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2022-06-13 05:43陈翠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科产教协同

陈翠娟

(福州理工学院 计算与信息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506)

一、引言

2017年至今,我国先后在多所重点高校展开了关于“新工科”的研究和讨论。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新工科建设为主题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1]。随着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的不断推进,对应用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目前社会创新模式呈现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必须根据经济建设的需求,开展开放式多元化的合作育人[3]。多方位协同育人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支撑,需要社会支持,强调多方参与高校的工程教育,形成以高校为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方位协同育人体系。

二、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对“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和过程进行了研究,积极携手各大企业,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协作、研教结合等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新工科”的内容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工程实践教育全过程中,多方协同育人停留在表面,没能落地扎根深入到体系内涵建设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行业企业需求存在偏差,用人单位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从成本和效益出发,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从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在这种环境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太广泛,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单一化,不能满足市场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于是,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行业需求脱轨,从而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是优质的双师型教师人才缺乏。根据《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统计,2018年,双师型教师占25.42%,具有工程背景的专任教师占8.5%,具有行业背景的专任教师占17.68。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目前本科高校缺乏有行业、企业经验的教师,大部分教师能够胜任理论教学任务,但是缺乏实际从业经验,导致实践指导能力不足,或与行业脱节,无法有效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而有丰富企业、行业经验的工程师因薪资等原因往往不愿意到高校任教,同时也缺乏教书育人的经验。

三是产教融合深度不够,阻碍产教形成合力。产教融合是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重要一环,许多高校在进行产教融合时,存在学校积极,企业不积极的现象。高校重视人才培养,而企业的核心在于实际效益,高校培养的学生虽然掌握各前沿的编程工具和编程语言,但是没有工作经验和软件工程的实践经验,企业往往“用不上”。故而企业对校企合作兴致不高,缺少主动性,使得校企合作流于表面,无法深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缺少监督管理,结果缺少评价体系评价,所以很难准确地把握成效和有效地控制质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有待建立和进一步的完善。

四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创新力度不足。新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各行各业间互相渗透、相互融合日益增多。产业的边界逐渐趋于模糊,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趋势。行业企业间的融合带动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推动促进科研创新,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为科学创新带来启示和灵感。同时,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有效提高高等院校的竞争力。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停留在笼统的概念当中,专业课程融合不足,课程体系分散,多学科交叉融合性不强。

通过上述分析可看出,高校在进行“新工科”建设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新工科建设进行到底、落地生根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多方参与助力高校教育,同向同力开展“新工科”建设。

三、新工科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随着新工科理念的不断深入,强调社会支持,多方参与协同育人。形成了以高校为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科研院所支持的协同育人体系[4](如图1所示)。目的为了让高校和社会无缝接轨,让高等工程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复合人才。

图1 多方协同育人体系总体架构

四、新工科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为了解决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满足多方协同开展新工科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育人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监管和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着手,构建符合新时代、新业态需求的软件工程专业育人模式,强调以高校为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科研院所支持的多方协同育人体系,从而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水平,真正实现良性互动的产教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1.目标确定——明确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明确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多方协同育人路径研究的首要任务。高素质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人才如何培养?除了需要扎实的知识,企业、行业、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一样重要。需要转换人才培养的理念,结合企业、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需求,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国家政策、产业需求、学校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多维度确立育人目标。从而有效地培养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

2.顶层设计——优化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顶层设计,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各高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惑,如何突破瓶颈,设计符合新工科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的重点。以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企业调研,在计算机行业、企业的参与支持下,通过找差距补短板,逐步调整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构建多学科交叉、产学融合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实现课岗对接。

3.过程设计——“抓两头带中间”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两头分别指第一学期基础课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教授,以及最后一个学期毕业设计过程,研究如何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基础课程的协同教授,采用“双导师”制,以IT企业实际案例为驱动完成专业学习与企业应用的无缝接轨。通过抓两头形成多方协作的常态和模式,带动中间学期多方协作的展开。

4.监管评价——改进教学管理体制落实协同育人

协作育人质量监管和评价是协作育人最需要把握的底线。通过改进教学管理体制,携手政府部门、高校、企业行业,共同设计和完善评价体系。多方参与,创建评价专家库,以确保评价的结果更符合协同育人的要求。通过过程的监管和结果的评价,通过不断的反馈和改进,通过校内和校外的协同,把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五、新工科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具体措施

