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博副研究员 葛 悦副研究员 姚卫华高级工程师 代宝乾研究员 张 蓓助理研究员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54)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区域功能的细化,增加了公众对于轨道交通的出行需求。面对日益增长的运营压力,城市轨道运营单位正在着力提升常态化的应急能力建设。常态化运营中的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要素均可能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其中尤以人为扰动事故占比大、关注度高[1]。由此,在应急处置方面强化人因风险的预防,加强岗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提供更多合格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2]。本研究针对北京市某地铁公司应急人员开展应急认知情况调查,找出目前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提升地铁人员应急能力工作的开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提出“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十一条提出“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单位或者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应急人力和应急知识是企业应急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其中应急人力要素是指具备应急管理观念及知识理论、拥有应对突发事件技能,可以顺利完成应急管理中具体工作的人员;应急知识要素是指可以为企业进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帮助的应急管理知识理论、高科技应急设备以及应急管理信息[3]。应急人力是应急知识的载体,应急知识“强健”应急人力的“体魄”。
应急管理本质上仍是一种单位实施的业务行为,应急管理业务流程是从行为和职能的角度进行描述,如应急管理的流程性机理与突发事件的流程性机理在每个环节都一一对应[4]。应急知识系统与应急业务系统有着密切的映照关系,反映了应急管理体系的不同方面[5]。知识内容的确定从能够满足目标应用的一般有效的推理方法开始。对于应急管理,有效的推理策略为:识别不良情况;分析其原因和可预测的影响;确定应针对原因采取的措施,以避免或减轻预期的不良影响[6]。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是保证这一策略实施的主要途径,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由1个预案和3个体系组成,即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机制(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事后协调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估机制组成)和应急法制。为实现体系的运转,需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急能力的结构涵盖了组织体制、应急指挥、应急预案、应急保障等多个维度,以及应急活动的全过程[7]。
为深入了解地铁一线人员应急认知情况,找出薄弱环节,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在于不考察应急相关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而是调查应急活动中担任不同角色的人员对于应急管理相关要素的观点和态度,从而反映单位成员对应急工作的基本认知。
(1)样本量。项目组选择北京市某地铁运营单位的应急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涉及客运、设备以及相关职能部室,基本覆盖运营单位的所有应急人员。共发放问卷2 80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 729份,其中98.68%属于客运和设备相关专业。
(2)调查途径。本次问卷的填写依托“问卷星”网络平台制作,采用线上填写和收集的方式。
(3)调查内容。结合应急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项目组将应急认知划分为角色定位、信息判断、预案掌握和应急响应4个方面(如图1),通过不同类型、部门、学历、年龄、工作年限的应急人员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识别出运营单位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培训需求。
图1 应急认知调查内容
调研数据采用SPSSAU在线分析工具完成,对于非量表型问题,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频次分析法;对于量表型问题,测定其信度和效度,然后利用线性回归进行分析。
明确应急角色的设定是履行应急相关职责的基本前提,从问卷的统计情况看,约有8%的岗位人员无法明确指出是否承担应急职责。
项目组将其他应急管理人员、具有临时指挥权的人员、应急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年龄、学历、在本单位从事应急相关工作的年限7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在经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后,您对于本人在应急事件发生后,应完成哪些具体工作任务是否明确”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似然比检验中,p=0.00<0.05,说明模型有效,见表1。
表1 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似然比检验
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汇总情况,见表2。在“均非常明确”和“部分明确”间选择时,“具有临时指挥权的人员”“部门:客运部门”“年龄”对选择偏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以“一线应急人员”为参考项,“具有临时指挥权的人员”的回归系数值为0.356,OR值为1.427,说明“具有临时指挥权的人员”相对“一线应急人员”而言,更倾向选择“部分明确”;在部门方面,“客运部门”相对于“设备部门”,更倾向选择“均非常明确”;年龄方面,年龄会对题目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年龄大的员工倾向选择“均非常明确”。
表2 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汇总
在“均非常明确”和“不太明确”间选择时,“部门:客运部门”和“学历”对选择偏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在部门方面,“客运部门”相对于“设备部门”,更倾向选择“均非常明确”;在学历方面,学历会对题目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说明学历越高的员工倾向选择“均非常明确”。
不同应急角色对事件信息判断的认知也存在一定差异,采用简单对应分析方法对应急人员类型和事件信息预判依据进行关联关系分析。应急人员类型和事件信息预判依据进行交叉分析时呈现出0.05的显著性水平,意味着两者有差异关系,可继续进行简单对应分析,见表3。
