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宇 周冉 穆文皇 刘永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受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战略导向及生产方式等相关因素制约,东中西地区农村居民在收入总量、增长速度、城乡差距及收入来源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亟需从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安排、区域协作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整,以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整体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区域性差距的缩小。
关键词:农村居民;区域性差异;制约因素
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整体呈持续增长态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如图1所示,2005~2019年期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由3370.2元提高到16020.67元,增长了3.75倍,年均增长速度达12%。同时也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5~2011年期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速较快,年均增长速度为14%,最高增速达17.88%,最低增速仅为8.73%,相差9个百分点之多;此后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17.88%,下降到2019年的9.60%,下降幅度达8.28%,但自2015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开始进入稳定期,年均增长幅度基本稳定在9%左右。
二、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区域性变化特征
(一)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高
近年来,东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都在稳步增长,但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普遍偏高,区域差异显著。如图2所示,2005~2019年期间,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而中西部则均低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西部地区一直远低于东、中部地区,且其与东中部地区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2005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4866.34元,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957.87元和2410.29元,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分别为1908.47元和2476.05元。到 2019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到19782元,中西部地区也分别增长到15247元和12978元,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却分别扩大到了4535元和6804元。但从地区收入比来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却表现为不断缩小趋势,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比分别由2005年的1.65和2.01缩小到2019年的1.30和1.52。
(二)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逐步放缓且差距不断缩小
从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来看,近年来东中西三地区增速逐步下降,且差距不断缩小。如图3所示,2006~2019年期间,东、中、西三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保持在7%以上,且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增速整体上高于东部地区,其中中西部地区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4%和12.8%,而东部地区仅为11.1%,相关了1个百分点之多。其中在2006~2015年期间,东中西地区整体上增速较快,但均表现为较大的波动性,三地区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1%、13.9%和14.3%,波动幅度分别为75.6%、85.3%和77.5%。2016年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趋于缓慢并不断缩小,波幅逐渐缩小,三地区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7%、8.6%和9.4%,波动幅度分别为11.5%、18.6%和11.3%。
(三)东部地区城乡人均收入差距高于中西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经济布局调整和国家产业政策战略性调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如图4所示,2005~2019年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一直呈下降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分别从2005年的2.87、2.94和3.67减小到2019年的2.48、2.35和2.77,下降的幅度也很大。其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也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东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一直都高于中西部地区,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分别为8456、5775和6381,到2019年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分别增长到了29287元、20564元和22996元。
(四)东部地区工资性收入占主导而中西部以经营性收入为主导
长期以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农村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就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其中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整体工资性收入已经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水平,成为第一位收入来源,而中西部地区经营性收入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如图5所示,自2011年起,东部地区工资性收入已经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分别为4114元/人和3958元/人,占收入比重分别为37.2%和35.8%。到2019年,东部地区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到9663元/人和8016元/人,增长了4103元/人和5548元/人,占收入比重分别为43.7%和36.5%,提高了6.5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2005年,中西部地区家庭经营性收入分别为1779元/人和1451元/人,占收入比重分别为60.5%和59.6%;工资性收入分别为1035元/人和834元/人,占收入比重分别为35.2%和34.3%。到2019年,中西部地区家庭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到8173元/人和4642元/人,占收入比重分别为45.5%和36.1%;工資性收入分别增长到5943元/人和4464元/人,占收入比重分别为33.1%和34.7%。
三、区域性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业优势资源要素差异性制约
东部地区虽然在农业生产资源条件方面相对较为稀缺,但由于其所具有的先天性区位优势、较为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链条及强大的工商业产业体系,集聚了全国大部分农业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从而为东部农业产业层级的提升、农业生产理念更新、农村居民就业创业等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也为农村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力保障。而中部地区由于这些优势资源的短缺,甚至部分地区还停留在靠天吃饭阶段,农业生产能力、收益水平低下,农户不得不依靠土地、化肥、农药等传统自然资源来获得收入的提升。相比之下,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能力和潜力也就自然高下立判。此外,东部地区还拥有丰厚的科研教育资源,2019年仅北京市就拥有116所高等院校,理工农医类达74所,R&D机构达1124个,R&D人员达46.4万人,R&D经费支出达2233.6亿元,占GDP的6.3%,为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力保障和要素支撑,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3138F333-B836-4D3A-9115-60DA5D316FA7
(二)产业结构差异性制约
