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荣
我们把“伟大”的字语敬奉了统帅,“英雄”的光环献给了强者,“园丁”的美称赋予了老师,“天使”的赞美唱颂了医生……
而那些辛劳、淳朴、善良的医院护工,你们似永不停息的流水,带走病人的疾苦;你们似脚下的沙砾,支撑着病人家属走向价值取向的步子。而你们卑微的身影,湮没在高昂的目光之下;你们神圣的付出,被一句“付过工资了”而一笔勾销。对你们的偏见与漠视,等有一天自己或亲人生病住院了,才深知照料病人的不易。待亲身体验或见证了你们无微不至的人性关怀后,可能会幡然醒悟,抑或改变原有的偏见,才对你们产生敬意,甚至敬礼。我就是这个群体中惭愧的一员。
当我们醒来时,发现了所有美丽的桂冠,不加思考地已献给了上层建筑中的某些大人物。卑微的护工啊,我不知道还能拿什么送给你。
唯有把你近两年来,悉心照料我母亲的一些平凡而不屑一提的琐碎细事,取其一二写出来,呈献给广大读者,让他们定夺,给你应有的称号。
去年二月初,我九十岁的老母亲,因小脑梗,住进了慈溪协和医院,虽身体尚可,但已需要有专人护理照顾。由于我们子女工作较忙,既没时间也没体力昼夜照顾服侍她(其实也有一层逃避的意思),便向院方申请了一名护工。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中国家庭敬老的问题往往不是对金钱的吝啬,而是对牵绊的逃避。
护工是宗汉当地人,名叫施金娥,已五十六岁,但她一点也不显老,乍一看,似乎只有四十来岁的模样。她中等个子,瓜子脸,皮肤白皙,身材苗条,内秀中略带文静;高领的红线衫搭配着黑色的西装,仿佛是一名写字楼里优雅的职业女性。
看着如此清秀、文弱的护工,我不觉有点担忧,心里暗暗想,她怎么能做好又脏又苦的活儿?但看着她恬静淡定的神态,决定试用几天再说。
她铺好被子,甜甜地叫了我母亲一声大妈,便扶她到床边坐下,给她脱下鞋,整齐地放在床下,喂了母亲几口水后,开始准备让母亲躺下。她一只手放到母亲的脖颈后面,另一只手伸进腰下,一借力,把母亲轻轻地放到了床上。再用手抵住母亲的上背,慢慢让母亲躺下,盖上被子后,开始存放母亲的随身用品。几分钟的时间,轻柔而利索有序地完成了身边的活儿,让人放心叹服。当她熟练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诊治工作后,抬起头来冲我们淡淡一笑说:“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们工作忙,先回去吧,大妈不会有什么事的,放心吧,如果有事,我也会马上通知你们的。”于是我留下了手机号,向母亲和护工告别,离开了医院。
住院第四天,便是母亲九十大寿。征得医生同意,我们把母亲接到家中,金娥一同前往陪伴照顾。
当母亲手捧晚辈们献上的鲜花,像新娘一样在鞭炮声中下车走向红地毯时,数百名亲友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我的泪水在不知不觉中流了下来。我知道,自己的流泪不是受庄重热烈的气氛感染,而是近千年来,我的直系血亲中,还没有一位祖上活到鲐背之年的感动和慰藉。
我地的风俗习惯,寿星坐在大厅的中央,接受晚辈及亲友们的祝寿。由于新房刚建成,尚未安装空调,主桌正对大门,那天天气很阴冷,母亲着了风寒,又有点累着,下午回医院后,傍晚再次引起脑梗而突发癫痫,四肢不停地抽搐,全身剧烈地颤抖。医生用药后仍不见好转,我们心痛如绞,爱莫能助。亲人们围在急救室外,只是焦急而黯然地陪着母亲。时近午夜,病情略趋缓和,母亲开始睡着。金娥对我说,据她的临床经验,今晚不会有大事了,叫大家回去休息,她会照顾的。在我和金娥的劝说下,大部分亲人才恋惜地回去。
