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钉辉,丁伟品,龙军桥,黄赞慧,张小海,陈泽恒
(中国地质调查局 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海口 571127)
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1]。与其他省份相比,海南具有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滨海面积大、湿地类型多样、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等[2]。湿地是鸟类的聚居地,一方面湿地为鸟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生境,另一方面鸟类的分布、数量、繁殖、生理等特征对湿地所承受的种种干扰有所响应。因而鸟类可以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的指标。鸟类是湿地中主要的顶级消费者,其生存与低营养级生物乃至无机环境密切相关,而且所处营养级与人类更接近,所以鸟类作为指示生物不仅适于快速的生态系统水平的评价,也对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有参考价值[3]。1997—1998 年清澜港红树林湿地鸟类的季节变化和不同生境下湿地鸟类状况,印证了清澜港湿地鸟类物种季节变化受迁徙鸟类影响[4]。通过对比东寨港红树林湿地鸟类调查资料发现,相对20 世纪80 年代关贯勋的调查结果,东寨港1997—1998年的水鸟种类普遍减少,优势种类改变成苍鹭Ardea cinerea、大白鹭Ardea alba、白鹭Egretta garzetta、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等[5]。2012 年,冯尔辉等[6]在海南东寨港保护区用样线法对红树林湿地鸟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鸟类季节变化明显,保护区内不同季节、不同生境所栖息的鸟类多样性有明显差异。2013—2014 年,李麒麟等[7]利用样线法对三亚市白鹭公园开展鸟类调查,其多样性指数为2.61,均匀度指数为0.77,相对于海南东寨港及青梅港等地鸟类多样性较低。笔者于 2020 年12 月和2021 年5 月在海南岛内32 处湿地开展鸟类调查,旨在了解海南岛湿地鸟类的分布与组成现状,分析珍稀濒危鸟种和常见鸟种的变化及面临的威胁,为湿地鸟类资源保护和监测提供基础资料。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属热带季风气候,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之间[8]。据《2016 年海南省(海南本岛)海岸线修测成果》记载,环岛岸线总长1 944.35 km,自然岸线长度为1 272.61 km,占海南本岛岸线总长的65.45%,远超于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约35%的平均水平。红树林岸线比例11.62%,沿岸滩涂面积广阔,红树林广泛分布。受地形的影响,发育众多短壮独流入海的河流,组成放射状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大于3 000 km²的河流有南渡江、万泉河和昌化江[9]。除了自然岸线长,近海与海岸湿地资源富饶的特点,海南岛还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中部。越冬水鸟有67 种,其中,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矶鹬Actitis hypoleucos、鹭科Ardeidae等分布广泛[10]。
调查区分布在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松涛水库等海南岛著名湿地保护区、大型河流及重要水库,涵盖了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11]。根据已有经验结合遥感影像图均匀布设调查样线,全岛布设观测点位共154 处(图1)。
2.1 野外调查方法数个调查小组于2020 年12 月海南岛鸟类越冬季与和2021 年5 月海南岛鸟类繁殖季分2 批次在观测点位各开展1 次调查,共计完成样线215 条、调查样点157 个。调查方法以样线法为主,样线长度为500 m,因地形地貌限制导致活动受限区域用样点法调查。计数方式采用直接计数法,鸟类成大群盘旋时仅记录逆样线飞行鸟类,避免重复计数。物种种类由畓榃湿地研究所职员、儋州湾保护区职员及海南观鸟会成员依据目击特征和鸣叫声分辨。
2.2 数据分析处理鸟类科、属、种的分类系统及学名、拉丁文名、濒危保护级别依从中国鸟类记录中心的“中国鸟类名录”8.0 版[12]。种类、数量统计以及多样性指数计算均在Excel 软件上完成。
鸟类相似性使用Sorenson 指数(S)表示:
式中:S为鸟类群落相似性指数;a为群落Ⅰ的鸟类种数;b为群落Ⅱ的鸟类种数;c为两群落共有鸟类种数。Sorenson 指数和Jaccard 指数是众多的相似性指数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13]。
鸟类多样性使用Shannon-Wiener 指数:
图 1 鸟类观测点部署图
式中:H为Shannon-Wiener 指数;S为鸟类种数;Pi为第i 种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Shannon-Wiener 指数是物种将物种丰富度和种的多度结合起来的常见函数[14]。
鸟类均匀度使用Pielou 均匀度指数(E):
式中:E 为Pielou 均匀度指数;H 为Shannon-Wiener 指数;S 为鸟类物种总数。均匀度指数是把物种丰富度与均匀度结合起来的一个统计量。应用最多的是 Pielous 均匀度指数和 Alatalo 均匀度指数[14]。根据相似性指数原理,将海南岛湿地鸟类群落划分为4 个相似程度等级。不相似(0≤E≤0.25);中等不相似(0.25≤E≤0.50);中等相似(0.50≤E≤0.75);极相似(0.75≤E≤1.00)。
