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生活方式对体质健康影响实验与保健对策

2022-06-17 23:25王茂生张朝霞雪飞
体育时空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新时代研究

王茂生 张朝霞 雪飞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251-04

摘  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到2020年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侧改革等策略的推进,当前我国多个行业正处于全面升级的关键期,广大党政干部不仅面临工作情况复杂、工作压力增长的问题,也对自身体质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积极响应新时期党政工作对领导干部体质健康要求,以甘肃省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探究我省公务员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党员干部群体当前的体质健康现存问题,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针对性保健对策。

关键词  新时代  党政领导干部  体质健康  研究

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奋斗在党政工作一线的骨干队伍,其生活方式、健康认知水平和合理的体育锻炼方式不仅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更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生活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作风。自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党员干群生活作风问题以来,培养情趣健康、讲品行和注重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的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广大党政干部的思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九大以来我党一直关注党政领导干部的体质健康,对党员干部特别提出了强化政治素质要求。因此,我们要关注、关心、关照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水平,提出富有成效的保健策略,以提升该群体的健康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体质健康,是指个体通过遗传和后天锻炼所表现出的包含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综合性、稳定性特征。其中,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构成体质健康最为核心的五个要素。党政领导干部作为我国各行各业的核心骨干,其身体素养水平和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对其个体有影响,更对我国公务员关键岗位的执政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积极响应新时期下党政工作对全体党政领导干部体质健康要求,以甘肃省公务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探究影响党员干部群体的体质健康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甘肃省各地、市党政县(处)级一把手和部分地厅级干部的饮食状况、健康行为、精神压力等要素与身体形态存在显著相关;党政领导干部睡眠质量、工作时长、健康行为及精神压力等要素与该群体的身体素质存在显著相关。此外,日常膳食荤素均衡情况也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身体形态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具有我省特色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升策略与保健建议。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甘肃省委组织部2020年全省十四个地(州)市春季和秋季学员培训的中青一班、中青二班和地厅班三个班次中的23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干预对比实验,其中实验组男性75人,女性40人,对照组男性75人,女性40人,年龄范围35—50岁。

二、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以每10天为一个实验阶段,实验组按照科学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管理,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每个阶段结束进行进行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握力、下肢爆发力仰卧起坐、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测试,形成四次测试结果。

(二)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含睡眠状况,饮食状况,工作情况与体力活动、健康行为和精神压力五个方面共13个指标。本次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0份,剔除无效问卷15份,有效问卷2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48%。

(三)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饮食、睡眠、健康行为状况良好,工作时长、精神压力对该群体健康存在影响

在为期1个月的干预实验过程中,实验组除进行常规学习和体育锻炼外,还增设中央八项规定等精神学习、党政生活作风建设和定期团建内容,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教学。根据第一、二、三阶段的对比实验结果及两组的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成员在睡眠状况、饮食状况工作时间与体育活动、精神压力及健康行为六个方面与对照组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见表1。

通过表1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从阶段二开始实验组除工作时间指标外,在睡眠质量、饮食健康、体育活动锻炼时间、精神压力和健康行为五个方面的指标水平远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实验阶段的推进实验组成员在相应的指标上所实现的达标率越高。该实验数据说明了在严格控制学员的体育活动时间,加强重视精神学习内容建设和注重良好氛围创设等影响因素下,实验组成员在睡眠状况、饮食状况工作时间与体育活动、精神压力及健康行为六个方面的成效较高,且随着实验阶段推进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由此可见,良好的氛围创设和精神教育活动、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确保广大党群干部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学会平衡工作、生活时间分配,提升精神风貌的重要保证,有利于通过良好生活氛围的创设和影响,改变过去膳食不健康、睡眠质量差,工作时间超时和精神压力过大所造成的不健康行为状况,使公务员群体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保持体质健康的重要外在影响要素。

(二)党群干部生活方式对其身体素养结果和身体形态存在显著相关影响

根据膳食营养健康相关原理不难看出,生活方式与身体素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生活方式是个体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引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所产生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促进健康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降低危害健康行为的产生。本实验针对党群干部生活方式的健康状况主要采用体脂率、平衡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和力量素质为主要指标进行生活方式和身体素养结果相关性研究。个体的平衡、柔韧及灵敏素养除了受外在后天因素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到诸如遗传、家庭社会环境等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只是采用横向研究方法分析生活方式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揭示生活方式对党政领导干部体质健康的影响程度。在本部分中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饮食状况、健康行为、精神压力状况等生活方式与身体形态、身体素养之间的关系则采用自我评估方式。本项监测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10份,剔除无效问卷15份,有效问卷2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48%。

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实验组的睡眠、饮食、体育活动、精神压力四个指标对该组成员的身体形态影响度较大,对身体素质结果影响度不大,而体育活动、健康行为则对实验组的身体素质结果影响较大。睡眠、饮食、体育活动、精神压力四个指标对对照组成员对身体形态影响度与实验组差异不大,但体育活动、精神压力、健康行为对对照组的影响度明显高于实验组。由此可断定,党群干部群体的日常膳食荤素配比对身体形态的影响最大,党政领导干部的睡眠状况、工作时间与体力活动、健康行为、精神压力状况等生活方式与身体素质状况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中睡眠深度和锻炼时间对于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存在显著性影响。

