么样的“新”算是创新,快餐文化短视频的充斥,是不是把现在的流行歌曲改用苏州话来演唱就叫“新”。一切不符合评弹艺术本质特征和艺术发展规律的‘新’其实是一种破坏。就如我们以前的评弹名家,他们也是在前辈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发展,才有了百花争鸣流派纷呈的苏州评弹艺术,例如蒋月泉在周玉泉周调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改革,形成了“蒋调”;徐丽仙在蒋调的基础上再发展,丰富了其音乐性,形成了“丽调”等等。他们艺术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是最时尚的,吸引着当时的年轻人,都以能够学一段苏州评弹为荣。而时代在飞速发展,从网络时代到全媒体,再到如今的短视频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就如陈云老首长所说的“评弹要就青年”,我们要走进年轻人了解年轻人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他们所能够接受的作品,从平面到立体,更好的“旧瓶装新酒”。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增加,年轻人日常休闲中希望在更好更放松的前提下了解传统艺术,如何让传统艺术的受众面更加年轻化,娱乐化,且寓教于乐。例如,和苏州评弹最为相像的一种曲艺形式相声为例,在2004 年以前少有年轻人关注,现场几乎以老年人为主,2004 年以后德云社的横空出世,出现了大批学习传统曲艺的90 后、00 后的年轻人,把年轻人从喧闹的酒吧再次拉回了传统茶馆,从听流行歌曲到传统曲艺,在以前真的是很难想象的。那苏州评弹如何更好地走进年轻观众呢?如何让他们来了解、走近、从而喜欢上苏州评弹,也是我们应该去正确思考的一个实质性问题。苏州评弹走过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就如一个垂暮的老人,极其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爱护。在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如何把传统艺术与时代接轨和年轻人紧密相连,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增添活力恢复青春,让苏州评弹走得更远更长。

猜你喜欢
书场听众方言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听众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文化公益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评弹书场
公益型书场生存困境与出路探析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