3.1 海南岛湿地鸟类组成海南岛32 个调查区共统计湿地鸟类206 种34 673 只,隶属17 目61 科。种类最丰富的是雀形目Passeriformes 有84 种,其次为鸻形目Charadriiformes47 种、鹰形目Accipitrformes13 种;目击数量最多的是鸻形目(11 191 只),其次为雀形目(11 166 只)和鹈形目Pelecaniformes(9 505 只)。越冬季鸟类较繁殖季数量更多、种类也更丰富(图2)。
不同湿地具有不同的生物组成结构、食物资源和人为干扰强度,同时,鸟类对水、食物资源具有选择性以保证觅食和栖息的安全。因此,不同湿地类型鸟类群落组成会存在一定差异[15]。从表1可知,鸟类数量最多的为近海与海岸湿地,物种分布最丰富的为河流湿地。
表1 海南岛不同湿地类鸟类种类及数量统计
3.2 海南岛湿地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湿地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受到周围山脉、河流等地理要素和温度、湿度、植被等环境要素的共同影响,是物种演化变迁的结果。极相似的相似程度关系在海南岛未出现,中等相似程度的湿地有4 种(表2)。按数值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河流湿地与人工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与人工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与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与沼泽湿地。中等不相似程度的湿地有3 种,按数值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近海与海岸湿地与沼泽湿地;河流湿地与沼泽湿地;沼泽湿地与人工湿地。不相似程度的湿地有3 种,按数值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湖泊湿地与人工湿地;河流湿地与湖泊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与湖泊湿地。
表2 海南岛不同湿地类鸟类相似性
3.3 海南湿地鸟类生态类群分析鸟类的六大生态类群划分统计结果显示(表3),海南湿地鸟类生态类群依据种类数量排序:鸣禽>涉禽>攀禽>猛禽>游禽>陆禽,依据目击数量排序:涉禽>鸣禽>攀禽>游禽>陆禽>猛禽。鸣禽种类最丰富;涉禽目击数量最多、群落更庞大;猛禽数量稀少但是种类较丰富,17 种猛禽(8.25%)超过了国内猛禽分布平均水平(6.9%)[16]。猛禽属于食物链顶级类群之一,其种类数与种群数量的维系不仅仅是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体现,更是对其食物链中下级物种种类和数量的一种指示[17]。
表3 海南岛鸟类生态类群统计
3.4 海南湿地的常见鸟类根据鸟类数量划分优势度,优势度指数大于5%的物种定为该调查区的优势种(+++),小于5%大于1%的定为调查区常见种(++),小于1%的定为调查区稀有种(+)。从表4 可知,海南湿地的常见鸟类优势种有4 种(1.9%),分别是白鹭Egretta garzetta、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牛背鹭Bubulcus coromandus;常见种有24 种(11.7%),其中,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大白鹭Ardea alba、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家燕Hirundo rustica占比超过3%;稀有种有178 种(86.4%)。优势种和常见种共28 种,占调查总数206 种的13.6%,但是记录的数量总和占比较高达77.5%。从保护和环境评价的角度看,这28 种优势和常见鸟类种类变化对于海南湿地保护有指示意义,是值得特别关注的对象。
白鹭在海南为留鸟[18],主要分布在新盈湿地公园(目击数量682 只,下同)和儋州湾(674 只);丝光椋鸟虽然是留鸟,但是实地调查的越冬季数量(2 200 只)远大于繁殖季(60 只),2020 年12 月在东坡湖出现了上千只大群。蒙古沙鸻为旅鸟,2020年12 月在新村港(592 只)和冯家湾(550 只)的数量较多。牛背鹭为留鸟,2021 年5 月在古月山庄有大量牛背鹭(1 000 只)在岸边芦竹丛筑巢做窝。
3.5 海南湿地的稀濒危鸟类及种群分布海南岛湿地分布的206 种鸟类中,受国家I 级、国家Ⅱ级保护的鸟类共38 种,占比18.4%,高于国家平均保护水平(15.6%)[18]。国家 I 级重点保护鸟类有4 种(占总数1.9%,下同),分别为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鸟类有34 种(16.5%),分别为栗 树 鸭Dendrocygna javanica、 红 原 鸡Gallus gallus、 鹗Pandion haliaetus、 黑 翅 鸢Elanus caeruleus、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蛇雕Spilornis cheela、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褐耳鹰Accipiter badius、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日本松雀鹰Accipiter gularis、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雀鹰Accipiter nisus、白头鹞Circus aeruginosus、白腹鹞Circus spilonotus、黑鸢Milvus migrans、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翻石鹬Arenaria interpres、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灰燕鸻Glareola lactea、斑尾鹃鸠Macropygia unchall、橙胸绿鸠Treron bicinctus、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领角鸮Otus lettia、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蓝喉蜂虎Merops viridis、红隼Falco tinnunculus、游隼Falco peregrinus、亚历山大鹦鹉Psittacula eupatria、大盘尾Dicrurus paradiseus、黑喉噪鹛Pterorhinus chinensis。
