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星月,袁曦临,2
(1.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2.东南大学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96)
人文社会科学是知识与价值的统一体,特别是一国的本土理论与思想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和精神品格。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传播与扩散既促进学术影响力和塑造力的增强,也是产生话语权的动力、生成软实力的基础[1]。因此追踪本土理论与思想的传播轨迹有助于实现在多中心交融的全球视域与本土情境下的沟通和对话,促进构建稳固的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对于一种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或理论是否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及究竟在哪些领域、范畴和层面产生影响的评判,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中最为困难的地方,因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具有影响滞后性或历时性,以及与社会历史语境不可分割性或在地性等固有现象。因此,流于主观的阐释是不够的,需要通过事实数据给予客观定量的证明,也需要从更为宏观和历史的视角去进行分析和判断,两者不可偏废,只取其一,都会得出片面的结论。
对于中国特色理论在国际视野中的学术传播以及跨文化的传播路径,主流的研究是媒体所做的定性的跨文化比较,而缺少实证的定量研究。目前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评价集中在利用引文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对人文社科期刊论文“量”的规律和引文关系的揭示[2]。使用计量分析衡量传播力已成为社会评价和学术评价中的通行做法[3]。文献计量方法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衡量论文、著作的影响力。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不同之处在于,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判断涉及价值观、历史文化观和社会语境差异,因此必须在客观的计量分析基础上加以内容分析,并置身于长时段历史视野去描绘其传播历程、评价其传播效果。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对学术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在不同文化主体的对话交流中,对学术作品所蕴含的中国本土理论和思想进行审视,方有可能实现“在民族与世界、普遍与特殊之间获得生长,从而建构民族文化自信”[1]的现实期许。
随着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国家身份的构建,“中国”概念在话语体系中得以强化。“中国特色”概念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又呈现了本土思想和理论在文化交融共存的今天所置身的复杂国际社会情境。时代特征影响中国特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中国特色理论也对西方及其以外地区产生多层次、多场景的影响,这一过程是复杂的本土与世界动态互动的跨文化交流现象。鉴于此,本研究拟以Maoism为例,尝试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揭示中国本土理论与思想的跨文化传播过程及其影响领域,为中国特色理论的影响扩散和软实力提升提供新的观察视野。
国外研究者通常以“Maoism”来表达自己对毛泽东及其个人思想的解读和认知[4]。国际社会使用的“Maoism”这一术语涵盖多重含义,包括一种革命战略、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文化理论和现象、意识形态、社会运动的旗帜、理论武器[5]。国际学术领域中学术和思潮形态的国际Maoism研究兴起已有半个多世纪,仍然方兴未艾[5]。因此,关注国际Maoism的研究动向与实践发展,是了解和分析中国特色思想与理论学术传播的合适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需要明确的是,以下对Maoism国际传播的实证研究是站在平衡守正的学术研究立场上开展的。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并非国内语境所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而是Maoism——即以毛泽东及其个人全部而丰富的思想理论为内核,同时包含了国际学者对该理论的理解、探讨、继承、批判以及持续不断注入的新探讨。
Maoism是在跨文化交流和学术传播中产生的以中国本土知识输出为主、国际学者共同参与构建的理论学说,国际Maoism研究渐渐演变成一门具有影响和批判功能、明确的研究群体、研究对象、学科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域的新兴交叉学科[6]。“Maoism”这一名词有“毛主义”“毛泽东主义”“毛派”“毛泽东思想”等译名,这些译名间内涵差异较大,本文倾向于不译“Maoism”,保留原语境下对毛泽东理论和思想以一种学术形态的创建、讨论和使用的初衷。
本文以Maoism为例,利用JSTOR西文过刊全文数据库及其内部的主题词表,对主题词为“Maoism”的论文进行收集和处理,通过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揭示国际Maoism研究的论文年度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特征,更重要的是进入21世纪后Maoism研究的主题及领域,兼顾技术细节和宏观叙述,以期揭示国际学者不同的解读立场和研究价值取向。
