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城市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必须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式作战,要在平抑短期经济波动的同时,更好解决影响中长期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
“坚决扛起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贡献的浙江担当”“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广西贡献”“以江西之稳为全国之稳作出积极贡献”……近日,多省份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开展精准务实行动,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抢抓时间窗口,加强政策供给,强化预期引导,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快经济重回正常轨道的步伐,为稳住经济大盘增添更多“压舱石”。
今年初,我国经济开局平稳,但“压力测试”接踵而來。随着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物流不畅,市场需求难以充分释放;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冲击明显,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3月尤其是4月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是受外在影响的阶段性波动,我国经济发展“四个没有变”的趋势依然。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决心和信心所在。从1-4月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的基础产业支撑有力,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内需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数据升降之“形”、市场变化之“态”,蕴藏着长期发展之“势”,说明我们有“稳”的基础和实力,有“进”的动力和空间,更有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强大能力。
稳住经济大盘,既要下好政策“及时雨”,又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而宝贵的资源。谁能持续稳住经济大盘,谁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夺得先机。面对复杂局面,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七大政策,2022年4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33项措施。各城市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以协调配合的政策合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让“稳”的基础更牢固、“进”的动能更充足。
稳住经济大盘,既要增强系统意识,又要强化辩证思维。如何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打通物流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如何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不断解决两难多难问题,是对各级政府行政能力的考验。对于短期的冲击波动,我们要对症下药,纾企业之困,解就业之难;对于中长期的潜力释放,我们要提质增效,固市场之本,培创新之元,强发展之基,健制度之体。各个城市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必须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式作战,要在平抑短期经济波动的同时,更好解决影响中长期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
稳住经济大盘,要突出担当作为。最强的力量就是说到做到,最好的落实就是一抓到底。与此同时,稳增长不只是哪一个地区、哪一个城市的责任,而是需要形成合力。从政策快速落实到“真金白银”让利,从经济要素顺畅流动到正向预期引导,各级地方政府都要增强紧迫感,以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智慧和魄力,因地制宜创造性贯彻好党中央部署,持续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能。
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坚定信心,越要果断应对。历史实践证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具有迎难而上、爬坡过坎的能力,什么都阻挡不了中国前进的坚定步伐。29130131-D002-4A08-A9FB-F4B1C25FDD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