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智慧教学改革思考

2022-06-13 11:28黄丽珍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同构教研教学效果

黄丽珍

(湖北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1]。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这也是我们每个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工作目标所在。近年来,许多普通高校大力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教学改革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如何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位专任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际中,学生的理想学习模式应该是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遇到难题时主动与老师、同学讨论,定期接受学习效果检测。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知识准备等方面往往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课前不预习,上课玩手机、玩游戏,课后不复习不巩固,作业完成不规范认真等,这些都体现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学习态度差异。另一方面,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手段多元化,打破了以往教师专业知识垄断的局面,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唯此,教师的教学才能被认同。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打造有效甚至高效课堂势在必行。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该专业特点探讨高效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包括智慧教研模式构建和智慧教师培养两个方面。

1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其课程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态结果,这是因为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服务过程中的广泛与深度应用,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随之发生改变。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效果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实践实用型人才的需要[2]。

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教”与“学”发生了本质上的创新,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加上教师个人素养及教学风格因人而异,单靠教师个体解决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3-5]。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教育改革的变化,同课同构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关于同课同构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的研究,在国外鲜有报道,而国内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有部分学校率先进行了同课同构教研模式的研究及实践应用,并将有益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到相关报纸及期刊上[6-13],同课同构的教研模式为教师提供了良好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切磋。但在高等院校中,有关同课同构教研模式的相关研究报道非常少。

所谓同课同构,就是由承担共同教学课题的教师共同构筑统一的教学设计方案。具体而言,就是承担同一个教学课题的教师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每一位教师共享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思路及方法,确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相同的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进行课堂教学。但同课同构并不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不同的老师性格特点不同,个人素养也不同,教学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考虑到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具有合理的广度和深度,但由于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等方面的原因,教师个体的知识体系可能呈现单一性,对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涉猎不广或认识深度不够,综合性不强,以致于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输出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考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创新应用同课同构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并以此促进教师的教学手段及业务能力提升,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2 智慧教研模式构建方案

本文借鉴中小学同课同构的教研模式,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从成立同课同构备课小组、融入产教融合元素、教师个体钻研教学内容、集体备课、与同伴教师评课议课五个方面,探索构建一套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模式,如图1所示,试图通过实施该研课模式的每一个环节,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

图1 智慧教研模式构建方案设计

2.1 成立同课同构备课小组

选择3门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课程作为示范性课程,如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结构软件应用,根据各课程的开课学期设置情况,分别成立备课小组,并结合教师发展需求,邀请具有2年以上该门课程教学经验的教师加入备课小组。通过会议方式,备课小组成员们商讨确定教学形式,细化任务分工。小组组长向组内成员传达成立备课小组的宗旨、教师研课计划安排、备课小组的教学目标及教师发展目标,并在学期期中、期末两个阶段对组内教师成员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及考核。

2.2 融入产教融合元素

充分运用校友提供的绿色通道及开拓的校企合作平台等资源,深入土木工程专业相关单位,如勘察、设计咨询、施工建造、项目管理等单位,通过调研学习交流,或在相关单位参与生产实践活动、挂职锻炼等方式,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充分理解与体会社会实践活动对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并对照理论教学进行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思考总结,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产教融合成果,这为智慧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3 教师个体钻研教学内容

在国家稳步推进土木工程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高等院校教师应积极争取生产实践锻炼机会深入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涵,提升自身能力。除此之外,还应积极主持或参与教学研究,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并以此为出发点,深刻反思课堂教学实践,明确课堂上讲什么、如何讲。因此,要求同课同构小组的教师个体独立钻研教学内容,在产教融合成果基础之上,对专业知识进行整合、消化、吸收,凝练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各自完成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

2.4 集体备课

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将每位教师对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集中研讨。针对共同的内容与环节,同一备课小组的成员人人认真、坦诚地对待教学研讨,毫无保留地开展研究策划,形成共同的教学设计方案、课件、板书。这期间没有旁观者,这样的集中教学研讨让每一位教师能准确地改进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认识角度及理解深度的差异,会产生迥异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集体备课也不应闭门造车,备课小组可以创造条件邀请本专业教学效果好的兄弟院校优秀教师,一起沟通交流教学设计及课件等实质性内容。

2.5 与同伴教师评课议课

通过同伴评课、议课并进行课后反思,围绕教学效果,实事求是地在“同”中找“异”,反思差异背后体现的“教学功夫”,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同课同构实现了资源共享,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发挥了指导作用,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手段向成熟化、规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而课后反思及同行评议则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及他人的优缺点,实现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目的,为智慧教师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智慧教师培养方案

3.1 智慧教学改革技术路线

图2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智慧教学改革方案技术路线,体现了同课同构教研模式与智慧教师发展体系建设之间的关联。由图2可以看出,在智慧教研模式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教师个人及团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智慧教研模式构建与智慧教师培养密切不可分割。智慧教研模式构建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方案的研究和实施,教师在研究和实施智慧教研模式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学习提升的机会、生产实践锻炼的机会、思维火花碰撞的机会、客观评课议课的机会,切实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为进一步优化智慧教研模式奠定了基础。

图2 智慧教学改革方案技术路线

3.2 智慧教师培养方案

同课同构备课小组的特色在于它的形式不拘泥于校内联合,它还可以是校外联合、区域联合的形式。换言之,同课同构备课小组的本质是打破传统思路和方法,通过强强联手、强弱联手、校内联手、区域联手等方式,促进同行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但同课同构并不是简单重复的复制粘贴,即使采用相同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当出现年级学生差异时,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更倾向于循着设计好的教学模板展开教学,灵活变通的能力稍逊,而经验丰富的教师则能根据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及不同的课堂氛围及时调整教学设计的某一环节。因此,教师的教学风格因人而异,有清新可爱型、温柔端庄型、幽默风趣型、严谨治学型等等,同中有异,不会乏味,一样能绽放精彩。

3.3 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以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为例,该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大学英语课程,它不仅含有大量的与土木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词汇,而且范文涉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没有一定的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是很难把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到一定高度的。参与本次教学改革的同课同构小组成员多次开展教学研讨,共商教学设计、方案、课件、板书设计等内容,形成了统一的教学手段,并积极评课议课,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四位教师教学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分值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改革效果

由表1可知,通过采用同课同构的教研模式,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因为同课同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引发思维的碰撞,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后,通过深入反思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反思“同”字背后反映的差异,从中看到差异背后体现的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功夫”,并从中领悟教学的真谛,促进教师成长及教学相长。以名师为鉴、以同伴为镜、以学生为友,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使教师取得很大的收获与成长的机会,逐渐累积能力并转变为专家型、智慧型的专业教师。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位参与教研改革活动的教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4 结语

本文以同课同构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为基础,融入产教融合的元素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可通过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以及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课堂教学更加合理、优化,教学手段更加先进、规范,教学效果更加高效、优质,教师能力更加精进、拔尖。基于同课同构的智慧教学改革过程,就是智慧教师的历练过程,能有效促使教师在成长中成熟,并演变为专家型的教师,使教师在教学认知及教学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奋进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猜你喜欢
同构教研教学效果
巧用同构法解决压轴题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高等代数教学中关于同构的注记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