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尧明+范拥慧+陈倩慧
摘要:文章阐述了PTT纱线的生产质量控制,尤其是PTT纤维染色质量、复精梳质量中毛粒的控制。针对PTT纤维纺纱均匀度较差的缺点,在前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开发的含PTT纤维精纺呢绒利用美利奴羊毛与PTT短纤维混纺,产品既有纯毛织物的挺括丰满、回弹性好、毛型感强、柔滑抗皱等特点,又有涤纶面料的易洗快干、尺寸稳定、坚牢耐穿等特性,穿着舒适合身,适合做各种高档休闲服装。
关键词:PPT纤维;毛粒;均匀度;精纺呢绒
中图分类号:TS155.6 文献标志码:A
Production of PTT Yar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orsted Fabric
Abstract: Quality control in the production of PTT yarn, especially the dyeing quality of PPT fiber and the neps control in recombing process, wa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improve PTT yarns evenness,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before spinning process were presented. The worsted fabrics containing PTT fiber were produced by blending Merino wool with PTT staple fiber. The resulted fabric demonstrate bo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re wool fabric, such as supple & drape, good resiliency, strong wool-like effect, soft and crease resista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yester fabric such as easy to wash & quick to dry, good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which is suitable for making high-grade casual wear.
Key words: PPT fiber; neps; evenness; worsted fabric
PTT纤维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的简称,它结合了聚酰胺和聚酯的优异性。PTT纤维精纺呢绒是用美利奴羊毛与PTT短纤维混纺开发的,产品既有纯毛面料的挺括丰满、回弹性好、毛型感强、柔滑抗皱等特点,又有涤纶面料的易洗快干、尺寸稳定、坚牢耐穿等特性,适合做各种高档休闲服装。
PTT纤维产品是继莱卡?弹力精纺面料后,利用纺织新材料开发的又一个新产品。开发PTT混纺面料时,要处理好混纺比,注重纱线生产中的条干和毛粒问题、织物结构对回弹性和柔软性的关系以及保持织物表面的平整。
1 PTT纤维的性能
因PTT纤维分子链结构呈锯齿型,晶体内的螺旋型分子结构赋予其良好的弹性和拉伸回复性,在伸长率为20%时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明显优于涤纶。热定形不会降低 PTT纤维的拉伸回弹性,面料可制成高弹力服装,服装手感柔软性接近PA面料。
PTT纤维染色性能好且色泽鲜艳、耐水洗牢度好,同时还具有抗氯、防静电、抗紫外线、抗污、易维护等特点,耐磨性优于涤纶仅次于锦纶66,因具有较低的初始模量和特殊的分子结构,纤维蓬松性好。
2 PTT纤维纱线生产工艺
2.1 原料选择
经纱选用 2 D涤纶和22.5 μm澳毛各50%混纺;纬纱选用 2 D涤纶20%,22.5 μm澳毛50%,PTT纤维30%混纺。
2.2 条染、复精梳
2.2.1 染色工艺
影响PTT纤维吸附平衡的温度区间共有 2 个,一个是60 ~ 80 ℃,另一个是90 ~ 100 ℃。当温度低于60 ℃时,纤维吸附染料较少,温度大于60 ℃时,吸附量显著增加,温度80 ~ 90 ℃时,吸附量无显著变化,大于90 ℃时,吸附量达最大。据此,结合染深颜色的具体要求制定PTT纤维染色工艺,见图 1。
2.2.2 复精梳工艺
复精梳工艺流程:复洗→拼毛→B412(头混)→B412(二混)→B412(三混)→B423→B304→B311C→B305→B306(一)→B306(二)→成品色毛条。
在复精梳中,要保证混合均匀,确保成品毛条结构良好,达到光、圆、紧的要求,毛粒控制在0.8只/g,毛条乌斯特条干控制在3.8%以内,并严格控制毛条的含油和回潮。
2.3 纺纱工艺
