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熊
此次美国针对俄乌冲突持续出台对俄罗斯的制裁法规,规模之大、频率之高、威慑范围之广,且与盟友协同实施,呈现出极限特点。
对此,金杜律师事务所跨境监管业务合伙人郭欢指出,中俄自2014年即建立起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特别是与俄建立紧密贸易联系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应特别关注俄管制及制裁,避免触发制裁风险。
应全面排查相关法规
近日,金杜研究院发布《中国企业对俄业务发展各阶段风险识别与处置指引》(下称《指引》)。《指引》介绍,根据是否对相关交易具有明确的管辖权,美国经济制裁通常分为一级制裁和次级制裁(或称二级制裁)两类。
一级制裁适用于具有“美国连接点”的交易。次级制裁主要适用于不存在“美国连接点”的交易,一般包括两类情形:一是禁止非美国主体开展参与、支持违反人权、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等美国制裁项目重点禁止的行为;二是禁止非美国主体对某些被实施资产冻结等制裁的主体提供支持,如与某些被列入特别指定国民清单(SDN)的主体开展正常交易。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美国的次级制裁并不陌生。近年,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地位,频繁运用次级制裁,限制中国企业或个人与美方制裁目标国家的企业之间经济交往。从实施手段而言,最为典型和常用的手段就是在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所公布的SDN清单中加入“受次级制裁”或“有次级制裁风险”。
“基于中俄在经贸方面的紧密合作关系以及美国经济制裁的穿透效力,中国企业在实践中面对的制裁风险较大,防控难度较高。”《指引》称。
俄罗斯是中国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1年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35.8%,达1468.87亿美元,中国连续12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国,双方合作主要围绕能源、金融等领域,并涉及多家俄罗斯大型金融机构,是次级制裁的高风险领域。目前,美国对俄次级制裁风险主要集中在能源、金融等领域。
根据《关于被冻结资产人士所拥有的实体的修订指引》及OFAC相关常见问题解答,SDN清单和行业制裁识别清单(SSI)适用“50%原则”,由受到SDN或SSI一个或多个主体单独或累计拥有所有权达50%或以上的任何实体自动被认定为SDN或SSI主体。《指引》指出,“50%原则”扩大了制裁的打击范围,对企业提出更高的合规要求,需准确识别交易对象的股权结构。
为了判断是否存在次级制裁风险,《指引》建议,企业依据拟开展业务实际情况和交易方黑名单筛查结果,全面仔细排查有关制裁法规、行政令、FAQ及处罚事例后加以综合判断。
制裁法令更新频率高,需实时关注
从美国对外动用次级制裁的历史来看,其会根据对制裁国家打击的需要,随时调整相关政策。以近期对俄制裁为例,为限制有关国家与俄罗斯开展相关交易活动,从而抵消或减弱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俄制裁效果,美国官方多次喊话,反复提醒和威胁他国企业要严格遵守美国对俄制裁措施。在此背景下,不排除未来美国可能会进一步强化适用于第三国家企业的次级制裁措施。
当前,俄乌局势下美欧制裁不断加码,而且这些制裁的规则变化很快,企业需要抓住关键点。道琼斯风险合规中国区总监马建新在近日举行的“中国企业如何应对俄乌局势下的涉外风险”研讨会上指出,为防范制裁风险,企业需要全面分析制裁规则,评估制裁风险。同时,结合企业特点,从顶层设计制裁合规专项框架,从基层业务流程中去管控风险,尽早建立内外部专家顾问团队,或培养合规人才队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对俄制裁措施更新频繁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不同领域均有不同的管控规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既要保证企业的商业利益,又要兼顾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以及影响,建议聘用专业人员协助仔细甄别各种风险并谨慎应对。”郭欢称。
鉴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领域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国际形势和公司业务所涉国家的政策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测有助于企业提前调整战略规划,准备好应对措施。对此,郭欢建议,相关企业可与同行业领域内的其他企业以及与俄罗斯业务相关联的企业建立相应的地方行业合规联盟,在合规应对上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定期开展行业相同职能部门与产业链的研讨。另外,与合规专家开展法律风险评估与专业辅导,在减轻企业合规负担的同时,帮助企业深入了解相关法律风险,找到具有普适性的风险管理及合规解决方案。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蔡开明预测,不排除美国后续对俄罗斯采取更激进的打击措施、升级制裁的可能性,欧盟可能亦会效仿。
“针对俄乌局势变化,中国、美国、欧盟等与俄罗斯的关系可能会有较大调整。若中国的政策、法律、规定与美国和欧盟的规定有冲突,作为中国企业,应首先遵守中国法,如《反外国制裁法》《阻断办法》等的规定。若中国法与美国和欧盟的规定不构成冲突,建议中国企业尽可能不违反美国和欧盟的制裁规定。”蔡开明称。
利用数字化方案进行黑名单筛查
黑名单是美国开展制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当前俄乌冲突下,美国、欧盟等国家已集中将接近1500个俄罗斯实体列入制裁清单。因此,中国企业在对俄开展商务活动前,应将针对合作方的黑名单风险筛查工作视为合规前提。但在当前企业实践中,黑名单涉及国别以及种类繁杂,且企业合作方数量众多,加之两方面都处于动态变化中,仅依靠合规人员人工手动筛查并不现实。对此,《指引》建议,采用数字化法律合规解决方案突破黑名单筛查工作的困境。
“黑名单筛查仅作为数字化法律合规解决方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后续可根据需求,实现与客户、供应商等合作伙伴业务系统的对接。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企业完成黑名单实时自动化筛查匹配及预警工作,提高筛查的效率性和准确性。”《指引》称。
在本次俄乌冲突下,各国通过限制或禁止本国企业对俄输出先进的商品、技术和软件,从而切断俄方重点产业领域所依赖的进口供应链,限制俄重点领域和行业发展。据《指引》介绍,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的域外效力较强,基本伴随受控物项全过程,不仅关注美国原产物项,且对于外国生产的涉及美国物项的产品也规定了管辖效力。基于直接产品规则,受EAR管辖的外國产品几乎都需要申请许可证,导致非美国企业很难合规向俄罗斯出口任何涉美产品。因此,中国企业需根据直接产品原则,排查自身产品是否存在基于美国软件或技术直接开发设计的,或使用了基于美国软件或技术生产的设备,以决定是否需要申请许可证,以及是否可以出口至俄罗斯。
“以前,企业‘走出去是以规则为本,现在要以风险为本。”马建新称。他进一步解释道,以风险为导向,就需要定性和定量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风险以及缓释风险,还需要从全流程分析各类地缘风险对企业国际经营的影响,从国际收付结算等关键节点判断对企业资金管理的影响以及从客户、经销商、供应商、交易对手方、第三方合作伙伴等方面分析是否会有风险传染的影响等。
美国的经济制裁和出口管制措施,已经成为其外交政策的主要工具,长臂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多,单边制裁的规则变化很快。马建新指出,企业需要了解美国制裁的主要诉求,抓住关键的制裁风险点。同时,还要多了解制裁豁免的情形。
马建新还特别提醒道,在当前情势下,不仅要看他国对俄罗斯的制裁,还要看俄罗斯的反制裁。中国企业在应对俄乌局势下的涉外合规风险时,建议管理者和经营者要有“一二三”的新理念。“一个意识”,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局意识。“两件大事”,即统筹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推动企业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三项思维”,即顶层思维,做好战略风险预判;底线思维,做好履职责任担当;系统思维,协同科学发展。21F3456E-FAB2-4BC0-902F-27291412B8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