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

2022-06-13 07:00张一丹宋夏云博士生导师
财会月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权责财务会计计量

张一丹,宋夏云(博士生导师)

一、引言

国外机构和学者对会计假设研究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Paton[1]、Paton和Littleton[2]、Moonitz[3]对会计假设的先导研究,为会计假设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197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取代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APB)之后,国外会计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了会计目标,而会计假设的研究不再受到重点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1),只保留了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两项基本会计假定。国内机构和学者对会计假设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研究的高峰。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确定了四项会计基本前提。国内学者对于会计假设体系的研究,多围绕会计假设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发展[4,5]以及在不同类型会计中的适用性和衍生性[6,7]而展开。进入21世纪,新技术、新规则和新发明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8]。知识经济创造了新的经济环境,虚拟经济成为企业财务会计新的经济现实。

企业财务会计的迅速发展使会计实务和理论研究之间的差距逐渐放大,企业财务经济活动需要更准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因此,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成和变动应当得到重新审视。本文在文献梳理与会计本质和职能、企业会计规范体系以及“高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核算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与提炼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成内容,相关结论可供学界交流探讨。

二、企业财务会计假设的涵义、特征和体系构建原则

(一)企业财务会计假设的涵义和特征

1.企业财务会计假设概念及其提出背景。会计假设(Accounting Postulates),亦可称为会计假定(Assumptions)、会计公理(Axions)、会计惯例或会计核算前提(Premises)等。Paton[1]最早提出“会计假设”,认为会计假设是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收益等做出特定结论的基本前提和假定。Sanders、Hatfield和Moore[9]将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定义为有持续经营和历史成本基础的“会计惯例”。美国会计学家Canning[10]对会计假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将会计假设定义为依循经济、政治环境,会计业务所存在的基本前提比会计原则更为基础。彼时“假设”仅是会计理论界讨论的观点,直到Davidson和Weil[11]正式提出“会计中的假设是不可避免的”,会计假设才开始被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界接受。葛家澍和林志军[12]提出,会计假设是指会计人员对于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理推断,是日常会计处理的前提条件。

2.企业财务会计假设的特征。许亚湖[13]认为会计假设的本质特征有三点:一是会计假设是与逻辑学相关的会计学概念;二是会计假设是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要素之一;三是会计假设是对经济活动所做出的限定,是会计对象要素的一个组成部分。葛家澍和王建忠等[14]提出会计假设具有6项特征:客观性、普遍性、难以正面证明、发展性、独立性和系统性。结合前人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会计假设具有以下特征:

(1)抽象性。假设是对事物客观规律进行研究概括的产物,会计假设的是人们通过思维加工对会计领域的普遍本质做出的判断和规定,经由抽象使假设从个别意识成为共性认识。从会计假设的产生和存在形态来看,会计假设具有抽象性特征。

(2)实践指导性。会计假设的提出建立在大量的会计实践基础上,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会计活动的基本内容所做的合乎情理的估计和判断,是对会计活动规律的反映。会计实务系统地汇总、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在实践中,由于会计所处的环境和人们的应用需要不断变化,研究概括出了会计的几大基础假设,而会计假设理论体系又反过来作用于会计实务。因此,会计假设具有实践指导性。

(3)动态发展性。企业财务会计假设的提出和研究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外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会计假设作为环境的客观反映也在改变。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如果不能适应外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不再具备实践指导意义。此外,会计假设体系的动态变化是一个更新和完善的过程,是面向未来具有发展性的过程[14],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整磨合的过程。

(二)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性。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是一个符合系统性研究条件的复杂整体,需要对包括企业会计从业人员、随时变化的企业财务状况以及利益相关者等众多因素在内的整个会计系统进行研究。会计系统是一种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经济要素组成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货币形式为主,运用与时俱进的专业方法,对生产和经营中的资金流动进行核算的系统。会计假设体系作为会计核算和会计原则建立的前提,应当建立在对会计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会计涵盖的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税务以及法律等方面的认识和研究。因此,系统性研究是会计假设体系构建的必要条件。

2.以现行法律法规等制度文件为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在我国的确定和完善有赖于对会计的法理分析。我国目前在会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主要有《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会计职业道德三大规范,分别从法律、准则和道德的角度对会计从业人员和适用会计基本假设的企业进行约束和规范。会计假设体系的构建需要全面深入的研究,但其最终定义的展现和在实务中的运用离不开会计在经济领域的法理分析以及法律的最终条文规范。法律是经济行为最有效的准绳,会计基本假设的入法,反向证明了会计假设体系的建立是基于法理分析的假定。

