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州 彭 婷
(1.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2.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环境中所感受到的被别人接纳、尊重、包容和支持的程度,是衡量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1]。学校归属感作为评价学校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学校连接程度的基本情感需求[2],良好的学校归属感有利于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社会情感,对其学习和生活持有强烈、持久和恒定的积极效能[3]。一方面,当学生在学校获得较高的学校归属感时,往往会在学习情绪、学习活动和学习满意度等方面的体验上表现得更为积极,同时也会对学业坚持、学业努力程度以及学业成功等产生积极影响[4]。另一方面,在学校校园生活中容易与同学、老师等建立积极联系,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的焦虑、抑郁和压力等心理问题。可见,建立良好的学校归属感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真正体验到自我价值,促进自我全面发展。而大学新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从高中时代正式转入大学后,面临着陌生的环境、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以及自我所扮演角色的转变[5],再加之心理上正好处于“第二次断乳期”,容易引发大学新生对新环境缺乏归属感,并且急需在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归属感理论认为,归属感作为最基础的动机,即使是最小单位的归属感也能够对个体在某个领域的价值认同、努力目标等因素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6]。如果大学新生在入学后,对学校形成较强的归属感,则有利于大学新生以主人翁的态度与行为积极主动地与大学环境发生互动,尽快进入大学生的角色,融入大学生活,增强自我掌控感,对未来充满期待,进而去寻求大学阶段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大学新生的学校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大学新生的学校归属感提供新思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社交软件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以微博、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为主的社交网站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使用。用户的社交网站使用分为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两种方式,而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是相对于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提出的。通常,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是指个体在社交网站上分享自己的动态,在好友动态下留言,开展互动与交流的行为[7]。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是指个体在使用社交网站的过程中浏览他人的动态或主页[8],不参与点赞、回复和评论等直接的互动与交流行为,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网络潜水、被动关注、刷朋友圈等[9]。研究发现,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已经成了当前社交网站使用的主要形式[10],并且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者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浏览周围的信息和他人动态。而社交网站上人们通常会选择性地呈现或展示自己希望他人看到的积极信息,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过程中个体会不自觉地与他人进行比较。根据社会比较理论,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频繁的个体长期会与他人呈现在社交网站上的积极信息进行上行社会比较,容易导致个体低估自身能力并对自我形成消极认识[11],降低线下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时间,从而取代其他的适应性活动,导致社会参与不足,社会联接削弱,社会归属感降低[12]。已有研究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会归属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学校作为一个微观环境系统,又是社会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推测,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负相关[13],即个体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频率越高,学校归属感越低。因此,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可能会对大学新生的学校归属感产生影响,很有必要考察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机制。
生命全程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是多层次和多方向的发展,并且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尤其是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大学新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时间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生命全程发展观视角下探究生命意义感在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对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乃至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感知和觉察,以及对未来生活意义和目标的追寻[14]。生命意义功能理论认为,生命意义感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起动机性功效。尤其是当个体拥有较强的生命意义感时,会激发个体的强大潜力,明确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感,提高自我价值感,在应对风险情境时更容易做出积极应对,使之与生命价值相一致[15]。研究表明,当个体领会和了解自身的生命价值,意识到生命目标、任务和使命时,能够理性地面对压力事件[16],尤其是当面对逆境时可以通过寻求生命意义感减少心理困扰[17]。此外,生命意义感可以为个体提供生活的价值依托,调控个体的行为和情绪,提高对生活事件的控制感,降低抑郁等不良情绪体验[18],进一步增强生活中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个体更好地感受到自己在社会环境中被接纳、支持等,进而在特定的这种环境中形成较强的归属感。已有研究表明,生命意义感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相关[19],生命意义感能够预测学校归属感。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当学生有较强的生命意义感时,通常对自己的生活、生命越是持积极态度,能够更好地认同和接纳自己,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能很好地感受到朋友、同学和老师的支持与尊重,这就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环境中形成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习效率会更高,生活会更充实,进而很好地融入学校环境,形成较强的学校归属感。此外,被动性社交网站的使用一方面会导致个体减少线下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社交网站中呈现出的信息较多地具有修饰性、美好性和夸张性等,频繁浏览此类信息容易让个体与他人比较,这种比较会引发个体误认为他人比自己生活得好,长时间以来会给个体造成失落感,甚至产生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20],进而否定自我价值与人生意义,造成生命意义感降低。已有研究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生命意义感存在显著负相关[21],即个体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越频繁,个体的生命意义感越低。
综上所述,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生命意义感和学校归属感之间关系密切,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影响生命意义感和学校归属感,而生命意义感又会影响学校归属感。鉴于此,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提升大学新生学校归属感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高校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的具体时间为新生入学三个月后开展,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后删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680份,有效率90.67%。其中,男生304人,女生376人;社会科学专业393人,自然科学专业287人;被调查大学新生的平均年龄为19.55 ±1.27岁。
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
采用刘庆奇翻译修订的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量表[22],共4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频率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78。
2.生命意义感量表
采用王孟成等人修订的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23],共10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生命意义感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9。
3.学校归属感量表
采用徐坤英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量表[24],共24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学校归属感越好。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8。
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参照 Hayes等人提出 SPSS 宏程序 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
采用Harman单因子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将原始量表的全部项目做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有8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并且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26.26%,低于临界值40%。初步可以排除共同方法偏差对本研究的影响。