纺部工艺流程:混条(一)→混条(二)→头针、二针、三针、四针→头粗→二粗→细纱→自络筒→双并→倍捻→蒸纱,纺纱设计参数见表 1。纺纱工序的重点工作是提高混纺毛纱的条干,减少毛粒、毛羽。
采用高温型分散染料对PTT进行染色时,最佳染色温度控制在110 ~ 120 ℃时较为合理,达到最终染色所需的时间更长,同样其升温速度也需降低。最终染色温度为115 ~120 ℃。
(2)深色上染:PTT染深色的温度为110 ~ 120 ℃。根据选用染料的不同,染中等色泽一般采取98 ℃、30 ~ 45 min;染深色一般低温型染料110 ℃染色深度最高,中高温型染料120 ℃染色深度最高,染色时间最少60 min。添加适当的匀染剂等助剂可改善染色效果。
PTT纤维常温常压下染深色效果欠佳,会出现染色不匀、深度不够、色牢度下降、染色脚水浑浊等问题,可优选染色时间、温度、升温曲线、pH值、染化料等,采用110 ~115 ℃染色温度,使PTT纤维深色染色达到预期效果。
3.1.2 PTT纤维复精梳质量控制
B311C不同隔距、落毛率和毛粒的对比试验见表 2。影响毛条质量的还有B305、B306的针板号数,不同对比试验见表 3,实际批量生产时,针板号数就按B305 16号、B306(一)19号、B306(二)19号配备。
因羊毛、PTT纤维、涤纶混纺纱均匀度比较差,从纺纱的温湿度、毛油及抗静电剂的选择着手,对各道隔距、细纱皮辊硬度、钢丝钩、捻度、牵伸倍数等都做了对比试验,并特别注意了对针梳机各道张力进行了调整,确保各道工序条干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具体工艺参数如表 4。车速均选用低速,保证末道粗纱乌斯特条干控制在6.5%以下。
细纱后区隔距为100 mm,隔距块比普通产品小0.5 mm,牵伸倍数选择17 ~ 19倍的范围,并加装了集束器,减少散纤维,提高纤维间的抱合力,提高强力,降低断头。同时,细纱皮辊采用硬度75的前皮辊,保证纱线条干符合后道加工的要求。纺纱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好纱线条干,从前纺开始优化各道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的车速及牵伸倍数,适当增加混合道数,使原料混合均匀。
蒸纱时,不同成分配比、不同色泽的纱线选用合适的蒸纱工艺,保证同一块面料上的不同色泽纱线蒸纱后的整理缩率相同,防止布面纱线起拱,造成落水变形不合格。可用沸水收缩率验收,不同纱线之间的缩率要求小于1%。
以生产的985320为例,经纱:72/2普通毛涤70/30纱;纬纱:72/2,2 D涤纶20%,澳毛50%,2 D PTT纤维30%混纺纱。
4.2 织造工艺
因PTT纤维伸长率较高,因而在织造中控制适当的整经张力、织造张力等参数,另外,不同织物组织结构会影响成品的手感及弹性,需根据不同的组织适当降低织物紧度。
选用意大利GS900织机进行织造,采用合适的上机张力,减少断头,降低织造疵点,使织物有一个良好的外观效应。另外,应选择合适的上机门幅,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PTT纤维整理缩率不同,选用的上机门幅也就不同,要防止门幅偏大缩不进去或者门幅偏小造成拉幅影响弹力。在做格子面料时,必须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的PTT纤维,否则会造成不同颜色的纱线收缩率不同。每个品种上机前都先做一匹布的快速整理,通过门幅变化,确定织造上机门幅,织造工艺参数见表 5。
4.3 后整理工艺
在染整过程中,因该产品为PTT纤维与羊毛的混纺织物,为了在后整理中达到既有涤纶滑、挺、爽的效果,又要保证弹性,经过反复试验,制订了具体的后整理工艺流程:生修→坯布预定形→烧毛(一正一反)→平洗→绳状洗呢→煮呢→烘干→剪毛→定形→柔软→熟修→罐蒸→反面烫光。
其中坯布的预定形可使布面涤纶初步定形,保证成品的落水变形达到要求;平洗使纬向收缩,突出弹性;绳状洗呢温度为38 ~ 40 ℃,时间为120 min,在湿态下织物可充分消除应力,并收缩,得到柔软的手感;煮呢温度为85 ℃,时间50 min,赋予面料定形效果及柔滑的手感;烘干时经向超喂3%以上,纬向小开幅,赋予经纬向的收缩,达到初步定形;根据织物的混纺比,定形温度为180 ℃左右,时间30 s,赋予织物经向超喂和纬向收缩;柔软剂的使用量比常规品种高1%,使织物具有柔软、滑糯的手感;罐蒸过程进一步经纬定形,并赋予织物滑糯的手感;反面烫光则进一步改善织物的手感。
经后整理工艺,面料纬向弹性达到12%,符合客户纬向弹性10%以上的要求;脱缝程度为 3 mm;汽蒸收缩率经向0.8%,纬向1.2%;面料手感挺括丰满、回弹性好、柔滑抗皱、尺寸稳定,落水变形和起泡指标都达到 4 级以上。
5 结论
PTT纤维为精纺面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羊毛与PTT纤维混纺织物性能优良,PTT纤维改变了毛涤混纺产品手感板、弹性差等缺点,使织物兼有涤纶、锦纶、腈纶的特性,除防污性能好外,还具有易于染色、干爽挺括、手感柔软、富有弹性、比氨纶更易于加工等特点,同时也提高了织物的耐起拱性和服用性能。
参考文献
[1] 叶胜荣,边界,封麟先.化纤新材料——PTT的合成、性能及应用[J].纺织学报,2000(6):47-50.
