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引路
钓台的春昼(节选)
◎郁达夫
说起桐君山,却是桐庐县的一个接近城市的灵山胜地,山虽不高,但因有仙,自然是灵了。以形势来论,这桐君山,也的确是可以产生出许多口音生硬、别具风韵的桐庐嫂来的生龙活脉。地处在桐溪东岸,正当桐溪和富春江合流之所,依依一水,西岸便瞰视着桐庐县市的人家烟村。南面对江,便是十里长洲;唐诗人方干的故居,就在这十里桐洲九里花的花田深处。向西越过桐庐县城,更遥遥对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这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孙了。东北面山下,是一片桑麻沃地,有一条长蛇似的官道,隐而复现,出没盘曲在桃花杨柳洋槐榆树的中间,绕过一支小岭,便是富阳县的境界,大约去程明道的墓地程坟,总也不过一二十里地的间隔。我去拜谒桐君,瞻仰道观,就在那一天到桐庐的晚上,是淡云微月,正在作雨的时候。
鱼梁渡头,因为夜渡无人,渡船停在东岸的相君山下。我从旅馆踱了出来,先在离轮埠不远的渡口停立了几分钟。后来向一位来渡口洗夜饭米的年轻少妇,弓身请问了一口,才得到了渡江的秘诀。她说:“你只须高喊两三声,船自会来的。”先谢了她教我的好意,然后以两手围成了播音的喇叭,“喂,喂,渡船请摇过来”地纵声一喊,果然在半江的黑影当中,船身摇动了。渐摇渐近,五分钟后,我在渡口,却终于听出了晰呀柔橹的声音。时间似乎已经入了酉时的下刻,小市里的群动,这时候都已经静息,自从渡口的那位少妇,在微茫的夜色里,藏去了她那张白团团的面影之后,我独立在江边,不知不觉心里头却兀自感到了一种他乡日暮的悲哀。渡船到岸,船头上起了几声微微的水浪清音,又铜东的一响,我早已跳上了船,渡船也已经掉过头来了。坐在黑影沉沉的舱里,我起先只在静听着柔橹划水的声音,然后却在黑影里看出了一星船家在吸着的长烟管头上的烟火,最后因为被沉默压迫不过,我只好开口说话了:“船家!你这样的渡我过去,该给你几个船钱?”我问。“随你先生把几个就是。”船家的说话冗慢幽长,似乎已经带着些睡意了,我就向袋里摸出了两角钱来。“这两角钱,就算是我的渡船钱,请你候我一会儿,上山去烧一次夜香,我是依旧要渡过江来的。”船家的回答,只是恩恩乌乌,幽幽同牛叫似的一种鼻音,然而从继这鼻音而起的两三声轻快的咳声听来,他却似已经在感到满足了,因为我也知道,乡间的义渡,船钱最多也不过是两三枚铜子而已。
……
从墙头上跳将下来,又向龛前天井去走了一圈,觉得酒后的干喉,有点渴痒了,所以就又走回到了西院,静坐着喝了两碗清茶。在这四大无声,只听见我自己的啾啾喝水的舌音冲击到那座破院的败壁上去的寂静中间,同惊雷似的一响,院后的竹园里却忽而飞出了一声闲长而又有节奏似的鸡啼声来。同时在门外面歇着的船家,也走进了院门,高声对我说:“先生,我们回去罢,已经是吃点心的时候了,你不听见那只公鸡在后山啼么?我们回去罢!”