产业结构的平衡性、产业的融合性及产业链条的完整性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同时也将直接影响要素所有者收入水平和增长能力。从目前来看,东中西地区中,东部地区在一二三产业发育较为完善,农业产业中三产融合度最高,这样不仅提供农村居民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来源,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多元化,而且有效延长了产业链,保障农业的稳步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而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中不平衡问题差距较大,第一产业结构比重过大,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重过小,在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中优质产品的比重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过低,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够强,农村居民难以实现大幅增收。通过农业直接生产获得的农产品原材料价值相对较低,农产品的原材料如果经过加工,可以大幅度增值,同时可以为农产品的销售和服务过程增加价值。
(三)国家区域性发展导向差异制约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先沿海、后内陆,先沿边、后内地腹地,先交通便利地区、后交通闭塞地区的梯度发展战略。1978年,我國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我国东部地区采取了倾斜式的政策扶持,给予东部地区种种优惠政策和大量的资金投放,这给农村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支持。然而,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获得国家各种优惠政策较迟。直到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得到了提高,但是,至今中国西部不发达省区与东部沿海省市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依旧很大。由于中西部没有中央政策的重点支持,加之自然条件一般,人口密集,经济增长缓慢。这种梯度发展战略促进了东部对中西部地区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偏向性转移,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资源的匮乏和产业发展的缓慢,从而制约了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近年来,东部地区虽然在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低于中西部地区,但其财政支农力度要大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农业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总体上要大于中西部地区,从而导致东部地区对农村居民转移支付能力强于中西部地区。
(四)农业生产方式的制约
东部地区在技术、资金、人才优势的支撑下,具有先进的生产理念,应用先进的机械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并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集约化生产方式专注于高精特农产品生产、加工,提高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村居民增收效果影响较为显著。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地形的有限性,对于农业技术的要求远远大于目前市场所能提供的技术,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阻碍了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再加上经济、人才等方面资源限制,中西部地区大部分仍是利用传统的农业土地资源进行精放型生产,在这样两性生产模式的影响下,东部地区要素报酬也必将高于中西部地区。
另外,东部地区聚焦于高精特农产品及品牌农产品的生产。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已经转变,对农产品的需求正朝着高端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数量,也开始追求质量和内在情感的满足。东部地区紧扣市场转变,积极发展生产高精特农产品,满足社会需求。并且,东部地区更注重对农产品品牌的塑造,因此在产品价值增值和要素报酬提升方面比中西部地区更具有能力和潜力。
四、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支撑
对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区要大力实施现代化改造,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此外,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尽可能降低自然环境对农村居民增收的制约程度。还要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评机制,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业绩的好坏直接与为农户培训次数、质量挂钩,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农户参加技术培训的兴趣。
(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部协作发展
国家要引导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战略,各省域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建立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互动机制。坚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发展战略与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统筹协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利用后发优势,激发区域间的内生活力,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
(三)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
政府要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加快中西部地区土地流转步伐,促进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户的专业化经营水平,解放农村劳动力。要大力发展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大对农户的补贴力度。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相关优惠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地域优势,吸引企业到本地区发展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如对于粮食主产区为主的地区,可以通过对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价值链,促进农产品增值,以增加当地农村居民收入,对于以山地等为主的地区可以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利用当地优势条件,发展观光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而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四)促进农业传统生产理念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也在提高,但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以及农业生产理念传统落后,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小农思想,只顾自给自足,没有从全局考虑农业的经济发展问题,阻碍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有效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需要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理念和经营方式,促进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突破农业内部纯粹种植养殖业限制,向加工和市场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农业新技术,以机械化农业生产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村居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姜长云,芦千文.当前农民增收的形势、难点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7(10):69-73.
[2]蓝海涛,王为农.新常态下突破农民收入中低增长困境的新路径[J].宏观经济研究,2017(11):128-138.
[3]王泳茹.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J].学术前沿,2020(14):124-127.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061090)。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刘永胜为通讯作者)3138F333-B836-4D3A-9115-60DA5D316F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