[2] 杜姗姗,蔡晓翔,于轶.PTT纤维及其产品开发[J].聚酯工业,2011,24(6):12-15.
[3] 马顺彬.PTT纤维研发现状及其新产品开发[J].国外丝绸,2007(6):25-17.
[4] 柳中笑.PTT纤维在毛精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J].毛纺科技,2003(2):47-49.
[5] 马晓军.应用新型纤维开发毛纺系列产品[J].毛纺科技,2005(3):30-33.
[6] 朱俊萍.PTT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J].染料与染色,2008(4):37-39,44.
[7] 张玲玲.PTT与PET纤维染色性能及机制[J].纺织学报,2007(7):69-72.
[8] 姜淑梅.应用PTT纤维开发毛纺产品[J].合成纤维,2005(2):30-31.
[9] 曹秀明.PTT纤维在精纺弹力面料上的应用开发[J].江苏纺织,2008(2):40,46.
[10] 陈淑红,李文全.PTT纤维混纺产品的生产实践[J].上海纺织科技,2012(2):28-29.
3.1.2 PTT纤维复精梳质量控制
B311C不同隔距、落毛率和毛粒的对比试验见表 2。影响毛条质量的还有B305、B306的针板号数,不同对比试验见表 3,实际批量生产时,针板号数就按B305 16号、B306(一)19号、B306(二)19号配备。
因羊毛、PTT纤维、涤纶混纺纱均匀度比较差,从纺纱的温湿度、毛油及抗静电剂的选择着手,对各道隔距、细纱皮辊硬度、钢丝钩、捻度、牵伸倍数等都做了对比试验,并特别注意了对针梳机各道张力进行了调整,确保各道工序条干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具体工艺参数如表 4。车速均选用低速,保证末道粗纱乌斯特条干控制在6.5%以下。
细纱后区隔距为100 mm,隔距块比普通产品小0.5 mm,牵伸倍数选择17 ~ 19倍的范围,并加装了集束器,减少散纤维,提高纤维间的抱合力,提高强力,降低断头。同时,细纱皮辊采用硬度75的前皮辊,保证纱线条干符合后道加工的要求。纺纱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好纱线条干,从前纺开始优化各道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的车速及牵伸倍数,适当增加混合道数,使原料混合均匀。
蒸纱时,不同成分配比、不同色泽的纱线选用合适的蒸纱工艺,保证同一块面料上的不同色泽纱线蒸纱后的整理缩率相同,防止布面纱线起拱,造成落水变形不合格。可用沸水收缩率验收,不同纱线之间的缩率要求小于1%。
以生产的985320为例,经纱:72/2普通毛涤70/30纱;纬纱:72/2,2 D涤纶20%,澳毛50%,2 D PTT纤维30%混纺纱。
4.2 织造工艺
因PTT纤维伸长率较高,因而在织造中控制适当的整经张力、织造张力等参数,另外,不同织物组织结构会影响成品的手感及弹性,需根据不同的组织适当降低织物紧度。
