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红,张玉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200032)
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5G、AI人工智能技术等不断发展,健康管理方法也紧跟时代脚步,在技术以及模式上有了更完善和科学的变化。《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及智慧医院的建设,均提出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健康数据收集与应用性驱动,构建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平台(网站和移动平台)[1-2],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精准健康管理。本文就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平台的建设经验进行初步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健康护理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健康医疗知识库是以健康医疗知识为主题[3-4],以机构为主体,挖掘整合健康医疗科学数据资源,从健康医疗资源开放存取的角度,为健康医疗知识管理服务和健康大数据分析提供内容保障。住院科室健康管理知识库支持存放各种类型数据,包括:文本、图像、表格、音频、视频等,允许通过为人机设计的界面对内容进行索引、搜索和检索,从而提升数据可见性和可及性,为健康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为用于个人健康管理的健康服务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5-9]。
数据库内容涉及诊断、治疗、检查、疾病知识、饮食与营养等方面。实现患者管理、护理宣教、智能化推送、在线提问、医患互动等功能。管理平台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和生动的动画、视频,图文并茂,个性化按需推送最新的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知识,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患者及家属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记忆,避免传统口头宣教枯燥乏味、容易遗忘的弊端。学习内容可重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同时,可以通过设计线上有奖自测试题评估对健康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实施的过程中会持续优化,推送疾病诊断和治疗为导向的精准健康护理内容,以实现健康护理教育的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以科室为架构,以疾病预防、诊治和护理为导向,以健康管理知识库为核心,通过整合院内、外数据资源,设计并实现一个智能化精准健康护理管理平台,为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涵盖门诊-住院-出院一体化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引导住院患者从被动健康管理向自主健康管理转变,提升医院的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率,实现全程、智能、精准的健康护理服务。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平台架构见表1。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流程图见图1。
表1 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平台架构
图1 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流程图
根据患者疾病诊断推送相应的入院治疗准备,住院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住院号与患者手机绑定,患者通过手机微信精准与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系统链接,患者手机终端可在线阅读,在线咨询,回放,收藏等功能。
入院后患者接收到科室温馨的入院宣教信息推送,图文并茂,便于理解,使患者尽快转换角色,了解医院环境、陪护管理、疫情防控及诊疗流程,减轻陌生感,提升体验感,避免了传统入院宣教的低效沟通。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平台涵盖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化健康教育。患者在院期间,系统将针对不同病种、不同阶段的患者,有针对性地推送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健康教育知识,进一步优化了护理宣教工作,提高了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的效率。
根据病历需要收集的信息内容为基础进行评估分级,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录取格式化的信息库,包括:疾病症状,用药治疗,饮食情况,检验检查,心理压力,自理能力评估等信息,并以图表形式显示动态变化,如用药记录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时间,方法,副作用等;饮食记录包括:进食时间,食物名称,数量,烹调方式,进食后反应等;各项检验指标,如:血、尿、粪化验、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根据监测指标可以收集、监测、统计、分析、提醒。
出院后,患者及家属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设置提醒,包括:每日用药时间,餐前血糖测试,复诊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如B超、心电图、胃肠镜等)提醒等。智能化的提醒能协助患者做好日常健康管理,提高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出院患者也会收到个性化出院宣教信息,真正实现对患者系统化闭环管理。
利用住院患者健康护理管理平台,还可开展满意度调查、出院随访,改善就医体验,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医院后台管理,具有监控、追溯、检测、评价功能,医院管理员可以对医院每个单元的宣教项目及课程内容进行监管,数据统计及智能报表输出。系统能对各单元推送量、疑问量、阅读量、满意度等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中心采用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对累积的护理记录进行分类、估值、预测、聚焦和关联分析等,建立各种模型,如糖尿病慢病管理模式和并发症预测模型、心脏功能衰竭康复的健康护理管理模型,挖掘有用信息,不断优化提高,达到智能精准的健康护理管理目标。