(原载于1932年9月16日《論语》第一期,有删改)
技法提炼
1.写景与抒情的有机结合。
在作者纵情天光山色之中时,总汇聚了一丝丝抑或是浓浓的荒凉凄冷之感,“不知不觉心里头却兀自感到了一种他乡日暮的悲哀”。不仅那声声鸟鸣,处处古迹,簇簇远山,点点落江,作者情从中来,内心苦闷愤激的情怀让一切美景黯然失色。
2.比较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善于以比较、反衬等手法来表现文中所描写的两处景点的静幽和秀美的特色,如作者描写桐溪东西两岸及周围环境的状貌时,着重描写了“向西越过桐庐县城”所见到的一片静秀之美;如以自己在祠堂中显得特别响亮的喝茶声和院后听起来特别响亮的鸡鸣声来反衬祠堂及周围环境的幽静。
3.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的最终目的还是离不开“人事”,所以在景物描摹中,时刻要有作者自己的身影,也就是说,作者一定要把自己的情感放到景物中去,即“人”与“情”的交融。例如“船家的回答,只是恩恩乌乌,幽幽同牛叫似的一种鼻音,然而从继这鼻音而起的两三声轻快的咳声听来,他却似已经在感到满足了,因为我也知道,乡间的义渡,船钱最多也不过是两三枚铜子而已”,写出了一种情绪的同时也写出了人性之美、人情之美。
学子佳作
有一种思念叫“拴马桩”
◎解小姣
“拴马桩”,是故乡的一个地名。记忆中人们都这么叫,因为没有路标,小时候又不懂它的意思,我们就把它说成了“双马桩”。
这个在记忆里沉睡已久的名字,自从我上了初中后就不再被提到了,只有偶尔想起故乡时,才会自然地想到这个地方。
聊起这个地方,妈妈就顺便跟我讲了它的来历——据说那曾经是秦琼、敬德路过拴马的地方。“原来如此!”我茅塞顿开,“既然是这样,那就应该叫‘拴马桩吧!”如今年轻人都移居城镇,故乡就剩下些空巢老人,又有谁还会去关注它的名字的来历呢?因此,这个故事的真假也就无从考证了,不过也没关系。
“拴马桩”我已经有十几年没去过了。它让我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童年,想起了那些年发生在那个地方的那些事儿……
那儿有山,有树,有草。小时候我大伯家养羊,他每天都要到那里放羊,我们一帮小屁孩就跟着一起去放羊,山上不同的时节会有各种各样的野果子,有“八月炸”“五味籽”“野桃子”“榆树果”等,还有些都叫不出名字。我们尽情地在山上享用野果,有时也会摘一些带回家给小伙伴吃,展示自己的战果。山上有荆棘,会遇到各种虫子,甚至是小壁虎、蛇。我胆小,最怕蛇,就尽量避开茂密的草丛。听说就有人在山上被蛇咬了,所以我走在草丛里特别小心谨慎,每走一步之前,都要用棍子先拨动路边的草丛,看看有没有蛇,吓唬吓唬那些可怕的小动物。有时候甚至还能遇到野蜂窝,曾经,我哥和四伯就在山上摘了一个蜂窝,挤出了一罐蜂蜜呢。
那儿还有小河,我们一到夏天就去那里抓“娃娃鱼”。“娃娃鱼”头很大,全身黑褐色,长尾巴,还有四只爪子,样子有点像小壁虎,似乎它在受到伤害的时候就会发出娃娃般的叫声,顾名思义“娃娃鱼”。被抓回去的“娃娃鱼”养不活,都死了,所以我再也不去抓了。长大了才知道,它学名叫中国大鲵,是保护动物,现存数量并不多,比较稀有。现在想想,它那个样子确实很可爱、很稀奇,同时我也很后悔曾经无意识地伤害了它们。
一到放暑假,我们还会到河里去打鱼,或者用鱼酮精“药鱼”。一听说有人药鱼,就全家总动员,都去捡鱼了,因为年年有人药鱼,鱼又是野生的,长不大,都是些小鱼,体力好的年轻人走在前面还能捡些大的,剩下的妇女和小孩在后面就捡些小的,偶尔捡漏遇到一两条大的,那是非常惊喜的。往往不慌不忙走在后面一条鱼都不放过的人,捡到的鱼反倒多,只是个头小点而已。鱼的品种不算多,我们只知道方言的叫法,翻译成学名都对不上号。捡回去的鱼一般都趁新鲜一条条洗干净放盐腌好,再用花椒叶子炕干,特别香,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油里炸过再炒菜吃,都很美味,太多的话就放在太阳下晒成鱼干,越嚼越香。
河里有的地方有较深的水潭,小伙伴们就在里面游泳。有趣的是河边人家养的鸭子也会去河里游泳、散步,有时候还会顺便把蛋下到河堤上的草丛里。于是我们吃完晚饭,趁太阳落山之前就会去河边捡鸭蛋,捡到鸭蛋很有成就感,运气好的话还会遇到一窝有好几个蛋呢,那种兴奋的感觉真是让人难忘啊。现在想想也不难解释为啥我小时候经常做梦捡鸭蛋了。
“拴马桩”,那个承载了我们的童年岁月,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惊喜的地方,不知道它还是不是原来的样子。听说前年那条河都快干涸了,去年涨了一次水,现在维持了正常水位。每逢夏季雨水多的时候,水量还是很大的。我想,河水经历了干涸期,自然娃娃鱼也不会有了,估计山上草丛里的好多小动物也已经不再出没了吧。好想再回去看看那个地方……
(陕西省镇安中学,指导老师:张娜)
点评
本文用淡淡哀愁的文字,描写了故乡的“拴马桩”,虽然没有过多地渲染那里的景色,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作者的文字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全文通过对乡亲、母亲、小伙伴以及“我”与拴马桩的故事的描写,让故乡的“人”和“情”从纸面上立了起来,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厚重的思乡情感。
写景的目的是抒情,景物是作者抒情的载体。26028ECD-0280-47E6-AAAC-2B765F446A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