选用意大利GS900织机进行织造,采用合适的上机张力,减少断头,降低织造疵点,使织物有一个良好的外观效应。另外,应选择合适的上机门幅,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PTT纤维整理缩率不同,选用的上机门幅也就不同,要防止门幅偏大缩不进去或者门幅偏小造成拉幅影响弹力。在做格子面料时,必须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的PTT纤维,否则会造成不同颜色的纱线收缩率不同。每个品种上机前都先做一匹布的快速整理,通过门幅变化,确定织造上机门幅,织造工艺参数见表 5。
4.3 后整理工艺
在染整过程中,因该产品为PTT纤维与羊毛的混纺织物,为了在后整理中达到既有涤纶滑、挺、爽的效果,又要保证弹性,经过反复试验,制订了具体的后整理工艺流程:生修→坯布预定形→烧毛(一正一反)→平洗→绳状洗呢→煮呢→烘干→剪毛→定形→柔软→熟修→罐蒸→反面烫光。
其中坯布的预定形可使布面涤纶初步定形,保证成品的落水变形达到要求;平洗使纬向收缩,突出弹性;绳状洗呢温度为38 ~ 40 ℃,时间为120 min,在湿态下织物可充分消除应力,并收缩,得到柔软的手感;煮呢温度为85 ℃,时间50 min,赋予面料定形效果及柔滑的手感;烘干时经向超喂3%以上,纬向小开幅,赋予经纬向的收缩,达到初步定形;根据织物的混纺比,定形温度为180 ℃左右,时间30 s,赋予织物经向超喂和纬向收缩;柔软剂的使用量比常规品种高1%,使织物具有柔软、滑糯的手感;罐蒸过程进一步经纬定形,并赋予织物滑糯的手感;反面烫光则进一步改善织物的手感。
经后整理工艺,面料纬向弹性达到12%,符合客户纬向弹性10%以上的要求;脱缝程度为 3 mm;汽蒸收缩率经向0.8%,纬向1.2%;面料手感挺括丰满、回弹性好、柔滑抗皱、尺寸稳定,落水变形和起泡指标都达到 4 级以上。
5 结论
PTT纤维为精纺面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羊毛与PTT纤维混纺织物性能优良,PTT纤维改变了毛涤混纺产品手感板、弹性差等缺点,使织物兼有涤纶、锦纶、腈纶的特性,除防污性能好外,还具有易于染色、干爽挺括、手感柔软、富有弹性、比氨纶更易于加工等特点,同时也提高了织物的耐起拱性和服用性能。
参考文献
[1] 叶胜荣,边界,封麟先.化纤新材料——PTT的合成、性能及应用[J].纺织学报,2000(6):47-50.
[2] 杜姗姗,蔡晓翔,于轶.PTT纤维及其产品开发[J].聚酯工业,2011,24(6):12-15.
[3] 马顺彬.PTT纤维研发现状及其新产品开发[J].国外丝绸,2007(6):25-17.
[4] 柳中笑.PTT纤维在毛精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J].毛纺科技,2003(2):47-49.
[5] 马晓军.应用新型纤维开发毛纺系列产品[J].毛纺科技,2005(3):30-33.
[6] 朱俊萍.PTT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J].染料与染色,2008(4):37-39,44.
[7] 张玲玲.PTT与PET纤维染色性能及机制[J].纺织学报,2007(7):69-72.
[8] 姜淑梅.应用PTT纤维开发毛纺产品[J].合成纤维,2005(2):30-31.
[9] 曹秀明.PTT纤维在精纺弹力面料上的应用开发[J].江苏纺织,2008(2):40,46.
[10] 陈淑红,李文全.PTT纤维混纺产品的生产实践[J].上海纺织科技,2012(2):28-29.
