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职体育教学是高职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课程。从高职教师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暴露出学生参与兴趣不强、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在体育课堂中开展混合式教学,合理使用线上、线下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让更多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中完成高职体育学习的基本要求。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体育;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175-03
近几年,国家愈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强调高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求每一位高职学生都必须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为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强调高职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各种体育运动的相关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育、锤炼意志。这一要求给当前高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混合式教学是指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将两种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围绕所学知识由浅入深,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程综合核心素养。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手段、方式也在不断得到改善与更新,其本身对高职教育的效果也在不断强化。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混合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一方面教师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中教师会带领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讲授,教师更多地会将其放在网上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观看网络资源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
(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混合教学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有了更多自由学习的权利,学习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定,学习方法、掌握深度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
(三)注重对学生深层次核心素养的培养
混合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深层次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整体上看,开展混合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在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二、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高职体育教学课堂之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高职体育教学课堂之中的必要性是十分显著的,这种模式不仅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死寂沉沉的束缚,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尽管很多高职学生对体育课堂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更多表现在参与自由活动方面。而对于专业性的体育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不是很强,很多学生都希望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玩”。混合教学的融入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愿望。一方面原本枯燥的基础动作练习被安排在课下,便于学生更加自由地掌握。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自由活动,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有更大的提升。(2)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存在差异,学习过程中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制订较为宽松的学习目标,学生则可以自由选择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因此自身个性化能力也会随之有所提升。(3)丰富课堂教学层次,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其中教学层次不清晰、教学质量不高是影响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当教师能够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之中时,便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网络资源的优势对现有教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在高职体育教学课堂中开展混合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的出现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国家鼓励高职体育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多次出台相关文件鼓励教师围绕混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创新实践。这些政策的出现为高职体育教师开展混合教学模式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高职院校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开展混合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教学的实施是以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为基础的。伴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发展,以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不断升级为教师开展混合教学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便利性。开展混合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材料。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变得更加丰富,这些都为教师开展混合教学创建了积极、有效的教学环境。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流程
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混合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于高职体育教师来讲应该尝试将混合教学融入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把握好不同的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开展混合式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有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资源的收集、导学案的编写及其他准备等内容。
以教学目标的制订为例,这一准备工作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让目标变得更加富有个性化和实践性。比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围绕200米跑制订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200米跑的动作要领;引导学生完成200米跑的训练任务。”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在这一目标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要求学生自主掌握200米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引导学生自由组队、训练、研究战术,课堂中完成200米接力并取得优异成绩。”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混合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线上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课上(课下)通过网络的方式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初步的认知。线上教学的时间一般较为自由,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线上教学,也可以在课下安排学生参与线上教学。开展线上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在线上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动作要领及技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主。第二部分是线下教学,当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更多线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不断参与各类体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将前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展现。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不同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寻求更好的发展。
(三)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是开展混合教学模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同时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阶段。当学生完成基本的体育学习活动后,迫切希望获得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肯定,也希望有人能够指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这些内容都可以在课后评价中完成。(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点评,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效果。(2)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出不同的评价结果,确保学生都能在不断受鼓励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四、借助混合式教学提升高职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
尽管在高职体育教学课堂中开展混合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稳定、教师教学手段缺乏创新、课后教学实践实用价值缺失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采用如下教学策略提升混合教学质量。
(一)编写趣味学案,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混合教学模式需要学生使用自己最喜欢的互联网参与学习活动,但当学生长期采用相似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时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枯燥感,这种枯燥感的出现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尝试通过编写导学案的方式来解决。(1)在导学案的书写过程中应努力设置趣味的教学悬念,通过提出学生感到十分常见却又难以解答的问题,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足球运动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为什么球员抢断后前传时,前面第一位球员明显处于越位状态,裁判却没有吹哨?”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越位的含义中进行判断,由于球员没有过半场,这样的传球是没有越位一说的。(2)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尽量将种类多样、内容有趣的资源进行融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某一体育锻炼的行为或内容,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提升具体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三步上篮”时,教师可以从NBA中找到极为有实力的球员视频,鼓励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动作的实际要领。
(二)优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实际效果
鉴于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开展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如果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肯定无法得到显著提升。为此,教师必须要对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手段进行优化。(1)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设计更多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更好地展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各种趣味实践活动,并让学生自由参与体育活动。(2)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鉴于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三)创设多元情境,培养学生的自我检验能力
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基础的动作要领后创设多元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实践活动之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1)结合实际情况创设趣味情境,在保留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升教学效果。(2)对教学情境的元素进行优化,引导学生在特殊的情境中检验自我学习情况,提升学习效率。在围绕学生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自身能力,从而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五、总结
总之,在开展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教学活动中,能很好地起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丰富课堂教学层次,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借助互聯网技术开展混合教学的条件也变得更加成熟,这些因素都为高职教师开展混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帮助。为此,对高职教师来讲,应努力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积极围绕编写趣味学案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优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创设多元情境培养学生自我检验能力,才能让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入高职体育教学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马蕊,孙伟,尹文婷.大学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出路[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2):63-64.
[2]陈志远.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150-151.
[3]李锋,李扬.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9):95-97.
◎编辑 司 楠
作者简介:王枫(1988—),男,江苏徐州人,汉族,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