3.理论分析与实务考察相结合。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建始于理论研究,应用和服务于会计实务。理论分析与实务考察的结合是检验会计假设体系构建是否合理的重要原则。会计假设的提出是以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为依据,经过科学认知抽象概括而成的合乎情理的推断。会计假设体系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总结而形成的。在实务中,会计假设的作用体现在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尚未认知且难以正面论证和证实的事项做出符合客观和情理的推断假设。当会计实务中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时,会计假设可以帮助会计人员进行正常会计业务处理。因此,会计假设的构建应当遵循理论分析与实务考察相结合的原则。

4.灵活性。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应在普遍适用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在经济范围内的灵活,在实践中,会计假设体系中的各个假设之间应相互协调、互不矛盾,以保证科学合理性。同时,会计假设应具备较强的灵活变通和兼容性,可以在不同的经济主体和经济环境中进行解释和应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会计。由于假设有不证自明的特点,若是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基本假设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会计假设体系的建立应当注重灵活性,使其具备符合社会经济活动客观事实的广泛性和灵活应变的解释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成分析

(一)现有文献梳理

如表1所示,基于国外文献研究,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成内容包括主体假设、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单元假设、权责发生制假设、可计量及对价假设等。Paton[1]是最早提出会计“假设”概念的专家。1959年,APB成立了独立的会计研究部(Accounting Research Division),重点研究“基本会计假设”和以假设为前提的“企业广泛适用的基本原则”,会计假设研究进入鼎盛时期。Moonitz[3]提出“假设以及由环境决定的基本假设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把会计假设分为A、B、C三类,A类为经济、政治环境的假设,B类是财会领域的假设,C类是强制必须性命题假设,首次提出了会计假设的分类理论。Wolk、Francis和Tearney[16]对会计假设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持续经营或经营的连续性(Going Concern or Continuity)、会计分期(Time Period)、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货币单位(Monetary Unit)假设,形成了现有的被公开认定的会计假设体系。进入21世纪后,四大会计假设成为会计理论研究中默认的隐含假设而不再进行强调,且IFRS1中只保留了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两项基本会计假设。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持续经营假设面临新的不确定性,而权责发生制假设对于改善企业财务决策和资源分配产生了一定效果。

表1 国外文献梳理

如表2所示,基于国内文献研究,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成内容包括: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量制假设、公允价值与成本假设、会计信息的暂时性假设等。其中,葛家澍[8]提出的八大会计假设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会计假设之大成,提出了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情况的会计假设理论。此后对于会计假设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方向:一是会计假设在各会计分类中的运用和发展,包括人力资源会计、循环经济会计、管理会计、环境会计等;二是会计假设在虚拟经济背景下的发展;三是现有会计基础假设中某一假设方向的针对性研究。

表2 国内文献梳理

美国对企业财务会计假设理论的研究最早,但是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在会计假设概念使用上极为混乱,描述方向很不一致。早期世界各国对会计假设内容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国际公认的会计基础假设的内容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与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的发展相适应。而我国在独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环境以及迅速发展的网络经济下形成了上述特有的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发展反映了企业财务会计环境和时代的变化,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动态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知识经济时代为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提供了以高科技和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环境,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

(二)基于会计本质和职能的分析

会计的本质是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反映)和监督(控制)。我国会计本质和职能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理论: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信息系统论强调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管理活动论则认为会计是作为企业管理的子系统来发挥作用的,强调会计的控制职能。现代商品经济下的企业财务会计具有核算(反映)和监督(控制)两大基本职能。

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建需要符合会计核算(反映)职能的需求。会计的主体假设是会计核算、确认、报告的主体基础;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则反映了会计核算的记录和报告职能。而货币计量假设是利用货币计价,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计量职能。同时,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也具备了为会计监督(控制)职能服务的特点。将会计期间进行分期,利用货币计量进行价值监督。会计监督职能要求企业会计的核算和确认需要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权责发生制也可视为企业会计假设之一。基于上述分析,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成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假设。

(三)基于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的分析

1.《会计法》。《会计法》在1993年、1999年和2017年先后经历了两次修正和一次修订。在立法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会计假设是立法的重要前提。《会计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规定,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或单位设为应用的主体。会计的法律主体一般都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因为法律主体的定义较为严格,只有法律上有独立人格的组织才能成为法律主体。《会计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我国的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这是会计相关法律中对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体现。《会计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并且补充,如果业务收支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这充分体现了会计基础假设中货币计量假设的要求。基于上述分析,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成包括会计主体(法律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人民币)结算计量假设。