JSTOR(Journal Storage,西文过刊全文数据库)主要面向人文社科领域,目前在75个学科中提供了超过1200万篇学术期刊文章、8.5万册图书和200万份原始文档[6]。JSTOR的资源特点是存档完整性和可回溯性,数据库提供的期刊绝大部分都从第1卷第1期开始,回溯年代最早至1665年。JSTOR于2017年1月推出一个内部设计和维护的主题词表——JSTOR Thesaurus,帮助根据主题组织关于JSTOR的所有信息。JSTOR上的每篇文献最多可以标引10个主题,其相关性取决于该术语在内容中出现的频率。要获取国际Maoism研究领域的外文文献,JSTOR库无疑是最佳的数据来源,且其提供的专业主题词库为数据库中的所有文献标记了规范的主题词,能够保证主题词共现分析的有效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首先搜索“Maoism”进入结果页面,通过点击结果列表中相关文献的主题词“Maoism”完成对目标主题检索。检索结果包括期刊文章、图书章节和研究报告。勾选访问类型中“All Content”和文献类型“Journal”再次检索,得到1953-2019年间发表的1143篇相关学术论文。
由于JSTOR文献导出格式的局限,不易通过CiteSpace、BibExcel等常用软件处理,因此,借鉴袁晓珂运用Endnote和Excel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的做法[7],将论文逐页导出为RIS格式文件,再将它们全部导入至Endnote,按照自定义格式导出至Excel。所得到的论文题录信息包括期刊、发表年份、标题等字段,通过数据透视表逐一进行计量分析。此外,对论文的主题词进行词共现分析,通过共词分析可以确定所有论文主题之间的关系[8]。藉由各个主题词在同一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次,构造共现矩阵[9]。两个主题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文献的次数越多,则表明两者的关联度越高,据此可以识别国际Maoism的研究主题。
JSTOR数据库申明其是不公开提供可用的JSTOR主题词库,在导出的文献信息中并不包含该论文主题词,因此需要手工采集主题词数据。JSTOR内部主题词库保证了所有论文主题词都是统一规范化的,并且避免了论文主题词缺失的情况。在词共现分析中,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考虑同义词、缩略词以及无意义的词,本研究利用学术类微信公众号“学术点滴”所开发的万能同义词合并2.0软件辅助手工对主题词进行规范化处理。处理完毕后利用上述公众号所开发的COOC1.9软件,构造共现矩阵,用于分析国际Maoism研究的主题和领域。
自20世纪20年代末共产国际机关杂志刊登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以来,毛泽东早期思想开始在海外传播。1937年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西行漫记》出版,西方学者认为该书使全世界首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人[10]。这一时期以《西行漫记》为代表的利用田野调查方法的诸多新闻作品是中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者的重要展示窗口。毛泽东早期政治实践和理论的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学者的关注[11],为后来国际Maoism系统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基础。
图1 1953-2019年Maoism研究论文年度分布图(篇/年)
Maoism研究论文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国际Maoism研究从兴起、发展到高涨等的演变趋势,其中,2014-2019的数量下降受到数据库收集期刊最新文章存在推迟间隔的影响。结合具体的文献资料,能够较为清晰地勾勒出Maoism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国际传播历程,即包括:
(1)20世纪50年代——Maoism被首次提出,Maoism研究揭开了序幕。国际Maoism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 Schwartz)于1951年在《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ChineseCommunismandtheRiseofMao)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了“Maoism”这一概念[12],认为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是有别于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创造。
1950-1954年间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泛滥,极大阻碍了学术界对包括毛泽东思想理论在内的现当代中国研究的进展[13]。但此时,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Maoism对处在前工业化(Pre-Industrial)、半殖民地政治文化中的地区具有极大吸引力[14]。
(2)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持续性的Maoism研究热潮。围绕着独创性问题有所争论,但Maoism经历争鸣后最终得以确立。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相关的学术文章、传记、专著在东西方大量涌现,它们被译为各种语言、以各种形式如小册子、诗选、作品集等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12]。毛泽东个人特质及其思想理论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在1968年之后的5年内达到顶峰。
此阶段学术辩论焦点是Maoism是否存在,即是否承认Maoism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独创性的贡献。魏特夫(Karl.A.Wittfogel)认为Maoism只是列宁主义(Leninism)的模仿者,并与史华慈展开激烈的正面论战[15]。伴随全球研究者对“Maoism”原创性问题的长时间、大规模争论,Maoism逐渐被西方研究者广泛接受和使用,并在对于Maoism的争辩中完成了由早期新闻传记范式向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Maoism在20世纪60、70年代对欧洲、美国展现出了强烈的学术吸引力,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革命浪漫激情和文化运动的热潮。