金娥一直守在母亲的床边,不停地用湿棉签滋润着母亲干裂的嘴唇,还不时揉捏僵硬的四肢。她还一直催促我们陪夜的人在椅子上躺一会儿,闭眼休息一下。我们想代代手,她始终不肯。拂晓前,她在我们的再三劝说下,才去休息。只睡了不足两小时,又来到病床边。我看着她睡眼惺忪的样子,一定要她再去多休息一会,她微笑着说:“护理惯了,常有的事,没关系的!”便开始给母亲做全身热水清理。
虽然我们一直要求医生用最好的药医治,医生也尽了全力,但终因母亲年事已高,进入了半昏迷状态。去年六月底,母亲病情恶化,生命垂危。母亲一动也不动地躺在床上,知觉全无,面色蜡黄,张着嘴,气若游丝,乍一看,与死人无异。但金娥始终不离不弃,按时给母亲翻身、揉脚。她说,翻身勤不容易长褥疮,多按摩会促进血液循环,这样多做做,大妈也许有恢复的希望。
看着金娥一次次、一天天,不厌其烦、不辞辛劳地日夜护理着,我内心的感动油然而生。感激之余,心里暗暗想,她比亲人照料还周到,比儿女还体贴的动机是什么?动力又来自哪里?第一个答案是肯定的,护工当然为了挣钱糊口,但仅仅为了保住对她来说非常重要的这个饭碗,那偷一半的懒,减一半的工作量,也足够满足医院对护理工作的要求。第二个答案若再套用工资金钱之类的词汇来解释,我想是愚蠢的、庸俗的、亵渎的。我想,这应该是中国的传统慈善文化,细雨润物式地浸注进了她漫长的人生历程,是自然的心灵反映,是善良的要素积淀后形成的慈悲反哺。她的表现,应该是潜意识支配的自然流露和行为体现吧。她平淡的行动,此时抹去了我和整个社会平时对护工的偏见。
更让我感动的是,金娥经常爬到病床上,叉開双腿,把母亲半躺地抱在自己的身上,让母亲斜靠着她睡觉。她这样做的目的很清楚,我知道,虽然母亲在昏迷状态,经常改变身体的方位,舒展各个部位,这不但会让人舒服,更利于血液通畅。试问让一个半死不活的老太婆,靠在自己的身上,像肉疼自己孩子似久久抱在怀里,不要说外人,即使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
金娥为我们做出了崇高的榜样,我妻子、妹妹、妹夫、女儿、孙女及外孙女,甚至母亲的孙女婿和外孙女婿,纷纷仿效,轮流上床抱着母亲,让她半躺在自己的怀中。病房演绎出了一幕幕充满悲悯情怀,惊天地泣鬼神的慈孝场景。也许感动了上苍,也许老天也感动得格外开恩,也许母亲在冥冥中觉得再昏睡下去似乎已盛情难却,在金娥和亲人们的感召下,她踽踽地返回人间,缓缓地苏醒了过来。
在金娥的悉心照料和调养下,不久,母亲已能坐上轮椅。金娥每天推她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我经常发现,她常把头凑近母亲的耳朵,喃喃地诉说着什么。其实母亲因大病,智力已严重下降,也听不大懂她讲些什么。我想,金娥不是不知道母亲的状况,她经常给母亲说话,无非是让她感到天地之美、人间温暖,消除被尘世遗弃的感觉。
由于母亲长期卧床,生物钟严重紊乱,经常日夜颠倒,晚上睡不着觉,不时不识相地叫金娥推她到外面游走。母亲一叫,不管多晚,不管多困,金娥总是义无反顾地爬起来推她到屋外,陪母亲散心。有一次外面下大雨,母亲又半夜醒来,醒来就吵着要去外面,给她怎么解释都没用。金娥怕影响同病房病人休息,便把她推到走廊上;但母亲嚷嚷得更厉害了,吵得周围病房的人都睡不着觉。为了不影响大家休息,她把母亲推到了远离病房的电梯门口,一直陪着母亲说话,像对小孩一样哄着她。过了很长时间,母亲还一直不肯回病房。由于实在太困乏了,金娥不知不觉倒在脏兮兮的地上睡着了,后来被蚊子的嗡嗡声吵醒,又不停地帮母亲赶蚊子,直到母亲睡熟时才回病房。第二天,当我们看到她脸上和手上被蚊子叮咬的红包时,才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这样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只是她没告诉我们而已。我们向她表示歉意,她只是微微地一笑说:“没关系的,你们不要介意。”
