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育 静待花开

2022-06-16 20:39:09商好青
教育家 2022年21期
关键词:信任感入园共育

商好青

家园共育对幼儿园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健康成长来源于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合力。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对幼儿成长和幼儿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那么,幼儿园和家庭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

互相尊重,增强信任感。幼儿园教育要想获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首先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建立信任感。只有得到信任的教师,才会全心全意投入幼教事业;只有受到尊重的家长,才能踏实放心、坚定不移地支持教师。

首先,尊重理解为前提。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要以互相尊重、理解为前提。教师不能以教育专家自居,和家长沟通时总是拿出一些专业名词,这样会与家长产生距离感,而应与家长平等交流,听取和尊重家长的意见。家庭中不乏溺爱孩子的现象,尤其是“隔辈亲”,对于这种宠爱,教师应给予理解。另外,教师要理解家长的难处,如果家长提出意见,要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其次,建立信任感。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只有拥有信任才能真心对待,携手共进。幼儿园在每学期教师培训计划中应加入家园共育的指导内容,以此帮助教师增强家园沟通的实效性。为了让家长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感,在新生刚入园时,幼儿园可以组织各班教师召开家长会和家长近距离沟通,减少新生家长在孩子入园前的种种担忧。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在家里的一些习惯告诉教师,教师提前做好记录,以备后用。此外,教师可以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告知家长幼儿入园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指导家长做好心理准备。

信任感建立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会让家长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感。教师每天微笑着迎接孩子们,一个微笑会赢得信任;尽心关注孩子的状态,必要时做好记录,离园时将情况反馈给家长,一句沟通会赢得信任;细心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同样会赢得信任。只有耐心、细心地对待每个孩子,赢得孩子的喜欢,才会与家长增强信任感。另外,公平对待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孩子,也是得到信任的重要条件。

沟通中提升家园合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仅有利于家园合作,促进幼儿成长,还能促进共同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与家长沟通的形式有口头和书面沟通、详细和简略沟通等。教师可以抓住幼儿入园、离园的时间或者专门组织家长座谈会、家长沙龙等和家长進行沟通。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行为;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近期在园表现;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时,首先肯定幼儿的优点,进而指出不足,并且与家长分析原因。

家园联系栏和联系手册也是很好的沟通形式。家长可以通过联系栏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幼儿保健常识及近期动态,特殊时期家长无法进园时,可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方式沟通。各班的家园联系栏还可定期张贴家长在育儿方面的经验,做到资源共享。定制适合本园实际的家园联系册,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做详细的记录和说明。每个主题完成后,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同时,家长可以将幼儿的在家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关注,使得家园合作更和谐。

多种形式,科学共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家长共享。例如,定期组织班级家长会,让家长了解现代教育趋势。组织家长和教师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既可以到现场分享,又可以利用读后感的形式呈现;进行绘本阅读的分享学习,共同探讨绘本阅读的策略。这些活动因为有了家长的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家园氛围。

家园共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幼儿园和家庭要建立信任感、提高沟通力,形成尊重、平等的伙伴关系,形成和谐的家园共育氛围,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信任感入园共育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免票入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情感认同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
理论探索(2018年1期)2018-01-17 22:16:48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建立师生信任感的方法
提升中学生与思品教师信任感的策略研究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启蒙(3-7岁)(2016年10期)2016-02-28 12: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