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微视频平台深受人们的青睐,如微视、秒拍以及美拍等。微视频在拍摄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低门槛特点,使受众得以广泛参与制作并发布微视频,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这对于提高广大受众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媒体也开始尝试将微视频应用于新闻报道中,以丰富表达方式,提高电视新闻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本文就电视新闻中微视频的运用技巧及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微视频;运用技巧;优化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网络视频产业发展迅速,微视频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各类微视频平台层出不穷,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如音乐、新闻、舞蹈等。随着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微视频已成为目前短视频社交平台和移动视频的爆发点。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开始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报道新闻,这对于推动新闻传播方式的转换和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对新闻进行呈现,同传统模式下枯燥乏味的传播方式相比,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更立体。微视频以其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以及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深受新闻媒体青睐。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传播效果和报道水平,掌握电视新闻中微视频的运用技巧和优化策略便十分必要。
一、微视频概述
微视频是短视频中常见的一种视频形式,具备时间短、内容精简、制作流程简便以及视频发布数量巨大等特点。[1]其主要特点体现在時长较短,符合新形势下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契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受众从中不仅能够及时获取相关新闻资讯,也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新闻信息的关键内容。
同传统视频相比,微视频在制作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首先,微视频的制作门槛较低,不仅对拍摄设备无较高要求,对拍摄能力也无较高要求,制作流程相较于传统视频也更为随意和简单。其次,微视频制作效率非常高,发布速度非常快。相较于传统视频,制作周期明显缩短。最后,微视频的制作成本较低,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多数拍摄场景简单、单一,对各方面均无较高要求。[2]微视频的出现为人们获取信息、共享信息提供了便利,而且受众也可以便捷地将自己拍摄的视频上传至互联网平台,参与性更强。
二、电视新闻应用微视频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推动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转型发展
当前,移动优先得到了一些电视新闻媒体的倡导,微视频也成为它们的主打产品之一,例如央视打造“V观”、“小央视频”等微视频产品,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积极创办微视频客户端,开设微视频专栏,充分运用微视频、直播等视频传播形式,同时积极入驻社交平台,可以吸引大批受众,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这对于推动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二)使新闻内容更立体
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微视频报道与传统新闻报道方式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音视频等相关元素,均能够灵活应用于微视频中,将其作为微视频的重要资源。比如说近年来央视打造的微视频栏目《习声回响》,提及全球变暖相关问题时,使用了形象的动画表达主题内容;提及绿色经济相关问题时,采用相关图片表达主题。电视新闻媒体通过对微视频的恰当应用,能够为观众呈现立体化的丰富画面,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三)使传播方式更为多元
媒介融合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内涵和外延均存在明显不同。从媒介融合技术发展层面看,终端融合已成为其主要形式,具体表现在电视大屏终端向大小屏终端融合共建的转变,不但有助于推动媒体报道的创新,同时能够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4]大屏优势在于体现新闻的权威性,而小屏传播的优势在于移动性、灵活性和广泛性,能够有效扩大新闻传播范围,实现传播渠道的延伸与扩展。对电视新闻微视频而言,通过客户端、视频软件与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融合,能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实时性的传播,有效提高新闻传播效能。
(四)有助于提高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
微视频应用于电视新闻中对于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2019年在福州举办,为了扩大峰会的影响力,主办方在抖音开设话题,围绕峰会内容,各家新闻媒体纷纷制作大量的微视频,引导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制作上传相关微视频,充分展现数字化成果,该话题相关视频的播放量高达28亿次,有效提高了峰会的影响力。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以及传播方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争夺受众的竞争愈发激烈,电视新闻媒体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十分必要。微视频的运用能够充分满足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传播趋势。
微视频是移动互联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是传统新闻媒体报道新闻需要采用的重要媒介。[5]但需要注意的是,微视频绝非是简单地将新闻视频移至互联网平台,而是需要通过精心采制、灵活恰当地运用。
三、电视新闻中微视频的运用技巧
对电视新闻媒体来说,微视频的应用素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为监控类固定拍摄视频、专业执法人员拍摄视频以及受众通过抓拍等手段拍摄的各类视频。本文以央视新闻频道相关新闻节目为例,以上述三种微视频应用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电视新闻中微视频的应用技巧进行简要分析。