有人可能会问:护工待你老娘特好,是否你家经济条件好,额外贴给了她许多钱?否则,无亲无故地怎会待你娘如此好呢?不错,我们曾试图额外给她红包什么的,但被她一一婉言谢拒了。她总说这是她应该做的分内事,不该再拿额外的补贴,叫我们千万不要客气。
看到此,读者也许又会问,是否医院的制度特别严厉,拿了病人的红包或小费会有开除的风险?告诉你,一,护工不是医院的编制人员;二,医院的护工相当紧缺;三,双方又是两厢情愿,并非权钱交易,这不影响公众利益,只要病家自愿给予,医院方面是不会干涉的。
我们经常看到,她在前几年照料过的病人和已亡故病人的家属,常来医院看望她,并给我们讲述金娥照料他或他亲人时,如何周到体贴和温暖身心的故事。看来,她不止对我母亲一个人好,而是对病人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人性关怀。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只要让她护理,她都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上帝。
有一天,我与隔壁的护工闲聊中说到金娥不收小费的事,她告诉我,金娥常对大家说:我们护工虽然辛苦点,但工资已经高过了劳动力市场上同类工种,生病住院都出于无奈,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不能太贪。病人与家属对我们的尊重,这是我们最大的收益和满足啊。
听了金娥的话,令我既震撼又浮想联翩,一名没多少文化和见识的农村妇女,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医院护工,不但懂得弘扬人生大义,更明确分清了人对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辩证关系。惯看世上许多权贵与老板,如一群溜进果园的野猪,不屑道义的篱笆,只顾一味地猎食名利之果;有时为利益最大化,不但丧失了欣赏风景的机会,甚至暗底下岀卖了灵魂和尊严。这样的人即使赚得钵满盆满,但对他们人生来说,拥有太多的身外之物,到底有多大意义呢?
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我逐渐了解到了她的家庭情况。她是宗汉当地人,很早前老公做生意发过家,她可谓当过老板娘。后来老公因犯事避祸他乡,失去了联系,家庭从此破碎。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十来岁的儿子,独自支撑着这个衰落的家,生活得相当窘迫。那时她还较年轻,也很漂亮,亲人劝说她找个靠山嫁人,她怕两个儿子失去尊严,毅然回绝了好心人的牵线说媒。虽然她长得细皮嫩肉,但为了养家糊口,只要有钱赚,最苦最累的活她都去干,甚至不惜加班加点。平添的白发上结出了付出的成果,两个儿子终于培养成人,她为他们造好了房子,各自成家立业。兒子们不忍母亲再如此劳累,要求她待在家里清闲一点,但她怕给孩子增加负担,也想老来有点积蓄,以防生老病死之用,又来到医院做起了护工。
护工施金娥,她照料病人的故事,即使写成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也难涵盖她付出的全部。她与大堰河一样,善待着所有世人。她以一个个平凡而闪光的行动,装缀了一条钻石般璀璨的项链,美丽了病人、美丽了世界,也美丽了她自己。
如果说世上真有天使,那其中一位,我想必定是她无疑吧!你说呢?
原载于《宗汉文学》2022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