3.1.2 PTT纤维复精梳质量控制
B311C不同隔距、落毛率和毛粒的对比试验见表 2。影响毛条质量的还有B305、B306的针板号数,不同对比试验见表 3,实际批量生产时,针板号数就按B305 16号、B306(一)19号、B306(二)19号配备。
因羊毛、PTT纤维、涤纶混纺纱均匀度比较差,从纺纱的温湿度、毛油及抗静电剂的选择着手,对各道隔距、细纱皮辊硬度、钢丝钩、捻度、牵伸倍数等都做了对比试验,并特别注意了对针梳机各道张力进行了调整,确保各道工序条干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具体工艺参数如表 4。车速均选用低速,保证末道粗纱乌斯特条干控制在6.5%以下。
细纱后区隔距为100 mm,隔距块比普通产品小0.5 mm,牵伸倍数选择17 ~ 19倍的范围,并加装了集束器,减少散纤维,提高纤维间的抱合力,提高强力,降低断头。同时,细纱皮辊采用硬度75的前皮辊,保证纱线条干符合后道加工的要求。纺纱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好纱线条干,从前纺开始优化各道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的车速及牵伸倍数,适当增加混合道数,使原料混合均匀。
蒸纱时,不同成分配比、不同色泽的纱线选用合适的蒸纱工艺,保证同一块面料上的不同色泽纱线蒸纱后的整理缩率相同,防止布面纱线起拱,造成落水变形不合格。可用沸水收缩率验收,不同纱线之间的缩率要求小于1%。
以生产的985320为例,经纱:72/2普通毛涤70/30纱;纬纱:72/2,2 D涤纶20%,澳毛50%,2 D PTT纤维30%混纺纱。
4.2 织造工艺
因PTT纤维伸长率较高,因而在织造中控制适当的整经张力、织造张力等参数,另外,不同织物组织结构会影响成品的手感及弹性,需根据不同的组织适当降低织物紧度。
选用意大利GS900织机进行织造,采用合适的上机张力,减少断头,降低织造疵点,使织物有一个良好的外观效应。另外,应选择合适的上机门幅,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PTT纤维整理缩率不同,选用的上机门幅也就不同,要防止门幅偏大缩不进去或者门幅偏小造成拉幅影响弹力。在做格子面料时,必须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的PTT纤维,否则会造成不同颜色的纱线收缩率不同。每个品种上机前都先做一匹布的快速整理,通过门幅变化,确定织造上机门幅,织造工艺参数见表 5。
4.3 后整理工艺
在染整过程中,因该产品为PTT纤维与羊毛的混纺织物,为了在后整理中达到既有涤纶滑、挺、爽的效果,又要保证弹性,经过反复试验,制订了具体的后整理工艺流程:生修→坯布预定形→烧毛(一正一反)→平洗→绳状洗呢→煮呢→烘干→剪毛→定形→柔软→熟修→罐蒸→反面烫光。
其中坯布的预定形可使布面涤纶初步定形,保证成品的落水变形达到要求;平洗使纬向收缩,突出弹性;绳状洗呢温度为38 ~ 40 ℃,时间为120 min,在湿态下织物可充分消除应力,并收缩,得到柔软的手感;煮呢温度为85 ℃,时间50 min,赋予面料定形效果及柔滑的手感;烘干时经向超喂3%以上,纬向小开幅,赋予经纬向的收缩,达到初步定形;根据织物的混纺比,定形温度为180 ℃左右,时间30 s,赋予织物经向超喂和纬向收缩;柔软剂的使用量比常规品种高1%,使织物具有柔软、滑糯的手感;罐蒸过程进一步经纬定形,并赋予织物滑糯的手感;反面烫光则进一步改善织物的手感。
经后整理工艺,面料纬向弹性达到12%,符合客户纬向弹性10%以上的要求;脱缝程度为 3 mm;汽蒸收缩率经向0.8%,纬向1.2%;面料手感挺括丰满、回弹性好、柔滑抗皱、尺寸稳定,落水变形和起泡指标都达到 4 级以上。
5 结论
PTT纤维为精纺面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羊毛与PTT纤维混纺织物性能优良,PTT纤维改变了毛涤混纺产品手感板、弹性差等缺点,使织物兼有涤纶、锦纶、腈纶的特性,除防污性能好外,还具有易于染色、干爽挺括、手感柔软、富有弹性、比氨纶更易于加工等特点,同时也提高了织物的耐起拱性和服用性能。
参考文献
[1] 叶胜荣,边界,封麟先.化纤新材料——PTT的合成、性能及应用[J].纺织学报,2000(6):47-50.
[2] 杜姗姗,蔡晓翔,于轶.PTT纤维及其产品开发[J].聚酯工业,2011,24(6):12-15.
[3] 马顺彬.PTT纤维研发现状及其新产品开发[J].国外丝绸,2007(6):25-17.
[4] 柳中笑.PTT纤维在毛精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J].毛纺科技,2003(2):47-49.
[5] 马晓军.应用新型纤维开发毛纺系列产品[J].毛纺科技,2005(3):30-33.
[6] 朱俊萍.PTT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J].染料与染色,2008(4):37-39,44.
[7] 张玲玲.PTT与PET纤维染色性能及机制[J].纺织学报,2007(7):69-72.
[8] 姜淑梅.应用PTT纤维开发毛纺产品[J].合成纤维,2005(2):30-31.
[9] 曹秀明.PTT纤维在精纺弹力面料上的应用开发[J].江苏纺织,2008(2):40,46.
[10] 陈淑红,李文全.PTT纤维混纺产品的生产实践[J].上海纺织科技,2012(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