2.《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基础假设构成的重要基础之一。会计实务中,新的交易事项不断出现,若是具体准则尚未规范,则应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出发,判断其是否符合会计基础假设。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提到:“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应当明确会计主体,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事项范围。第六条和第七条提到:“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货币计量假设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具体表现是“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同时对于货币计量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建议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如研发能力、经营战略等,以弥补单从货币计量出发呈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九条提到:“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权责发生制是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加以规范的。修订后的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列入总则中而非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规定。由此,本文在研究会计假设体系的过程中也将权责发生制作为基础假设之一考虑。基于上述分析,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成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和非货币计量假设、权责发生制假设。

(四)基于“高级财务会计学”核算内容的分析

企业财务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和假定,而偏离会计假设的内容,大多在“高级财务会计学”课程中得到体现。该课程从不同企业组织形式出发核算各类会计业务,其核算内容的变化体现出会计环境和会计假设的变化。

孙自愿等[31]认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会引起会计假设在“高级财务会计学”中的内容有下列变化:一是会计主体假设内容的变动涉及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包括收购法、权益结合法、公允价值变动计量和合并中的商誉确认、商誉减值、抵销分录处理、超额亏损及少数股东损益和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公司股东权益会计、库存股的核算。二是会计分期假设内容包括会计与税收的关系和协调,涉及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的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报表列示等。三是会计主体假设与货币计量假设的综合内容,涵盖因选择汇率不同而产生的外币资本折算方法,恶性通货膨胀下的外币折算。四是会计分期假设与货币计量假设的综合内容,囊括期货合约会计、金融资产转移及套期保值等。基于上述分析,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构成包括会计主体(企业合并主体)假设、持续经营(破产清算)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外币折算)假设。图1为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与“高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核算内容的关系。

图1 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与“高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核算内容的关系

四、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具体构成及其释义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总结了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如表3所示。

表3 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的具体构成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1964年美国概念与准则研究委员会在《主体概念》中,认为主体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的经济利益范围。会计主体的意义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会计主体假设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渐延伸。过去的会计主体假设一般指企业本身,随着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母子公司各为独立法人,又各自拥有自己的合资公司、关联企业、联营企业。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此时会计主体假设扩展至合并个体。若一味地按照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定义会计应用主体,容易引发利用关联交易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主体范围甚至拓展至国家或地区,对于国民账户核算体系,政府也是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主体之一。信息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网络虚拟企业更是突破了会计主体原有的空间范围,以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为主要资产,这些企业也是需要财务会计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公司类型之一。网络虚拟企业具有即时组合和随时解散的临时性,使其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经济实体特征以及法人资格,因此会计主体假设还应扩展为企业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对主体未来的稳定设想符合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实际,在该假设前提下,企业才能对长期控制并持续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和折旧计提,遵循按历史成本法计价的原则。持续经营假设的运用一直具有不确定性。20世纪初,Dicksee[32]指出流动资产应按可变现净值计价,资产在按持续经营假设进行估价时,若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不严加区分,可能会引起原则性问题。过去对于持续经营假设的理论研究都是要求根据使用目的来对资产计价,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流动资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仅仅排除了清算价值。

有研究者指出,持续经营假设从表面上看是要解决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问题,但实质上是为了确认资本性支出的摊销期长,从而解决会计期间的损益确认问题。但是网络虚拟企业的存续期间并不确定,往往以项目组合作开始,在阶段性目标完成后解散,对于此类公司,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使用受限。因此,本文认为可以延展持续经营假设的含义,其应包含会计主体从开始组建经营到其最终实现经营目标的企业存续期间,以同时适应实体企业和虚拟企业的要求。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在于通过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以此结算盈亏,按固定期限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其主要具有会计核算(或反映)职能。Benjamin、Francia和Strawser[33]提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需要企业的定期财务信息,因此应按年度或季度编制财务报表。”但在虚拟企业的快速分合、企业并购日益频繁背景下以及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大运算传输功能下,会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难度大大降低,过去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财务报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正被淡化。

从会计分期假设设计的出发点来说,是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可比性。对于时效而言,现代会计信息处理速度的加快的确可以缩短会计分期间隔,但为了满足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可比性要求,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会计分期假设仍应存在,可以将其分为适应不同企业需要的分期假设,如葛家澍[8]提出的“定期传递与实时传递相结合”假设。然而企业出于对商业机密的保护和财务鉴证业务的要求,现今会计即时信息报告普遍实施的可能性不高。

