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智(副教授),冯 慧,杨金凤(副教授),董江春(博士)
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是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简称。近年来资本市场对ESG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联盟(GSIA)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7月ESG投资规模占全球五大市场资产管理规模的30%以上。与此同时,ESG相关配套政策指引不断出台,企业ESG绩效逐渐成为政府、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ESG信息披露、ESG评级和ESG投资三位一体的ESG体系逐渐形成[1]。其中,ESG信息披露是ESG评级的基础,也是市场监管的重要抓手,定期的信息披露可以倒逼企业注重ESG管理与投入,增强企业责任感,同时高质量的ESG信息有利于投资者优化资本配置,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但是,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仍以鼓励倡导为主,企业在披露时侧重于宣传,披露内容多为正面信息和难以验证的定性信息,负面信息甚少涉及,不同企业披露数据差别较大,不具有可比性。ESG信息选择性披露、利用率低、披露质量差的现实问题成为ESG信息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严重阻碍。如何评价ESG信息披露质量、提高ESG信息披露水平以满足ESG投资的需求,是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快递业连接产销两端,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产业结构。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快递业务收入为8795.4亿元,同比增长17.31%;快递业新增社会就业20万人以上,支撑网络零售额10万亿元以上。这些数据都说明快递业已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随着快递件数的迅猛增长,快递包裹“过度包装”“大材小用”等资源浪费现象也成倍增长。与此同时,快递员成为“高强度、高风险、高负荷”的“三高”职业,一线员工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社会保障缺失成为行业通病[2],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快递员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成为快递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因此,通过对快递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识别其在ESG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倒逼企业增加ESG管理投入,对于我国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ESG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ESG信息披露的内容,多是关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单独研究[3-5],综合研究较少。操群、许骞[6]系统梳理了ESG的内涵界定和评价标准,探索性地构建了金融ESG指标体系。北京证监局课题组[7]较为详细地介绍了ESG信息披露的内容,并将披露内容分为应当披露与鼓励披露两个方面。除了众多学者关注ESG信息披露内容,国际相关组织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等也形成了ESG内容披露指引,明晟(MSCI)、汤森路透等评级机构披露了ESG的内容主题。
关于信息质量特征,国际权威组织GRI将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确定为准确性、平衡性、清晰性、可比性、可靠性、时效性,同时该组织认为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内容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背景、利益相关方包容性、实质性与完整性。国内外学者对信息披露质量特征的界定大都与美国国际资源育种公司(CRI)标准相似。如张川等[8]从完整性、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五个方面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并将评价体系应用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齐丽云等[9]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指标分为实质性、回应性、包容性、完整性、可信性、可获取性、可比性、创新性等8个,又将这8个指标划分为核心指标与非核心指标,并将其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来验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定义ESG信息质量特征,如Marta de la Cuesta和Carmen Valor[10]在评估西班牙公司发布的ESG信息质量时,将信息披露质量定义为披露的宽度或深度,其中披露宽度利用内容分析法衡量,披露深度用得分量表衡量。
总之,由于ESG理念在我国推行较晚,有关ESG信息披露内容及质量评价的研究大多体现在社会责任研究中,考虑企业特点或行业特征ESG信息的研究则更少涉及。因此,本文以快递业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的基础上,从完整性、可理解性、可靠性、实质性、可比性、平衡性以及时效性等维度对快递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我国快递业ESG信息披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快递业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环境促进了我国快递业的高速发展,也使社会更关注其ESG管理状况,但现有快递业披露ESG信息的重点各有不同,既不利于信息比较,也不利于评价信息披露质量。因此,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与行业规范,结合行业特点构建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ESG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
MSCI①是ESG研究的先行者,2018年6月“A股入摩”使得我国监管机构开始重视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因此,本文以MSCI确定的ESG主题为基础构建我国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以求将繁杂的信息较为全面地归类列示出来。MSCI的ESG主题适用性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MSCI的ESG主题适用性分析
1.构建依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该文件指出,快递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并大致从绿色配送、绿色回收、绿色包装三个方面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需体现绿色物流的工作内容。
(2)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该文件中的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并制定了从收寄、分拣、运输到投递各个环节的生产安全操作,故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需考虑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的内容。
(3)三大交易所信息披露要求。表2列示了上交所、深交所和港交所ESG信息披露内容共同点。
表2 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ESG信息披露内容共同点
(4)港交所发布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2012年港交所发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并在后续进行多次修订。其2019年的修订版几乎覆盖了市场普遍认同的ESG议题和关键指标,对A股公司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是本文建立我国 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的重要参照。
