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意向的现状调查

2022-06-17 22:59郑贤丰
体育时空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影响因素

郑贤丰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172-02

摘  要  本文主要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向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所得: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中学二年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人数最多,三年级学生参与人数最少;有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有较好的运动规律,每周都会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球类运动是学生体育锻炼中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制约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因素主要有学业、家庭与场地等方面。通过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加强投资对强硬件设施进行完善,给予学生假期体育锻炼的开展条件;初中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意识,调节学习压力;加强体育锻炼发展的师资水平建设,学生与家长应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生的缓解压力,促进身心素质发展的益处,从而在全方面多角度上强化体育锻炼的开展质量。

关键词  初中学生  课外锻炼  运动意向  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促进青少年群体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2020年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体育政策法规规划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就重点强调,各级校园必须重视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情况,落实校园体育运动的开展质量,狠抓学生的体育参与深度,强调让学生走出课室,走进阳光下开展各类体育运动。基于这样的背景,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的学生体育运动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体育运动场地与设施得到了改善,极大促进了学生在课外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行为。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初中学生课外参与体育锻炼意向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影响初中学生课外开展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便给出合理的建议,能让初中学生群体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运动行为,合理安排运动与学习的时间,更好开展文化课程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调查资料的参考,并提出相应的方法以及建议,为各位教师、家长提供一个相互借鉴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与体育共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对象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初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意向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部为调查地点,对校内学生进行调查,每个年级抽取学生80人,总计调查学生人数240人。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150人有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习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登录“知网”“百度文库”等网络权威文库,根据研究的课题内容,输入关键词“初中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相關的研究文献查找。

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的研究课题,设计《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发放,问卷采用当场发放与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抽取调查的240名学生进行发放,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并回收的方式,总计回收问卷224份,回收率为93.3%,其中有效问卷216份,有效率为90%。问卷题目、问答情况详见附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年级分布情况。抽取结果中,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中学二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人数最多,有65人,占比为43.3%。其次为中学一年级学生,人数有50人,占比为33.3%。中学三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少,仅有35人,占比为23.4%。三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增加文化课程的学习时间。

(二)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的课外体育运动行为现状

1.初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项目情况。通过对学生课外参与体育运动的运动项目情况统计可知,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项目集中在篮球项目,人数占比将近三分之一,为29.33%,这与篮球运动普及率较高是分不开的。其次是羽毛球以及足球项目,占比都是15.33%。而高尔夫球、排球、网球、乒乓球与武术运动的体育运动人数占比较低,这与该几类体育项目在初中学生群体力的开展频次较少,项目花费较少有关。

2.参与形式。学生课外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方式,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在课外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方式主要在于个人行动与同学或朋友一起运动,可知同学之间的熟悉度也越来越高,参与运动的共性需求也就越来越高。占比分别为34%和48.7%,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运动以及比赛等较少。非常少的学生和家人一起开展运动,可见家庭对孩子的运动开展缺乏陪伴与监督情况。

3.参与频率。参与频率主要指的是在一定时间之内参与运动的次数,表现为参与次数越高则参与的频率越高,也就体现了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参与积极性。数据显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频率主要集中在每周1到2次,占比总和为86.7%,每周参与3次以上学生占比为8%,仅有少部分学生在每周开展4次及以上的课外运动,参与频率比较高。由此可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频次都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安排,大部分学生每周内都只开展1次到2次的运动。

4.参与时间长度情况。在学生的体育运动开展过程当中,需要一定时间的运动量作为前提才能够感知体育运动的乐趣以及发挥体育锻炼的作用。数据显示,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时间长度主要在半个小时以内,占比为70%;其次为31~60分钟之间,占比为33.3%;61分钟以上的学生占比少,仅为6.7%。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大都较弱,而且家长给予他们的外出运动时间不多,参与时间过长则容易导致身体素质出现疲惫感,也不利于后续的学习,导致学生的运动时间过短。

(三)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制约因素

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制约因素,制约初中学生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是学业繁忙,可见学校课程的紧张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时间减少则会失去体育运动行为。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该类因素的人数占比为60.67%。而因为经济与体育运动氛围而制约其运动的人数占比也不低,该两类因素占比为43.33%与44%,学生作为运动者,绝大部分的生活开支都来源于父母,其体育运动的额度限制在一定的水平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期间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群体性别中,男女分布比较均匀,男生人数在占比上稍微超过女生。中学二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中学三年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少,有部分学生在课外没有开展体育锻炼。

2.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运动动机调查发现,面对升学压力加大,学习强度的提升,初中学生都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生活情绪的调节,所以初中学生体育运动目的上兴趣爱好、强身健体和生活休闲所占的比重最大。

3.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运动认识情况中,绝大多数同学都对体育运动具有正确的认识,将体育运动的体育运动当成是生活的一部分。且由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初中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观念可知,初中学生对自身的体育行为与运动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念普遍认为需要满足兴趣爱好,但仍有一部分初中学生有盲目跟风运动的行为,参与人数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不注重自身的体育运动需求。

(二)建议

1.中学校园应该多支持兴建体育锻炼场地。中学校园增加对体育锻炼运动的投入,把现有的体育锻炼场地进行升级维护,加装保护设施等,这样可以让初中学生看到学校对体育锻炼运动的重视,同时减少受伤的隐患,能够吸引初中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运动中,促进体育运动行为的产生,相辅相长,让初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更好地开展。

2.组织更多的中學间的体育比赛活动。为了促进初中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行为,学校可以与其他中学进行联系,在各个学校中组织相应的体育运动宣传活动和赛事,比如体育锻炼比赛或者体育锻炼知识竞赛等,吸引初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同时,促进体育运动行为。这样不仅可以使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中更加团结,还能增加学校的荣誉感,号召更多的初中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带动各个学校的体育发展。

3.校园可以切合学生运动习惯与兴趣布置课外体育作业。针对学生参与动机、认知多样化的情况,当下的中学校园应该注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高质量练习,力争参与比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篮球运动受到最多学生喜欢,喜欢与同学一起开展体育运动,且绝大部分学生只能接受每周开展1~2次课外体育作业的布置。学校要以此设立课外体育作业的完成方式与目标,将体育作业布置进学生的课后任务中,提升学生的课后体育运动开展行为,学生在指向性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对自身的学习质量产生要求,培养运动兴趣。

参考文献:

[1]杨耿胤,韦贤辉.高职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72-79.

[2]兰智君.浅谈课外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02):12-19.

[3]王程.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J].当代体育科技,2021(03):4-11.

[4]盛锦浩.小学体育开展课外业余锻炼的几种措施[J].田径,2020(07):157-160+168.

[5]陈少锋.浅析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锻炼与管理[J].文体用品与科技(学术版),2020(10):33-35.

[6]王牧.促进大学生群体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研究[J].体育风尚,2020(06):1.

[7]刘雨欣,丁青.基于信息平台的课外体育锻炼对苏州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促进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2):11-23.

[8]黄炯,蒋政.论中小学体育课外活动的性质与特点[A].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影响因素
初中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体育技能评价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
初中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浅析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