(四)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是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核算和报告过程中,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和经营成果。货币本身具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属性,可作为一般产品价值的统一衡量标准,反映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营成果,帮助会计发挥反映和控制职能。在实际会计核算中,货币计量假设的运用包含对记账本位币确认的需要以及对币值稳定的前提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的局限性在于其仅限于以货币单位表现企业会计信息,无法记录和体现非货币形式的企业信息,比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人力资源、企业组织结构以及管理经验等非货币要素信息。这类信息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来说具有不亚于货币数据的重要性。另外,在网络经济时代,虚拟电子货币大大加快了资金流动的速度,更为活跃的资本市场交易对币值稳定假设带来了冲击。同时,货币的汇率和价值波动也带来不确定性,尤其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使货币计量假设在实际运用中略显不足。

对于货币计量难以展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非货币财务信息问题,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提升非财务信息披露要求等方式提升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整体经营信息的了解程度。因此,应将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假设的重要性并列,货币计量依然是企业会计的基础假设之一,统一记账本位币、立足币值相对稳定以及同步提升非货币财务信息地位。

(五)权责发生制假设

在传统意义的四大会计假设基础上,结合上文分析,本文认为应当把原本定位为企业会计基础的权责发生制也作为会计假设之一,列入会计假设体系。在实际会计主体经济活动中,业务的发生与货币收支存在期间不对应的情况,上述情况衍生出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会计要素核算标准。权责发生制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假设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会计确认基础,能使每期的损益计算结果准确反映所有属于本期的真实经营业绩。

从实际企业会计经济活动来看,当下会计环境中,权责发生制已经普遍运用于企业的会计核算确认基础,完全可以将其纳入企业会计基础假设中。从国际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角度出发,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在其批准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列举了“权责发生制”和“继续经营”两项基本假定,权责发生制的地位可见一斑。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假设完全可以作为企业会计基础假设之一考虑。因此,本文认为可以将权责发生制作为假设之一列入会计假设体系。

(六)财务信息暂时性假设

《会计研究论文集第1号》(ARSNo.1)[3]中提到“经营活动划分期间具有暂时性”,将暂时性和主观判断作为会计基本假设之一。Bnejamin、Frnacia和Strawser[33]提到:“虽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增强了,但短期的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Paton和Littleton[2]论述到:“即使在最顺利的情况下,财务报表在性质上也是暂时的,可能由于未来事项的变化,而需要根据或有信息对根据报表上获得的印象而做出的决策予以调整。”

财务信息的暂时性包括财务信息具有时效性和基于主观判断两重含义。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在于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披露之间的时间间隔会导致信息使用者最终获得的信息一定是过去的而非即时的,财务会计人员和信息使用者都应意识到这一点,对于财务信息的可靠程度保持关注。财务信息主观判断性的体现在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假设的运用都建立在企业财务人员主观判断的基础上。权责发生制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实施包含应计、递延、分配和摊销等会计程序,分期则需要运用摊销、预提程序,这些都需要人为估计,即使是基于经验做出的最佳选择,也同样具有主观性。

在大数据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更新速度更快,大大提升了信息的时效性。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也使财务信息的分析更加理性和数字化,但会计是需要人为判断的一种活动,财务信息的飞速更新更是进一步证实了财务信息的暂时性,因此暂时性假设也是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之一。

(七)市场价格假设

Moonitz[3]在ARSNo.1中将市场价格列为B类假设之一,市场价格可以被认为是构成企业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基础会计假设。路晓燕[34]认为,市场价格假设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企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最主要的机制就是价格机制,公允价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等计量属性都是市场价格衍生而来的,符合会计核算的基础是价值核算的要求。历史成本是过去发生的市场价格,现行成本是当前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则是经过未来现金流计算后的未来市场价格。因此,市场价格是对公允价值和成本的一个理想概括,在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情况下,通常市场价格就是公允价值。而在无法取得市场价格的情况下,通过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方式得到的公允价值,其本质也是对市场价格的估计。市场价格是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计量属性,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财富增量和价值最大化,而市场价格假设作为企业财务会计的基础假设之一,可以体现企业财务会计假设涵盖企业的报告、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完善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内容的构成。

五、研究结论

企业财务会计假设是从企业会计实务中提炼出的经验认识,为实现企业会计目标,适应新经济发展下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反映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特点。通过系统分析可知,企业财务会计假设具有抽象性、实践指导性和动态发展性特征,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构建原则包括系统性、基于法理分析、理论分析与实务考察结合和灵活性。最终得到结论,企业财务会计假设体系构成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假设、权责发生制假设、财务信息暂时性假设和市场价格假设。

猜你喜欢
权责财务会计计量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权责清单管理办法的通知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安顺出台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办法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