(5)MSCI的ESG评级体系。MSCI的ESG评级体系将ESG内涵划分为十大主题,设置了37个评级关键指标。指标内容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ESG的关注重点,参照该评级体系确定ESG信息披露内容指标,有利于满足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提高ESG信息披露内容体系的实用性。
(6)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18)。证监会借鉴国内外公司治理实践经验,于2018年对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行首次修订,修订后的准则融合了国际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是确定我国快递业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内容的重要依据。
2.我国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考虑到我国“双碳”目标的设立,本文在环境层面设置“碳排放量与排放强度”“产品碳足迹”两个直接反映“碳”的指标。针对快递业的特点,本文在污染和消耗主题下设置“快递包装材料使用情况”“物流运输工具污染物排放”两个特色指标。按照“绿色物流”的行业共识,设置“绿色物流创新举措”来体现快递公司的环保投入。在社会层面,考虑到快递员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创新性地设置“一线员工权益保障”指标。根据快递业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在人力资本主题下设置四个三级指标,将员工权益分为员工培训与发展、员工健康与安全两方面进行考量,以体现快递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在产品责任部分,参照国家邮政局颁发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设置“快递寄送安全”指标体现快递业的特点。
具体地,本文构建的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如表3所示。
表3 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
由于各快递企业披露的ESG信息较为庞杂,为便于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本文在建立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对我国快递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
GRI②的准则体系日益受到大型机构的青睐,截至2018年年末,全球80%以上的大公司采纳了GRI准则,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11]。因此,本文采用GRI准则中的信息质量要求来确立ESG信息披露质量特征维度。
与以往的研究文献相比,本文将信息披露实质性指标融入ESG主题,考虑到ESG投资者对企业负面信息与风险的关注,设置信息披露平衡性指标,将以往研究文献中常见的信息披露及时性指标升级为时效性指标,更好地考察信息披露在某一时点对利益相关方的价值。此外,信息披露完整性、可比性指标是在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考虑的,提高了整个评价体系对我国快递业的适用性。具体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本文借助yaahp10.0软件确定指标权重。首先,根据本文构建的快递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发放给21位专家。其中:有8位专家是研究信息披露领域的高校老师;有7位专家来自会计师事务所,他们有着多年的尽职调查工作经验,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着独到的关注点;有6位是具有5年以上股票投资经验的人员,他们通过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优化资产配置,对信息披露质量有着自己的需求。然后,将21位专家的评价结果生成判断矩阵。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则为有效数据;反之,则用yaahp10.0软件对不一致判断矩阵进行修正,使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将所有权重进行加权算数平均,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快递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顺丰速运于1993年成立,2016年顺丰速运与鼎泰新材进行资产和股权的置换,2017年2月24日成功在深交所借壳上市,更名为“顺丰控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顺丰控股成为国内领先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稳居快递业龙头地位。在2021年8月发布的《2021胡润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中,顺丰控股是唯一跻身500强的快递企业。自2017年上市以来,顺丰控股每年都以独立报告的形式披露企业ESG信息。2020年3月顺丰控股发布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同年7月发布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以往的社会责任报告相比,该份报告更加突出ESG意识。2021年顺丰控股只发布了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自此可持续发展报告正式取代社会责任报告,成为顺丰控股ESG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
顺丰控股ESG信息披露的形式有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两种。考虑到信息披露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情况,遵循可操作性原则,本文选取基本涵盖ESG信息披露内容的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评价顺丰控股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样本来源。
1.完整性评价。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共包含26个指标。其中:环境与社会指标均有披露,各得10分;在公司治理方面,“高管薪酬”和“监事会人员情况”两个指标虽然在2020年年报中可查,但在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没有披露,每个指标扣2分,故公司治理层面得6分。最终,完整性得分为26分,具体披露情况如表5所示。
2.可理解性评价。顺丰控股在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在专业词汇披露当页的脚注部分解释其含义,如披露了气象席位、AEO资质认证、ECFS清关资质、“巴枪”系统的含义,得10分;图表占报告篇幅的1/2以上,得10分。故可理解性得20分。
3.可靠性评价。GRI准则认为信息披露应该真实可靠,可以从外部鉴证的范围和程度来衡量可靠性。顺丰控股没有在报告中披露真实性的承诺,得0分;在环境方面,邀请第三方核查机构对顺丰控股航空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鉴证,属于部分鉴证,得5分;部分披露了关键指标的计算方式,如披露了集体谈判协议覆盖率指标的计算,没有披露人员安全指数等关键绩效数据的计算方式,得5分。因此,可靠性得分为10分。
4.实质性评价。GRI准则中将信息披露的实质性概括为披露对利益相关方决策有实质性影响的议题。顺丰控股在可持续发展报告“1.2.3重大性议题判定”部分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与制定过程。议题包含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方面,且披露了关键指标数据,同时具有ESG风险管理体系,故实质性得分为30分。
