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巧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先兆流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1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5--01
孕期前28周易发生先兆流产,若处理不到位或缺乏重视程度,不仅会危及胎儿生命安全,而且还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改变这一现状,应重视对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以此加强对不良影响因素控制[1]。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0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观察,对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使用不同方式进行干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9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护理目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建立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观察组: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9.57±5.29)岁,孕周9-27周,平均(18.30±3.17)周。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9.50±5.30)岁,孕周8-27周,平均(18.29±3.20)。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加强其对自身状况了解;引导患者检查各项激素水平;引导患者配合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走动;保证日常饮食营养均衡;做好环境护理工作,营造舒适、干净、温馨的住院环境。
心理干预:(1)心理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等方式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利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以此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严重程度。(2)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积极主动沟通交流,结合其言语、行为表现,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其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程度,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心理疏导,打消患者疑虑,提升其对医护人员信任度。采用多样化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缓解,如漫步、播放舒缓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以此降低负面情绪对其影响。(3)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先兆流产产生原因治疗方法护理措施等,以此加强孕妇对病情了解,减轻其紧张、担忧等情绪。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参考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改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心理状态:评分,采用焦虑量(SAS)和抑郁量(SDS)评价表评价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
(3)满意率:使用科室自拟满意度评价问卷进行评分,结合患者意愿填写,总满意率=(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F-36和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组间对应指标无明显评分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先兆流产属于孕早期一种较为常见妊娠疾病,患者发病后若未能及时到院采用有效方式进行治疗,会导致胎儿死亡。而为切实保护好孕妇腹中胎儿生命安全,在治疗期间还应重视对相应护理方式应用,以此减少孕妇负面情绪对其身心健康状态影响。以往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负面状态,但护理方式作用有限。与之相比,以常规护理方式为基础,结合患者心理方面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干预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
本次护理研究结果显示,两组SF-36和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护理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评分均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更优,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说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护理,并辅助使用心理护理,可提升患者临床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林雪英,李素婷,江洁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9):111-113.
[2]仲艳,董清华,王梅娟.优质护理干预在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期间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