建立科室相应的最常见疾病的成功康复交流平台,调动同伴支持、正向案例激励功能。组织医护人员在线咨询辅导和管理,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针对疾病的特征,设计自我管理软件,可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随时随地记录病情,提供及时周到的用药和就诊提醒,搭建和谐便捷的虚拟社交平台,促进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为慢病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根据疾病诊断、患者特征、个人需求、医护要求等要素,建设具备自我学习、教育培训、线上测试、统计分析、智能决策、软件运维等功能的智能化健康管理平台。
健康教育是自我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患者坚持使用系统的重要手段。该系统结合患者需求,模块分类,提供图文并茂的专科健康教育资料,具有3个特征:第一科学性,健康教育知识来源于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指南,国内外权威出版物上的教育资料,相关领域权威文献等,确保高质量健康教育知识;第二时效性,团队成员紧密关注最新治疗,护理等信息,及时更新患者教育内容,以确保知识的时效性;第三通俗性,不遗漏、不重复、不误导的原则下,以科普的方式,提供让文化水平不高的用户能理解的语言、图片、动画、视屏等,展示健康教育内容。
目前患者在院记录已经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并逐步向智能化转变,但出院后健康变化信息经常不完整、不准确,甚至缺失。健康管理平台有助于实现全病程健康指标收集,如患者出院后疾病活动指数(血糖控制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心理压力、饮食等,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结构化的记录,绘制各项指标动态变化曲线,生成病历摘要,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患者通过电脑或手机APP记录“我的病历”,系统建有规则库,能自动识别、评价患者病情变化,需要时自动发送信息提醒患者。如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记录显示最近一次的白细胞值为3.1×109/L,低于系统设定的3.5×109/L,系统会自动向该患者发送“白细胞低,注意观察或及时复查”的提醒消息。如患者一段时间内容连续记录进餐后引起胃肠道不适的食物,当系统识别多次有同一可疑食物时,会立刻向患者推送消息,告知其应注意该种食物,必要时避免或暂时,并建议患者就诊时告知医生,有利于临床决策。此外,对于长期坚持记录且病情控制较好的患者,系统向该患者推送鼓励信息,以增加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信心。
在保护隐私和知情权的前提下,交流平台融合了医、护、患多方的团队力量。患者可互相加为好友,形成患友圈,通过这一平台,分享疾病信息,宣泄患病困扰,彼此鼓励,有助于情绪管理。平台专科护士可以管理多名患者,分析病情,发送健康教育、病情预警等信息,为患者提供疾病管理和心理疏导。
当对患者从诊断、入院、出院,疾病诊疗全病程的管理,积累到足够的数量、记录的病历足够多时,可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数据挖掘的内容可包括病情监测,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监测,季节、气候与症状、复发的关系,饮食与症状、复发的关系,心理压力和症状、复发的关系等。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揭示隐藏规律及长期随访结果,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为科研提供数据。
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平台包括“院前、院中、院后”疾病诊治全病程的知识库建设、健康教育、学习培训、评估检测、反馈改进等,以此构建以疾病和治疗为导向、数字驱动为核心的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平台。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平台有效实现了住院患者电子健康采用和信息交换,改善了住院患者健康管理质量,提高护了理水平,减少了医疗、护理费用,激发了社会对健康信息技术的信任和信赖,还能有效利用健康信息技术改善其健康和健康护理系统,完成快速学习和技术进步。护理宣教图文并茂,改变了传统纸质和口述护理宣教方式,具有可视化、规范化、互动、便捷等特点,让患者及家属能够通过手机直接阅读入院须知,学习专科护理知识、术前和术后注意事项,以简单直观的方式进行宣教,更好地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同时,医务人员还能通过系统完成满意度调查、出院随访,不断改进医护质量和保障患者健康。基于目前的技术,区域可以建立三级医院-医联体-社区之间的连接系统,把建立的健康护理管理平台推广应用,利用数据驱动和黑森林等技术,不断优化,稳步提高,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内容丰富是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平台吸引患者的基础,内容的丰富意味着信息面广,能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内容不全面则会降低患者体验感。因此,针对公众个性化健康信息需求的知识库的构建是本项目的重点。然而,目前健康知识库构建研究较少,健康教育知识库的知识获取、筛选指标体系、知识组织管理方式、健康词表、健康知识库评估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更多的专业护理团队加以关注。目前,知识库尚有待完善,大多知识出于科研目的,尤其缺乏专科化的健康教育知识库,离患者使用层面还有较大距离。因此,亟待建立内容全面、知识准确、使用方便的健康知识库。
基于智能化健康护理平台设立结构化管理模式,涵盖院前、院中、院后疾病诊治各环节、全病程的健康护理管理,逐步形成每种疾病规范的健康护理管理模式,并保证其科学性、时效性和规范性,已然护理行业发展的趋势。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平台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依托医疗机构智能化健康护理管理模式,发挥三甲医院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对疾病的预防、诊治、随访建立全程的健康档案,形成更加准确、有效和个性化的医疗护理管理,提供最优的健康服务,进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