软件工程是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支撑学科,是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计算、工程领域等多个方面,对各工科专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软件工程专业具有工程实践、交叉应用、科学研究等特点,要求培养具备良好素养和品德,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软件工程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复合人才。结合该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紧密对接软件产业、行业的实际需求,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多方参与协同育人,以满足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1.多方联动,构建新工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新体系

构建新工科下人才培养新体系,研究人才培养新模式,需要高校、企业、行业多方联动。软件开发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而这些新技术往往掌握在具有高水平的软件企业中。高校由于受办学条件、师资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紧跟技术潮流。需寻求高水平或较高水平的计算机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开展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将先进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具以及软件工程新标准引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资源共享、创新融合、协调互惠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框架。强调深入企业、行业调研,企业高管、相关行业人员、优秀毕业生等多方参与,重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毕业生就业和行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等制度,从而构建新工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新体系。

注重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授,形成教师和工程师共同授课模式。在合作过程中,教师与工程师们的互帮互助、互惠互利,让思维在合作中碰撞产生火花,让原有的授课方式和观念更加科学,同时促进双方教学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也可以在多名教师共同执教的课堂上,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掌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推行案例驱动、任务启动教学法,采用启发、参与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制度上根本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和内容,让考试减负增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性质,研究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让教学与考试分离,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即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模式,以IT企业的实际案例为驱动,完成专业学习与企业应用的无缝接轨;组建工程教育团队,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聘请行业专家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系列课程等,引导学生进行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

2.双向融合,完善高水平“双师双能”队伍建设

构建双向融合的混编式教学团队,加强教师的“双师双能”能力提升。一方面,注重教师实践工程能力的培训,每年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深入企业现场,深度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或者到兄弟院校、研究所进行短期学习,拓宽学术视野的同时、提升教学教育水平;另一方面,高薪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到专任教师队伍中,通过以老带新、教师培训学习等,补充工程师在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的不足,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带动没有工程经验的教师,共同提高工程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再者,充分考虑企业和工程师的需求,不强求工程师到校任职,只求能为我所用,着力打造一支兼职教师队伍,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高校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需要,解决高校在引进人才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高校应改进薪酬机制,采用多样灵活的聘任制度,吸引行业、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到校授课、讲座、进行实训和实习指导等,传授企业工作经验和实际开发技巧等。

3.产教融合,建立校企之间深度交流与互动机制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整合校内资源,谋求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争取企业、行业支持,将他们“请进来”,实现资源共享和深度信息交流。高校可以从地方政府获取政策支持和帮助,掌握企业行业的最新动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获取企业职业培训的相关资源等;政府可以从高校获得科技、人才、资政服务等;企业获得创新成果、人才培养信息等。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和实践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将企业用到的最新技术最新标准、软件开发规范,以及经典的软件工程案例等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入行业职称资格认证标准,开启课堂教学和证书获取的双轨模式,鼓励教师和学生考取相关的资格认证证书。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能增加学生的就业保障,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通过多方协同育人利益共享,建立长效互动机制,构建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4.击破专业学科壁垒,构建多学科交融的课程体系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复杂度越来越高。许多学科难题和重大科学研究,已不是某一学科或某一知识领域所能解决的,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软件工程本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数学、管理学等。而高等院校往往根据学科来划分院系,院系下再分专业,如计算机系中包含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等专业。院系划分和管理上的相对分离,造成了专业学科间的壁垒,严重妨碍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按照地方产业发展的要求,改变过去根据院系设置单一的学科、专业的现状,鼓励多学科多专业融会贯通,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或者平台。与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等合作,融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工程师、科研人员、学生,一起开展科研课题研发、项目开发研制等。还可以建立专业融合群,实现各专业之间紧密联系,团队可以资源共享,团队成员既可独立研究完成任务,又可以互相支持和帮助,从而促进各专业间的交叉融合,为培养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提供专业基础。

六、结语

为了推进新工科建设和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新一代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我们以企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特点,从育人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监督评价等多个方面,研究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协同育人的路径。多方协同育人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为企业输送高水平复合人才;多方协同育人体系充分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类岗位的适应性,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多学科融合应用的能力。

猜你喜欢
工科产教协同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