本次简单对应分析提取出2个维度,此2个维度的解释率分别是76.06%和21.41%,累积解释率为97.47%>80%,意味着2个维度可以提取出大部分信息量,研究模型良好。从图2可以看出,一线应急人员以专业知识作为判断依据的关联性最强,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其他应急管理人员更依赖经验判断。
针对预案掌握程度的题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和效度均符合要求,见表4、5。
从表6可知,模型通过F检验(F=21.492,p=0.000<0.05),说明模型构建有意义。从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看,“部门:客运部门”在本单位从事应急相关工作的年限会对“您对于公司各级预案的熟悉程度—综合预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其他应急管理人员、具有临时指挥权的人员会对题目选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即相对于设备部门而言,客运部门对于综合预案更熟悉;工作年限越长对于综合预案越熟悉;相对于一线应急人员,其他应急管理人员、具有临时指挥权的人员对于综合预案不够熟悉。
以此分析模式,项目组对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熟悉程度进行分析。对于专项预案而言,“部门:客运部门”、年龄、在本单位从事应急相关工作的年限会对专项预案熟悉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对于现场处置方案而言,年龄、在本单位从事应急相关工作的年限、学历会对现场处置方案熟悉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项目组通过设置“您认为下列哪几种认识更有利于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和“您认为能够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个问题来反映应急人员对应急响应的认识,并利用选项的普及率来说明其重要度。从图3、4可以看出,64.79%的应急人员认为应急预案需明确步骤,且所有相关岗位人员都要掌握这些步骤,这样有利于快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76.69%的应急人员认为在具体应急事件中明确岗位应急职责分工是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的首要因素。
图3 哪几种认识更有利于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图4 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的主要因素
在全员应急的背景下,应急知识的灌输使全员在应急理念上达成一致。要培育应急人员监测预警、快速反应、事态评估、措施掌控、指令执行、秩序维持和协同救援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从背景、专业、管理层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尤其是在培训时段被业务工作持续挤压的环境下,精准的应急培训机制,更有利于全员应急理念的贯彻。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每一个突发事件都是独特的存在,多专业协调小组的组成很少是相同的,因为一线指挥人员是在轮班制下工作。这意味着在个人层面上,应急人员在处理新事件方面缺乏经验,他们必须经常与不熟悉的团队成员一起工作[8]。
在全员应急的背景下,应该重新认识和梳理应急人员的概念设定和准入门槛,对培训内容进行细化,区分管理层级和专业。首先需要明确应急人员资格的概念,严格资格的获取标准,即使已经通过三级教育,对入职人员实施应急培训和考核,也要提高培训质量与考核标准。岗位责任制内容要与预案中规定的日常职责和应急职责有对应关系,通过三级教育或其他方式建立获取应急人员资格的渠道,形成员工对于“应急人员”这一概念的完整认知,如图5。
图5 “应急人员”概念认知的形成途径
应急人员的年龄、所在专业或部门、学历、角色都会对应急认知产生影响。例如在事件对于运营影响判断上,一线应急人员更依赖于专业知识,而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和其他应急管理人员更依赖经验判断;相对于设备部门而言,客运部门的应急人员往往对各级应急预案更为熟悉。全员应急的理念要求各个岗位的应急人员迅速完成从业务模式到应急模式的切换,这种转变思维也适用于技能训练,对于运营单位的设备部室而言,应急培训内容可能与技能培训的内容发生重叠,因为对于故障的排查和处置本身既是其常规的工作职责,也属于应急技能之一,由此有必要区分专业技能和应急技能的范畴,应急培训中的技能培训更侧重于在应急情境下(比如对于故障排除的时间要求紧迫),完成某类特定的作业。
应急人员的能力建设始于岗位特点和培训对象的学历、角色等属性,不同的专业或部门均要将人员能力与应急情境直接关联,哪些故障、事件可能直接影响到运营安全,并将这些处断技能作为日常培训的重点,因材施教,提高现有人员的应急技能水平。
城市地铁应急能力是指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与城市地铁所有相关的组织、人力、科技和资源等要素所表现出的敏感性,从而最终能够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以及尽快恢复正常运营状态的能力;它是与城市地铁运营相关的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人力资源和体制资源、工程能力与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所表现出来的绩效[9]。应急的协同性必然要求不同专业应急人员在认知领域的大局观。大局观是建立在清晰的应急职责体系基础上,并非只有指挥人员需要大局观,对于一线应急人员而言,他们的需求并不局限于应急作业流程,也需要了解应急机制是如何运转,不同专业是如何衔接的。从指挥到一线人员大局观的建立更有利于实现应急理念的统一,有利于员工在应急预案执行层面的统一行动。
探讨和分析全员应急背景下地铁应急人员的认知需求,有助于地铁运营单位清晰辨识常态化应急工作中不同类型应急人员的能力需求和协同风险,本文在样本分析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1)全员应急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落实《安全生产法》中关于执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表征,常态化的应急情境需要地铁运营单位掌握不同岗位人员的应急能力需求,以利于培养和提升运营线路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2)应急能力需求分析可以从角色定位、信息判断、预案掌握和应急响应4个要素入手,将应急理念拓展至人员入职到离职的全生命周期,推进应急人员概念的形成,依据应急需求细化人员分类,做到因材施教,强调应急人员协同意识的养成,在明确岗位应急责任的同时,提升协同和衔接能力建设。
(3)面向某地铁公司不同层级和类型的人员发放问卷,从全员应急的视角重新审视不同应急人员的应急观点,人员的背景不同、反馈的差异性间接反映出运营方在应急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短板,这些风险是无法通过制度评审或标准化活动发现的,它映射出应急管理意图与基层实施的不和谐因素,定期开展应急能力认知的需求分析,将为企业综合应急能力评估提供有力支撑。
(4)本文以某一家地铁运行单位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虽然不同单位总体运营模式相近,但管理特点不尽一致,还有待于突破企业界限,向行业领域进行拓展研究,且由于问卷调查的方式容易受到主观性、随意性的影响,今后有必要针对某个应急环节,开展重要岗位应急人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测评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