(一)监控视频客观记录新闻现场,强化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微视频中常见的一个类型便是固定监控拍摄类新闻,该类视频的特点体现在运用全景式的角度对新闻事件现场情况进行静态记录,能够避免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具备隐蔽记录的特点,能够为受众呈现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同时该类微视频也是新闻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可信度。[6]比如《央视直播间》新闻报道《佯装顾客盗走74万名表》,以监控画面还原偷盗的全过程,让受众直观了解事件的全貌。同时提高了受众对相关事件的警惕性,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由于该类视频具备隐蔽性,有时还能满足广大受众的好奇心,同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相比,传播范围更为广泛。
(二)专业执法人员拍摄视频,充实新闻报道内容
执法人员拍摄的执法类视频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新闻微视频类型,该类微视频以交警或城管等部门使用的执法记录仪等为拍摄工具,具有便携式的优势,功能较为丰富,能够收集重要的线索、证据,有效记录现场真实情况。央视相关新闻节目中的不少新闻事件画面,即由执法记录仪或警方拍摄提供。例如央视新闻报道《无视安全,9座面包车塞21人》,由交警拍摄提供的相关画面展现了查处这起交通违法事件时真实的场景,督促和引导广大观众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三)受众抓拍类视频,优化新闻报道语态
受众抓拍类视频也是目前新闻微视频素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多由热心市民和网友提供,该类视频的应用能够弥补新闻记者无法及时前往现场的遗憾,同时对于优化新闻报道语态具有重要的作用。[7]比如央视新闻报道《为救患者,医生带病跪地手术》,现场情景由医护人员拍摄上传至互联网平台,引发网友的一致好评。再比如甘肃一名老师殴打学生的视频被抓拍上传至某互联网平台,视频播放量超过10万次,央视频以《教师殴打学生,涉事教师被停职》为题进行了深度报道,及时回应了受众的关切,同时对于敲响学校规范化管理警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受众抓拍类视频常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更接地气。
四、电视新闻中微视频的优化策略
将微视频应用于电视新闻中是推动电视新闻革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前景可观,但是电视新闻在运用微视频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完善剪辑方法,丰富报道模式,强化新闻的可读性,提高新闻的影响力。[8]具体优化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合理剪辑微视频,强化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原则,而微视频的应用为新闻报道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有视频未必有真相”。2013年,多家媒体转载报道了“长春老人摔倒 多人跨过无人扶”,引发了“老人摔倒,路人冷漠”的负面舆情。之后,央视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中对该事件进行澄清,揭示了监控视频经过加工剪辑,并不符合客观真实。
再来看另外一起事件的报道。2016年,一段发生于广东东莞某路段的交通事故视频在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一车辆强行变道被后车撞翻,前车被判定负全部责任。央视对该事件进行报道过程中,视频画面采用了后车行车记录仪记录的画面。同时,为了回应部分网友对于后车故意撞车的猜疑,7分钟的报道中分别采访了当事人、交警等事件相关人员,全面还原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最大程度帮助观众了解事件的起因、发生和经过,客观还原了事件全过程。
这两个案例警示我们,在剪辑制作电视新闻微视频的过程中,需要在保证新闻事件客观、真实的前提下,通过客观的形态展现事件发生、发展全程。[9]同时需要积极采用权威信源,尽量避免主观结论性报道,强化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二)丰富素材的应用方式,强化受众的观看感受
合理运用微视频技巧对于提高微视频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微视频运用手法较为单一,多为当事人所拍摄的手机画面以及监控设备所记录的画面,有时甚至存在因素材不足重复使用的问题,影响受众观感。
为提高微视频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水平,可以通过技术处理等方式,提高微视频应用效果。首先,无论是手机拍摄还是执法记录仪、监控设备所拍摄的视频,常存在景别单一、亮度较低等问题,容易导致观众视觉疲劳,因此在编辑素材过程中可以插入其他形式以丰富报道手段,如图表、动画等;其次,微视频的拍摄可能存在不清晰的情况,因此需要在视频下方配上解说字幕,对于当事人与事发地点可以通过线条圈出,为观众了解事件提供便利。[10]对于一些质量不高的横幅或竖拍画面,在处理剪辑时,可以在上下或两边添加模糊边框等方式,聚焦主要画面,提高呈现效果。对于素材不足的情况,新闻记者还应尽量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深度采访,获取更多的素材,充实微视频画面。
(三)促进专业视频与微视频良性互动,提高新闻影响力
電视新闻报道要实现和微视频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深度融合,增强互动性,提高传播力、影响力。例如央视对两会报道形式进行创新,建立了“一V一云一平台”模式,其中“一V”指数千条独家微视频,“一云”指建立于两会现场的云镜头,“一平台”主要指连接电视、手机大小屏,与观众和用户互动的平台。例如央视频拍摄的《最美张老师,带着1804个山里女娃“逆天改命”》被上传至移动客户端上,取得强烈反响,秒拍等微视频平台纷纷转发,传播效应迅速扩大。这是传统新闻报道和微视频有效互动交流的重要体现。
电视新闻专业视频和微视频的良性互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可以使两类视频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结语
综上所述,微视频的运用对于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动电视新闻的革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深刻意识到微视频的应用优势,掌握微视频的运用技巧,采取有效的优化对策,进一步提高微视频的应用水平,为电视新闻的更好发展夯实基础。
注释:
[1]王雅琴.微视频时政新闻传播转换和思考[J].中国出版,2018(18).
[2]张亚伟. 微视频时代新闻采访工作创新思考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1(01).
[3]郭文君.微视频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传播特色[J].记者观察,2020(27).
[4]魏铮铮.移动优先背景下电视新闻类微视频制作方略探究[J].传媒论坛,2019(22).
[5]闫征.用有温度的新闻,讲出有灵魂的故事——津云新媒体微视频《臊子书记》创作手记[J].中国记者,2020(11).
[6]韩磊.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微视频的新媒体传播[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17).
[7]张梦雄.以“微”见大——移动优先背景下电视新闻类微视频制作方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7(16).
[8]冯楷.主流媒体时政微视频的继承与创新——以“央视新闻”新媒体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8).
[9]刘明.对融媒体时政新闻的探析——以央视微视频《V观》为例[J].声屏世界,2020(22).
[10]吉家元.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借力微视频搭建媒体传播新平台[J].中国广播影视,2020(09).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
责编:项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