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现代科技,助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2022-06-15 19:30许敏
求知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现代科技小学科学微课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掩盖了科学课堂的光彩,致使学生在科学课堂上体验感不佳,学习质量难以达到预期。基于此,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师应当主动地跟上时代的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应用微课资源加强预习效果,让学生运用网络自主检索探究,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实验教学和设定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从而突破重点知识。

关键词:现代科技;小学科学;微课;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许敏(1992—),女,江苏省张家港市新塍小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越加重视使用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现代科技带入教学课堂,给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体验,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但是,目前部分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僵化呆板,难以使现代教育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对此,在实际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时,教师应当基于科学课程的学科特色,主动地寻找现代教育资源注入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为学生打造趣味十足、内容丰富的课堂,全面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

一、利用现代科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支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精神动力[1]。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准备不充分、教学活动趣味性低等,使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不足,导致学生难以主动地融入课堂,探索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低。网络上拥有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活动资源,能够帮助教师设计出趣味十足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一)优化备课,满足学生需求

备课环节是一个具备先导性的教育环节,有效备课能够让教育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在传统的备课环节,教师的主观意志容易影响备课质量,致使备课充满主观色彩,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资料的下载和上传变得更加便捷。一些优秀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到网络平台上,让其他教师能够进行学习和参考。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备课活动时,可以对网络上的同类资源进行检索,有效筛选,适当整合,尽量弱化备课环节的主观色彩,提高科学教学的客观性。

例如,在“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参考网络上的同类教学案例,优化自身的教案,为学生设计更有趣、更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正式开展教育活动前,教师在网络上输入“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等字样,获得网络中同类教学设计案例,在浏览案例的过程中,客观分析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和教材上的科学知识,再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学生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等方法,发现食物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乐于探究、积极合作等科学态度。之后,教师观看网络公开课视频,结合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科学地设计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将整个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层次。教师在备课环节准备充足,有利于为优质科学课堂的生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广阅资料,拓展见闻

教材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资源,但是,受到篇幅限制,教材无法囊括所有的科学知识。学生如果仅学习教材上的科学知识,就容易制约自身科学素养的纵深发展。而网络上的海量学习资源能够补充教材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为学生布置自主检索网络资源的任务,让学生应用网络资源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交换彼此收集的资料,使学生知识面得以拓宽。

比如,在“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网络中的资源,丰富自身的见闻,并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之间的关系。此外,学生通过对检索到的资源进行筛选、下载和整理,可以形成带有个人色彩的资料库。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基于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水平,为学生组成互动交流的小组,让学生交换彼此收集的资料,使学生从更加广泛的角度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这样,当教师再为学生讲解这部分的内容时,学生就能迅速跟上教师的节奏,提升学习的实效。这一做法进一步凸显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打开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满足。

二、应用现代科技,助力学生发展

传统的科学课堂有所局限,一是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源有限,二是学生难以依靠教材等素材来完成对科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便捷,使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利用网络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自学的任务,逐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使用微课,丰富预习资源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等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轻松获得相应的知识。所以,在组织学生预习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微课来进行预习,为课堂教学预热。

以“岩石的组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围绕“花岗岩的主要组成成分”“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等重要知识点进行微课的制作,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地安排各个知识点的出场次序。随后,教师再对微课的总体时长进行调整,避免微课的时间过长,消耗学生的精力,降低学生自主预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在做好微课后,教师将微课发送给学生,以便学生浏览学习,以逐步加深学生对花岗岩主要组成成分等知识的理解。

教师利用微课技术为学生制作自主預习的资源,能够丰富学生的预习资料,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自主完成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带着自己的思考进入科学课堂,逐步增强对科学知识的认识。

(二)自主检索,做好自主探究026C0DA3-D836-487D-89D0-01A23CF54ED8

问题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常客”。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并据此开展复习和巩固,帮助学生完善科学知识体系。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为学生设定探究任务,让学生自主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中检索问题的答案。这样,在日后的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学生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地利用网络资源寻找问题的答案,促进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发展。

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引导学生了解新鲜食物与变质食物之间的差异,带领学生理解食物变质的原因。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对食物进行保存。”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提出几种控制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办法。最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除了对微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控制,还有哪些保存食物的好方法呢?”并引导学生在网络中输入“保存食物”“方法”等字样,让学生获得网络中的信息,了解更多保存食物的方法。

教师以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对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使用现代科技,提升学习质量

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有限,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科学知识,难以直接通过教师的口述形成准确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而现代科技具有对抽象事物进行形象化处理的功能,能够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科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降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难度。所以,教师有必要利用现代科技改良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建直观的学习情境,逐步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一)改良方式,化解实验教学难题

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方式。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实验来感知科学结论的生成过程,并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验中,逐步完成对科学知识的内化,促进自身科学素养的发展。由于条件有限,对一些要求较高、耗时较长的实验,教师往往会采用口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实验的细节,期望学生基于教师的讲解,增强对实验的认识。然而,口述的实验教学形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此,为了让学生直面实验的过程,使学生透过形象、直观的视角理解实验的原理、条件和步骤,教师有必要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实验教学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程度。

比如,在“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教师会为学生设计“观察绿豆芽生长”的对比实验。但是,学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对绿豆芽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对此,教师便可以应用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呈现形象、动态的实验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的细节进行仔细的观察,从而逐步明白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在课堂上,教师先向学生提出“如何探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呢?”“如何对实验进行设计呢?”等问题,让学生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自主完成实验的设计。当学生完成实验的设计后,教师为学生播放实验视频,并围绕视频上的细节,向学生提出“实验员改变了什么条件?没有改变哪些条件?”“实验中两组绿豆芽的数量是否一样呢?”“如何看出条件的改变是否对绿豆芽的生长产生了影响呢?”等问题,让学生细致地分析视频上的内容,以便其能透过实验现象,迅速地了解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这一知识点。

教师应用网络资源优化实验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促使学生基于自身的观察和探究,逐步获取科学知识,真正地加深对科学知识的印象。

(二)设定情境,突破教学重点

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重点知识,在科学教学中亦是如此。然而,一些科学重点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教师直接在课堂上讲解科学知识,会让学生难以快速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难以真正地理解科学世界的微观、宏观内容。而现代教学技术能够为学生呈现直观的情境,弱化科学知识中的抽象色彩,从而降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难度,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得显著性的提升。对此,教师要积极地借助信息技术,促进课堂直观情境的生成,化解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杠杆的科学”这一课中,为了突破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建直观情境。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同学,对一块重100斤的石头进行了移动,你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吗?”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随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图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杠杆”的概念。紧接着,教师再借助杠杆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结构,以及其各个部分的作用。最后,教师出示“压水井”“跷跷板”的图片,促使学生基于科学视角,理解生活中与杠杆相关的科学原理。

教师应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科学知识,能够形象地呈现抽象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在调动自身的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从而实现对重点知识的突破。

现代教学技术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现阶段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时,教师应当主动地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灵动的微课视频等,优化传统教法,在创新传统教學方式的过程中,全面提升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葛长军,王红.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新智慧,2020(33):63-64.026C0DA3-D836-487D-89D0-01A23CF54ED8

猜你喜欢
现代科技小学科学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现代科技展示古今历史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析现代物理与现代科技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