为探讨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生命意义感和学校归属感的相关性,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负相关(r=-0.14,p<0.01)、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负相关(r=-0.16,p<0.01),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1)。结果见表1。
表1 各变量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基于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生命意义感和学校归属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满足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25]。为进一步探讨生命意义感在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影响中的中介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变量间的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能直接预测学校归属感(β=-0.14,p<0.00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能直接预测生命意义感(β=-0.16,p<0.001);当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生命意义感同时预测学校归属感时,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生命意义感对学校归属感均有直接预测作用(β=-0.07,p<0.05;β= 0.45,p<0.001),这表明大学新生的生命意义感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进一步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置信区间估计[26],研究共重复抽样2000次,结果表明,生命意义感在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影响中的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072,95%的置信区间为(-0.081,-0.026),不包含0,表明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0.072)占总效应(-0.142)的比例为50.70%,结果表明,生命意义感在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并且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能够显著预测学校归属感。这说明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的时间越久、频率越频繁,会导致学校归属感越来越低。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刚迈入大学阶段的时间不久,在面对多元的人际关系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容易出现人际关系敏感、人际挫折应对困难等[27]。此时,社交网站作为一种线上交流平台则为大学新生人际交往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大学新生之间接触时间短,互相不熟悉,人际关系具有不确定性[28],大学新生在使用社交网站过程中主要通过浏览对方的信息进一步了解对方以减少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更多采用被动性的社交网站使用方式。而大学新生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过程中会看到大量关于他人在社交网站中所呈现的信息。由于他人呈现的信息往往经过修饰,或者呈现的大多数信息都是美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大学新生在浏览他人社交网站呈现的信息时产生上行社会比较的心态。社会比较理论的上行比较认为,当个体倾向于选择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时,如果预期自己不如他人,则会产生明显的心理落差,容易形成负面心理,由此引发产生一系列消极问题[29]。基于此,大学新生在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时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阶段中还未完全适应大学环境,这会促使大学新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较为便利的社交网站上,在社交网站上被动性浏览他人的信息会让自己觉得他人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意义,但又不确定自己何时才能和他人一样完美展现自我,进而引发焦虑、不安和压抑等感受[30],进一步会让大学新生觉得自己在大学环境中没有被接纳,缺乏支持力度,不能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导致学校归属感降低。
中介效应表明,生命意义感在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这表明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的间接作用影响学校归属感,且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生命意义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生命意义感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越频繁,在社交网站上浏览获取他人呈现的信息也就越多,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大学新生将自己的情况与他人进行对比,尤其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他人过得精彩,或者觉得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境中时则可能表现出无助、紧张和烦恼等不利于自身发展的精神状态[31],进而影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目标,甚至否定自我价值,在生活中较少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形成较低的生命意义感。在此基础上,生命意义感较低的大学新生在面对全新的环境时会造成缺乏清晰的生活目标与学习目标,再加之入学时间不久,未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助系统,遇到困难时缺乏解决问题的技能,容易表现出强烈的无望感,对自己所属学校情感和行为上的认同感较低,表现出较低的学校归属感。相反,大学新生如果能够减少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时间,增加主动性社交网站使用频率,并且合理使用社交网站,对生命意义感会产生积极影响。主动社交网站使用有利于为大学新生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创设机会,避免了大学新生与他人不熟悉而导致的线下交流的局限性,从而增强其与他人和学校的联结,构建互助性支持系统,进而为大学新生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32],增加其积极情绪体验和适应能力,更好地感知生活的意义与自我价值,生命意义感进一步得以提升。而当大学新生拥有较高的生命意义感时,个体便会对生活意义感到满足[33],这种主观上生活意义的满足会使得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及未来越是充满希望,越能够体验到积极情绪,有利于大学新生灵活地调动各种心理资源为自我发展服务,主要表现为对自我接纳度更高,自我认知和定位更加积极乐观[17],同时对自我在大学阶段的生活环境和发展规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较为明确的追求目标,真正体验到更高的自我价值[34],并且对大学环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这就有利于大学新生更好地体验老师、同伴等人给予的关心与帮助,获得较多的支持感,还能增强大学新生对学校的认可与接纳程度,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属于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主动内化学校目标与价值观念,进而形成较强的学校归属感。
本研究探究了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升大学新生的学校归属感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几点重要贡献。在理论方面,本研究通过探究生命意义感在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影响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一步丰富了以往研究,加深了大学新生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学校归属感影响机制的理解。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的发现对提升大学新生学校归属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方面,高校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需要提供社交网站使用指导,引导其正确使用社交网站。频繁的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会对大学新生的学校归属感产生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引导大学新生在社交网站使用过程中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交网站中(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他人呈现状态与自我状态之间的差异性,减少自我心理落差。同时,大学新生可以在社交网站上合理、适度地呈现自我生活状态,进行积极自我构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大学新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交网站使用群体的一部分,形成较强的自我价值感和积极情绪体验。在此基础上,会促使大学新生在社交网站中有效与他人开展互动,强化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和社交技能,进一步创设良好的人际交流互动氛围,搭建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大学新生的学校归属感。另一方面,高校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纳入生命教育内容,提升大学新生的生命意义感水平。通过生命意义主题讲座、生命意义主题团体辅导和生命意义主题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大学新生对生命的认知、态度和情感体验等,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更好地明确大学生活的方向和人生意义,明白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感受在大学校园中获得的支持与关爱,让大学新生能够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满足,最终形成较强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