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晓青
[摘 要]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群众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近年来,群众对于社会保障基金尤为重视,事业单位已经全面落实的社保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是避免社保基金管理风险的重要对策,但部分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度执行力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暴露出了不足。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来探究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路径,希望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2)09-0082-03
(一)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指组织是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了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而在内部进行的自我调整、自我规划与自我控制的方法。在事业单位当中,社保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将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发挥出来而在内部进行的调整、管理、约束与评价等一系列方法的总称[1]。
(二)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的作用
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社保内部控制可以为员工提供重要的保障,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工作效率,是留住人才和保持人才的重要手段,这可以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工作。构建起完善的社保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促进资金的增值与保值,也可以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的实施无论是对于事业单位自身还是对于社会发展来说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不实行社保内部控制的话,事业单位很难留住人才,难以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的问题,不利于保持人才结构的稳定性。
(三)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的一般特征
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具有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的特征。全面性是指社保内部控制需要贯穿于社保工作的决策、执行、监督等整个过程,覆盖单位的各项业务和事项,涉及多个环节。重要性是指社保内部控制关系到员工的利益,事业单位要将其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上。制衡性是指事业单位要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形式,以促进控制效率的提升。
(一)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历程
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是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企业保险”开始形成。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社保制度形成阶段,也是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完善的重要阶段。1991年,“企业保险”开始向“社会保险”转变。1994年,全国14个地区实现了社会保险的省级统筹。《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文件先后发布,这促使事业单位形成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2]。
(二)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社保内部控制发展时间比较短,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内部控制水平不高,表现在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相关程序不够规范,制度中没有对人员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导致人员的积极性差、管理执行力弱。部分事业单位在构建社保内部控制的时候并没有充分结合自身的情况,而只是照搬了其他单位的制度,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还有部分事业单位所实行的社保内部控制制度比较落后,相关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并没有对该制度进行更新和完善,导致制度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最终成为形式化制度,这对我国社保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社保内部控制執行力度不足
从整体上来看,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比较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单位的运行、任务的完成以及人员的管理上,对于社保内部控制的实行不够重视,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态度比较散漫,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岗位分离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在实际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也比较粗放,相关技术手段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比较弱。二是问责机制缺失。当前,很多事业单位都并没有构建起相应的问责机制,这导致工作人员在业务办理的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在发现问题时,也只是以口头的形式进行通知与汇报,或者对相关人员提出口头批评,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惩戒。这导致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整改,社保内部控制制度变得形式化,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违规违法行为。三是监督机制缺失,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被削弱。部分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够关注,缺乏有效的机制来对制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反馈。长此以往,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单位内部资金的运行效率比较低。
(三)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的实践
在实践当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对社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并没有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也没有形成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制度制定方面缺乏严肃性,社保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现有的制度不合实际,造成制度制约不了人、内部控制机构不健全、稽核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良好工作氛围等问题。
(四)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案例
A事业单位属于当地的财务局,虽然建立了社保内部控制体系,但在实地调查时发现,该单位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人员素质也不达标。虽然内部控制体系已使用多年,但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更新,信息技术水平比较滞后,无法对新业务进行有效的改造与升级,这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滞后,制度管理的效果也较弱,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一)社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原则
社保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需要坚持规范化、信息化的原则。规范化是指事业单位要构建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持续监控等环节,并使各个环节的操作在制度的约束下顺利地开展起来。同时,内部管理人员也要对各个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使各项业务流程都变得完善、规范[3]。信息化是指事业单位要与时俱进,构建社保财务工作的一体化模式,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为社会保护基金的安全提供保障。
(二)社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框架
社保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内控环节,使相关控制活动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开展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管理人员要树立先进的理念,能够严格遵守控制规则。在这个基础上,事业单位还要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现管理与报告关系的确认,将各项责任落实到组织当中,使授权与责任分配方法变得明确,促进责任与权利之间的对等,同时使各个部门树立起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
(三)社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设计
在内部控制体系要坚持分层次控制的原则进行建立与设计,这是提高控制效果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监控防御控制层,在该层次中制定相应的制度,使得组织之间相互制约,以此达到防御的效果;其次,要构建起事后监督层,在该层次中对社保控制人员进行日常性与周期性的审查;最后,要形成统计、审核以及纪检层,在该层次中,事业单位要定期对社保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和检查,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得到合理、规范使用。
(四)社保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现
在落实该内部控制体系时,为了使各项工作都能够有章可依、有规可循,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以对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员工进行约束。其次,要确保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能够基于操作型、管理型以及服务型岗位来确定相应的职责,使其与内控机制的要求相符。最后,要构建起完善的审核机制,明确需要经过审批的职责和承担审核、复核的职责,避免因为职责不清而造成越权办事的现象。
(一)建立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主体
首先要建立内部控制的主体,形成内部控制工作有人管、有人做、有人查、有人究的良好局面,加强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建立一支完善的稽核内部控制队伍。政府编制部门要根据机关社保经办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人员编制上适当倾斜,做好人员选派的工作,将那些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才吸引到社保队伍当中来,充实内部控制主体。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内部控制主体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社保基金的认识,使他们主动接受监督,积极按照制度和流程经办各项业务。
(二)加强单位的管理
事业单位社保工作环节众多、内容复杂,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及时联系国家的社保政策[4]。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尤其是要加强风险管理。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做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由专业的人员对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梳理,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规避措施,以此来降低风险威胁。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风险的动态评估与动态监管,避免出现防控过当或者防控力度不足的问题,以此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机关单位的监督
为了有效发挥内部控制体系工作人员的作用,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内部监督。具体来说,要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设置相应的人员来对社保进行征缴、转移、出纳、审核等,同时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岗位来对这些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避免一人同时进行多项工作的现象出现[5]。对于同一项业务需要多个岗位协作完成的情况,事业单位要对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设置,做到分工明确,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机关单位的监督和对工作人员的制约。
(四)加强对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激励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提供持续的动力,这是各项制度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在这个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制定周密的考核计划和科学的评分标准,对那些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比较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鼓励他们保持当前的状态,在工作当中不断开拓创新。除了正向激励外,还要通过负向激励的形式,对那些违反业务操作或者内部控制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对相关人员进行惩戒,严重的还可以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五)完善社保内部控制制度
在开展社保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当中,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提供必要的保障,这是提高管理效果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构建起完善的社保内部控制制度,在其中对内部操作的流程进行规范,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使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能够变得更为明确。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形成全面和具体的社保内部控制流程,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业务风险进行有效分析,构建起相应的风险评估体系[6]。同时,还要形成内部授权审批制度,对重要管理岗位的权限进行有效控制。最后,还要完善组织结构,组织开展业务运行和财务管理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制度的效力。
总的来说,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社保内部控制体系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都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导致体系的执行难度比较大,执行效果有待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发展要求构建一个完善的控制体系,坚持规范化、信息化的原则,做好监督、管理与激励工作。
[1]陶树果,高向东,方中书.乡—城、城—城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保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J].西北人口,2018,39(02):88-95.
[2]郑秉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体制的转型与突破——写在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进入市场之际[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5(03):1-25.
[3]单英,孙霞,祝新宁.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对国库监管工作影响的思考——基于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划转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20(10):90-92.
[4]吴灿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准备期基金清算和补结算业务及财务处理的专题方案——以苏州高新区为例[J].纳税,2019,13(35):192.
[5]张与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准备期清算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区本级为对象[J].经济研究参考,2018(29):12-16+52.
[6]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业务经办规程(摘要)[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8(04):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