(3)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呈现两大主要研究问题,一是对毛泽东其思想及其遗产的评价,二是对毛泽东时代以后的中国意识形态及其特点的观察与探讨,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毛泽东晚年研究、Maoism理论回溯与展望。1981年6月中共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谨慎态度确定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是去个体化的,即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分别于1980、1979、1981年出版的TheEmergenceofMaoism:MaoTse-tung,Ch'enPo-ta,andtheSearchforChineseTheory,1935-1945(《毛主义的崛起:毛泽东、陈伯达及其对中国理论的探索1935—1945》)、ContinuingtheRevolution:ThePoliticalThoughtofMao(《毛泽东的政治哲学》)、MaoZedongandtheCulturalRevolution(《毛泽东与文化的革命》)三本书均早于此决议,对于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评价提供了不同的分析视角和学术观点[16]。
(4)21世纪后——国际Maoism研究再度被世界关注,并引发新一轮的研究热潮。正如图1所示,进入21世纪后国际Maoism研究成果越发丰硕。在和平与发展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渗透的形势下,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兴起,使得包括Maoism研究在内的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开始走向多元化,国际Maoism研究的视角更加微观、多元。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在2012年出版的长篇哲学著作LaRépubliquedePlaton(《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经常创造性地将毛的语录融入其中进行讨论[17],例如哲学和政治的一个永恒的问题“哲学家应该远离政治吗?”。巴迪欧对柏拉图《理想国》在现代背景下进行翻译与再创作,并将这一书写方式称为“超译”(hypertranslation)。
(1)期刊分布。论文的期刊分布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分布最为集中的3本期刊是《经济政治周刊》(EconomicandPoliticalWeekly)、《中国季刊》(TheChinaQuarterly)和《亚洲研究》(AsianSurvey),出版国家分别是印度、英国和美国,其中《中国季刊》的出版单位是剑桥大学亚非学院。其它期刊论文分布分散,有法国、澳大利亚等出版国家。以上的期刊记录了早期学界关于Maoism学术辩论期间的研究成果。例如,1959年《中国季刊》首任主编敏锐地发现了史华慈和魏特夫在毛泽东思想理论研究上的尖锐对立,邀请他们围绕Maoism原创性这一问题展开深入学术辩论。1960年至2014年在《中国季刊》发表的关于毛泽东研究的论文多达103篇[18]。
表1 Maoism研究论文期刊分布表(篇数≥8篇)
(2)涉及学科领域分布。如表2所示,国际Maoism研究分布于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分布最集中的学科领域是政治学、亚洲研究、经济学和历史研究领域。其次是社会学、语言学和文学、人类学、哲学等领域。在艺术、宗教、教育等领域Maoism的研究也广有涉及。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毛主席语录》在国际风靡。在西德、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催化了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左翼运动蓬勃开展。这些都深深影响了一代人文学者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题材。
表2 Maoism研究论文学科领域分布表(含交叉分布)
选择2000年-2019年频次为10次以上的主题词作为高频词,考察近20年国际Maoism研究的主题、领域的分布,目的是探究21世纪初Maoism持续的学术影响和影响领域。主题词进行规范化处理后通过COCO1.9构造词共现矩阵图,见图2。根据共现矩阵建立以Maoism为中心的主题词共现频次表,如表3所示,直观展现了主题之间关联度。
图2 Maoism研究论文主题共词矩阵图(部分)
由表3可知,进入21世纪后国际Maoism研究依然聚集在政治领域,包括政党及政治体制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人阶级及无产阶级等阶级与社会制度研究,但是集中度有所下降,出现了后毛主义(Post-Maoism),表明Maoism已经慢慢分散进入其它学科领域和社会实践生活中。“所谓后毛主义并非指毛泽东逝世之后,而是指在特定历史情境之下批判性思想以变形的形式回到半遗忘、半压抑的毛主义本身”[19],是Maoism随工业化迅速发展、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而步入的新阶段。这些主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表3 Maoism研究论文主题词共现频次表
(1)文化批判及艺术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国际Maoism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批判和文学批判、电影批评、戏剧批评理论。例如,2016年发表在《艺术公报》(TheArtBulletin)上的《“人民免费吃饭”与毛时代中国的集体生产的艺术》(ThePeopleEatforFreeandtheArtofCollectiveProductioninMaoistChina)一文中,作者探讨了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国内文化生产的范式转变,“帝国工坊”(imperial workshop)和“集体绘画”(collaborative painting)的历史先例与大跃进时期的参与式社会主义相呼应,并作为一种艺术实践和一种媒介推广形式被运用到极致[20]。参与现代主义集体(modernist collectivity)创作活动的艺术家们也推动了东亚现代艺术的发展和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的产生[21]。
Maoism对现代主义艺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包括抽象艺术、形式主义艺术(Formalist Art),先锋艺术(Avant-garde Art)等。让-保罗·萨特、米歇尔·福柯、阿兰·巴迪欧等这些众多文化学者都曾经被Maoism所吸引。20世纪80、90年代在社会、文化、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学术词汇,与20世纪60年代的大量知识遗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Maoism知识遗产在其中居于中心地位[22]。