5.可比性评价。如果ESG指标得到定量披露,则认为该指标可比。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共包含26个指标,顺丰控股在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定量披露了21个,故本文认为顺丰控股可比指标有21个,其中“资源节约与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一线员工权益保障”“快递寄送安全”“社区投入”“内部审查与风险分析”五个指标没有披露2019年的可比数据,因此2020年顺丰控股披露的可比指标有16个,可比率为76.19%,得8分。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环境数据披露口径与2019年不一致,导致数据可比性降低,因此数据披露口径可比得0分。最终,顺丰控股ESG信息披露可比性得8分,具体披露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ESG信息披露完整性与可比性评价
6.平衡性评价。GRI准则认为,报告披露的信息应反映企业的正面和负面表现。顺丰控股在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了损工事故发生率、重大快件火灾事故等负面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查询,未发现顺丰控股2020年度被处罚事件③,说明顺丰控股不存在故意隐藏不披露重大负面信息的情况。因此,顺丰控股信息披露平衡性得10分。
7.时效性评价。GRI准则认为可持续发展报告与其他报告尤其是年报的时间一致有利于利益相关方进行信息比较。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布时间为2021年3月18日,属于第一季度发布,得10分,该时间与发布年报的时间一致,得10分,故时效性总得分为20分。
综上,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顺丰控股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结果
本文将评价结果分为四个档次,具体见表7。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ESG信息披露质量综合得分为8.0625分,整体披露质量优秀。在信息披露的可理解性、实质性、平衡性、时效性等方面表现优秀;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可靠性、可比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表7 快递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标准
1.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ESG信息披露亮点。
(1)具有第三方鉴证意识。顺丰控股航空邀请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其航空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审计核查,第三方独立审验使得顺丰控股航空环境信息可靠性大大增加。这无疑给我国快递业提高环境信息披露可靠性树立了标杆。
(2)披露负面信息。负面信息是一种风险提示,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由于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印象管理的存在,企业甚少主动披露负面信息。顺丰控股在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了损工事故发生率、重大快件火灾事故等负面指标,这是其ESG信息披露的亮点之一。
(3)披露了ESG量化管理目标与目标进度。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在环境、社会方面设定了量化管理目标,如制定了2021年员工健康与安全的量化管理目标、2021年绿色包装减排目标及绿色运输新增新能源车辆目标等。关键绩效目标披露彰显出其注重企业环境与社会方面的投入,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
2.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ESG信息披露存在的不足。
(1)数据披露范围不一致削弱了可比性。一方面,顺丰控股在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了大量定量数据,但是这些定量数据披露范围的差异较大,如:客户服务优化的数据仅为大陆地区的时效快递、经济快递的自助受理业务量;用纸量、废弃物产生量及水资源消耗量只覆盖总部办公大楼。部分信息披露范围太小,存在为了披露定量数据而披露的嫌疑。另一方面,2020年顺丰控股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电力、水资源汽油及柴油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等数据的披露范围与2019年不一致,没有固定的数据披露范围也大大降低了定量数据的可比性。
(2)报告披露缺乏真实性承诺。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如中通快递、申通快递)均在报告明显位置披露了报告内容真实性承诺,但是纵观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除顺丰控股航空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第三方鉴证外,没有发现顺丰控股对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内容真实性的承诺,这与其行业龙头地位不匹配。
(3)内部治理信息披露力度有待加强。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简短披露了“女性董事人数”“股东大会召开次数”等内容,而“高管薪酬”“监事会人员情况”没有涉及。对比德国MSCI评级为AA级的DPL,DPL在ESG报告中分类定量披露了高管薪酬,还进一步披露了管理委员会、监事会薪酬与员工职工薪酬的比例,国内的申通快递也定性描述了高管薪酬。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对内部治理信息的简略描述显然不够充分。
快递业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我们更加关注其ESG实施情况,但由于目前我国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尚不成熟,没有一套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各企业披露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均有不同,使得我们无从判断其优劣。鉴于此,本文依据国内外主流信息披露指引建立我国快递业ESG信息披露内容框架,并根据GRI准则将信息披露质量指标确定为完整性、可理解性、可靠性、实质性、可比性、平衡性、时效性等维度。在此基础上,以顺丰控股为例,基于其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对其ESG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发现顺丰控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诸多亮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建议顺丰控股确定数据披露范围,充分披露定量数据的计算方法或测算方式,提高数据的可比性与可信度。同时,扩大第三方鉴证范围,通过在报告中做出披露内容整体真实性承诺、邀请第三方点评等提高信息的可靠性。此外,建议报告中增加内部治理信息披露来平衡ESG信息披露内容。
本文的评价结果仅以顺丰控股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为评价样本,没有考虑其他年份与其他渠道的信息披露情况,评价结果可能与企业实际ESG信息披露质量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这并不影响本文ESG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我们期望通过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提高ESG信息披露水平,进而提升我国企业ESG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注 释】
①MSCI指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是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工具与服务的领先供应商,MSCI的ESG研究连续四年被评为SRI(社会责任投资)和治理研究最佳。
②GRI成立于1997年,其目的在于提高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质量、严谨度和实用性,提高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③2020年12月顺丰控股关联公司深圳丰巢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丰巢”)违反《反垄断法》被顶格处罚,一时顺丰控股被罚的消息甚嚣尘上。本文认为丰巢由多家快递公司出资成立,业务涉及多家快递公司,故不将其归为顺丰的负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