(三)生活方式引導和体质健康思想认知对党群干部自主锻炼结果有影响

身体素质是一个受先天身体素质基础和后天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身体素质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对个体的影响是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中所获得的稳定状态。因此,本研究除了采取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显性指标外,还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一个月内的锻炼频度和锻炼强度进行了监督。根据运动人体学相关原理,一周三次,每次30分钟的中强度体育锻炼对个体的身体素质影响度最大的认知,在本实验过程中针对学员课后的自觉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监督监测,其中锻炼强度指标为中强度,锻炼频度指标为每周≥3次,有效时间为≥30分钟。具体统计结果见表3。

根据表3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关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实验阶段实验组成员具有较高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且在锻炼强度、锻炼频度和有效锻炼时间三个指标上的数据远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成员的这三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实验阶段呈成长性和连续性特征,说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和体质健康思想认知对广大党政干部的保健意识具有较高的影响。由此可以断定,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教育对党政干群的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和示范作用,是体现党的形象、作风以及精神面貌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闲暇时间健康文娱生活方式的探索,注重培养广大党政干群的健康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这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保持过硬思想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对策研究

(一)坚持思想教育与认知体验结合,是提升广大干群体质健康和健康生活方式认识的途径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不难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学员在自我评估睡眠、饮食、体育活动、精神压力和健康行为六个要素对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度上的数据差异不大,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对上述六大要素对身体形态和体质健康的影响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认知力上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出现这个可喜的趋势主要在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针对社会现实需要和党群干部工作需要加强了对自身建设的研究,特别是十九大召开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广大党政干群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工作局面,以及党的政治建设所面临的冲击与困难。因此,作为党政干部培养的主要阵地的各级党校特别要注重加强广大党政干群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守政治信仰的教育,只有从思想认知上不断提升广大党政干群的自身能力水平,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才能真正强化广大党政干群的政治素质要求。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对广大党政干部的思想认知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在各个党政工作岗位中确保党政干部具有过硬的执行力和应变能力。由此可见,在今后的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应将党群干部体质健康和正确生活方式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系统学习,以提升当前干部对体质健康重要性和正确生活方式获得途径的认知,并指导于个体的日常生活将在今后的党群干部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和提升体质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加强日常工作中对睡眠、精神状态等要素评价与跟踪机制探索,提升结课后的影响

根据本次对比实验在睡眠状况,工作时间与体力活动,健康行为,精神压力等六大指标的阶段性对比结果显示,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较高的保健意识与身体素质存在着显著相关。尤其是广大党政干部的平日膳食荤素搭配、精神压力水平等要素对党政领导干部身体形态的影响最大,而睡眠深度和锻炼时间是影响党政领导干部身体素质的最重要的生活方式指标,可通过自评与他评检测表及定期体测的形式加强党群干部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落实能力及提升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注重体质健康的积极性。但根据对广大党政干群的自主锻炼情况展开的跟踪监测结果却发现,缺乏监督、监管的情况下,部分党政干部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锻炼强度、有效锻炼时间和锻炼频度难以得到保证。由此可以看出,要想使党校体育保健教育获得较高的培训成效,就必须对培训后的生活方式和体育自主锻炼习惯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党校教育培训结果产生长期影响,确保广大党政干部真正获得健康生活方式和取得过硬的政治素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途径加强相关措施的探索:首先,建立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保障机制。可从加班制度、岗位工作量设定和身体健康水平监测三个指标上对广大党政干部的工作强度进行相关工作规章制定,从制度上保障广大党政干部具有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探索定期测评与不定期抽查的党政干部健康生活方式监督机制,在思想上能够引起重视,在行为上具有监督作用,在结果上具有连续性和延续性,真正有助于广大党政干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获得良好的保健手段,真正提升自身身体素养和获得较高的政治悟性。

五、结语

当前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计划和扶贫攻坚战等多项工作部署的不断推进,进一步对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身心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研究广大党群干部身心健康影响要素,探究健康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保健策略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本文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甘肃省公务员当前存在的影响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质健康的六大核心要素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保健对策。但生活方式对身体素质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本文只是采用横向研究方法分析生活方式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后续研究中还需要引入更多的因素以及从纵向角度揭示生活方式对党政领导干部体质健康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1]王茂生,张朝霞,雪飞.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党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0):252-253+256.

[2]王茂生.新时期背景下党校体育价值的再认识及其实现途径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1):13-14.

[3]彭伟.党校体育活动中培养学员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和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5):1+3.

[4]张宁.浅析党校体育课程之必要性[J].散文百家,2018(11):187.

[5]张晓琴,体育教学与活动在党校教育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8):237+239.

[6]薛刚.深化改革进一步搞好党校体育工作[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15):42-43.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新时代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