表4 海南岛常见鸟类统计
206 种鸟类被列入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19]受威胁的物种(极危、濒危、易危)有5 种,占湿地鸟类分布总数的2.4%,低于国家水平(8%)[12]。其中极危CR 的1 种(0.5%),为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濒危EN 的3 种(1.4%),分别为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易危的1 种(0.5%),为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鹗、黑翅鸢等17 种猛禽为国家Ⅱ级保护鸟类,其IUCN 红色名录等级均为无危LC,这是受国家保护的鸟类与列入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鸟类数量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海南岛湿地国家Ⅰ级保护鸟类除了海南山鹧鸪发现于人工湿地,其余均发现于近海与海岸湿地。
3.5.1 海南山鹧鸪海南山鹧鸪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被列为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 物种。在调查过程中仅于2021 年5 月在大广坝水库记录到1 只。2019 年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得到观测记录[20]。无相关资料记载大广坝水库出现过海南山鹧鸪,判定为此处的鸟种新纪录。
3.5.2 黑脸琵鹭黑脸琵鹭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被列为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物种。在调查过程中黑脸琵鹭2020 年12 月见于新盈红树林(37 只)、儋州湾(23 只)、莺歌海盐场(6 只)、东寨港(4 只)。2021 年5 月见于莺歌海盐场(3 只)、黑脸琵鹭保护区(1 只)。据《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 2021》记载,全球有5 222 只,其中60%的黑脸琵鹭在台湾度冬。2020 年12 月海南湿地鸟类调查录得70 只,占全球录得黑脸琵鹭数量的1.3%。
3.5.3 勺嘴鹬勺嘴鹬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被列为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 物种,其种群数量为360~600 只。勺嘴鹬在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其中江苏省的东台市和如东县的滩涂湿地是目前已知的勺嘴鹬全球数量最大的迁徙停歇地[21]。本次调查勺嘴鹬仅于2020 年12 月在儋州湾有记录(4 只)。
3.5.4 小青脚鹬小青脚鹬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被列为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物种。在调查过程中仅于2021 年5 月在海南黑脸琵鹭保护区记录到4 只。
3.6 海南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比较运用Shannon-Wiener 指数对5 种湿地的鸟类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计算近海与海岸湿地鸟类多样性指数为5.184;河流湿地鸟类多样性指数为5.225;湖泊湿地鸟类多样性指数为2.843;沼泽湿地多样性指数为4.042;人工湿地鸟类多样性指数为4.343。多样性数值由大到小排序为河流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多样性最高,原因是海南岛河流湿地相较于其他湿地分布有种类更丰富的雀形目鸟类。
3.7 海南湿地鸟类均匀度比较运用Pielou 均匀度指数对5 种湿地类鸟类均匀度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出近海与海岸湿地鸟类均匀度指数为0.742;河流湿地鸟类均匀度指数为0.736;湖泊湿地鸟类均匀度指数为0.669;沼泽湿地均匀度指数为0.776;人工湿地鸟类均匀度指数为0.618。均匀度数值由大到小排序为沼泽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湿地的个体数目分配更均匀。
海南岛的近海与海岸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布面积较大,鸟类资源更丰富。自然湖泊和沼泽湿地稀疏分布且面积小,能提供给鸟类的觅食地和栖息地的资源较少,导致不同湿地类型鸟类资源差异较大。而造成湿地鸟类群落相似性数值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不同湿地之间存在连接处,如河流湿地和近海与海岸湿地有河口连接、人工湿地的大广坝水库和昌化江连接。此外,人工湿地的莺歌海盐场离海较近,海拔、温度、湿度、植被等环境要素相似。
根据海南湿地常见鸟类和珍稀濒危鸟类的统计结果,对海南湿地鸟类保护提出以下建议:鸟类是城市生态环境最具代表性野生动物,且对夜光比较敏感[22]。三亚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古月山庄等分布在市区和利用于旅游开发的湿地,需要注意控制周边的夜间灯光布局,避免造成浪费能源和对鸟类栖息地的负面影响;在黑脸琵鹭保护区等沿海湿地保护区开展红树林恢复工程需要考虑滩涂被植被覆盖后滩涂面积减小的结果给本土鸟类带来的影响;三曲沟水库和南丽湖的鸟类资源在32 个调查地区排名靠后,原因可能是三曲沟水库近年的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和南丽湖的旅游业的开发,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这些地方的鸟类资源调查与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