(2)哲学领域。唯物主义、乌托邦、存在主义、认识论、实用主义(Pragmatism)等主题词标示着Maoism在哲学领域被持续讨论着。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等文章在辩证唯物主义学者间被看作重要文献。纽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者诺曼·莱文(Norman Levine)认为,矛盾概念源于黑格尔,被列宁广泛使用,但毛泽东赋予这一概念更为重要的地位和新的含义[23],毛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一种综合[24]。
(3)中国文化,特别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强调道德、美德。这一研究主题从Maoism学说提出之初就已是重要问题域,并成为关键且经久讨论的议题。Maoism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谈论实际上是学者们为了厘清毛泽东其思想的源头和底层的民族文化基因。例如关于Maoism与儒家思想和儒家伦理(Confucian Ethics),费正清专门分析了Maoism的儒家“德性”问题,他认为毛泽东具有一种“道德主义”,继承了中国的道德说教传统[25]。除此之外,史华慈将毛泽东文革时期的政治哲学概括为“德性统治”[26]。
(4)妇女解放,女性主义和女性权利。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一方面捍卫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另一方面透彻分析与把握中国国情和妇女存在方式[27],提出了参加社会生产、参政议政、接受教育、实现婚姻自由等政策措施。1991年《女性研究》(FeministStudies)刊登出一篇名为《请以青年唤我,不要称我为妇女》(CallMeQingnianbutNotFunü:AMaoistYouthinRetrospect)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时代对女性的积极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形象是中性的”,“男性同志和女性同志是一样的”这些官方意识形态的积极信念与传统的性别期望共存,使女性参与劳动跨越性别界限合法化,并使女性的个人发展成为可能[28]。Maoism的妇女解放思想和实践案例能够为某些国家和地区实现妇女解放提供经验及理论指导。亦有许多研究将Maoism与典型的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比较和专题分析。如2015年《西蒙娜·德·波伏娃:历史化的毛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SimoneDeBeauvoirAbroad:HistoricizingMaoismandtheWomen'sLiberationMovement)一文认为波伏娃对Maoism、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体会影响了她在冷战期间的政治理论和实践[29]。
(5)冲突、动乱、武装斗争、社会运动依旧是紧密相关主题,但同时能够看到经济发展、和平条款、人权、性别平等、社会道德、工会等主题,国际Maoism运动已经转向追求社会公正的和平抗议。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社会不公、贫富悬殊等问题,国际社会和学界重新考察Maoism,希望从中获得启发和解决方案。
本文以Maoism为例,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结合的方式对Maoism相关文献进行多角度分析,为认识中国本土理论与思想的学术传播提供新的观察视野。现将研究结论总结以下:
(1)自20世纪50年代Maoism被提出后,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风云变幻,Maoism不断产生了新的议题和方向,Maoism研究最终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独特地位,成为一种普遍的理论知识[24]。Maoism是在世界格局风云变动、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持续高涨的背景下产生和确立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特殊的文化魅力、重大的历史影响和深藏的普世价值。由此可见,Maoism是具备代表性且具有持久、广泛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理论。
学术形态的Maoism属于更广阔的、更复杂、更具多主体性的理论思想和研究领域,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各方面。在长达60年的传播过程中,Maoism呈现出了从政治哲学、国际关系领域向人文艺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领域扩散的态势。Post-Maoism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世界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背景下诞生的[30]。纵览全局,当下国际Maoism研究步入Post-Maoism研究阶段,更呈现出跨越时空、纵深发展的跨文化交流面貌。
(2)本文通过文献计量,从学术形态的Maoism入手,对一种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或理论的学术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对于其在哪些领域、范畴和层面产生影响进行揭示,置身于长时段历史视野去梳理其学术扩散历程。中国特色理论的国际影响及其与扩散可以从国际学者的相关研究阶段、主题等中反映出来,即跳出自我的视角,进入他者的体验中去感受。正如本文对国际Maoism研究分析结果所示,中国特色理论与思想的传播和交流彰显着多元的文化视野,这种持续的双向互动既显示了不同文化认识中的共识与差异,也体现了中国情境下知识生产的影响力和持久性,而正是这种互动彰显出国家的文化自信。只有基于新的共享视域去考察中国特色理论和思想的传播影响和扩散效果,才能实现真正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